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地中考有这样一道语文试题:指出句子“我们沿着澜沧江边的一连串村寨作了一次旅行”中“一次”是什么句子成分。其标准答案,认为这里的“一次”是补语。 我们认为,这道题的“标准答案”是错误的。这里的“一次”不是补语,而是定语。这个问题带有某种普遍意义,有必要把它弄清楚。  相似文献   

2.
奉献你自己     
郭文文 《天风》2007,(4):13
神已为我们预备了许多为他作工的机会,也给了我们够用的恩典,只是你我是否把握好了神所赐给我们的这一切呢?在一首诗歌里有这样的一段歌词:“不愿作早晨的露,不愿作晚上的霞;不愿作那流荡的星,不愿作那春天的花。愿作一粒种子,深埋在土下,生根发芽结果,遍满海角天涯。”对于跟随主耶稣的我们来说,也许我们都是神撒在这世界上的一粒种子,  相似文献   

3.
主耶稣基督教导我们说:“你们是世上的盐”。(玛5:13)我们身为基督徒当仔细思想耶稣要我们作盐的意义。盐是世界上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东西,而主耶稣要求我们作“盐”,就是要我们像盐一样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挥出不平凡的作用。一般来说,盐有两种作用,一是调味,一是防腐。我们天主教徒生活在世界上,要使周围的人因着我们而活得更有滋味;同时,我们在社会上也要和其中的一切邪恶和腐朽的事情作斗争、当耶稣要求我们做世上的盐时,还淳谆告诫我们说:“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使它再成呢?它再毫  相似文献   

4.
1.“伪善”二字,“善”暂且搁置,先说“伪”。“伪”有三义:一作“假冒、虚假”,二作“人工、人为”,三作“非法”。第三个含义与这里的讨论无关。我们只需留意前两个含义。当代汉语中的“伪善”一词,大都取“伪”的第一义,因而“伪善”被解释为假冒之善,“伪”是伪装的意思。这个词被用来标识一些本来不是善的、却显现为或被打扮为善的行为、言语和思想。但是,这并非是“伪善”的原初的和唯一的含义。在古代中国哲学中,首先是通过荀子的论述,“伪”与“性”成为相对的概念。前者指“人为”(“伪”的古字通“为”),后者指“本然”(与生俱来…  相似文献   

5.
读经:罗马书12:17 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理解、认识主的这一教导:众人以为美的事,我们首先当“在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留心审察,看是否是神看为美的,还是神所憎恶的?若是神看为美的,我们当努力去作,或谨慎而作;若为神所憎恶的,我们就当禁止去作,或劝阻众人去作。  相似文献   

6.
“谤佛”是从哪个朝代起成了我们“传统文化”的一个特色?这里我们不想作考证,也不想用“因果报应”来诅咒当今时代某些从“谤佛”中寻求刺激的无行文人,只想告示中国佛教界与谤佛者斗争的一次小小胜利,并用更大的篇幅,来向人们正面展示佛门中无数双庄严的“沉默的眼”(文章见下页)。  相似文献   

7.
本刊“专题讨论”栏从本期起,分期刊出一组有关“基督化家庭”的文章。 家庭是社会最小单位(又称“细胞”),中国传统文化也十分强调家庭。我们基督徒要发光作盐,为主作见证,必然要先从家庭做起。今天传统的家庭观念受到来自社会的前所未有的冲击,基督徒当如何面对?基督徒的家庭信念是什么?基督徒应当有什么样的家庭见证?这是本期以下文章要讨论的问题。 盼望读者对本刊的“专题讨论”予以留意,让我们都来关心、建立基督化家庭。  相似文献   

8.
元和 《周易研究》2020,(1):F0003-F0003
李零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年1月出版,全书25万字,420页。是李零教授“我们的经典”系列中的一部。该书由“自序”“写在前面的话”“《易经》中的占卜术语”“易经·上经”“易经·下经”“易传”等六部分组成。前附“我们的经典”总序和题辞,后附参考书目。“自序”,由扑克牌讲占卜,将《周易》与扑克牌作类比,阐述《周易》占卜的原理和心理。  相似文献   

9.
“是……的”句式有两种。一种是“是 的字词组”作谓语的(以下简称“是……的A”).例如: ①我们又都是识水性的.(鲁迅:《社戏》) ②村长是外来的.(赵树理:《李有才板话》) 另一种是“是 动词(动词词组)或形容词(形容词词组)等词语 的”作谓语的(以下简称“是……的B”)。例如: ③他们接受这种知识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在普通逻辑中,正确地把握联结项的逻辑性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里所谓的联结项,是专指复合判断中联结肢判断的逻辑常项,诸如“并”、“或”、“如果,则”、“只有,才”、“当且仅当”、“并非”等。这些联结项在普通逻辑中的性质和作用,可以从下述三方面加以理解: 一、联结项都具有确定的逻辑涵义,它们的不同涵义规定了复合判断的不同类型及其逻辑特征。假定有两个简单判断,当我们用“并”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它的逻辑涵义便是只有两者都真时它才真;当我们用“或”作联结项去构成复合判断时,  相似文献   

11.
最近在各种报刊上,在人们的言谈舆论间,都在批判“唯条件论”。这在今天大跃进的形势下是非常需要的。因为“唯条件论”是“稳妥派”、“观潮派”的思想武器,不破“唯条件论”思想,就不能立大跃进的思想。当然,我们作任何工作都必须注意条件。我们是唯物主义者,作任何事情都不能对客观条件置之不顾,而盲干本来不可能办到的事情。但是,这和“唯条件论”者所说的客观条件,有原则的区别。在人和“条件”的关系问题上,唯物主义者认为“事在人为”。我们观察客观条件的目的,是为  相似文献   

12.
柏拉图“理念论”辨正──再论哲学的价值课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里所谓“再论”,是相应于已发表的拙文《康德哲学辨正》(载《哲学研究》1994年第4期)而言的。同是借着西方哲学史的话题对过分逻辑化或认识论化了的哲学思维作一种反省,本文更多地把意趣寓托于对“理念”的某种真际的抉发,而无意一一驳法关于柏拉图哲学的其他种种理解。一、“理念论”的初衷在柏拉图的“理念”被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和不少学者的著述一次又一次作为“共相”的绝对化作了批判后,这里试图对被批判的对象作另一种分辨。问题当然不在于对哲学史上这一著名范畴更多地赞誉还是更多地责备,而在于这一范畴的品评者们是否真正…  相似文献   

13.
贵刊84年第6期第15页上发表了王海涛同志的一篇短文,指出了初中语文第四册《词义》一文中的逻辑毛病。我认为该文的分析是正确的,但遗憾的是没能把这个分析再深入下去,因此冒昧地对共分析作一点补充: 王海涛同志已经指出:“船”和“轮船”是属种关系。“船”包含“轮船”;“轮船”包含于“船”的外延之中。我们可以说“轮船是船”。这一点无疑是正确的。但王海涛同志在文中没有对“货船”与“轮船”之间的关系作进一步分析。问题正出在这里。  相似文献   

14.
“自我”在人格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并对人格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因而许多西方人格理论对“自我”进行了论述。正确认识西方学者对“自我”的看法,有助于我们对它作进一步的研究。一、灵魂说,联想派及超验说的“自我”观点灵魂说认为,纯粹自我就是灵魂。灵魂是一个个体——我们内省自己的自我。这个自我通过直  相似文献   

15.
为自己谨慎     
安孝辉 《天风》2001,(6):32-33
经文:徒20:28;提前4:16 我们刚读完的两段经文,是主的使徒保罗对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们,和青年传道人提摩太的劝勉。保罗要这些作神仆人、管家的人,“为自己谨慎”。这对我们这些在今天教会中,“作教牧人员”的人,是极好的提醒。现在,让我们在圣灵的带领下,共同来探讨,当“为自己谨慎”什么?  相似文献   

16.
据外电报道,今年二月,若望·保禄二世在“对亚洲进行牧职访问”时,曾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对华人教友发表了长篇讲话。他用美的词藻,以假充真,指黑作白,说什么“表示我的深情和敬意”呀,“现在我们应该着眼于未来”呀,什么“向你们的伟大国家表示敬佩”呀,“希望有朝一日我们能重聚一堂”呀,甚至还信誓旦旦地说什么罗马教廷  相似文献   

17.
同长孙氏比比看杨树森这位长孙氏,虽没名字,但是,在历史上却是个赫赫有名的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大唐帝国的“第一夫人”。她早于李世民过世,要是为她作“悼词”,大可用“光明磊落”四字概括其一生。我们各企事业单位的“第一夫人”不妨同她比比。一比如何对...  相似文献   

18.
梁保罗 《天风》1995,(2):14-15
我们接到全国两会的建议,要广西作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办教会的经验发言。我们的经验不多,现只将我们办教走过的道路,向常委们作一个汇报。 广西是一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山多地少,处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自然生态环境。近年来我自治区人民政府虽大力开展扶贫工作。  相似文献   

19.
那是我在北京参加的一期培训。课间,安排了一位专家作讲演。作讲演的人总希望有人配合自己,于是他问:“在座的有多少人喜欢经济学?”没有一个人响应。我知道,我们当中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是从事经济工作的,到这儿来的目的就是“充电”。可由于怕被提问,大家都选择了沉默。专家苦笑一下说:“我讲个故事给你们听。”  相似文献   

20.
思维体操     
莎士比亚说:“适当的疑惑被称为智者的火炬,同时是搜查恶流底蕴的明灯。”以“适当的疑惑”作导引,开动脑筋去寻求问题的答案,实际上是做一种启智思维体操。多做这样的思维体操,能把我们的思维训练得更加灵活敏捷,我们不妨常常自己考考自己。下面就是一些“适当的疑惑”(后面附参考答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