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哲 《美与时代》2023,(6):84-86
中国传统绘画是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并且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沉淀,将美学和文化都囊括其中。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中国传统绘画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载体,在教化育人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藏传佛教造像题材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春和 《法音》2001,(8):35-44
藏传佛教造像艺术肇始于公元7世纪初,此后一直伴随着藏传佛教的发展而发展。千百年来,它在继承印度密教艺术的基础上,不断融入西藏本土的传统信仰和民族审美情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貌。造像种类繁多、形象复杂多变是其最为引人注目的艺术特色。  藏传佛教以密教为主要特色,密教在宗教实践中主张“即事而真”,提倡以佛陀、菩萨和祖师等为本尊作相应修行而达到与佛教真理的契合,这一旨趣正是影响藏传佛教造像艺术题材众多、造型各异的根本原因。因为按照密教的观点,若要修行,必先造像,所以大量造像相应出现;而修行者根机不同,…  相似文献   

3.
在审美形态上,藏传佛教艺术属于意象审美体系的,只有在宗教的意象中,我们才能感悟、体会藏传佛教艺术中的那种让人回味不尽、意味无穷的超然脱俗的情感。正是借助于象情感才得以表达。象是意外在的有形体,意是象内在的精神本质。意与象完美结合为意象之象,并且  相似文献   

4.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耕文明史,存在较多的传统村落。正是因为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凝聚古代文化、艺术,传统村落才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国家提出的有关政策有助于保护传统村落,减缓传统村落的消失速度。只有对传统村落的人居环境加以分析,探索其空间形态类型,才能更好地推动传统村落实现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5.
自清中叶以来,金石书法的研习风气一直沿袭至今,众多学者与书家的关注、提倡,不断地推动着金石书法的传布,可谓是功不可没。然而,金石书法的久盛不衰从其本体来看,它正是金石艺术家自身审美理想的追求与体现,这样的审美理想最终成就了金石书画艺术。金石书画艺术作品中古拙、刀感、凝重正是我们的深切感受。对于古拙、刀感、凝重等深层次的理解与挖掘,是我们对于金石艺术深刻理解的重要一环。审视金石书法的诸多美感,刀感是重要而独特的美感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复杂时代背景的影响下,中、西艺术的价值冲突日益显著并为人们所关注.本文针对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文化形态在中国不断碰撞、交流的现实,对它们的价值冲突作出一种理性分析,概括他们在当代中国的表现形式与特殊意蕴,旨在探寻中、西艺术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能够促进形成和谐发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邢庆华 《美与时代》2015,(2):9-18,1
当代设计遵循自身的美学规律,首先从构思创意进入富于变化的秩序过程,并将变动的美学思想纳入新的视觉冲突,再经过变幻的假定、预想和抽象的精神凝聚,将深藏在艺术观念中的美学潜质逐步体现于律动美的现实之中,使充满隐性特点的"动态因素"在设计过程的深层状态下有机会为作品带来创造性的审美活力。正是这些充满内在审美活力的动态因素在当代设计中的审美显现,才得以保证千千万万的个体设计在自身逻辑运动中朝着新时代审美设计风格的大方向行进,也才能真正获得当代设计整体意义上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传统造物艺术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造物艺术是通过物品的形态语言而传达出一定的审美境界,体现出一种审美愉悦和审美功能的.它的造物理念,体现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是社会的和谐之美;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是天人合一之美;体现在人与物的关系中,是心与物、文与质、形与神、材与艺、用与美的统一.总之,中国传统造物艺术具有五种美的特征,即灵动美,意匠美,雅致美,材质美,工巧美.由手其深厚神秘的东方风采,丰富神奇的质感肌理,诗情画意的优雅意境,以及对细部的精致处理,使得中国器物造型耐人寻味,美不胜收.  相似文献   

9.
张胜超 《美与时代》2013,(12):95-95
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艺术发展中的特有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内在因素。如何在不断发生、衍变的文人画历史流程中,理解和把握文人画特定的内涵与外延,认清文人画这一艺术形式自身的规定性,从而为文人画艺术批评和审美评价提供标准,对文人画及其审美价值取向进行客观评价和批判地继承。这样,我们才有理由对文人画进行合理诠释。  相似文献   

10.
春晚舞蹈作为春晚舞台的重要艺术形式与中国舞蹈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中华文化为底蕴,以自然生命为艺术灵魂,以生活百态为艺术内容,在传承与创新、经典与流行的交流中,不断丰富着自身的审美价值,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了充满灵性的活力和美丽。  相似文献   

11.
潘杰 《学海》2007,(6):208-211
就生命而言,水是万物之源,水文化与生命起源及一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是一个同构的过程;就审美而言,美是和谐的美,和谐的美是水的美的特性.水的特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是一种审美对象,更演化为一种审美体系.水的自然之美、灵动之美、风格之美,激发人的想像,给人以启迪,并在文化的发展中不断地传承光大.  相似文献   

12.
就艺术美感而论,历史地看,它会因生活环境、生活经历及时代变迁而发展变化,这种变化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紧密的联系。这种美感的演变反映到艺术中便呈现出传统与现代、大雅与大俗,以及雅俗共赏的表现特征。  相似文献   

13.
"逸"的美学精神是我国传统文人超越世俗社会的重要出口,亦是传统文人审美价值追求的核心。"逸"使传统文人在"隐"向自然、"隐"于艺术的消极行为中克服对现实人生的幻灭感;实现超越世俗、追求自我的审美取向,彰显了他们作为知识分子的精神内涵——"文人隐逸精神"。本文通过对文人隐逸精神形成发展脉络的梳理,从而厘清以"逸"为表征的"文人隐逸精神"的真正内涵、价值所在以及它的兴盛、衰落的时代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找、展望传统文人精神的未来。  相似文献   

14.
线是人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视觉语言,也是中国传统绘画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技法。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线条从最初的描摹自然,到后期的写意、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了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审美趣味与要求。围绕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审美与发展展开研究,阐述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历史和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地位与作用,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线的特点,并从线的观物取象和写形、线的写意、线的写神和形神兼备三个方面介绍中国传统绘画中关于线的审美。  相似文献   

15.
<正>在当今艺术市场形式多样及审美标准多元化的情况下,存在着诸多影响国画画幅形式发展的因素,如外来艺术的影响、国画题材的拓宽、建筑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等,必然要求国画画幅的形式进行创新。但和历史上逐渐沉淀出的传统画幅形式一样,创新画幅形式没有固定的方向,也没有现成的套路可以走,必须在大量的创作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画幅形式的创新绝不能一味追求形式上  相似文献   

16.
人类文明日新月异,文化艺术不断泛化。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与文化生存环境的宽松,许多外来观念冲击并改变着艺术的传统面目和内涵;物质的丰富使艺术观念变得多元而且各异。以塑造三维物体形象的含义来判定现代雕塑已不再完整的今天,技艺已不是成就艺术的重要条件,语言、文字、概念、行为也能成为雕塑了。重新认识和评介这种在新的时代发展中的艺术趋势的继承性及分析艺术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才不会迷失于浩瀚纷杂的艺术潮流中。  相似文献   

17.
在近现代的文化中,无论是西方还是我国,关于"美术"与"艺术"的词汇在使用上一直是含混的,特别是在汉语中"美术"是个外来词汇,一开始就与"艺术"含混使用。然而考察"美术"与"艺术"的渊源、分析"美术"与"艺术"的文字结构可以发现,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美术"看成是造型艺术、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事实上,"美术"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美术是人在社会活动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审美活动;而艺术则是把这种审美活动具体化、专业化的行为。  相似文献   

18.
设计艺术是情感的表现,这种情感也是通过具体的设计创作来表述和传达特定的艺术美。设计表现主体在物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意识、情感,对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审美取向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审美取向又在具体的设计创作、设计活动中加以应用检验。我们应认清和把握这种关系,理解在设计艺术领域中不同的情感对审美的影响,可以在极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推动现代设计艺术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完成优秀的摄影作品,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观察、不断积累,通过最美的光影技术手段完成瞬间的捕捉,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多积累经验,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在不背离艺术构思的前提之下创造出优秀的拍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实践"是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的一个重要而又具有特殊意义的范畴,这种特殊性体现在卢卡奇所提出的"行动"概念上。卢卡奇的"行动"概念主要是针对康德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冲突问题而提出的。他为了解决自由与必然的冲突问题,借助费希特的行动哲学思想,从理智直观、艺术审美性和历史性来阐述"行动"概念的内涵。理智直观是卢卡奇与费希特行动概念的相通之处;而审美性和历史性则是卢卡奇行动概念的独创之处。遗憾的是,卢卡奇的"行动"概念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且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倾向,因此最终走向了乌托邦主义。只有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才真正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因为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仅仅强调批判,更是强调对现实资本主义的深刻理解与把握,是革命性与现实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