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国伊协应巴基斯坦宗教事务部和哈穆达德基金会的邀请,由宁夏回族自治区伊斯兰教经学院副院长吴葆真阿訇、教师苏敦理,于1985年11月18日——28日,参加了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举行的“先知圣纪”国际讨论会和第三届国际《古兰经》会议,约二十个国家的代表参加。 国际《古兰经》会议于21日至23日,在  相似文献   

2.
应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世界伊斯兰大学的邀请,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代表团一行五人,在团长、中国伊协副会长苏来曼·张秉铎率领下,于1988年4月对巴基斯坦进行了为时10天的访问。代表团在访巴期间,由该校副校长、伊斯兰宣教院院长艾尼斯·艾哈迈德博士陪同,访问参观了首都伊斯兰堡、西北边境省首府白沙瓦、旁遮普省首府拉合尔和信德省  相似文献   

3.
钟力 《福建宗教》2001,(2):42-42
基督教,英文为Christianity,公元一世纪源于巴勒斯坦,包括天主教、正教、新教及一些小的教派。《圣经》是基督教的经典。早期的《圣经》包括《圣经旧约》、《圣经后典》和《圣经新约》。1520年后,基督教分为基督教新教和天主教。新教的《圣经》只包括《圣经旧约》和《新约》,天主教《圣经》除此之外,还包括《后典》。《圣经》的前一部分为希伯来文,后一部分为希腊文。及至公元5世纪才有了统一的拉丁文译本。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前后,《圣经》在欧洲逐渐被译成各国文字。  相似文献   

4.
袁银传 《哲学研究》2012,(3):32-37,48
<正>佩里·安德森(Perry Anderson)是当代英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思想史家,长期以来一直是国际左翼核心刊物《新左翼评论》(New Left Review)的编辑和灵魂人物,现为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历史和社会学教授。安德森的许多作品为中国读者所熟知,如《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后现代性的起源》、《绝对主义国家的系谱》、《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等,它们对英国马克思  相似文献   

5.
距离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300公里的拉合尔城(Lahore City),是历史上最有名的花园之城,据说曾经流行这样一句话:因为天堂在这里,来到了拉合尔,就等于来到了  相似文献   

6.
王小明 《法音》2001,(1):19-29
《净土十疑论》,全一卷,是智顗阐述西方弥陀净土思想的又一部著述,又称《阿弥陀十疑论》、《天台十疑论》、《西方十疑》等。此书为智顗口述,但不知为何人记录整理。 所谓“十疑”,是指该论就往生西方弥陀净土提出十项疑难。这十项疑难,基本囊括了世人对净土法门进行理性思考的所有模式及框架。智顗对此“十疑”的解答,不仅在当时对西方弥陀净土信仰的普及,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于后世的净土学人,也颇具解惑和指导意义。 《净土十疑论》(后简称《十疑论》)的语言较为通俗,且多有譬喻例证,使人对其中所阐述的思想极易理…  相似文献   

7.
《中国宗教》2006,(8):62-63
丛曙光、邱兴旺在2006年第2期《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上发表文章《基督教传教士与近代中国妇女》。文章认为,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初期,以当时中国受压迫最深的妇女阶层作为突破口,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她们地位的活动,如创办女子学校、提倡女子天足、支持中国女子反对中国传统的婚姻形式和惯例、帮助一些农村妇女识字读经、医治某些妇女的病痛等等。  相似文献   

8.
赵鑫 《天风》2014,(12):46-47
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354-430)早期基督教神学家、哲学家,北非城市希波(今阿尔及利亚安纳巴)的主教。在基督教历史上有举世瞩目的重要地位,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拉丁传统教会。一生著作等身,为人熟知的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驳多纳徒派》、《论异端》等。  相似文献   

9.
征集启示     
小靳 :关于“谁影响了 2 0世纪中国人的观念”这个话题 ,我有以下几点意见。1、清末西方哲学被介绍到中国来 ,大约可分为两个阶段 ,19世纪 90年代中叶以前和 90年代中叶以后。 90年代中叶以前 ,中国人自己撰文介绍或翻译西哲著作是极少的 ,据我所知 ,只有王韬的《英人培根》 ( 70年代初 )和颜永京译斯宾塞的《肄业要览》( 1882 ,实为Spencer的OnEducation一书的第一章 )和海文 (Haven)的《心灵学》 (MentalPhilosophy) ( 1889)两书。在华的西方人对西方哲学的译介工作比中国人做的更多 ,涉及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南京师范大学叶浩生教授主编的《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最近已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6月,以下简称《进展》)。这本书既是一本西方心理学新进展的研究成果,也是一本具有集“大成”特点的理论心理学著作。《进展》的文本本身留待读者自己阅读和欣赏,这里只是谈谈我们几点体会和感想。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的中国画坛,本土文化和西方文化交织在一起,为中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诸多的可能性。艺术该走向何方这一问题成为了当时人们不得不关注的焦点问题,持各种观点的艺术家和史学家们为此进行了无数次的辩论。本文以滕固的《体验与艺术》这篇写于1923年的文章为出发点,剖析当时中国美术在良好的基础条件下,未能向西方现代艺术过渡的原因,并论及《体验与艺术》这篇文章对当时历史发展进程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1818年《印中搜闻》上刊载了一封读者来信,称其发现清初《神仙通鉴》一书中有一篇耶稣传。该文虽是介绍,但引起在华外国人和欧美汉学家的密切关注。1839年郭实腊写了一篇全面评价《神仙通鉴》的书评,在该文中他强烈地批判中国宗教。同时郭氏还借助线性时间观念来重新排列和理解《神仙通鉴》中的故事,其阐释的背后有千禧年主义作为理论支撑。1849年斯皮尔则以学术论证的方式探寻早期基督教在东亚乃至在中国传播的痕迹,颇有牵强附会之处。这三个个案解释了1860年前传教士对中国宗教信仰和外来宗教本地化的看法,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中外文化交流的复杂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约翰·L·埃斯波西托是蜚声国际的伊斯兰研究学者和中东问题专家,现为美国乔治城大学穆斯林-基督徒理解中心主任、教授。曾任北美中东学会会长,美国伊斯兰社会研究委员会主席。他素以治学严谨、立论公允饮誉西方学术界,除《伊斯兰复兴之呐喊》等数十部专著之外,还是《牛津现代伊斯兰世界百科全书》《牛津伊斯兰教史》《牛津伊斯兰辞典》等大型著作的主编。值2014年10月埃斯波西托教授受中央民族大学邀请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之际,我们对其进行了访问。  相似文献   

14.
也许是因为对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只是匆匆浏览而过,也许是因为始终没能跟上李泽厚《美的历程》的脚步,我总觉得自己至今也没能读懂什么是美,什么是美丽,心里只是以为美丽就是一朵精致但却易碎的花儿,生怕我粗糙浅陋的文笔会伤了这个柔弱的精灵。于是,我把这朵花儿推到读者面前,和大伙儿一起来欣赏,一同来品析。  相似文献   

15.
正《太上感应篇》:是中国最著名的劝善书,影响深远。但鲜为人知的是,《太上感应篇》在西方社会同样受到推崇,其生态思想甚至影响到西方态伦理思想主要流派的形成。早期西方译本近代著名的中国学家法国学者雷慕沙(Jean Pierre AbelRémusat,1788-1832)是法兰西学院汉学主席,第一位汉语教授。他于1816年将满语本《太上感应篇》译成法文,  相似文献   

16.
许洪淦 《美与时代》2014,(4):116-116
一、西方美学史研究状况综述 我国对西方美学史的介绍和研究,是和近代西学东渐的大文化背景相联系的。对西方美学史的介绍和研究,自20世纪初到30年代形成了一股较大的热潮,但此后多有沉寂;至60年代初,朱光潜先生的《西方美学史》的问世,标志着对西方美学史进行系统研究的开始;到了80年代以后,以蒋孔阳、朱立元先生主编的《西方美学通史》为代表,我国西方美学史研究则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相继出现了10余部有关西方美学思想史著作。综观20世纪我国西方美学史的研究,主要体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图截取“西方易学”的三种重要研究路径,对其发展历史和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论著做简要慨述,在此基础上探讨他们在《周易》文本性质、作者、经传关系及历史诠释上的差异,从而表明,“西方易学”作为西方学术和思想的组成部分,在中西交流的背景之中,是如何根植于西方文化背景之中的.而他们对《周易》的探讨又超越西方文化本身,进入到人类生存基本问题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异国他乡欢度佳节杨会营1997年2月10日下午,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国际伊斯兰大学礼堂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中国留巴学生联谊会在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文化处的大力赞助下,举办了97年春节暨开斋节联欢会。中国驻巴使馆大使、全体参赞、国际伊斯兰大学副校长、研究院...  相似文献   

19.
在近代,基督宗教赞美诗集是当时“西方音乐在中国传播的主要载体”。(王震亚:《西洋乐理输入探源》)这一时期编印出版了很多风格各异的赞美诗集,反映了在当时特殊环境下的基督宗教音乐中国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国内“宗教学界”对西方宗教的兴旺颇多张扬,对基督教神学尤其是情有独钟.以至在国人中制造出一种假象,似乎西方文明,包括科学与民主,都是由宗教滋养出来的.至今仍然炽热,统治着一切。这不仅篡改了西方全部近代史。也严重扭曲了当前的西方现实。为了校正此类偏颇,我刊开辟了《国际视窗》、《无神论在西方》、《阳光书系》(西方无神论著作介绍),报道和反映西方世俗人文主义、新无神论运动等近期信息和主要思潮.以助读者对西方文化的全面了解。由于人少力微,欢迎学者赐稿,欢迎读者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