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期基督徒用犹太默示录式的想象性语言,描述即将来临的主的日子的特点:在 末日之前,将会有大灾难(弟后3:1);到处出现假基督和假经师(若—2:18;得后2:3);整个宇宙都将失常(伯后3:10),因为“这世界的局面正在过去”(格前7:31)。保禄认为,外邦人在末日到来之前将会皈依,全以色列子民都将信仰基督(罗11:11—32)。  相似文献   

2.
十字架赞歌     
十字架一基督徒的光荣和力量 (一)有人说:“十字架一极刑之最,光荣何在?力量何来?基督不是也被灯死在十字架上?那么,时十字架的宣扬,岂非纯属迷惑人的麻醉剂”。试看这个观点并非新创一远在一千九百多年前,在基督被打的十字架下,基督还没有停止呼吸,就有人得意地高喊—“基利斯督,你既能拯救别人,为什么不能拯救你自己?”“主,请宽怒他们,他们无知,不懂得自己在说什么。”这就是吾主耶稣的回答。 (二)“十字架的道理,为外邦人,是愚呆,是夕丰脚石;为蒙召者,却是主的德能和荣光。”这是迫害基矛11斯督的保禄,被基督感化之后的总结。啊,十字架…  相似文献   

3.
吴国政 《天风》2001,(10):44
初读中文圣经(和合版,下同),每当遇到“外邦人”一词就觉得有一道无形的屏障把我们与神隔离开来,尤其是读到我主耶稣差遣使徒时说“外邦人的路,你们不要走”(太10:5),无限的爱顿时变得一片茫然,心中甚觉忧伤。“外邦人”一词在旧约中反复出现,多么希望在新约中消失。恰恰相反,新约中又出现厂70多次,仅马太福音一篇我主耶稣就亲口说了8次(5:47;6:7,32;10:5,18;18:17;20:19,25)。  相似文献   

4.
雪峰 《天风》2012,(9):56-57
上帝吩咐保罗“作外邦人的光”(参徒13:47),其主要使命是“劝勉他们应当悔改归向上帝,行事与悔改的心相称”(参徒26:20),所以他被称为“外邦人的使徒”(参罗11:13)。然而,这并不是说保罗的工作就与犹太人没有任何关系。作为土生土长的犹太人,保罗对同胞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他在不断向外邦人传福音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路加福音的作者是路加。这是得到早期教会的圣师们所认证的。路加是叙利亚安提约基雅人,也是保禄的跟随者,他的职业是医生。当时的安提约基雅是罗马帝国居第三位的沿海大城市;交通方便,商业繁荣,文化气氛浓。路加福音成书较马尔谷晚,大约在公元70年,路加用精美的希腊文写下了这部福音。路加认识的耶稣基督不只是犹太人的救世主,他的祭献是为全人类的得救。耶稣的使命是寻找迷途者和罪人,并重新修复这些人与天主的关系。因此耶稣的来临是满全了天主对人类祖先的诺言。路加是外邦人,他没有犹太人所有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他自幼…  相似文献   

6.
保禄认为犹太法律和人类良心都不能帮助人脱离罪恶,更不能帮助人与天主和好,只有基督内的新人是保禄心中的完美人格形象。保禄在《罗马书》12-16章还对基督徒做出了具体的伦理训导。他以天主的慈悲劝勉基督徒:在基督内过新的生活方式、在教会中要平等互助;在国家中服从世俗政权;同时呼吁教徒以爱的伦理为核心,信仰坚固的人要帮助信仰软弱的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天主教》2009,(1):45-47
在保禄书信中,斐理伯书信及费肋孟短笺最富于“书信”的格调和动向。知心的话及友爱的劝告与保禄的一些基本思想相连,在书信的每一段落中表露无遗:斐理伯书信共有四章,其思路如:第一章、1-2问候3-11:感恩与祈祷  相似文献   

8.
李永和 《天风》2003,(2):14-14
保罗做了一件很不寻常的事,当时彼得在耶路撒冷作使徒,他教会的信徒都是犹太人,犹太人不与外邦人一同吃饭,最初是因为犹太人不吃不洁的牲畜,但后来渐变成犹太人一种带有优越感的传统习惯,以致看不起外邦人,认为他们是污秽的。彼得是使徒,当然明白在福音原理下并无犹太人与外邦人之分。在主耶稣里面,大家都靠他的恩典得救,本都是罪人,还有什么洁与不洁?所以他到安提阿时,也跟外邦人一同吃饭;但后来耶路撒冷教会的犹太人来了,他们习惯不与外邦人吃饭,彼得因怕那些犹太信徒,也就不跟外邦信徒一起吃饭了!甚至,连巴拿巴也跟着彼得,与外邦人隔开了。保罗一见他们所行的与福音真理不合,就在众人面前责备彼得,而且是非常严厉的责备。  相似文献   

9.
浅论以斯拉、尼希米禁止与外邦人通婚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振华 《学海》2006,2(1):20-26
本文在希伯来圣经经文和历史背景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社会科学批评的方法重新探讨了《以斯拉记》和《尼希米记》中禁止犹大人与外邦人通婚的规定,揭示出当时回归团体与外邦人“离绝”不仅有传统理解的宗教原因,也有相当多的世俗政治经济利益的考量。这一事件不仅反映出回归团体的犹大人在信仰上与非回归团体的犹太人之间的冲突,也反映出他们在现实层面的张力。  相似文献   

10.
一、教会的建立 教会起源于耶稣,那耶稣是否曾有意要建立一个教会呢?耶稣坚决认为,天主的国原则上向每个人开放,“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从东方和西方来,与亚巴郎、依撒格和雅各伯在天国一起坐席,而本国的子民将被驱逐到外边黑暗中去”(玛8:11—12,路13:28—29)但他的使命是为召集所有正直和义德的人,他确实教导门徒说“不要走外邦人的路,不要进撒玛黎亚人的城,宁可往以色列迷失的羊那里去”。(玛10:5-6)诚然,在他的心目中被更新的以色列包括那些进来的外邦人,(玛8:11)但这与外出走向外邦人的使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1.
第三个耳朵     
《中国天主教》2002,(3):46-46
圣保禄被囚禁在罗马的时候,有许多久闻他大名的人,来到他的寓所,听他讲道。来听他讲道的人,大多数为犹太人,保禄就引证梅瑟法律和先知书,证明耶稣是经书上预言过的默西亚,想说服他们信仰耶稣。有的人相信了,有的人却不相信,因此信的与不信的,彼此争执不休,离开了保禄。他就向他们说:“圣神藉依撒意亚先知向你们的祖先说的话正对。他说:你去对这民族说:你们听是听,但不了解;看是看,却不  相似文献   

12.
保禄年伊始,各堂区都举行了隆重的保禄年开幕礼仪。以此来纪念这位外邦人的宗徒诞生两千周年。圣保禄宗徒不仅是耶稣基督的门徒和宣讲者,也是值得人们敬仰的伟大的外邦人宗徒,他以他神奇的蒙召和强烈的传教热忱.向人们揭示了生活中最根本的动力就是基督的爱。“我生活在对天主子的信仰内,他爱了我,且为我舍弃了自己”(迦,二,20)。我们今天的基督信徒要从圣保禄宗徒的身上学习信德、学习基督、最终学习正确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信德与谦德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段福音,其中主要讲了外邦人百夫长的信德与谦逊的问题,现针对此谈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来看当时犹太人与外邦人的关系。他们之间是相互敌对仇视的。外邦人认为犹太人是肮脏的民族,犹太教是野蛮迷信,敬拜驴头等等;而犹太人又认为外邦人是不洁的,可憎恨的,只有他们自己是圣洁的,是天主所特选的民族,也只有他们才能得救,这是犹太人对自身的看法和认识。 我们从福音中知道,百夫长是个外邦人,具有良善美好的品格,对犹太人宽宏大量,虽然从来没有见过耶稣,只是由别人听过他的事,所以,我们从福音中看到,…  相似文献   

14.
严必林 《天风》2003,(9):8-9
每位基督徒都应当学像耶稣,才能实现圣经中的教导: “你们在基督里有好品行的人……在外邦人中……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监察的日子,归荣耀给神”。  相似文献   

15.
保禄是我们所熟知的、为数不多的古典时代的人物之一。在这里,我如此说,并不是指这样的一个事实:我们今天拥有许多古老而真实的、由保禄自己口述及亲笔署名的书信之手抄本。对我而言,重要的是:保禄书信所流露出的坦率与真诚,这一点完全有别于那个时代的其他作家的作品。像保禄那样能够如此地敞开心扉、真实地展示自己内心世界的,在古典时代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16.
认真阅读保禄的传教历程,会让我们的心灵感到震憾,耶稣为承行天父的旨意,通过降生在马槽、宣扬天国的福音,最后被钉在十字架上受难而死。从而见证了天父的大爱。保禄则以自己的言行,传播福音,为耶稣作证,向世人揭示了耶稣的救赎计划。我们从他皈依、悔改、传教、受苦致命的过程中,通过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让我们认识到一个有血、有肉、有理想、有追求的保禄。了解保禄如何从一个迫害基督徒的激进  相似文献   

17.
宗徒大事录这样记述保禄的归化:“他便跌倒在地,听见有声音向他说:‘扫禄,扫禄,你为什么迫害我?他答说:‘主!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迫害的耶稣……”’(宗9:4—5)。我们可以想象保禄被强光打落马下之前耀武扬威的气势,以及被摔落马下之后的落魄景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天主教》2008,(5):8-11
“圣保禄的足迹”主要指保禄当初偕同他的数位同伴,为宣传主耶稣基督的福音而走过的行程。保禄在有生之年为宣传福音,作了三次在中东的希腊和土耳其以及塞浦路斯的行程,第四次的外出长途旅行。则是往罗马的行程,但这次的行程其原因和目的,主要是到罗马去受皇帝的审讯和坐监,因此也称为“坐监之旅”。在上述行程中所经过的传教地区,主要是塞浦路斯,希腊和土耳其,最后则是马尔他和罗马及西班牙。而这些地区和国家正是我们将要朝拜的目的地。  相似文献   

19.
罗马教皇为了显示自己拥有统治全教会的权力,除了用三级冠、教皇宝座等把自己赫赫威严地装璜起来之外,还要为自己另取个名号。如现在的教皇,本来的名字叫若翰·保第斯大·蒙蒂尼,但他却要改名,叫做什么“保禄”六世,企图用这个名号使人对他起敬起畏。  相似文献   

20.
保罗的忠心     
刘承邦 《天风》2004,(1):8-9
“……他是我拣选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并以色列人面前,宣扬我的名。……为我的名必须受许多a的苦难。”(徒9:15-16) 保罗是耶稣复活升天后亲自拣选的一名使徒(林前1:1),他肩负了主赋予的重任——向外邦人和以色列人传福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