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临事而惧     
正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刘墉赴任安徽学政,这时刘墉初入仕途。临行前,其父刘统勋赠墨一幅:临事而惧。为官期间,刘墉时刻牢记父亲的教诲,对科场积弊、官场恶习进行了力所能及的整肃和变革,为百姓做了大量的好事实事,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因为官清正廉洁、处事缜密,后奉调入京出任左都御史。当时和珅受宠于乾隆,在皇宫里,和珅蒙上骗下、中饱私囊。刘墉委蛇其间,临事而惧,以滑稽模棱取容。和珅恨之入骨,但又奈何不得。刘墉从左右,皆肘之,并最终将其查办,绳之以法。无论是在做地方小官,还是官至宰相,刘墉一  相似文献   

2.
早晨,楼下的小广场里,一个中年人在打太极拳。一只猫,该是他家的吧,在他的脚踝上蹭痒痒。而且,顽皮的它,似乎只愿在固定的那个脚踝上蹭。中年人的腿腾挪到这边来,它就跑到这边来蹭;中年人的腿轻移到那边去,它就跑到那边去蹭。猫靠在主  相似文献   

3.
无脚的花朵     
在学校的食堂里,看到一个女孩,打好了饭,然后排队去领取免费的米粥。不长的队伍,她还没有移动到打饭的窗口,盘中的菜,便已经所剩无几。彼时,周围的人,正坐在餐桌前,边看着电视里的娱乐八卦,边跟对面的同学,评点明星们的服饰与妆容。  相似文献   

4.
正清朝大学士纪晓岚自幼聪明伶俐,才思敏捷。他的叔叔纪容雅对他特别疼爱,常在课余教他对对子,内容都是他所熟悉的人和事物,时间一长,屋内屋外的东西几乎都对到了。一天,他到叔叔家学对对子,叔叔一时想不起新题,就说:"你在屋内自己找吧,看有什么还未对过,就以什么为题。"纪晓岚找了好久,最后看到婶婶坐在炕上做针线活,小脚没有遮住,那双绣花鞋十分惹目,便指着说,只有这还未对过。  相似文献   

5.
瞄准一个点     
在自然界,不管气候多么恶劣,都有生物顽强地生存着。在气温高达60—80摄氏度的撒哈拉沙漠里就是这样。那里的蛇为了生存,白天,躲在沙子里,因为沙子的覆盖能避免阳光的直接照射,还可伺机扑捉猎物,它的猎物都是些耐旱的小动物,有蜥蜴、甲虫,还有一些小型飞乌。如果必须走动,就将身子卷成之字形迅速前进,这样可以避免皮肤长时间与炙热的沙子接触,蛇就是以这种方式顽强地在沙漠里生存下来。  相似文献   

6.
如果浮光掠影地一瞥,你看到的当然仅仅是表象的一面。但是如果你深入其中,更能看到静安寺内在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只要一提到“井”字,大伙都会联想到吃水。可是,在长春真人的故乡——栖霞县滨都里,偏偏保留着一口叫作“木井”的井。从金朝明昌二年到现在,整整八百年了,善男信女们还是这般称呼它。原来,这木井的来历,同丘真人当年“以故居为观”有关系。据说,他老人家从祖庭刚刚回到滨都里,并决定要建一座供奉三清神的殿堂以后,先把信帖交给一群仙鹤。仙鹤们得令,立即飞向四面八方。只半晌工夫,那登、莱、潍、密各州县的大小官员和百姓都上了心。接着,前来捐金捐银的、出材料出工的络绎不绝,滨都里骤然热闹起来了。却说有一天,丘真人捧着自己画下的草图,蹭蹭蹭三步并作两步,登上了疃后的平  相似文献   

8.
所谓“离合拆字联”,就是根据汉字的结构特点,把文字或拆开或组合,巧妙地串联在有一定意义的语句之中。试辑录几副,并略作分析,与读者朋友共赏。其一纪晓岚与丁云和尚为棋友。纪晓岚去竹林找丁云,丁云不在,纪晓岚独坐廊下等候。很久,丁云才归,纪晓岚起身行礼,吟一联道:竹寺等僧归,双手拜四维罗汉;丁云一听,连忙还礼答道:月门闲客在,二山出大小尖峰。二人大笑,进屋下棋。不知不觉夜深,小沙弥便来报说寺门已经关闭。纪晓岚听此,已知小和尚是在下逐客令。不由触动才思,遂吟一联道:门内有才方是闭;纪晓岚此联大有雅兴未尽之意,所以才责怪小沙弥…  相似文献   

9.
村子东边是个采沙场。沙子挖走了,留下了大大小小的沙坑。里边渗出的地下水,很清,我们常到那里洗澡。有人说这沙坑里有鱼,我不信。没有人抛撒鱼苗,又没有活水  相似文献   

10.
现代认知心理学关于表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乐国安   《心理科学进展》1984,2(1):24-31
现代认知心理学对于表象的研究具有独到之处。在此之前,行为主义心理学拒绝研究表象,有些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如B.F.Skinner,虽然承认存在表象,但也只是简单地把产生表象的过程等同于一般的外部行为。Skinner说过:“当人在想象中看到一个人或一个地方时,他仅仅就是在做那个人或那个地方出现时做过的事情”。(Skinner,1974,pp.82)现代认知心理学扬弃了行为主义的反心理主义的做法,对表象进行了许多具体研究,取得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成果。  相似文献   

11.
人的各种实践活动都要在表象参与下进行,在人的认识过程中表象居于重要位置。表象属于感性认识。在谈到改进教学,发展智能对往往不为人所重视。而许多优秀的文科教师的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善于唤起和发展学生的表象。我们若能探讨一下表象的心理功能,并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随意地利用和调节各种形态的表象的能力,这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发展学生思维能力都大有好处。所谓随意地引出和调节表象,就是根据当时需要有意识地复呈表象,并自觉地加以取舍、补充、进行重组。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知识都首先要自觉地引出过去储备的各种形态的表象。这些属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而理解知识、解决课题又必然离不开原有的知识背景。如果表象不能随意地复呈,那将给学习带来巨大的困难。由于客观事物是互相联系的,发展变化的,头脑里引出的表象也不可能停留在孤立静止状态中,何况在教学中有的表象是当时需要的,有的是不需要的或不完善的,要取舍,要重组,这就需要自觉地进行调节。学生在听教师讲解或者自己阅读时,脑海里就  相似文献   

12.
清朝乾隆皇帝有两个宠臣,一个是才思敏捷、胸襟坦荡的才子纪晓岚,一个是弄权枉法、心术不正的和王申。两人虽然同朝为官,但性格品德大不相同,经常唇枪舌剑,明争暗斗。乾隆47年,纪晓岚任内阁学士兼兵部侍郎,和王申为礼部尚书。一天,两人应邀赴宴,不想冤家路窄,竟同坐一席。上菜时,下人不慎脚下打滑,身子一歪,将盘中的火腿掉在地上,这时从花丛中窜出一条大黄狗,叼起火腿跑了。平时,和王申总是千方百计地贬低纪晓岚,见此良机,忙语带双关问道:“是狼(侍郎)是狗?”纪晓岚学识渊博,早听出了弦外之音,便微微一笑,立即答…  相似文献   

13.
正纪晓岚是位对联高手,他的文学才华深得乾隆皇帝的赞赏。所以,乾隆经常用联句来考他,纪晓岚总是每问必答,对得天衣无缝。一次,乾隆逛京城,由纪晓岚陪着。他们路过一座东岳庙,在庙宇的旁边,有个地方戏台班子正在表演《西厢记》。《西厢记》是当时流行的一出名剧,所以观看的人很多。乾隆就借此吟出一联:东岳庙演西厢,南腔北调联语中,巧妙地嵌入了方位词"东""西""南""北"四个字,表达了较好的意境。  相似文献   

14.
清代文学家纪昀.丰晓岗.曾任《四库全书》总篡官,学识渊博.文思敏捷.平素喜欢吟诗作对与人戏谑。尤其是他运用抑扬修辞手法撰写的诗、联.语言非常幽默风趣。失将对方贬抑入地.令他大惊失色:接着笔锋陡然一转,又将对方褒扬上天,使他转想为喜、仿佛使人们欣赏到一幕幕滑稽生动的悲喜剧。.一天,纪晓岚正在书安里读书。有下人传进一张名片,说:“门外有衡阳太守刘朝玉拜见大人。”纪晓岚把客人请进,问:“你的公务部办完了吗?”刘朝玉欠身回答:对公务已办完了.明日便启程返回湖南。今日求见,一是辞行,二是请大人赐以墨宝.”…  相似文献   

15.
善良是"米"     
正米是财富,米是生命。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广东吴川霞街村的林召棠赴京应试一举考中了头名;参加殿试,被道光皇帝钦点为状元。衣锦还乡,在见过父亲母亲等亲人后,林召棠立即去了小镇上的一个粥店。他是要去吃粥吗?是,也不是,他主要是惦记着粥店的老板。虽说粥店老板煮粥总用上等好米,粥的稀稠适度,味道挺不错,但由于出不起较高的租金,使得粥店所处的位置比较偏僻,  相似文献   

16.
徐晓鸿 《天风》2012,(5):34-36
说起眼镜来,还有不少故事,有"一代文宗"之称的阮元(1764-1849),为官清廉,但在入仕之初仍然少不了依附权贵,行阿谀逢迎之事。阮元初入翰林,一天,乾隆对和珅(1750-1799)说:"眼镜亦叫叆叇,朕今日才得知。"和珅到翰林院对阮元说了此事,并强调皇上从不戴眼镜。过了段时间,翰詹大考,出题便是"叆叇",阮元诗为乾隆所叹赏,被拔擢第一。尤其是最后两句,拍马屁也算到了极致。此事在《瞑庵杂识》、《旧闻随笔》  相似文献   

17.
纪晓岚爱好猜谜,也喜欢出谜。传说有一年元宵节,纪晓岚在一对大灯笼上写了副字谜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和狐狸狼狗半边仿佛,即非家禽,又非野兽;诗也有,词也有,论语上也有,对东西南北一片模糊,虽是短品,亦是妙文。”黑白红黄都不是,那就是“青”,半边狐狸狼狗即为“犭”,合起来就是“猜”字,诗词论语上都有就为“言”字,四方模糊即是“迷”,合为“谜”。所以其谜底就是“猜谜”二字。此则谜联用语诙谐,对仗工整,隽永清新,且耐人咀嚼寻味。曾有个不求至道的僧人向纪晓岚索联,纪晓岚就为其撰联曰:“日落香残…  相似文献   

18.
清粥人生     
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喜欢粥。小时候,喜欢妈妈煮的粥。尽管锅里煮的都是苞谷粥,但喝得依然津津有味。似乎用柴火煮的粥,格外好喝。再配上凉拌萝卜丝、清炒南瓜块,喝口粥,就口菜,无比美味。  相似文献   

19.
纪晓岚自幼聪明过人,有一天,他和一帮孩童在街上玩耍,恰好府官乘轿经过。一不小心,他把球掷进了府官的轿内,正打在轿内府官的官帽上,府官大怒。孩童们见状吓得四处逃散,只有纪晓岚硬着头皮上前去讨球。  相似文献   

20.
关于心理表象训练新程序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鸣 《心理科学》2001,24(2):132-134
本论文对日本新近开发的心理表象训练程序(简称MITP)进行了概要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讨论了有关表象训练的理论问题,认为动觉表象、视觉表象和想象表象的有机结合运用是提高心理训练效果的良好途径,但如何提高练习者的表象机能水平(如表象的清晰准确性、鲜明生动性以及对表象的操作控制能力等)则是表象训练所面临的最大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