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 《美与时代》2014,(4):83-83
风景油画属于西方画种,自传入中国以来,中国的风景画家一直在不断的学习、探索和研究西方风景油画,并创作出了大量的风景画作品,特别是印象派风景油画更是中国风景画家学习、模仿和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多年来很多风景画家一直受到西方风景油画的影响,绘画技法和绘画理念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未有新突破。研究和学习印象派风景油画,是作为一个风景画家必须的学习过程,是提高其风景油画的技法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油画,在西方已经有五百多年历史了,这种绘画是欧洲特有的画种,它具有焦点透视,强烈的色、光与造型构成等优点,为世人所推崇。这种绘画形式的形成是西方民族长期实践的产物,是西方传统文化积累的结晶,无不渗透着他们的民族文化传统、民族审美意识、民族信仰等。然而,艺术的民族性不仅相互影响,也相对地独立,同是西方油画,因出自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域及不同人的手笔,其作品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因为不同的国家、不同地域,都有不同的历史底蕴、不同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形态等,同时,每个画家的个性以及对民族文化传统的领悟、感受有所差异,作品内涵与表现的风格亦自然不同。西方油画如是,中国油画亦如是,这就是油画的民族性、地域性与个性。  相似文献   

3.
自油画艺术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绘画的一种门类以来,中国化油画的价值取向无不受到中国国情(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在一段时期内,中国油画的价值取向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总是在结合当时的文化思想氛围和意识形态中形成了独具东方绘画风格的油画面貌.  相似文献   

4.
东方元素影响了很多西方现代大师的风格,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意境一词开始超越了中国国画的界域,成为评价艺术的普遍概念。意境在中国油画中的显现更是不容忽视,它体现了中国当代油画艺术中的文人情怀。有一种说法认为,本世纪初,中国绘画从虚走向实,而西方绘画从实走向虚。在多元文化的大背景下,意境一词开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中国油画发展的历程,能够清楚地看到一个脉络,那就是西方古典油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笔者通过对古典油画在中国的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及时个别油画画家的分析,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了西方古典油画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唯美至上的意境提升,具象机制的多重隐喻,生命个体的本真表现。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进而讨论了当代中国古典油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如,盲目照搬西方艺术样式,过多依赖照片以及作家、作品品格的缺失。根据这些问题。作者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不同阶段中国写实油画变革的内在驱动力是多方面的,既包括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和重建,也包括新文化运动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同时反映了社会现实和艺术家个人的创作追求。这些驱动力共同促进了中国写实油画的不断发展和变迁。在中西比较的语境下,从写实观念、形成因素、社会功能、审美理想和相互影响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解读,从而得出中国写实油画自我变迁的路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当代中国油画与西方传统油画逐渐显现出明显的区别。当代意象油画是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的表现形式之一,近些年来不断得到发展与推广,繁荣在我国艺术市场之中。尤其是在新一代油画艺术作品中,意象油画将中国传统意象审美与西方油画绘画技巧进行了完美融合,使当代意象油画更具有中国传统意象美。随着艺术与文化的不断发展,意象油画不再是描摹客观物象的静态油画作品,而是能够展现画家内心情感的动态画作。从意象油画中,观赏者能够感受到画家的思想情感,同时也能更直接地感受到画作的“生命”。因此,针对当代油画语言的意象审美建构展开研究,阐述当代油画语言的意象化,并简单概述意象油画创作的重点,希望能够促进当代油画语言的意象审美建构。  相似文献   

8.
周锐 《美与时代》2016,(9):34-35
油画作为一门古老的西方艺术,自明朝起传入我国,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渐与东方的传统文化相结合。中国艺术家通过对中国画元素进行大胆借鉴,使油画具有浓郁的东方神韵,并且带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立特色的艺术体系,即中国油画。  相似文献   

9.
回顾中国百年油画发展,在当人们立足于21世纪的门槛回望中国油画艺术领域时,中国近百年是术中,油画的绚丽风采是异常醒目的,中国油画发展历史相对西方来说虽然短暂,但绝非浅尝则止。中国油画的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特有的地理环境以及特定的历史环境,都是息息相关的。这使得中国油画成为历史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显性表征。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则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精神的直接显示器,是文明程度的晴雨表,从中可以窥见一个国家或民族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西方现代表现主义作为现代艺术流派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现当代油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基于此,对未来中国表现主义油画该如何发展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王涛 《美与时代》2023,(7):75-77
油画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后,到清代康、雍、乾时期,在宫廷中开始出现一定数量的油画作品。这些油画作品很少像西方油画那样画在木板或者布面上,更多的是画在高丽纸上。纸上油画在西方很少见,但在清代宫廷却出现大量用高丽纸做底材的油画作品。基于此,探讨清代宫廷油画画在高丽纸上,以及清代宫廷很少使用纪实绘画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油画作为一个从西方传入的画种,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受到东西方两种古典艺术传统的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中国现当代油画创作中几种对待古典艺术的不同态度及其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不同样式,着重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古典主义。  相似文献   

13.
西方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其艺术创作思想和形式深受东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艺术元素为油画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其中具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作为综合性的戏曲形式,所包含的各种形式的元素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油画作为西方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与中国昆曲视觉元素相互碰撞、融合,以创造更加绚烂的艺术火花。提取昆曲表演中的服饰、人物、纹样、妆容、头饰等元素,以油画创作为载体进行表现,将中国优秀传统艺术元素逐步转变成油画创作中的组成部分,从民族化的角度进行油画与昆曲的共通性分析,以便在此基础上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油画作品。这样既发展了油画创作形式,又传播了中国传统优秀昆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当代中国油画的发展在形式上已逐渐摆脱西方写实传统的束缚,开始借鉴和融入中国画的以形写神、传神默照、自由潇洒的写意手法,中国油画的发展愈来愈显示出民族特色和风格。我们提倡意象表现美学精神,实际上就是要在借鉴西方写实油画的基础上,大力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绘画美学传统,以促进中国当代油画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自油画传入中国,其在中国的发展变化无处不受到中国文化元素的影响。油画艺术在中国精神与中国文化的熔炉中壮大发展,具有崭新的气质与独特的中国化面貌。  相似文献   

16.
梁阿兴 《美与时代》2016,(10):15-17
油画传进中国,为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带来了机遇。油画在民族化的进程中,与中国传统的写意融合产生了意象油画。意象油画有自己的创作理念,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开创了新的技法,丰富了中华文化。意象油画推动了传统文化的更新,也展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真正的山水画产生于东晋到南朝这个阶段,它的产生是人类对自然美的认识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反映。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醉情于山川河流,穷其一生用笔墨挥洒变幻莫测的自然风光。可以说,山水情结已深深地渗入了中国艺术中,那么当西方的油画引入中国后,又势必会受到这种睛节的影响,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油画风景。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写意油画结合了水墨之道与油彩之法。写意油画最显著的特色是既保持了油画语言的特性,保持了油画的感觉,又有机地融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与中国儒家、道家、禅家文化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国的油画风景创作领域取得了明显的发展成效,已经逐渐从模仿西方的创作模式中脱离出来,并逐步形成了我国特有的油画文化。并且,在油画风景创作的过程中,油画创作的风格也逐渐本土化,成为我国油画艺术行业中的新现象。因此,主要分析我国油画风景创作的现状、地域特色文化与油画风景创作之间的关系,探究在油画风景创作中融入地域元素的意义,以期提高我国油画创作的独特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油画发展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和探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早期油画的保存状况令人担忧,大部分都出现了严重的破损现象。这既有客观历史与物质条件的原因,也有缺乏对材料选择和修复意识的认知。通过对不同时期的油画材料分析,引出导致各种受损状态的原因及对应的修复措施,从而为油画新材料的性能优势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