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纱笼树色月笼烟 据说,酉水沿岸原来卯洞丕通,洪水经常为患,淹没田地,人们不胜其烦。一天清晨,丹壁上突然霞光万道,  相似文献   

2.
在给某大学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心理咨询员的职业敏感,使我注意到有一个女生每次上课都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教室大,学生少,大多数学生都坐在前几排,唯有她默默地坐在教室一隅,与大家隔得很远。 终于有一天,我走近了她,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交谈。她姓李,来自一个小城市的重点中学,父亲是工人,母亲是医生,  相似文献   

3.
正每年,朱自清给新生上的第一堂课都很特别。他一只手端着的盘子里放着空茶杯,茶杯顶部放着教科书;另一只手拎着一小桶水。朱自清走进教室,把盘子和水桶放在讲台上,向学生们鞠躬。然后,他转过身,在黑板上板书一段苍劲有力的字:学艺,学艺,学而有艺,艺在盘底,盘底茶具,茶具乃器,有器乃容,  相似文献   

4.
云南峨山文明村是一个三百来戶人家的回族村子?夥徘?整个村子70%以上的人家是靠男子走迤南(恩普和佛海县)或侨居泰国、緬甸一带做行商来維持生活,靠农业为生的农戶很少胁糠萑思屹嵙隋X就买田地、盖新房,变成了既出租田地又經营商业的双重剝削者。也有不少人家因为走迤南做生意遭到不幸,而过着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人財两空的悲慘生活。人們把这种生活比成“簸箕端水,摇摇晃晃”。在旧社会黑暗統治之下,妇女們的遭遇就更坏,根本得不到和男子一样的平等权利,一般妇女不能参加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封建枷鎖套在她們的脖子上,使她們連最簡单輕微的田间劳动都不能干,只能整天躲在家里燒火煮饭,做家务、針綫等活儿。有的从来  相似文献   

5.
李静 《天风》2001,(6):8
在撒种的比喻中,主耶稣把这个世界比作一块田地,是神亲自耕种的一块田地。在本处保罗把自己和亚波罗比作与神同工的,教会是一块田地。哥林多前书3章9节说:“你们是神所耕种的田地。”这里的“你们”,指的是众信徒。然而,弟兄姊妹想过没有,这里的“你们”岂是单指着众信徒吗? 每一位神的工人都是神所耕种的田地。你现在为神  相似文献   

6.
经文:太19:27—30 1、撇下的含义 彼得说的“撇下”与耶稣说的“撇下”不是一个含义。耶稣说的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他并不要我们真的把父母、兄弟、姐妹、房屋、田地都撇下,叫我们做一  相似文献   

7.
哲理小品     
空心大树有棵大树,有些年月了,小树林中数它最粗。有个人喜欢上这棵树,主要是因为它的粗。他想砍了这棵树,派一个大用场。等到把树砍倒了他才发现,这棵树其实是一棵空心大树,虽然很粗,只是一层树皮而已;剥去树皮,内里却是空的。  相似文献   

8.
座落在闽东宁德县的金贝寺,几年前还是一片殿宇破旧、田地荒芜的景象。在昌雄法师的带领下,全体僧众克服困难,披荆斩棘,开垦了几十亩田地;就地取材,重建大雄宝殿;培育茶树苗几十万株,其它品种树苗八十余万株;每年经济收入约计二万余  相似文献   

9.
真正的善良     
闫翔 《思维与智慧》2005,(10):39-39
一位神学教授为未来的牧师讲课。在讲到《圣经》里“乐善好施的撒马利亚人”这一段时,教授安排学生试讲。他要求每名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别的教室向其他人宣讲。在每次宣讲后,要在10分钟之内赶到另一个教室继续宣讲。活动开始后,学生们都急匆匆地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每一名学生在教室之间来回赶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走廊,走廊的尽头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是那位神学院教授故意安排在那里的。  相似文献   

10.
严冬已过,春天来到;黑夜消失,曙光照耀。种子落在田地里腐烂了,又生长出新的苗芽;基督死后被埋葬,今又复活了。自然界的交替变化奇妙无穷,救主复活的奥迹震惊千古,举世无双。看!坟墓已空;听!天使宣报:“他不在这里,他已经复活了。”(路24:6)这是发生在近二千年  相似文献   

11.
众信徒都是一心一意凡各人所有的,没有人说是自己的,都归公用。宗徒们以大德能,作证主耶稣的复活,在众人前大受爱戴。在他们中,没有一个贫乏的人,因为凡有田地和房屋的,卖了以后,都把卖得的价钱带来,放在宗徒们脚前,照每人所需要的分配。有位若瑟,宗徒称之为巴尔纳伯,解说“安慰之子”,是肋未人,生于塞浦路斯岛,他有田地,卖了以后也把银钱带来,放在宗徒脚前。(宗四:23-37)  相似文献   

12.
正草帽的世界,是一首温婉美丽的诗。回首数十年前的父亲,虽然对父亲的容颜模样已不再十分清晰,但象征父亲精神家园的草帽,常常从麦梢的朝朝暮暮里走来。永远的父爱,携带阳光、汗水,淌过我思念的河。父亲是农人,戴着草帽,弯着腰,在土地上劳作,像极了身下的田地。因而,草帽是父亲的徽饰,也是大地的徽饰。父亲对草帽一直都非常珍惜。那是三月天,桃花、杏花次第绽放,花事正纷纷攘攘哄闹起来。田地里的麦苗儿,挺一挺身子,农人们听到了它们拔节的声音……  相似文献   

13.
列车疾驰,通过了河北、山西和河南,这三省的面积都分别相当于两个或三个斯里兰卡。现在,列车正向四川奔驰。四川有亿万人口,系中国人口最多的省份。此时此刻,我的思想却飞回斯里兰卡历史上一段遥远的时期。回想起一千五百多年以前斯里兰卡对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所作的唯一的一次贡献。那正是斯里兰卡非常繁荣的时期。当  相似文献   

14.
叶之曲     
正树的叶子,深秋时才会令人瞩目。春天和夏天,所有树的叶子,尽管形状不同,却一律都是绿色的。千篇一律的颜色,会让人司空见惯。只有到了深秋,树的叶子一下子变幻了一春一夏单调的绿色,如花开一般,也五彩缤纷起来。在秋风的吹拂下,主角出场了,突然转身亮相,格外灿烂。除了常青的松柏,这时候的树叶都变了颜色,不是变黄,就是变红,或者是红黄交错的  相似文献   

15.
<正>对于药山寺而言,农禅的意义是将"生活禅"的精神落实到生态农业的事业中,在诚实劳动中践行"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生命境界。七月流火,药山寺生态农业园的水稻田里一片繁忙景象,两台收割机在金色的稻田中不停穿梭,寺院僧众与居士、村民们一起顶着烈日在收割过的田地里打包运送、捡拾稻穗,他们头戴斗笠,汗流浃背,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稻田深处,树着一块木牌,上面写的是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的禅  相似文献   

16.
我回到故乡时,已是晚秋的时令了。农人们在田地里起着土豆和白菜,采山的人还想在山林中做最后的淘金,他们身披落叶,寻觅着毛茸茸的蘑菇。河坝下,草已枯了。夏季时繁星一般闪烁在河畔草滩上的野花,一朵都寻不见了。母亲的花  相似文献   

17.
疏枝映青空     
正疏枝映空,是初冬世界里特有的景象,疏朗而痩净。如世间的繁华,起起伏伏,而最终都会消于湮灭一样,所有的树,在夏天里枝繁叶茂的树,其葱郁的叶子,亦全都会在秋的风里被吹落,一棵树,便会显现出铁条质感的满树疏枝,苍劲如虬,稀落如篱,直指青天。疏枝映碧空的图景,让人心生欢喜。在淡黄的夕阳落山后、夜的黑没泛上来之前,天空会  相似文献   

18.
爱在哪里     
关玉仁 《天风》2006,(5):21
偶然间读到一篇文章,细细品来,让人受益匪浅。一位神学院的教授为未来的牧师授课。在讲到“好撒玛利亚人”这一段时,教授安排同学们轮流试讲, 要求每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到别的教室向他人宣讲。宣讲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赶往另一个教室继续宣讲, 于是同学们在各个教室之间穿梭。每一位学生在教室之间来回赶的时候,都要经过一个走廊,走廊尽头坐着一个衣衫不整的乞丐——是那位教授故意安排在那里的。最后,试讲结束,教授对结果大为不满。因为这些未来的牧师们,没有一个停下来给那位乞丐哪怕是一点点的表示,他们都从乞丐身边走过,急着去向其他人宣讲“爱和同情”。不知这个故事能否在我们的心灵深处引起共鸣。  相似文献   

19.
经典逻辑与自由逻辑都涉及空词项问题。经典逻辑对空词项采取的是一种否定的态度,它要求命题的"主词非空",在逻辑中排斥带有空词项的命题,从而导致经典逻辑与存在问题缠绕在一起。自由逻辑把空词项视为合法的逻辑词项,允许含有空词项的命题出现在逻辑系统中,并试图给包含空词项的命题以恰当的语义解释。自由逻辑对空词项的这一积极态度,带来了一系列逻辑和哲学上的好处。  相似文献   

20.
瞬间的感动     
人在旅途,总有不少场面和人物,让你瞬间感动。火车站,列车已经发动,汽笛长鸣,车身缓缓向前。一位父亲,刚刚把儿子送到车上,刚才还谈笑风生,看到列车就要开走,像忽然明白过来一样,先是缓步追着列车,再是快步,最终变成百米跑了。儿子并没有看到他,他也没能看到儿子,然而,他就是想追上那列车,也许还能看到儿子呢。旅途那么长,目的地那么远,儿子那么单薄,父亲流下泪来。这是慈父对离巢儿子的牵挂和不舍。菜市场,人流涌动,人们都到这里采购一天的所需,讨价还价,斤斤计较。从人流里传出动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