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是美国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拉利·金的切身体会。成功人士大都能言善道,能言善道的人也多半事业有成就。可是要知道,谈话技巧多是后天练出来的,并不是天生的。但不少人似乎天生就有害羞感,很多人在家中能说会道,但在晚宴席上却不愿意坐在陌生人身边。其实只要肯练习,谈话技巧很容易掌握,就像学习打乒乓球,开车和开店那样。以下是随时、随地、与随便什么人交谈的六个要认要诀:不必刻意追求字字珠玉你要是知道我生平第一次广播的情形,一定不会相信我后来能吃广播饭,更别说能有什么成就。我被勉强录取后,早上9点钟,我走进广播室…  相似文献   

2.
一粒一香     
正一次去吃日本料理,看到吃生鱼片很有讲究,先吃什么鱼,后吃什么鱼,口感是不一样的。而且我很好奇,生鱼片旁边会放一些姜片,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吃一块儿生鱼片后,再吃一片姜,目的是为了洗净口腔里的味道,这样再去吃下一块儿生鱼片,才能吃出味道来,否则很容易串味。后来上饭了,主人说:"我这饭特别好吃,是日本电饭煲蒸的。""这有什么特别的吗?"主人说:"这饭特别香。"当我端起饭来一看,就觉得那每一粒饭都那么  相似文献   

3.
供动句浅析     
汉语中有这样一些句子,如“一锅饭吃十个人”,“一张稿纸写五百个字”等。从字面上看,这些句子似乎不合逻辑。“饭”怎能“吃人”、“稿纸”哪会“写字”?但说汉语的人都理解这些话的意思:“一锅饭吃十个人”是说“一锅饭供十个人吃”,“一张稿纸写五百个字”是说“一张稿纸供(谁)写五百个字”。这种句子我们管它叫供动句。供动句虽然为数不多且用得较少,却是汉语独有的、值得引起注意的一种句式。本文把供动句分为三类,先描写它们的语法、语义特点,然后说明它们的形成及表达功能。  相似文献   

4.
若说咱中国人很崇尚“吃”,一点不过。眼下什么样的“美食节”比比皆是,层出不穷,且一节比一节高档,一节比一节热闹。据有的“高明人士”说,这样能够“吃活”一方的经济云云。但无论怎样,老祖宗的话还是不错的:“民以食为天”。“吃什么、穿什么”的问题是人最关心也最容易发愁的大事。要不,我们中很多人彼此碰面时第一句话为什么总是问:“饭吃了没有?”就是谈到工作时也总有人说“混口饭吃吃”。  相似文献   

5.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1个谎。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  相似文献   

6.
老妈很注重对我进行启蒙教育,从小到大,她对我说过的哲理性的话不下几万句,可我却全不以为然,尤其是那句“帅,不能当饭吃”。既然帅不能当饭吃,那她为什么还要嫁给我那很帅的老爸?对老妈都不适用的话,却要我把它奉为真理,我才没那么傻呢。  相似文献   

7.
正人的一生中,何时最辉煌?你可能认为是功成名就"金榜题名"的那一刻,也可能认为是"洞房花烛夜"的那一天,然而你错了。"功成名就"和"金榜题名"也仅仅是阶段性胜利,充其量算作"人生的万里长征"刚刚走完第一步,下面的路还远着呢。至于说"洞房花烛夜",那更不值一提,它仅仅是"人的一生刚刚垒起锅灶",到底要做什么饭,做多少饭,做好做不好,吃得舒服不舒服,还有很多不确定性因素。早年法国大作家福楼  相似文献   

8.
刘行 《天风》2006,(16):28-29
一、引言“‘和’的右边是个‘口’,就是说人人都有饭吃,‘谐’的左边是个‘言’,就是人人都可以说话。这是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精神吧”——作家张贤亮对和谐社会的理解。人人都有饭吃,人人都可以说话,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世界上还有人没有饭吃,还有贫富差别,贵贱之分。“和谐”一词涵义非  相似文献   

9.
智慧语丝     
正风暴来临时,你站在大树前,若你只看着树梢,大树便似摇摇欲坠;若你看着树干,便知道它坚不可摧。——电影《荒野猎人》人生就像一支蜡烛,总有一部分蜡变成了光和热,另一部分蜡变成了泪滴。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的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它只认你的贡献。——梁衡人如果只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  相似文献   

10.
第一个宝贝,每餐饭都吃得下,而且都吃得很好,因为从小都没有吃饱嘛!所以就养成一种习惯,只要有东西吃就很感恩,就觉得非常好吃,即使被女朋友抛弃那一天,也要好好吃饭。很多有钱人因为心情不好吃不下饭,因为菜不好吃不下饭。穷人一辈子从来没有一餐  相似文献   

11.
支配式离合动词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法学界,对一部分有支配关系的词语属于哪个层级的语言单位的问题有不同见解。如,有人认为“吃饭”这个词语,当“饭”没有特指“米饭”时,“吃饭”应视为一种行为。从内容上,它具有固定的意义;从语音形式上。“吃”与“饭”之间没有语音上的停顿,可以视为语音和意义结合的最小的语言单位——词。如果这个观点成立的话,“看戏”是不是也应该算作一种行为?因为“吃饭”、“看戏”从结构到语音形式都具有同一性。如果可以认定的话,“去看电影了”的“看电影”算不算词呢?  相似文献   

12.
漂泊的爱     
孙贵元 《天风》1995,(2):30-31
我曾是一名“吃船饭”的水手,我们的疏浚船队担任清理、疏通河道的工作。长年累月远离杭城,漂泊异乡,披星戴月耕耘在古运河的航道上。 那年,我刚从部队复员不久,正是谈恋爱的“黄金时代”。虽然人长得不赖,1.75米的个头,标准的身材。但是姑娘听说是“吃船饭”的水手,  相似文献   

13.
单信 《天风》2011,(6):I0001-I0001
那年三岁半儿子求知欲特强,对世界充满好奇。就是在吃饭时也不省心,冷不防冒出一句大跌眼镜的话:“爸爸,这白白的饭吃下去后,为什么会长出黑黑的头发?”  相似文献   

14.
我国人民有个传统的习惯,每逢喜庆佳节,或贵客来临,总免不了设宴招待。尤其目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种交往也随之增多,宾客来往,宴席日益频繁,  相似文献   

15.
这天是我参加自学考试的日子,由于昨晚熬夜复习,今天早晨起来晚了,离考试只有半小时时间,我脸没顾上洗,饭也没顾上吃,抓起笔就冲下楼去。  相似文献   

16.
学佛不是炒陈饭李正思头顿吃剩的饭,第二顿炒后虽可吃,毕竟不新鲜了,尤其在炎炎夏日,若无冰箱,难保不馊臭了!学佛亦如是,从世尊应化到电子时代的今天,已有二千五百多年了,如果历代祖师个个都只会炒陈饭,那佛家这一钵于家饭陈到今天,该是怪味食品了!尤其在人欲...  相似文献   

17.
小时候,我曾效仿大人们,在墙角的空地上种过一棵玉米,从它冒出嫩黄嫩黄的玉米芽儿开始,我就给它浇水、施肥,许多人都说,单棵的玉米是长不高的,因为,没有别的玉米和它比着,就像吃饭的孩子,没有别的孩子和他争着吃,饭是不香的,我不信,依然故我地坚持。  相似文献   

18.
最好的生活     
正最好三餐就简。这样,偶尔饕餮一顿,吃起来才格外香甜。最好衣着朴素,这样,才会对柜子里那件华服格外珍惜。人若没有哪样饭是想吃的,没有哪件衣服是十分珍爱的,基本上也就完了。把日子过到腻歪的最大坏处是,对身边的人也会厌烦。最好是能早起。看看夏天早晨三四点路上的行人,看看冬日五六点挂在西天的朗月。可以到  相似文献   

19.
曾经有段时间,我感到特别的失意和落寞。那时的我正同时面临着失业的打击和感情的背叛,几乎陷入了生命中一蹶不振的沙漠地带。我整天猫在家里,饭不想吃,电话不想接,甚至老妈叫我上街买瓶酱油我也懒得出门。  相似文献   

20.
陈华杰 《天风》2003,(10):31-31
<正> 今天是我住院的第17天,17天里,侄儿来过许多次,每次来都给我带上等的新西兰苹果、美国红提等等。医院里是有饭的,伙食也不错,但不知为什么我总是想吃盐水鸡。其实只要我告诉侄儿,这个愿望就轻而易举地实现了。但我没告诉他,我怕增加他麻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