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竿的风月     
正诗圣杜甫在诗中说:"平生憩息地,必种数竿竹。"他在窝居成都浣花溪畔时,亲手种上百亩竹林。大文学家苏东坡有"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的闲淡平和的佳句,屋前房后的竹子,与他朝夕相伴。竹,或多竿或一竿,喜欢的,都有理由。小区里常见"竹竿爱情"一景:七旬妻子用一竹竿牵着盲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一篇名为"一个月里我跟踪了108个居民,发现一个特别好玩的事,80%的人手里都拿着一个尿壶"的文章在互联网疯传,"跟踪者"就是何志森。8年前,何志森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攻读建筑学博士。和大多数人一样,他喜欢设计漂亮、炫丽的建筑。假期,何志森来到华侨大学访友,一位外卖小哥正在撑起一根竹竿,向围墙里面的学生派送盒饭。见有人盯着自己看,  相似文献   

3.
正一个罹患癌症的病人去医院复诊。医生问他:"病人呢?"那人笑着说:"我就是啊!"医生很吃惊:"怎么可能?你看上去跟没事人一样啊!"病人笑着说:"您认为我应该满脸悲切、灰头土脸吗?"他是搞工程建筑的包工头。在医院治疗一个疗程后,他又一次带着他的那帮兄弟在工地上爬上爬下,干得热火朝天。有朋友劝他保重,他微笑着说:"癌症是个欺软  相似文献   

4.
思念的滋味     
小时候,我特淘,打坏邻居家的窗玻璃、蹭破衣服是常事,母亲拿着小竹竿教训我,我撒腿就跑。我在前面跑,母亲在后面追,一直追到奶奶家。我躲在奶奶身后,探出头朝母亲做鬼脸。母亲的小竹竿又抡了过来,奶奶一把接住竹竿,不给母亲好脸色:"小孩子淘气很正常,干吗要动刀动枪?"母亲知道奶奶一贯袒护我,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位老者,一个人在清浅见底的池塘边钓鱼,手握竹竿,踌躇专注。旅行期间,我路过那片山林,在池塘旁边蹲坐下来,观望了他好久好久。出于好奇心,我终于忍不住问他:"偌大的池塘,看得清清楚楚,根本见不到一条鱼,你这样钓鱼,无异于对着自家水缸发呆,纯耗时间啊。"老者只是笑,并未作答,后在我起身准备离  相似文献   

6.
有一天,孔子带着学生去楚国,途经一片树林,看到一个驼背老头拿着竹竿粘知了,好像是从地下拾东西一样,一粘就是一个。孔子问道:“您这么灵巧,一定有什么妙招吧?”驼背老头说:“我是有方法的。我用了五个月的时间练习捕蝉技术,如果在竹竿顶上放两个弹丸掉不下来,那么去粘知了时,它逃脱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如果竹竿顶上放三个弹丸掉不下来,知了逃脱的机会只有十分之一;如果一连放下五个弹丸掉不下来,粘知了就像拾取地上的东西一样容易了。我站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正一天,黄渤在北京驻唱,他在台上又跳又唱,累得满头大汗。台下却无人喝彩,有人甚至嫌他装腔作势,破坏了现场气氛。其中有位大哥怒气冲天地站起来,大声说:"真难听,给我滚下去!"黄渤微笑着说:"好吧,我这就滚。"当所有人看着他要如何滚下去时,他却泰然自若地步入下一个台阶,投入地唱起第二首歌来……事后,有人跟他说,真看不出你这么机智、幽默。他淡淡地说:"并不是我有多机智和幽默,  相似文献   

8.
你还不知羞     
2.他见路旁有棵枇杷树,就摇头晃脑吟诵道:“路旁一古树,两朵大丫叉。”此句一出,他怎么也想不出下句了。3.正巧欧阳修路过这里,就替他补上两句,“未结黄金果,先开白玉花。”那人听了不禁暗自称好。1.宋代有个读书人,觉得自己有诗才,听说欧阳修善诗能文,想去当面比试比试。1.宋代有个读书人,觉得自己有诗才,听说欧阳修善诗能文,想去当面比试比试4.两人沿湖而行,看见一群鹅被少年用竹竿赶下河,那人又吟出两句:“远看一群鹅,一竿打下河。”后面又没有词儿了。6.两人上了渡船,那人又吟诗两句:“诗友同登舟,去访欧阳修。”欧阳修忙说:“修已知道…  相似文献   

9.
清末的陕西三原,一个孤儿突然名声大振。他凭寒窗苦读,考中了举人,1904年又背起行囊赶赴河南省开封府参加会试。就在这时,这位青年的第一本诗集《半哭半笑楼诗抄》问世,一篇篇洋溢着反清激情的诗篇,引起了朝廷的惊恐。一道捉拿于右任的圣旨很快就下达了。幸得朋友们相助,于右任匆匆离开开封,直向志士云集的上海而来,暂避一场杀身之祸。但是,他不知道《申报》已连日刊登了关于他的通缉令。  相似文献   

10.
正一位哲学家讲过一个有趣的故事:有个人一直在找寻完美的太太。别人问:"你已经70岁了,死亡已经在敲门,你什么时候才能定下来?"他说:"没有一个完美的太太,怎会快乐?"别人又问:"但你已经找寻了这么久,难道还找不到一个吗?"他说:"有一次我的确找到了一个完美女人。"别人说:"那为什么你不跟她结婚?"70岁的追寻者变得非常伤心,他说:"很困难。因为她也在找寻一个完美  相似文献   

11.
乡思一畦菜     
正单位大门内,门卫师傅贴墙根儿种了一畦豇豆角。细竹竿上,蔓叶攀爬,葱茏出一片绿锦,很快又有小白花绣上去。白花谢后,细长的嫩豆角从藤叶间探出身来,那姿态,很像身材修长的门卫师傅站在大门外眺望的姿态。孤独守门的师傅,一定时刻怀想着几十里外的乡土田园,牵念着他守望田园的妻子。师傅闲不住,把小小门卫室收拾得窗明几净,每日打扫单位的大院子。勤劳如此,他故乡的院落,墙内或墙外,一定年年种  相似文献   

12.
正当年,孟子离开齐国,停留在休邑,公孙丑问道:"做官不受俸禄,合乎古道吗?"孟子说:"不是的。在崇邑我见到了齐王,退下来就有离去的意愿,不想改变,所以不受俸禄。随后齐国有战事,不能提出离开的请求。在齐国久留并不是我的本意。"这里边就包含着这样一个规则:无功不受禄。如果孟子当时接受了俸禄,而自己又没有做什么,那么就说明他是一个不讲规则的人,而这样的人,自然不是什么君子,也不会成为什么圣人。可见,一个人只有牢记规则,他才  相似文献   

13.
正人有时要隐藏实力保护自己,有时要虚张声势威慑对方。据《西汉故事》记载,李广智勇双全,是抗击匈奴的名将。匈奴因为他箭法好、行动快,就给他一个外号叫"飞将军"。飞将军李广在北方出了名,匈奴都怕他。有一回,李广带着一百个骑兵追赶三个匈奴兵,追了几十里地才追上。他射死其中两个,把第三个活捉了。正准备返回驻地,突然前面来了几千个匈奴骑兵!原来中了匈奴"诱敌深入"的计谋了。大伙儿不由慌了神,逃又逃不脱,打又打不过,怎么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爱唠叨的妈妈,有个"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儿子,为了让他记住以后不再犯同样的错误,我批评他时,常把他以前的"老底"翻出来,可是孩子仍然不见好,还是"小错不断"。对这个"小滑头",我真是又气又恨,因为我一直以为那是出干孩子的劣根性,却没有反思过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  相似文献   

15.
正有一友,某报文字记者。他迷上了摄影,举着单反机到处去拍,还四处投稿。见照片上报,他欣喜万分,硬拉着我喝酒庆贺。我"刺"他,咱名字又不是没滚过铅字?他直着舌头答道,这个感觉不一样的。我瞧着他颇有醉意的脸上写满了开心,心里有些迷惑。楼上有位邻居,在乐团吹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家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书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威尔逊先生经过多年的努力奋斗,如今终于成了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这天,当他从办公楼出来时,听到背后传来“嗒嗒”的声音,那是盲人用竹竿敲打地面发出来的,威尔逊停下了脚步。盲人意识到前方有人,连忙上前说道:“先生,我是个可怜的盲人,帮帮我,  相似文献   

17.
张无梦圆梦     
北宋年间,陕西凤翔周至有户张姓人家,家道殷实。当家张财主尽管学问不浅,但却屡试不第,一生与纱帽无缘。有一天晚上,张财主喝了点酒,早早入睡,得了一个梦,梦中张财主正在为仕途发愁,突然大门外鼓乐齐鸣,一队仪仗威风凛凛地款款而来,一名钦差走到他面前,高声宣读圣旨道:“奉天承  相似文献   

18.
与快乐相伴     
听说有人要去寻找快乐,四面八方赶来的人都要跟随着他前往。当这个人看到追随他的有这么多人要陪同他去,他很感激地对大家说:"谢谢你们!我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没有想到他的这句话刚说完,近三分之一的人就议论起来:"我们可是为自己去寻找快乐,而不是为这个人出力的!"于是这些心怀着自私的人离开了。寻找快乐的人们出发了。当他们路过海滩时,沙滩上的漂亮贝壳,让一些人开始流连忘返,他们捡起一个又一个美丽的贝壳,任凭前面的人们百般呼唤,也充耳不闻。大家舍弃了这些贪欲太多的人继续上路。  相似文献   

19.
年轻时,他是一家之主,说出的话对她来说就是圣旨,她必须听。他躁脾气,干什么都心急火燎,恨不得一下子把所有的活都干完。她却慢吞吞的,不温不火。第二天要割麦,头天晚上,他安排她早起做饭。天刚蒙蒙亮,她就起床了,刷锅、烧水、切菜、炒菜。他磨好镰刀,拾掇好平车,她还没弄好。他生气发火:"你不能快点,太阳都快出来了,连饭还  相似文献   

20.
闲时看花去     
正唐代有位从谂禅师,主导过一桩有名的公案——吃茶去。据说,当时有两个和尚不远千里跑来见他,请教何为禅道。从谂禅师问其中一个和尚:"你以前可有来过这里?"和尚回答:"未曾。"从谂禅师说:"吃茶去。"回头他又问另一个和尚:"那你呢?"和尚回答:"我曾有幸到过这里。"从谂禅师道:"如此甚好,吃茶去。"这一通操作,别说这两个和尚,连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