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探讨日益深入。在探讨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反映范畴带有机械论的痕迹,应予以扬弃。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反映范畴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是不能动摇的。我们相信,这类学术上的是非问题,通过讨论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为了比较集中地反映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专题,本刊从本期起,新辟"专题研究"栏。这期刊登的是有关反映论的专题。欢迎读者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其它专题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哲学界对主体在认识过程中的能动作用的探讨日益深入。在探讨过程中,有的同志提出,反映范畴带有机械论的痕迹,应予以扬弃。另一些同志则认为,反映范畴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一块重要的理论基石,是不能动摇的。我们相信,这类学术上的是非问题,通过讨论是可以逐步解决的。为了比较集中地反映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专题,本刊从本期起,新辟“专题研究”栏。这期刊登的是有关反映论的专题。欢迎读者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其它专题研究材料。  相似文献   

3.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辽宁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召开的“物质论”专题学术讨论会,于10月5日至11日在大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物质论》一书写作组的成员,有来自各地对这个问题有研究的一些同志,共三十人,是一次小型的专题学术讨论会。  相似文献   

4.
1980年,杨超同志的《唯物辩证法的若干理论问题》一书问世,此书提出“过程论是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这个观点,引起了我国哲学界的重视。前不久,陶富源同志发表文章,论述了“过程”这个范畴在辩证法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了使学术理论界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现将杨超同志和陶富源同志对于这一问题的基本观点简述如下,供研究参考。杨超同志指出:“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伟大的基本思想,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原理”。又说:“矛盾即过程,历史即过程、真理即过程”,“实践论、矛盾论、过程论三者是完全一致的。”(《唯物辩证法的若干理论问题》,第323页。以下  相似文献   

5.
阳作华、黄金南编的《唯物辩证法范畴研究》,即将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这是一本学术论文集,反映了我国在唯物辩证法范畴研究方面的一批成果。全书选论文二十余篇,包括新范畴的概括、原有范畴的深入和范畴体系结构的探索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商定的1986—1987互访计划,哲学研究所副所长陈筠泉同志和我两人于1986年12月7日至29日,对苏联进行了为期三周的学术访问。在此期间,我们先后访问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基辅的哲学研究机构、大学的哲学系和一些哲学杂志编辑部。我们受到了苏联学者们的热情而隆重的接待。在访问中,我们与近一百名苏联学者进行了学术交流。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使我们了解到许多单靠看书和资料是很难了解清楚的情况。例如,关于辩证法范畴体系的研究,过去我们认为在苏联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7.
欣逢李奇同志八十华诞,我非常高兴。三十多年来,在伦理学的研究中,特别是在协助她处理中国伦理学会的一些具体工作期间,我深深感到,李奇同志不论在学术理论上,还是在个人品德上,都堪称我们的楷模,值得我们学习。 从事伦理学工作后,如何使做学问和做人统一起来,是我经常考虑的一  相似文献   

8.
苏言 《学海》2004,(6):200-201
江苏省社科院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于2004年7月中旬举行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学术座谈会",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邓小平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继承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和思想,是今天我们纪念邓小平同志最好的方式.邓小平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经受住实践的检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与会同志按照"邓小平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发展"的主题,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了热烈讨论.  相似文献   

9.
"公因""反因"是桐城方氏易学的一对核心范畴。这对范畴并不像学界通常认为的那样,源于方学渐和方大镇父子。有充分的文献材料可以证明,它的发明权理当属于方孔炤。方以智在方孔炤的基础上,对这对范畴进行了系统的解释、发挥和推广,从而使它们成了统摄一切学问的基础。因此,"公因反因"说既是方以智自己理解天道人事、学术变迁甚至个人际遇的工具,也是我们进入他的思想世界的一条便利途径。  相似文献   

10.
每一门科学都有一些称为范畴的基本概念:数学中有数,生物学中有物种,政治经济学中有商品,诸如此类。辩证法科学中也有一些基本概念(发展、飞跃、矛盾等等),不过这些概念具有普遍性的特点。辩证法范畴是一些外延最广的逻辑概念,它们反映着物质世界对象和现象的最一般的联系和关系。离开这些范畴,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不可能的。由于反映存在规律的辩证法规律同时又是思维规律,因此辩证法范畴在认识中就成为辩证思维的必要的逻辑形式。这些范畴在科学中的运用是必然的,不以学者是否意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中,人们已经重视了对中国哲学史范畴的研究。然而,从总体上看,这项研究工作的开展还不是很理想,有些论著还只停留在对范畴的产生及其涵义的一般探讨水平上,没有去认真揭示中国哲学范畴发展的逻辑体系,进而从范畴发展史的角度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及其思维的特征和规律。现在,值得我们高兴的是蒙培元同志的新著——《理学范畴系统》出版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同志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在我们党实现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长期过程中,开拓了结合范畴的广阔领域,为党和人民以及马列主义的发展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毛泽东同志一生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怎样做医学--关于医学哲学范畴与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要把医学哲学作为一门哲学学科来建设.在简要回顾对医学哲学研究对象的历史认识过程之后,提出以"我们怎样做医学"为医学哲学研究的问题逻辑主线,尝试建构一个医学的客体论、创造论、主体论、价值论与发展论的医学哲学应用理论体系,并对它的相关范畴、学术范式及理论意义展开了有益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0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宋明理学研究中心、福建社会科学院、福建省闽学研究会和福建哲学学会共同主办的"朱子文化和宋明理学"学术研讨会,在武夷山召开。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的60多位学者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一、宋明理学核心范畴新解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吸纳、融汇了道家哲学和佛家哲学,在哲学的形上学方面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与会学者就宋明理学中的一些核心范畴展开了深人讨论。南京大学李承贵教授认为,作为宋代新儒学最高范畴的"理",得到了20世纪哲学家的特别重视,"理"在他们那里被赋予  相似文献   

15.
在注意心理学中,有几个问题颇值得探讨。现仅就管见所及,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同志们。一注意的性质关于注意的性质,主要有这么两种似乎对立的说法:一说注意是一种心理特性;一说注意是一种心理过程。我以为这两种说法是可以统一起来的。按照潘菽同志所倡导的二分法,人的整个心理活动(过程)分为认识活动(过程)和意向活动(过程)两大部分。注意属于意向过程的范畴,自然它本身就是一种心理过程。注意过程的基本结构为: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哲学思想新探》评介黄楠森,盛林我国理论界发表的关于恩格斯的大量著作都是把马克思和恩格斯综合起来论述的。近年来出版了一些关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的著作,但大部分是进行历史性的追溯,而分专题逐一深入研究的甚少。对于恩格斯的哲学思想,历史性的研究当然是必要的,但要深入,则非有专题研究不可。1992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余其铨著的《恩格斯哲学思想新探》一书,正是对恩格斯哲学思想进行专题研究的著作。这在我国还是少有的,甚至可以说是第一本。在我们看来,该书具有以下特点:一、以专题的形式,力求深入系统地分析恩格斯哲学思想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包括思格斯早期的思想,世界观转变过程的理论探索,以及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的重大理论贡献。这既突出了恩格斯哲学思想的特点,又使读者得以深刻、全面地理解恩格斯哲学思想。二、对恩格斯的哲学观点不但进行了忠实而严谨的陈述,而且不困于旧说,不拘泥于定论,敢于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作出实事求是的有根据的评价。比如,认为恩格斯关于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系统论述是他的独特贡献,但自然观的完整而严密的科学体系仍未建立起来;认为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的理论是他在总结哲学史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兼和"范畴是张岱年哲学的核心范畴,它包括内容与形式两个层次以及多样性、创造性、统一性三种基本要素(基本特征),融贯了形上学、方法论、价值论与人生论,是张岱年哲学的精髓.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把张岱年哲学称为"兼和哲学"."兼和"反映了宇宙演化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契合当前我国和世界发展的客观要求,可以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理论提供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张庆熊 《世界哲学》2012,(3):53-66,161
本文研究胡塞尔的现象学与辩证法的关系。尽管胡塞尔没有把辩证法作为一个专题来研究,但从他谈到过辩证法的那些段落中,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胡塞尔对辩证法的基本态度和处理辩证法问题的基本思路。胡塞尔对辩证法的理解受到康德很大影响,但他采取不同的方式处理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作为一个专题来讨论的所谓先验逻辑中的"辩证幻相"问题。胡塞尔批评康德的先验逻辑缺乏对逻辑概念和知性范畴的起源的论述。胡塞尔的现象学则追问它们的发生过程,描述它们在生活世界中的起源和分析主体际的意向的意识活动对它们的构成作用,这实际上是为辩证法奠定一个现象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中国现代哲学史研究会和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于2011年11月12日至13日在武汉大学联合举办了"辛亥革命时期哲学开展与百年来中国现代哲学历程"学术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对辛亥革命时期哲学思想发展进行专题研究的全国性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参加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社会道德状况引起了普遍的关注。"老人倒地无人搀扶"、"地沟油"、"瘦肉精"等事件的出现,使人们感到震惊。一时之间,众说纷纭。一些同志认为,在看到存在严重问题的同时必须看到社会道德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向上的,以此来建立我们的信心,采取恰当的对策;一些同志认为,面对道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