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普天之下每个父母的衷心夙愿和美好祝福。你看,谁不想自己的儿女聪明,漂亮,功成名就呢?可苏轼却大唱反调。他这样感慨:"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意思很明了:人们都希望子女聪慧过人,我却被聪明误导一生。我只希望孩子愚蠢迟钝,一生健健康康,没有疾病,没有祸患,能够官至公卿  相似文献   

2.
骏马和驴子     
一匹云游四方的骏马在旅途中有些疲惫,准备找个不错的驿站休息休息。忽然,它看到一头驴子靠在磨盘边上悠闲地嚼着草料,便凑上前去搭讪:"驴老弟,闲着哪!"驴子高高地昂起头,几乎是用鼻孔看着骏马:"哦,是马兄呀!对呀,刚刚忙活完,歇息一下。"骏马觉得驴子看自己的姿势甚是奇怪,就问:"驴老弟,你为何不睁开眼睛看我,而是费劲地用鼻孔看我呢?"驴子不满地打了个响鼻说:"你见过谁的鼻孔会看人?"骏马更是不解:"那你刚才的行为如何解释呢?"驴子解释道:"最开始,我家主人怕我拉磨的时候东张西望,不好好干活,就在我眼前绑了一个帽檐似的东西,让我只能看到脚下半米以内的地方。这么  相似文献   

3.
对于如今一些父母亲,笑吟吟地"接纳"别人赞扬自己子女的聪明和有作为的镜头,不知怎么地,让我总会忆起东坡先生的《洗儿戏作》诗来:"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当然东坡先生非凡人,治国经邦都有建树,著文作诗名冠天下,其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道路千万条,成功的因素不胜枚举,源于每个成功者的经历不同。近日,一位私营企业的亿万富翁在说到其成功的原因时,说过这样一段话:熟悉我的人不止一次问我:"你创业摆地摊卖老鼠药时整天乐呵呵的,现在成了亿万富翁仍不知愁滋味,你一生之中难道就没有烦恼的时候?"我回答:"我也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当然有烦恼。年轻时遇到烦恼我就想--自己的房子是租的,做买卖连个正式摊位都没有全家要吃饭,孩子要上学,我肩负着养家糊口的责任,哪有时间和精力生气烦恼呢?一想到这里,烦恼就没有了,我就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创业,进行最初的资金原始积累…  相似文献   

5.
正在填表,或别人问起爱好这一项时,我一般都如实回答:篮球和书法。这一动一静的爱好,是我闲暇时放松心情的方式,但是,因为缺少天赋和悟性,也不够努力,自己的水平并不高。只是没想到,这小小的爱好也会给自己带来烦恼和困扰。某个"十一"长假的一个下午,我和几个球友在隔壁小区的篮球场打球。当我汗如雨下地运着球时,看门的老大爷刚好从场边路过,他面带嘲笑地看着我,不疾不徐地说:"你经常来打球,可是说实话,你  相似文献   

6.
正驴子曾经两次去沙漠旅行,差点被渴死饿死和被野狼吃掉,幸亏被骆驼搭救,这才捡回一条性命。"吃一堑,长一智",以后每次外出,不管去哪里,驴子总要在背上驮上很多粮草和水,还不忘驮上一根大木棒防身。驴子得意地称之为"出门三大件"。有一次,驴子要去南方旅游,临行前照例把"三大件"驮在背上,东西多得腰都快被压弯了。山羊和老牛见了,都说它去的是南方不是北方大漠,没必要带这么多笨重的东西。但驴子  相似文献   

7.
<正>总是被赞扬而焦虑的孩子“老师,我爸妈已经对我够好了!他们从来不会给我学业上的压力,每次考试都是鼓励我,安慰我,还说在他们眼中,我就是最优秀的孩子,说他们相信我……可是,我还是好焦虑啊,每次考试前我都睡不着觉,我好希望我能把成绩考好一点,可是我做不到。”女孩坐在椅子上向我诉说着她的烦恼,她的眉头紧紧地皱着,  相似文献   

8.
商界奇招     
聪明的乘法瑞士有一位博士研究生研制成功一支电子笔和一套设备,专用于修正遥感微型拍摄的红外照片。此项发明引起了世界商界注目。美国一家大企业派员前往洽谈,而瑞士本国也有几家公司要留住他。于是展开一场人才争夺战。你给他加薪,我再加薪,层层加码,弄得不可开交。最后,精明大胆的美国人说:"现在我不加了,等大家加定了,我再乘以5。"  相似文献   

9.
正我之前的一位同事老周,因为好多事情上都明显比别人后知后觉,故得一外号"慢半拍"。老周也不急,且欣然笑纳,同时照慢不误。比如办公室有人讲一笑话,大家听后遂报以笑声迎合,唯独他不笑,还一脸懵的样子。可是等大家笑声渐息,他却突然又"扑哧"一声笑了。于是,大家众口一词地笑他:"才反应过来啊老周,你总是慢半拍。"老周便很配合地说:"是啊,才反应过来,这笑话一点也不招笑啊!""那你笑啥?""我是笑你们,如此不招笑的笑话,你们居然还能笑得前仰后合!"  相似文献   

10.
站在肩膀上     
李爱莲 《天风》2014,(3):48-48
<正>我看着当时十六岁的柔柔,想着和她同样年纪的孩子们,也正经历着许多青春期的烦恼……几年前的一个晚上,十一点多,家中电话突然响了起来,接起电话,是当时读高中的大女儿柔柔的一位女同学,我看见女儿房间灯光已暗,便告诉对方柔柔已经睡了,没想到,电话挂上不久后,柔柔的手机便响了起来。我听见柔柔接起电话,心想:这么晚了,对方不知道有什么急事,一定要找到她?青春期的烦恼不久后,柔柔走出房间,我看她脸色有些沉重,便问道:"还好吗?"柔柔说:"我同学失恋了,心情很难受,想找人说说话。"我点点头,柔柔又继续说:"当初听到她谈恋爱,我真的很为她高兴,因为她很喜欢那  相似文献   

11.
忘却与不语     
胡适晚年曾说过一段话:"有些人真聪明,可惜把聪明用得不得当,他们能够记得二三十年前朋友谈天的一句话,或是某人骂某人的一句话。我总觉得他们的聪明太无聊了。人家骂我的话,我统统都记不起了,并且要把它  相似文献   

12.
坐下去,做     
一位老教授来学校做演讲,礼堂座无虚席。老教授的一生真可说是辉煌夺目,专业造诣深厚,桃李满天下,对绘画、书法、文学也颇有研究。在一个半小时的演讲里,他幽默风趣地讲述了自己的生平,人们听得激情澎湃。演讲快结束时,老教授请大家提问交流。有个同学站了起来:"教授,您这么成功,是否可以传授我们一些经验?"老教授笑了,慈祥地望着大家,说:"你们自己先想想看。"底下开始交头接耳,窃窃私语。一会儿,老教授轻轻地拍了下桌子,说:"别想了,快去做吧。我的演讲就此结束,谢谢同学们的捧场。"听众愕然,静默片刻后,突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我有个朋友,身兼多种职务,却一直将工作与生活打  相似文献   

13.
教堂幽默     
<正>篮子干净了每次牧师讲道完毕,总是见到有位老姊妹与牧师握手,并滔滔不绝地称赞牧师的讲道精彩。某主日,这位牧师问她:"还记得我今天讲了什么吗?"她说:"不好意思,我年纪大了,不记得了。"牧师说:"一句都记不起来吗?这对你可没啥帮助啊!"老姊妹强调说:"不,牧师。看起来我听道好像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相似文献   

14.
外壳与内核     
我喝下一杯苦瓜汁,而沉淀在杯底的却是蜂蜜。我走上一条羊肠小道,却来到一片绿色平原。我将一位朋友丢在云雾里,却发觉他站在拂晓的光芒之中。多少次,我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外套遮掩我的痛苦与烦恼,幻想报酬与善待就在其中。可是,当我脱下外套时,却见痛苦已经变成欢乐,烦恼已化为爽朗。多少次,我与伙伴并行在公  相似文献   

15.
对每个人来说,聪明的见解和愚蠢的看法之间,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关键是我们如何使用正确的思维方式来判断问题。最近,英国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爱德华·德博诺博士,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提出了一种卓有成效的新型思维方式——七步曲。  相似文献   

16.
1944年6月6日凌晨,英美联军准备两年之久的"霸王行动"终于拉开了序幕,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两栖登陆战开始了。盟军海陆空三军如潮水般冲向诺曼底地区。经过一昼夜惊心动魄的激战,盟军部队终于抢滩成功,德军节节败退。第二天,广播里播出了盟军最高统帅艾森豪威尔发表的一份讲话:"我们已经胜利登陆,德军被打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向大家表示祝贺……"可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在登  相似文献   

17.
忙迫与从容     
正台北故宫博物院有一幅马和之的《闲忙图》,画一个老渔翁在河滨树下织革履,鱼篓斜倚树根,一片闲适景色。命名典雅异常,取忙迫之中,心神安适从容之意,对当今的生活情趣,真有无穷的启发。现在的生活情趣,只剩有一个"忙"字可以存在了,大家见面,第一句话总是近来"忙"得如何?我去参加一个宴会,一位老友不终席而要去,向大家一抱拳说:"对不起,我还有三个场合得去应酬一下!"他匆匆离去之后,我不禁大惑不解,真的忙到了这种地步了吗?人生趣味尚存几许?  相似文献   

18.
本杂志的编辑向我提出过一个直接了当的问题是:"在1976年你出版了一本叫<合理的诊断和治疗>的书,为什么把你的诊断和治疗形式描述为合理的呢?"回答是简单的.我只是使用了在英语中一般意义上被使用的"合理的"这个词.按照简明牛津英语词典,"合理的"意思是(以及其它方面)"与理性一致的;合乎道理的,明智的;不愚蠢:不荒谬或不过分的",当写这本对临床决策进行探讨的书时,我是赞同这些注释的.当然,不久以后我感到这个词的使用也不是没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19.
正法国哲学家布里丹讲过一个关于驴子的著名故事:有一头驴,与众不同,喜欢思考。有一次,主人在它面前放了两堆体积、色泽都一样的干草,给它做午餐。这下可把它给难住了,因为这两堆干草没有任何差别,它没法选择先吃哪一堆,后吃哪一堆。最后,这头驴子面对两堆草料,饿死了。这头驴子虽然饿死了,但从此在哲学史上"名垂千古",被  相似文献   

20.
正聪明人因为太聪明,容易耍聪明。聪明人向来不屑于做"无用功"。学习由两个字组成,学是模仿,习是练习。聪明人总是模仿快,却不耐烦练习。不耐烦练习的人,也往往没有耐心做事、做人。给大家讲个故事,有个老艺人,他拥有这样一门技艺,就是用两只手玩三只球,有时候还不止三只球。有人找他求师,老艺人的方法很简单,他让徒弟用沙袋练习这个技术,沙袋有一个好处,就是放在地上它不滚走。来跟他学艺的人,前几天学习的内容是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