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司里新来了一批员工,其中有两个年轻人大毛和小敏,他俩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大学刚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公司决定先试用三个月,看看他们能否适应工作。他们开始工作了,每天东奔西跑去联系客户。他们做的是同样的工作,但是两个人的精神面貌却大不相同。大毛整天乐呵呵的,问他为  相似文献   

2.
张荐传 《天风》2003,(5):49-49
汽车缓缓向龙泉方向驶去,当我们谈得兴高采烈的时候,听到驾驶员惊叫一声“槽啦!”此时在车里的人还没反应过来,这时汽车撞倒了两颗大树之后,便矗立在埂子上——  相似文献   

3.
汽车驾驶员的距离估计能力与安全行车的关系问题,国外曾有过一些研究。但结果并不一致。捷克人米茨策、艾莫德和符列特切尔等都曾对在自己工作中发生过事故和未发生过事故的两组司机加以研究,结果发现他们在距离估计能力上或则没有显著意义的差别(米茨策、艾莫德),或则虽有显著意义的差别,但相差不大(符列特切尔)。国内对这个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汽车驾驶员的行车事故主要是由于违章高速行车引起,距离估  相似文献   

4.
刘志宏   《心理科学进展》1991,9(1):73-76
交通心理学起源于美国心理学教授Munsensterbug在1912年开展的道路驾驶员心理素质的测定,自1912年以来,驾驶员性向测验的制定和研究工作一直是交通心理学中的一项重要课题。1990年7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第24届国际应用心理学会议上以及1991年1月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国际交通安全学术会议上,有一组论文专门讨论驾驶员性向测验的问题。实驶驾驶员性向测验的目的在于淘汰那些在心理素质上有某些方面的缺陷而不适宜从事驾驶工作的人,诸如反应能力差、智力水平低下、争强好斗,喜欢冒险、注意集中能力差、手脚协调机能不好,动作迟钝或僵硬、自制力差,极易产生情绪波动等均属不适宜驾驶工作的心理素质。对申请以驾驶车辆为职业(如出租  相似文献   

5.
孙龙  常若松 《心理科学》2016,39(6):1346-1352
结合反应时和眼动研究方法,采用驾驶经验2(新手,有经验)×自我评估的能力2(高,低)×危险类型2(明显,隐藏)的混合实验设计,探索驾驶员驾驶能力的自我评估和驾驶经验对危险知觉及视觉注意的影响。采用驾驶能力量表和基于动态交通视频的危险知觉任务对86名驾驶员测试,并使用Tobbi T120记录眼动数据。结果发现,新手和有经验驾驶员自我评估的能力与危险知觉反应时间之间相关不显著,这说明两组驾驶员对自己驾驶能力的认识和评估不准确。有经验驾驶员对两类危险的反应比新手快。新手自我评估的能力过高,他们对两类危险的反应比同龄驾驶员和有经验驾驶员慢。然而,有经验驾驶员自我评估的能力与危险知觉反应时间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与新手相比,有经验驾驶员对两类危险的首次注视较快,总注视时间更长。与同龄驾驶员相比,新手自我评估的能力过高,他们对危险的首次注视较慢,对危险的总注视时间更少。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新手自我评估的能力过高,可能会提高他们的风险接受阈限,由此降低了他们对危险的反应速度。未来驾驶训练应当采取措施减少新手对驾驶能力的自我评估偏见,改善他们的视觉搜索模式以降低事故风险。  相似文献   

6.
孙龙  常若松 《心理科学》2018,(2):447-452
结合反应时和眼动测量方法,采用驾驶经验分组2(年轻新手驾驶员,年轻有经验驾驶员)× 危险类型2(明显危险,隐藏危险)的混合实验设计,探索年轻驾驶员危险知觉的经验优势是否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使用一个基于真实交通情境视频的驾驶员危险知觉任务,对27名年轻新手驾驶员和22名年轻有经验驾驶员进行测试,并使用Tobbi T120记录眼动数据。结果发现,总体上,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潜在道路危险的反应次数比年轻有经验驾驶员更少,反应时间也更慢。两组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差异,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来源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具体来说: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评估时间长。另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隐藏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识别时间长。两组驾驶员对危险的平均注视时间受测试中危险类型的影响但不受驾驶经验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年轻新手驾驶员进行危险知觉训练或测试时,应重视危险类型对他们危险知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结合反应时和眼动测量方法,采用驾驶经验分组2(年轻新手驾驶员,年轻有经验驾驶员)×危险类型2(明显危险,隐藏危险)的混合实验设计,探索年轻驾驶员危险知觉的经验优势是否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变化。使用一个基于真实交通情境视频的驾驶员危险知觉任务,对27名年轻新手驾驶员和22名年轻有经验驾驶员进行测试,并使用Tobbi T120记录眼动数据。结果发现,总体上,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潜在道路危险的反应次数比年轻有经验驾驶员更少,反应时间也更慢。两组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差异,随着危险类型的不同而来源于不同的加工阶段。具体来说: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评估时间长。另一方面,年轻新手驾驶员对隐藏危险的反应时间慢,是因为他们对该类危险的识别时间长。两组驾驶员对危险的平均注视时间受测试中危险类型的影响但不受驾驶经验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在对年轻新手驾驶员进行危险知觉训练或测试时,应重视危险类型对他们危险知觉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孙龙  华翎森 《心理科学》2005,(6):1455-1461
结合反应时和信号检测方法,考察不同危险类型下驾驶员危险检测的特点。35名新手和35名有经验驾驶员依次完成一个反应时测试和一个信号检测任务。结果发现:新手对明显和隐藏危险的反应时间比有经验驾驶员长。与隐藏危险相比,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敏感性高、判断标准低。驾驶员对两类危险的反应时间长是因为他们的判断标准严格。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危险检测的特点随着危险类型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9.
孙龙  华翎森 《心理科学》2019,(6):1455-1461
结合反应时和信号检测方法,考察不同危险类型下驾驶员危险检测的特点。35名新手和35名有经验驾驶员依次完成一个反应时测试和一个信号检测任务。结果发现:新手对明显和隐藏危险的反应时间比有经验驾驶员长。与隐藏危险相比,驾驶员对明显危险的敏感性高、判断标准低。驾驶员对两类危险的反应时间长是因为他们的判断标准严格。研究结果表明,驾驶员危险检测的特点随着危险类型不同而变化。  相似文献   

10.
事故驾驶员与安全驾驶员人格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研究采用柳井晴夫等人编制的新性格检查问卷,对60名公交车驾驶员的人格特征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1)事故组驾驶员与安全组驾驶员在五个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事故组驾驶员攻击性、神经质倾向较强,而持久性、协调性和同情性较差.(2)男性事故组驾驶员与安全组驾驶员在四个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事故组驾驶员攻击性和神经质倾向较强,但持久性和协调性较差。(3)女性事故组驾驶员与安全组驾驶员在两个人格特征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较后者攻击性强,但缺乏同情性.(4)性别在12项人格特征上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设计制定专门应用于交通领域的人格测验,以及对驾驶员的选拔、培训、教育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公司里新来了一批员工,其中有两个年轻人大毛和小敏,他俩的情况差不多,都是大学刚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公司决定先试用三个月,看看他们能否适应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摩托车驾驶员驾驶行为问卷、中国人人格量表、感觉寻求量表和交通安全态度问卷,对800名摩托车驾驶员的驾驶行为、人格、交通安全态度与摩托车交通事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摩托车驾驶员的人格、交通安全态度对驾驶行为有直接影响;驾驶行为、交通安全态度对事故有直接的影响;摩托车驾驶员的人格和交通安全态度也可通过驾驶行为间接影响事故.  相似文献   

13.
袁璐一  常若松  马锦飞 《心理学报》2021,53(12):1310-1320
本研究将驾驶无意视盲范式与交通违规事件识别任务相结合, 通过两个实验分别探究任务性质(有提示、无提示)和规则图式训练(训练、未训练)对驾驶员识别交通信号和违规事件的影响。结果发现, 交通规则提示能够提高有经验的驾驶员识别交通信号的正确率(实验1); 对于新手驾驶员, 则需要结合规则图式训练才能起到相同效果(实验2)。研究表明驾驶员选择性注意过程中存在规则图式启动效应, 图式训练能够弥补新手驾驶员经验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邓蓉 《天风》2002,(11)
一只由废旧塑料管子做成的猫,蓝色的小脸,翘翘的尾巴,精致灵动,蹲在公共汽车驾驶盘上,陪伴驾驶员来来回回地接送乘客.那天车上人多,我站在前排,无意中瞥见了,询问驾驶员:"你怎会有此物?"他反问:"这有何说法?"我笑答:"我认识它的主人."谈话间便将福音传给他.想必在他每天繁忙的工作中看见小猫,记得有一位基督徒在惦记他,心中一定倍感欣慰.  相似文献   

15.
驾驶适性理论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作为经济命脉的交通运输愈来愈显出其重要作用。要使交通运输畅通无阻、安全有序,驾驶员的素质是个关键。众所周知,人(驾驶员和行人)、车辆与道路是构成交通的三大要素,而人(特别是驾驶员)是主导的核心的因素。有些人适宜于驾驶作业,有些  相似文献   

16.
驾驶员个性与事故倾向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量研究表明,在影响交通事故发生的人、车、路因素中,人的因素起了主要作用。而其中由驾驶员本身国素引起的事故占70%以上。在人的因素中,个性又在驾驶事故致因中占一定比率。由于驾驶员的某些个性特征在特定环境下极易构成危害,使得驾驶任务的复杂性增加,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驾驶员的个性特征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机动车驾驶员中包含着一部分群体,即摩托车驾驶员。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采用这样的交通工具来方便他们的生活。我们探究的重点一直侧重于其他机动车驾驶员,却忽视了这类没有车身可以保护驾驶员的摩托车驾驶群体。数据表明,在机动车事故中,摩托车撞击事故占有一定的比例,虽然一部分关于摩托车的事故可能是由于其他道路使用者所引起的,但是许多灾祸和伤亡是由于骑车者导致的。由于提升摩托车驾驶员的驾驶经验可以提升他们的驾驶技术,而高级训练可能能够唤起更多的安全驾驶行为。因此本文采用摩托车驾驶模拟器来评估驾驶经验和高级训练的重要性。摩托车驾驶模拟器监测新手摩托车驾驶员,有经验的摩托车驾驶员以及之前在真实世界道路上体验过各种速度和曲度的道路的受训摩托车驾驶员的速度和车道位置。本文采用改变不同摩托车驾驶员的速度和道路类型来说明驾驶经验和高级训练的效果。研究表明,受训驾驶员和有经验的驾驶员相较于新手驾驶员来说有行为上的变化,这样对于驾驶安全有了一个潜在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8.
驾驶员情绪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朱国锋  何存道 《心理科学》2003,26(3):438-440
采用驾驶员情绪状态量表(DPOMS),对265名客车驾驶员的情绪状态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年龄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有显著影响,对其余各种情绪状态没有显著影响;(2)女驾驶员的紧张精绪显著高于男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于低于男驾驶员;(3)出租汽车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等消极精绪显著高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公交大客车驾驶员;(4)事故组驾驶员的愤怒、疲劳、紧张、慌乱等消极情绪显著高于安全组驾驶员,积极情绪(精力)显著低于安全组驾驶员。  相似文献   

19.
保罗与律法     
正"法律"~([1])一词的意义广泛,但是,它最常见的意义有两种。它可以是一个总称,指一整套规定,被一个国家或团体所认可,对其成员或任何处于其权限的人都具有约束力。因此,我们可以说国家的法律、联邦法律、州或省的法律、城市的法律等等。此类法律对居民和访客都有约束力。法律也有较狭隘的意义。从狭义上讲,它指一套法律体系中某一特别的规定(或"条例")。例如涉及汽车驾驶员的法律:某些国家要求驾驶员靠左侧行驶,而某些国家的要求是靠右侧行驶。无论狭义的法  相似文献   

20.
为爱买房     
原本没打算和老公调到同一个城市,由于工作和孩子实在让我头大,终究还是想了办法和老公调到了一起,起码两个人在一起,有什么事还能彼此换个手。老公在这个城市工作了十几年,平时就住办公室,周末往返于两个城市之间,因此没有在当地买房。我和孩子搬过来了,只好先租房住。想到人到中年还要过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