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法音》2015,(6)
<正>明朝末年,社会动荡,丛林内部危机四伏。湛然圆澄作为亲历者,在其著作《慨古录》中说:"去古日远,丛林之规扫地尽矣,佛日将沉,僧宝殆灭,吾惧三武之祸,且起于今日也。"[1]湛然大师此语,并非夸大其词,而是对当时佛教面临的情况有深刻的洞见。明末丛林,不仅内部弊病诸多,外部亦面临严重的挑战。首先是阳明心学、罗教及一贯道的发展,不断蚕食本属于佛教的范围。其次是国外耶稣会传教士来华,打着"易佛补儒"的旗号,与佛教相抗衡[2]。  相似文献   

2.
丛林,通指禅宗寺院,所以也叫禅林。又以芳香之梅檀树林比喻佛门龙象所住之清净丛林,故也称之为旃檀林。佛教传入中国,至隋唐之际,大放异彩,丛林制度在此一时期亦应运而生,于是就有马祖设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中国佛教之丛林制度。 释尊创立佛教后,凡是正式出家的弟子们都必须剃除须发,身披袈裟,离情绝俗,断家室之累。男的名为比丘,女的名为比丘尼。比  相似文献   

3.
金陵刻经处与近代佛教教育吕建福传统佛教之培育僧材、续佛慧命,主要靠早期寺院的译经讲学及唐以后建立的丛林制度。丛林制度最早虽由禅宗大德所创,所谓“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但后来佛教寺院凡规模较大者,无论宗门、教下,几乎无不实行丛林制度。这是因为它改变...  相似文献   

4.
水在佛教僧侣修行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尤其是佛教徒的洗浴,在佛教中有着特殊的规定。“僧者,净也。”(《六祖坛经·忏悔品第六》)佛教徒不仅要洗去自己身体上的污垢,重要的是惟有净心,才可心中无垢,得净法门。《维摩经》言:“八解之浴池,定水湛然满,布以七净华,浴此无垢人  相似文献   

5.
明清之际佛教界发生诸多僧诤,尤以曹洞宗云门系僧诤为引起制度变革的典型。云门系僧诤主要围绕着祖庭显圣寺的住持职位而起。此次僧诤的发生,一方面是由于寺院内部势力分化,僧众事务难以管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云门系开山祖师湛然圆澄制定的规约没有对住持职位进行规范说明,后代法嗣无矩可循。僧诤发生后,显圣寺僧众根据寺院势力分化的局面,制定了住持的任期制度,这就是"三年之期"制度。显圣寺的"三年之期"制度有效地避免了僧众争夺住持职位的混乱,是明清佛教发展中寺院制度改革的代表性案例,也对我们认识曹洞宗云门系的发展,乃至明清佛教的变革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6.
《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简介郑天星这是台湾学者江灿腾先生继《人间净土的追寻──中国近世佛教思想之研究》(板桥,稻乡,1989)、《明清佛教丛林改革与佛教净辩之研究》(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90)、《现代中国佛教思想论集(一)...  相似文献   

7.
桑吉 《中国宗教》2014,(7):82-83
相对于亭峙岳立的大丛林,位于北京延庆的润泽寺只能算是一个乡村小庙。润泽寺始建于明永乐年间(1403-1424),它有一个俗称——"地藏寺",因为这里曾是中国北方地区唯一一座供奉千尊地藏菩萨的寺院。在佛教中,地藏菩萨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誓愿闻名,是作为"愿力"的象征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8.
温金玉 《法音》2007,(4):10-17
佛教东传,在本土化的历程中不仅体现在义理层面与中土固有文化的协调与融合,在修持仪轨、寺院生活方面也有着重大的生存与发展的范式转换。从戒律、僧制到丛林清规、寺院规约,其间之创立、演绎,不仅是教团自身护法安僧之内在需求,也是社会及民众对佛教的规范与期许。佛教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推进  相似文献   

9.
明万历年间。西方天主教的传入中国及其对佛教的批评,使佛教丛林面临异质宗教的极大挑战。基于护法维教的宗教立场,晚明丛林展开了破辟天主教的思想论辨。其代表僧人为云栖袜宏、密云圆悟、费隐通容、罗川如纯等。其破辟天学的方法立场,主要为以天辨天、以儒辨天与以佛辨天,表明儒佛圆融、儒佛调和论的深入。丛林对天主教义中的天主论、人性论、灵魂说、天堂地狱说等内容展开的破辟及其思想论战,为佛教复兴增添了新的现实内容。  相似文献   

10.
贤空 《法音》2000,(1):71-74
佛教传入中国后,道安大师首立较完整的僧团生活规范,至唐代马祖道一确立丛林制度,其弟子百丈怀海制定清规,中国的丛林制度,始形成完备的规制。此一丛林教育制度,代代相传,成为培养僧伽人才的轨范。民国以来佛教界竞相兴办的佛教教育机构,如佛学院、学社、研究所等,则有突破传统丛林教育方式、吸收现代教育制度的特色,使传统丛林教育与学院教育融成一体,形成现代佛教教育的最大特征。一、兴办学院高僧辈出福建是中国佛教重点省份之一。佛教在福建普及社会、深入民间,与时代相结合,与老百姓的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则端赖历代高…  相似文献   

11.
慈林 《法音》2006,(11):13-16
现时代的佛教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世俗主义的冲击。世俗主义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一者为世俗理性主义,另一为世俗感性主义。佛教界在应对现代世俗主义而展开教化时,虽然有“契理契机”的基本原则,但事实上并没有妥善的应对之策,不讳言地说,在具体实践中不是穷于招架,就是含混合流。这主要是在两个方面处理不当:一者,不重视厘清佛学(内学)与世学的根本差异,没有积极弘扬佛教的殊胜特质;二者,没有强调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当以信仰为先。佛教教育必须重视、解决这两方面问题,在佛教的学院式教育以及丛林教育中尤其应该对此有清醒认识并采取有力对策;否则…  相似文献   

12.
李海峰 《法音》2009,(3):44-47
传统的佛教以丛林清修为特色,而现代的佛教要适应当今工商业为主的社会形态。学者研究认为都市佛教的现代性包括以下诸要点:理性化、知识化、人文化[1]。当前中国社会面临着大转型,传统的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打破,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移民城市,传统农业为主的社会正在逐渐  相似文献   

13.
能超 《中国宗教》2018,(4):43-45
开展僧才的培养、僧团的管理一商是佛教界永恒的课题。干百年来,历代佛门大德高僧始终将僧才教育、僧团管理作为佛教之根本,从隋唐的丛林管理至近现代的新式佛教学院教育,无不倾注着一代代佛门大德对僧宝建设管理的心血与期望。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是享誉国内外的佛教圣地。唐代时五台山佛教达到鼎盛,寺庙林立,高僧倍出,“学佛道者,多宗旨于五台”。因此并有许多国内外的僧人前来巡礼弘法,特别是吴越之地的天台宗九祖湛然、华严宗四祖澄观等高僧至五台山弘传天台教义与华严宗旨,从而促进了五台山佛教的兴盛发展。五台山也有好多僧人至吴越参访弘法。这种相互交流为两地的佛教文化丰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有元一代,由于蒙元王室的大力提倡与崇尚,佛教盛行,正是在佛教兴盛的氛围之中,刘基得以与丛林高僧进行各种形式的交往,有同乡之交、诗文之交、书画之交,还有因平定战事而结交.尽管刘基与众多方外高僧有契交,但止于赋诗唱酬、游山玩水而已,这就是典型的传统儒家的“以文会友”.令人吊诡的是,刘基始终不通佛理,也不能对佛教进行同情的理解.所以,只能站在儒家狭隘的道统立场之上,毫无章法地批评、排斥佛教.  相似文献   

16.
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逐渐发展成中国化的佛教。之后,又由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而创立了丛林制度和僧团制度,随之改变了僧众云游乞化的生活,也解决了僧众求学从师的困难。于是丛林教育随着丛林制度的发展而诞生。僧众持净戒守清规,四众和合。与此同时,“一日不  相似文献   

17.
普寿寺坐落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从恢复寺院之初,普寿寺便着手进行对尼众僧格的全面教育,形成以丛林办学为主体,寺委会统一管理,常住、学院互相配合并各有侧重的丛林、学院双重式现代佛教教育体制。2010年12月29日,在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中国宗教尤其是佛教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迁,随着科学技术和西方文化的传入,随之而来的是科学观念与宗教观的碰撞。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思潮中,中国佛教走向了复兴。之所以能够复兴,这其中既有社会根源、内在思想根源也有时代契机的作用。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是在"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背景下发生的,佛学研究热潮的带动、庙产兴学背景下的僧教育改革以及传统丛林佛教向人间佛教的转型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近代中国佛教的复兴。  相似文献   

19.
湛然与禅宗的交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8世纪,天台湛然为了改变诸宗兴起后天台宗相对消沉的景象,努力发挥本教义理,破斥他宗异解。湛然与禅宗之间的交涉是微妙的,一方面他与禅宗之间丝缕相连,另一方面,为了重振天台,他又必须应对禅宗的压力。湛然对禅宗的批评主要体现在:用教观并重对斥无教之暗证;用性具善恶对斥性起及性唯具善;用“无情有性”对斥“无情无性”;用止观等持对斥单轮只翼;用天台之传承批判达摩之传法。  相似文献   

20.
《中国宗教》2014,(10):88-88
7月10日,"佛教胜地行"采访组越过武陵山脉,从湖南进入贵州,开始了西南地区的采访拍摄。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贵州的自然环境迄今仍以"原生态"为特色,生养在这种环境下的贵州佛教也是如此,处处彰显着佛教文化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之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