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亲     
邢东峰 《天风》2006,(17):43
不仅自己执著地信奉基督教,还常常教育我们姐弟三个,她常说圣经是世界上最好的书,你们工作再忙也要多看看……我们家是基督之家,我的母亲是一位虔诚的基督教徒。她自从80年代初入基督教直到如今,几十年如一日,精勤不辍。如今,已71岁的母亲,信教之心愈老弥坚。平时,家里买菜、做饭等家务几乎全由老母亲承担(因我在外地上班,每周只有两天在家。媳妇在银行上班,路又远,回到家里已是晚上7、8点钟),还要特意每天给小孙孙做上好吃又及时的饭菜,大姐家远,中午也要来家吃中午饭,每当中午他们下班、放学时,可口的饭菜已摆好在饭桌上,如此大的工作量,我们年轻人尚觉不能支撑,可母亲却如老黄牛一样,不知疲倦地操  相似文献   

2.
素心向佛     
杨锡龙 《法音》2012,(9):60
母亲是个虔诚的佛教信徒,除了在家中供奉菩萨像外,每月都要步行去30里外的小寺庙里烧香拜佛。母亲说,她拜佛不求富贵,不求钱财,只求家人平安、健康。因为在她的心里,一家人平安健康那是最大的福。由于拜佛、求佛的人越来越多,小寺庙里的香火日渐兴旺。后来就简单的给香客们提供起素斋。主食有时是一碗白米饭,有时是松软的馒头,配菜多半是清炒时蔬,和一些豆腐、豆干等,没有一丁点荤腥。母亲每次烧过香后,都要去吃,回到家中还总是夸那里的饭菜香甜可口。  相似文献   

3.
我的母亲是个勤劳的女人,我自小就看到她努力地维持着一个家。她总是在清晨五点起床,煮一锅热腾腾的稀饭给父亲吃,因为父亲胃不好,早餐只能吃稀饭;还要煮一锅干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正在发育,需要吃干饭,上学一天才不会饿。每个星期,母亲会把被褥搬出去晒,晒出暖暖的太阳香。下午,她弯着腰刷锅、洗碗。晚上,她蹲在地上费力地擦地板,一寸一寸仔细地擦拭,家里的地板打着赤脚也染不到一丝灰尘。  相似文献   

4.
一直觉得小时候母亲做的饭菜特别香。如今,感觉母亲做的菜虽然样式多,但很少有记忆里那香喷喷的味道。母亲说,你想念的不是菜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是的,我喜欢春天里家乡绿油油的麦苗和满地的油菜花。每年春天,路边总有一望无际的油菜花,整个村落都泛着油菜花香,  相似文献   

5.
海默 《思维与智慧》2009,(10):52-52
小时候家中栽有一棵香椿树,一到春天,香椿树都会冒出一丛丛绿中带紫的香椿叶,远远的就可以闻到一股怪怪的味道。我有些不解地问母亲:香椿叶气味这么难闻,为什么还叫“香”椿啊?母亲笑着回答我:你闻着味道怪,可是别人闻着可能很香。我不满地嚷道:香椿叶都快把我熏死了,你快把它移到别处去吧!母亲用食指戳了我脑门一下:闻着臭,吃起来香,回头在饭桌上就怕你见了它谁也顾不上!母亲边说边摘香椿叶,摘完后还是把香椿树移到了院外的菜园子里。  相似文献   

6.
我发现老年人很难有幸福感,或者说,他们的幸福感让你不知所措。例如,我的母亲,倘若带她去饭店吃龙虾、海参、鲍鱼,她会心疼得要命,说一只鲍鱼的价钱,就能买一大麻袋粮食;一盘炒三丝的钱,就能买一大筐菜,吃一顿饭的钱,够她半年的生活费。这种抱怨,一直能够延续很长时间,逼得你后来自己去饭店吃顿饭,也觉得不对劲儿。  相似文献   

7.
正成家立业之后,越发懂得了作为母亲的不容易,所以这几年,但凡出去旅游我都带着母亲,我想让她看看外面的风土人情,想让她尝尝各地的美食。可是上一辈的人,是不喜欢外食的,不是嫌贵就是吃不惯。母亲更喜欢亲自张罗一桌菜,把我们招呼在一起,看着我们大快朵颐。母亲的厨艺是真的好,她了解我们的喜好,每个人都能吃到最爱吃的菜肴。逢年过节的时候,我建议出去吃,也让母亲轻松一下,母亲却坚决反对:"外面的不卫生,还贵得要命,不去不去,我给你们做好吃的。"  相似文献   

8.
正陈泽民本是一名医生,业余时间酷爱做汤圆。逢年过节,他都要做很多汤圆送给亲戚朋友品尝,吃过的人无不称赞。陈泽民想,我家的汤圆既然这么受欢迎,不如拿到市场上去卖,但是汤圆要现做现吃,要卖的话,就必须考虑保鲜问题。他想起有一年到哈尔滨出差,当地人一次包出很多饺子,吃不完就放在户外冻着,十天半月都不会坏,想吃了就拿出一点,非常方便。他突发奇想:饺子能冻,汤圆应该也能冻吧?3个月后,陈泽民做出了速冻汤  相似文献   

9.
夕阳西下,天色渐渐暗淡下来。在田里忙碌了一天的母亲收拾好农具,走在蜿蜒的田埂上,往家里匆匆走来。我站在屋前,着急地向远处张望着。当看到母亲的身影后,立刻张开双臂,兴奋地喊着"妈妈——"然后向母亲飞奔过去。母亲看到我,也加快了步伐,等我跑到她跟前,她蹲下身子,把我抱在怀里,然后在我额头上亲了一下,说道:"好孩子,在家等急了吧。"说罢,从篮子里拿出一块饼,递给我:"饿了吧,快吃吧。"我接过饼,大口地吃着,觉得这饼好香、好甜。我不知道,这是  相似文献   

10.
母亲     
昨天,是母亲的生日。按习惯,我们给她买了生日蛋糕,并且让她在蜡烛吹灭之前许个愿。母亲按儿女们的要求做了,她闭上眼睛,默默祈求,大家都很安静,也很快乐 吹火蜡烛,灯亮了,母亲也欣慰地笑了。可我却分明看到她眼里那晶莹闪烁却没有滴下的泪珠。作为女儿,我不知该怎样形容自己当时的感受,但母亲含泪的笑,却使我想到她坚强的一生…… 母亲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里,她3岁时父亲去世,6岁时母亲也离开了她。从此母亲就只有投靠几个舅舅,开始了这家一天,那家一天的寄居生活。虽然住的部是亲戚家,但对于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失去了父母温柔的呵护疼爱,那是一种怎样的孤寂。听母亲讲过她小时候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她说:在别人家里,自己处处要留心别人的脸色,有什么愿望也  相似文献   

11.
正几年前,我和朋友谈论各自的理想,她说想拥有一个带露台的房子,因为她的母亲在城里住不习惯,说晒太阳都要下楼,种菜的地方也没有,她便想着,要是拥有一个有露台的房子,母亲就可以肆意地晒太阳,还可以在露台上种菜种花。看她憧憬在美  相似文献   

12.
父爱的补偿     
母亲去世后,我怕父亲太孤单,便把他接到城里住一段时间。父亲不喜多话,来城里多时,没有结识到什么朋友,只是每天在家看看书,读读报。我中午在单位吃饭,晚上才回家吃,所以父亲每天的头等大事就是为我做一顿丰盛的晚餐。每天我一下班,父亲便会为我端上热气腾鸭的饭菜,看着我狼吞虎咽地吃完。饭后,我有许多属于年轻人的节目,没有时间陪父亲聊天,我便劝他多出去走走。  相似文献   

13.
前些日,笔者在心理门诊诊治了两个因采用不适当的节食减肥法而搞垮了身体,且伴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少女患者。她们均由其母亲陪同而来。 徐女,18岁,职业中学学生。其母相告:这孩子不知犯了啥毛病,食量惊人,每顿要吃下二三斤饭菜,顿顿如此。顿与顿之间,在家时还要寻家里能吃的,在外时就花钱买吃的,给她的零用钱全买  相似文献   

14.
体验     
朋友的妻子怀孕了,反应很厉害,不能做饭,也不能吃一些油腻的东西。朋友就出去给她买些清爽的东西吃,可是她不喜欢吃外面的饭菜,朋友就硬着头皮下厨房做。开始的时候,还耐心,时间长了,未免有些烦,言谈举止中抱怨女人真麻烦。他的妻子很不满。  相似文献   

15.
体验     
朋友的妻子怀孕了,反应很厉害,不能做饭,也不能吃一些油腻的东西。朋友就出去给她买些清爽的东西吃,可是她不喜欢吃外面的饭菜,朋友就硬着头皮下厨房做。开始的时候,还耐心,时间长了,未免有些烦,言谈举止中抱怨女人真麻烦。他的妻子很不满。  相似文献   

16.
顺便     
正1上周末我回老家,中午吃饭时,母亲端出一盘蒸红薯。红薯吃起来像板栗一样绵甜。问她哪里买的红薯如此好吃,母亲笑了:"是你红霞婶送我的。"我差点儿被噎住,谁?红霞婶?怎么可能?若干年前她和母亲发生过口角,两人有近10年没说话,她会给母亲送红薯?我怀疑自己耳  相似文献   

17.
正看过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人,无不称赞"惊艳",该片成为了动画电影票房榜冠军,导演饺子一夜成名。该片之所以会"爆",是因为它有一个非常好的主题——"我命由我不由天"。幕后饺子的死磕精神,成就了该片。一个剧本66稿饺子1980年出生于四川,早年爱绘画,大学学医,半路改行,2015年决定做——哪吒。他想做一部全新的片子,不想重  相似文献   

18.
母老成仆     
正作为一个典型的农村妇人,母亲一生坎坷,共生育了六个子女。在她还不到五十岁时,我的父亲就因病辞世。那时,仿佛世间所有的悲凉都袭向了母亲单薄的身体。母亲凄凄哀哀了好几年。其间,做什么事都不上心,对什么人甚至是我们也漠不关心。我不止一次听到我妻及其妯娌埋怨之言。我也无法理解母亲的行为。二十多年一晃而过,如今,  相似文献   

19.
母亲     
正母亲节那日,到了饭点,母亲照例在灶台前忙碌,我想要帮她做些什么,她却不让,说我会打乱她的节奏。于是,我便站在离母亲一米远的地方,同她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新近发生的大事小情。我看着她在砧板上切菜,看着她往铁锅里倒油,看着她将菜炒好之后端到隔壁间的餐桌上。忽然,母亲惊叫了一声:"你头上有一根白头发。"  相似文献   

20.
正作为儿女,有时最伤母亲心的,就是在对与错面前,与她争一个理。我和姐姐,特别是姐姐,有时会在家人面前抱怨母亲经常为了几个免费鸡蛋,一大早就去超市排队。姐姐抱怨的理由是,排队也需要体力,母亲有关节炎,劳累过度腿脚就疼,就得带她去看医生,还要花钱。每次带母亲看完病回来,姐姐就会和母亲争论:几个鸡蛋值多少钱?母亲也不示弱:免费的为什么不要?我闲着也没事,再说我去排队也是为商家做广告,不拿白不拿!姐姐与母亲"论战",针尖对麦芒,每次都让母亲很伤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