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粥品如人品     
正生活中,常听人说,酒品如人品,茶品如人品,棋品如人品,当然还有粥品如人品。套用一句话说:"水至清则无鱼,粥至清则无味,数杯清水数把米,半碗糊涂半碗仙,斯文慢火,羽扇经纶,煮沸着整个江湖。"古往今来,名人雅士对粥情有独钟。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对粥很有研究,曾编有《粥品》一书。曹雪芹在家境衰落以后,阅尽人  相似文献   

2.
粥,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已有数千年的漫长历史.《周书》中就有“黄帝始烹谷为粥”的文字记载.药粥,是中药材同米谷类共同煎煮的稀粥,再加入一定的调味配料,针对不同病症服用,用以预防和治疗疾病.这种方法最早见之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记载:“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皆为蹶,臣意(指西汉名医淳于意)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胁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臣意即以火齐粥且饮.六日气下;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此外,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方剂书中有记载服食“青梁米粥”治愈蛇咬伤的病案,以及用加热的石块煮米汁内服治疗肛门痔疮痒痛症等方,这些是药粥疗法最早的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3.
《天风》2020,(10)
正在极端灵恩的教会里聚会,经常会出现一些怪异的举动,如歇斯底里的尖叫、学动物的爬行或声音等。有人像狮子一样吼叫,有人学狗叫,有人学蛇爬的动作,也有人学青蛙、狼、牛、鸡、鸟等怪叫的声音,就像进了动物园。他们把这种感官的情绪和现象当做圣灵的彰显,岂不知这是在贬低神的创造。虽圣经上记载尼布甲尼撒王因骄傲而"吃草如牛"(参但4:33),但这是对其傲慢的审判;虽也曾有巴兰的驴说起人话(参民22:28-30),  相似文献   

4.
生命的意义     
叶东升 《天风》2008,(22):14-16
引言主耶稣在设立圣餐时曾宣告说:"你们也应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路20:19)犹太人所理解的"记念"(Anamnesis)正是表明"重演"的戏剧性,与中国人所理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这个词不单指"脑中的记忆"、"心中的回忆"的那种理性主义的传统解释;相反,则是注重言语和行为上对往事的表达或重演,使该事的果效现时仍有效,依然产生影响,就如此时此地经历一样,表彰基督。而我们之所以记念,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经济网]近日,在气温零下6摄氏度的河南开封,张先生在外卖平台上点了50份热粥并备注:"餐不用送,麻烦将这些粥就近送给路边除雪的环卫工人和那些正在送外卖的小哥。"接到订单的饭店店长一看备注,又给这份订单加了量。而接到这笔订单的外卖送餐员看了备注后,将原本可以一人挣取送餐  相似文献   

6.
曹圣洁 《天风》2007,(17):2-4
经文:太4∶4今天的经文是《马太福音》4章4—11节,关于耶稣受试探的事。四福音很少记载耶稣受洗以前的事。当耶稣受洗的时候,他看见圣灵如鸽子降在他身上,还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这是我的爱子,我所喜悦的。"这使他自觉他作为神的儿子又是人子,在世上有特别的使命。然后,圣经记载圣  相似文献   

7.
<正>纵观中国古代史,鲜有关于女性画家的记载,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女性自身的问题,如受教育程度较低、自身不自信;还有社会原因,在男权社会,女性一切都以男性为中心,没有独立的经济、文化、思想和社会地位。最终,在漫长的历史当中,许多杰出的女性画家都被掩埋在历史尘埃中,甚至可以说女性绘画就一直"缺席"于中国绘画史。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记载女性的资料寥寥无几,更难找到关于女性画家的资料和记载。对于女性画家,在三国时期画史上有山水画出自吴王后赵夫人之手的记  相似文献   

8.
1516年写成的波斯文史籍《中国纪行》曾记载当时有位中国皇帝秘密地信仰了伊斯兰教,但相关记述在中国史乘几佚。笔者最近发现一系列证据:文物方面从北京故宫的红彩回回文盘上重新释读出明武宗的回教署名"苏莱曼国王/ShahSuleiman",及甘肃省博物馆的回回文铜香炉的铭文;文献方面有中国和朝鲜的几份史料予以支持,如《回回馆来文》、朝鲜《李朝实录》和《清真指南》的相关记载;以及对正德圣旨的重新解读,从而形成以波斯语铭文为核心的一系列文物~文献证据链,基本可以确认《中国纪行》记载的真实性。至于他对藏传佛教的尊崇,应是在非信仰层面,即对房中术的迷恋而已。明武宗的宗教信仰应是伊斯兰教。此种历史景象的出现,凸显出中世纪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的交流曾达到何等的广度。  相似文献   

9.
正小时候,她总是缠着妈妈问道:"将来我能成为一个大人物吗?""别想这些事,孩子。"她不解:"为什么呢?"妈妈说道:"像我们这样生活在贫民窟的人,能有粥喝就很不错了!"今年这个贫民窟少女20岁了,她不仅有粥喝,而且一夜成为全球瞩目的象棋女王,她的故事还被拍成励志电影。这个倔强的少女,将微笑着向全世界证明:我真的成了一个大人物。她就是乌干达女孩菲奥娜·穆特希。菲奥娜·穆特希出生在乌干达最大的贫民窟卡特维。这里像一个巨大的垃圾场,恶劣的环境、  相似文献   

10.
正江西自古就有道医同源的传统,如汉末三国时董奉"杏林春暖"的佳话,魏晋时许逊"悬壶济世"的美谈。而萍乡天符宫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着深厚道医传统的道观。江西自古就有道医同源的传统,如汉末三国时董奉"杏林春暖"的佳话,魏晋时许逊"悬壶济世"的美谈。而萍乡天符宫是一座具有代表性的有着深厚道医传统的道观。在萍乡地方志书中有两段文字记载了天符宫的历史:一段是《萍乡县志》  相似文献   

11.
<正>根据赵紫宸先生的观点,中国文化荦荦大端的第二端是其艺术。在中国文化中,艺术的确是很重要的。就如人生不能没有伦理一样,在中国知识分子看来,生活不能没有艺术。生活的艺术是中国知识分子津津乐道的事情。与对善的追求一样,对美的追求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心之所系。赵紫宸先生认为,中国人"是以艺术维持生活的,尤其是以艺  相似文献   

12.
江苏如皋是江淮平原上的一个县级市,建于唐前的灵威观,就在这座古城北厢的内外城河间,千百年来,它的赈医、赈药、赈粥、赈衣、赈产、赈学、赈棺、赈冢,名响苏北大地。至今如皋人一提到某种善举,还用上这样一句地方歇后语:“灵威观放粥——做好事不要钱!”可见它在人民心目中一直保留着美好的印象。 赈医、赈药历史悠久。据志书等记载,汉代如皋就有道士乐子长游霍山,遇仙人韩衷,授以巨胜飞灵散,令服之,曰:“蛇服此药化为神龙,  相似文献   

13.
衡山之雄奇,自古吟咏不绝,无须赘言。单论其佛道共存一山、共荣一庙特色,就足以冠绝群山了。南岳衡山,回雁为首,岳麓为足,横亘八百里,有峰七十二。潇湘流其右,沅澧绕其左,向以势雄、景秀、境幽、文丰为特色。《尚书·舜典》记载: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可见远在舜帝之时,南岳已如泰山一般,在中国享有声誉。  相似文献   

14.
对于《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为长者折枝"和《论语·微子》中的"植其杖而芸"两句,历来有不同的解释,迄无定论。其实,这两者有共同之处,皆涉及到上古时期的杖文化。杖在先秦两汉时期,除了当作普通的助步工具之外,还是一种官位和权力的象征。从古文字字形、传世文献记载和地下出土文物资料三个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为长者折枝"即为长者折取树枝当作手杖;"植其杖而芸"即放下手杖,开始除草,隐喻为舍弃官位和权力,追求隐士生活。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是印刷术的起源国,尽管如今已经无从查考印刷术确切的起源时间和地点,但是最早积极使用这种"先进技术"的领域是印制佛经。向达在《唐代刊书考》中说:"中国印刷术之起源与佛教有密切之关系。"历史的记载和实物的发现,都证明了佛教对印刷术的发明和发展是有贡献的。明代大学者胡应麟曾考证说:"雕本(印刷)肇自隋时,行于唐世,扩于五代,精于宋人。"中国最  相似文献   

16.
失弓的境界     
正《孔子家语·好生》中记载,楚王打猎时丢失了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他说:"我失弓,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楚王能有"王民合一"的境界,值得称赞。但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境界尚不够大,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呢?"在孔子的心目中,楚人与天下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这也道出了儒家"仁者爱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佛教在不同的国别中,核心要义是一样,但是显现的形态不同。从宗教学的观点来看,至少体现在四个方面:理念观念、组织制度、言行举止、体验经验。因此,佛教中国化,起码在如上四点上要体现中国特色,使之成为中国化的佛教。例如,中国化的佛教在理念观念上,看重孝道,强调"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持守素食;在组织制度上,有中国传统宫殿式的寺院建筑,有两序大众系统,有丛林规约,  相似文献   

18.
<正>与大多数中国经典一样,《论语》文辞简约,多论断而少论证,从而为后代诠释留下了很大空间,其意蕴随论者不同而呈现出不同面相。正是这种开放性使它"与时俱进",常读常新。本文拟讨论的关于《论语》第四篇第三章的诠释,将对此提供又一例证。该章原文甚短,仅记载了孔子的一  相似文献   

19.
郭武 《中国道教》1994,(4):41-41
道教正式创立于东汉末年,但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先民们渴求长生不死及轻松自由的愿望之中。古籍中多有记载古代先民们关于长生不死、身轻逍遥的“神仙”的传说者,如《山海经》之《海外南经》  相似文献   

20.
学会做人     
吴恩平 《天风》2008,(2):20-22
<创世记>第5章1-2节记载: "亚当的后代记在下面.当神造人的日子,是照着自己的样式造的;并且造男造女.在他们被造的日子,神赐福给他们,称他们为人."由此可见,人类的起源来自神的创造,人之所以称为人,乃因人是照着神的形象和样式造的,是因神的赐福.那么,人应当名副其实地处事为人,应该在我们身上彰显出神的形象和样式,而决不辜负神的赐福.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太4∶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