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有哲学反思以来,认识人就是一种困难的探索。“我仍然不能认识我自己”——这是苏格拉底遵照德尔斐的神瑜,对这个问题的直率的承认。哲学家历来就认真地以不同方式寻求自我认识,事实上他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最广泛和最困扰人的问题:人是什么?在现实生活中他的本质是什么?  相似文献   

2.
我是什么人?     
余督兵 《天风》2007,(13):18-20
摩西在米甸旷野经过40年牧羊之后,才认识自己是个什么人。当他认识自己是什么人的时候,正是他生命成熟而蒙召为以色列民族领袖的时候。那么,摩西认识自己到底是个什么人呢?一、是畏罪逃难的罪犯圣经说:“法老听见这事,就想杀摩西,但摩西躲避法老,逃往米甸地居住。”(出2:15)神从荆棘里火焰中呼叫摩西,要打发他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  相似文献   

3.
弗兰西斯·哈奇森对待"神"的态度不仅体现了他作为长老派牧师和道德哲学教授的双重身份,而且体现了苏格兰启蒙学派的基本价值取向.通过对哈奇森哲学文本进行细读,聚焦神的存在以及神的本质这两个哈奇森道德哲学中的基本问题,本论文认为,就神的存在而言,哈奇森从未否认过神的存在,但是,他所说的神绝非正统基督教中的亚伯拉罕启示神,而是身处世俗社会、经由人的情感而得到认识并集中代表人类社会整体利益或整体善的自然神,就神的本质而言,哈奇森的神具有自然性、情感性和社会性三重特征.  相似文献   

4.
金成林 《天风》2002,(7):26-27
关于该隐和亚伯的献祭,人们有许多不同的看法和解释。不管人们怎样讲,我们只要根据圣经,就不难找出答案来。献祭是表示人对神最高的尊敬和效忠。一个人若失去了献祭的诚意,就等于失去了献祭的目的,神为什么没有悦纳,或者说神为什么悦纳了呢?根本原因在哪里呢?向来神所悦纳的就是遵行他旨意的奉献。 1、神没有悦纳和悦纳的原因 (1)该隐神没有悦纳该隐的祭物,其最主要的原因是该隐是个恶人。约翰一书3章12节说,该隐“是属那恶者,杀了他的兄弟。为什么杀了他呢?因自己的行为是恶  相似文献   

5.
陈正理 《天风》2007,(6):16-17
与神同行乃是基督徒最重大的人生目标。我们要在为人处事中与神同行,在一切经历的事情上见证我们与神同行——“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显然,这段经文表明了神向他子民提出何为善的四个基本要求。一、行公义“耶和华是公义的,他喜爱公义,正直人必得见他的面”(诗11:7)。“神的国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义、和平并圣灵中的喜乐”(罗14:17)。公义是神对人的基本要求,如何做呢?  相似文献   

6.
天主教徒信仰宇宙间有一个神,他是造天地、造神人、造万物的大主宰。 那么,这一创造万物的神是什么呢? 神是超人的灵体,神是自有者,是无始无终的永存者。说神是超人灵体,因为神是非物质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是人的肉眼看不见,五官感触不着的东西;说神是自有  相似文献   

7.
松下幸之助在日本被誉为“经营之神”,其经营之道高人一筹,在其诸多的经营之道中他的选才标准更是与众不同。 那么,他的选才标准是什么呢? 一、“喜”:使一个人高兴(喜)借此考验他守分寸的能力。如果他一高兴起来就得意忘  相似文献   

8.
至善是伦理学中善观念的一种终极的或本体的表述,也因此具有了哲学和宗教的含义.至善作为一种终极的价值追求,其目的在于保存并发展人类自身,也即是真知人类和爱人类①.什么是真知人类和爱人类呢?对此,中西不同的文化体系做出了不同的解答.本文试就至善的本质,两种文化的解说体系进行论述,并做出综合性的解释,认为"和"与"宽容精神"不仅要在学术或行为准则上并举,还要在意识和行为上努力奉行,才是当今世界各种宗教、派别、学说、思潮及其反映出来的力量之间追求和谐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9.
得福的途径     
冀慎杰 《天风》2005,(10):36-37
神是我们的福分(诗119∶57),他是万有之源,万福之本。我们相信了神,他就把各样的福分赐给我们(创49∶25),我们通过什么途径得福呢?平安之福1、要认识神圣经中提到:“你要认识神,就得平安,福气也必临到你。”(伯22∶21)我们要得平安,必须要认识神,  相似文献   

10.
李保乐 《天风》2009,(3):10-12
对于基督徒来说,最要紧的一件事莫过于知道什么是神的旨意,然而怎样照神的旨意去行,才是我们信仰的核心.圣保罗之所以能开拓福音工场,经受各样的考验,缘于他深知神的旨意,他在<提摩太后书>1章12节说,因为知道我所信的是谁,也深信他能保全我所交付他的,直到那日.什么是神的旨意?我们又怎样行在神的旨意中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与众弟兄姊妹分享.  相似文献   

11.
问:佛陀是神吗? 答:不是的。佛陀从来就没有自称为神,或自称神的孩子。他甚至没有说自己是神的使者。佛陀是人,是完美的人。他教导我们,如果我们能够跟他一样地修行,我们也能使自己达到完美。 问:如果佛陀不是神,为什么人们还要拜他呢? 答:礼敬的方式有不同。礼敬神的时候,人们赞美神,将荣耀归于神。人们给神献上祭品,向神祈福。人们相信神会听取  相似文献   

12.
迷信的悖论     
小时年年腊月二十三用麦芽糖给灶王爷上供,奶奶祷告曰:“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用糖瓜把灶王爷嘴粘上,让他说不了坏话,但是我很小即知道,把嘴粘上,不是连好话也不能说了吗?用个糖瓜就把嘴粘上的神,还能有什么灵性和效力吗?可中国人一信就一千年!算命者有推流年一说,从1岁推到60岁,当他煞有介事地推算时,就相信有个神把全世界60亿人每个人的生活都纳入电脑程序中,于是人就成了神的符号,所以算命者即是信神者,能王林/图有这样的神吗?当丛福奎、徐炳松、李真贪污大量人民血汗钱时,他们自己也知道在干着坏事,为了使坏事不暴露,他们向神祷告,…  相似文献   

13.
怎样实现人的价值?这是青年们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为了寻找一个最好的答案,选择一个最佳的途径,不少同志正在认真地思考、探索、争辩……。那么,最好的答案是什么呢?最佳的途径又是什么呢?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是,在不同中,我认为却有共同的东西。这个共同的东西就是人的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一定的客  相似文献   

14.
浅论宗教人生哲学思想●尚九玉一、宗教与人生提起宗教,我们想到的是神;说起人生,我们想到的是人。然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我们就会发现,神和人总是联系在一起的。那么,神和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神和人究竟是怎样联系在一起的呢?这就需...  相似文献   

15.
耶稣在耶路撒冷神殿里的宣道中,有一句为后世广为流传的名言:“凯撒的物当归给凯撒,神的物当归给神。”凯撒的物是人间的,是世俗性的;而神的物则是超验的,是神圣性的。如此说来,各自的国度应该是泾渭分明的。然而,曾几何时属神的东西与属人的东西失掉了彼此的界限并浑融为一体的呢?或者,人们不禁要问属神的与属人的二者之间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关于宗教本质的投射理论正是试图对这一问题作出回答的偿试。  相似文献   

16.
灵语心曲     
至圣之心兮神爱泉 耶稣圣心是爱的源泉,又是爱的归宿,他赐予了我们无尽的爱,期待我们什么呢?他是万有的主,什么也不需要。只希冀我们有一颗知恩报爱敬礼他圣心的赤诚的心和  相似文献   

17.
论希腊理性与近代理性的若干差异及其缘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除开理性不能独立、只能充当神学婢女的中世纪哲学不算,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哲学经历了希腊理性和近代理性这两大发展阶段。这两种理性固然有某种一致性,但更有显著差异,比如希腊理性没有把自然与精神充分区别开,没有意志概念,希腊人把理性视为神等。那么,这些差异该如何理解?导致这些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8.
什么是领袖人物应具备的品质?什么是使他登上最高权力地位的原因?他的目标是什么?他运用的手段又是什么?他对属下人民是什么态度?作为一个个人和作为一个全国性人物,他的命运是什么? 类似这些问题可以用来问及各种不同的领袖人物,其答案当然也会因此而不同——这得看其社会背景,看领袖人物本人的性格,以及他所属的那  相似文献   

19.
我们要讲教牧问题,必须先从教牧同工的个人说起。他必须是一个合神心意的工人,是一个合乎主用的工人。不然的话,讲什么教牧学都是无用,根本不是神拣选的器皿。怎能够让神使用呢?根本不是一  相似文献   

20.
严锡禹 《天风》2017,(10):27-28
摩西在西奈山接受神差遣时,曾问神的名字.他说:“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参出3:13)这大概是最早出现的关于神的称谓的问题.犹太人称神为“亚威” (Yahweh)或“主”,新约时代受希腊文化影响称Theos.公元四五世纪之交,耶柔米将圣经翻译为拉丁文,神的称谓被译为Deus.在西方教会历史上,神的称谓尽管受希腊、拉丁文化的影响,发生过变化,但并未引起争论.16世纪,基督教(广义)在耶稣会士的努力下传人中国,传教士要把西方人已熟知的神介绍给中国人,必须为这位神找到一个合适的中文称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