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统计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群体的年龄构成、学位结构、毕业院校和研究领域等基本信息,试图阐明杰出医学工作者成长及创造世界尖端医学科技成就可能遵循的基本途径,从而为我国在医学体系中的培养科研创新方面提供较为细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是生命科学领域声誉最高的一个奖项,获得者的多少常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的一项指标.至今,亚洲的科学家仅有1人获得了该项荣誉,但是已经有多名科学家获得了提名,通过描述从1901年到1951年之间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的提名情况来评价亚洲的医学地位.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考察,发现求异思维在生命科学探索中起着至关重要、不可忽视的作用.重点探讨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发散求异思维和转换求异思维.发散求异思维体现为多向求解、多级发散、交叉发散和侧向发散,转换求异思维体现为转换思维视角、方向、依据和方式,对求异思维的应用提出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4.
段志光教授的新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研究内容堪称大手笔、研究逻辑安排大布局、研究方法采用大数据;整个研究自始至终贯穿着探讨生物医学杰出人才成长规律、造就一批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产生一批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研究成果、推动我国生物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大目标,是国内外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研究领域中当之无愧的巅峰之作。《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成功之路》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揭示了诺贝尔奖级生物医学科学家成长的一般规律,为培养一流生物医学科学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为解析"中国人为何与诺贝尔医学奖无缘"这一命题,医学界尤其是医学哲学界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在屠呦呦获奖之后,有必要对相关研究进行反思式的梳理。通过系统文献检索,以相关文献为依据,运用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发文量、发展态势、核心作者、核心期刊等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医学界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同整个科学界对诺贝尔奖的研究处于同步发展态势;作者众多且核心作者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研究形成了明显的影响力;《医学与哲学》等期刊做出了突出的学术贡献。认为国内学者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关注度将会持续升温。  相似文献   

6.
诺贝尔医学奖中合适实验材料选择的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将对实验的成功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对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所选择的实验材料的研究,我们发现,诺贝尔医学奖中合适实验材料的选择依循了从实验目的出发、实验材料有便于观察的特殊性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便于获得、易于生存、勇于创新、引领学科发展等原则.  相似文献   

7.
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将对实验的成功产生巨大影响,通过对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所选择的实验材料的研究,我们发现,诺贝尔医学奖中合适实验材料的选择依循了从实验目的出发、实验材料有便于观察的特殊性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便于获得、易于生存、勇于创新、引领学科发展等原则。  相似文献   

8.
诺贝尔医学奖:我们何时有缘———21世纪青年医学工作者的责任山西医科大学(太原030001)段志光一今天,我们要反思自己为何与诺贝尔医学奖无缘,需要先看看昨天别人为何有缘。以美国为例。在诺贝尔医学奖史上,美国获奖年度为42个,占总年度数的4828%...  相似文献   

9.
约翰·格登和山中伸弥因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介绍了科学研究的历程,探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培养医学研究生科研思维的有益启示.从培养敢于突破、科技创新精神、逆向思维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学术道德、尊重医学伦理等方面加强研究生教育.塑造求真务实,坚韧不拔的科研素质,善于运用逆向思维,重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鼓励尽早参与科研活动,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思维,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相似文献   

10.
众说纷纭话1997年诺贝尔医学奖(待续)(一)新术语的贡献和译名的统一傅杰青禹宽平本刊1998年第2期发表了两篇关于1997年生理学或诺贝尔医学奖获奖项目介绍的文章,已经对该项目大体上作了评论。该项成果的争议性,可以说是医学诺贝尔奖授奖史上少见的。本...  相似文献   

11.
现代科技发展呈现多学科交叉的趋势,不同学科的交流,互相启迪,共同研究,能够产生新思想、新观点,促进新学科的成长[张玉台.科学思想碰撞的意义无法替代.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节选)].近20年来诺贝尔奖获得者多是从交叉学科领域中产生,如Crick和Watson因提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而获得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实质上是物理学与医学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12.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给科学界的多重启示(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了两位美英物理学家,劳特布尔和曼斯菲尔德,表彰他们在磁共振成像方面的发现.这些发现导致现代磁共振技术的开发,这一技术标志着医学诊断学和科学研究中的一项突破.该项发现建筑在核磁和核磁共振现象被发现的基础之上.核磁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导致了1943、1944和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核磁共振现象的发现及其应用导致了1991年和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这意味着,2003年诺贝尔医学奖是该系列发现中第六个诺贝尔科学奖.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4位获得者科学素质的形成过程中,高校学习经历、最高学位授予单位、教授首聘年龄与单位等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测度分析,发现他们具有超越一般人的多维度的科学素质,具有学术前沿的国际视野,能把握研究方向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184位获得者科学素质的形成过程中,高校学习经历、最高学位授予单位、教授首聘年龄与单位等可以量化的指标进行测度分析,发现他们具有超越一般人的多维度的科学素质,具有学术前沿的国际视野,能把握研究方向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回顾分析女性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别、年龄、所属单位等方面;通过对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女性获奖者的性格、经历、价值观等方面的研究;发现她们在性格上果敢坚韧;面对性别歧视、政策不利、学术冷遇时都展现出为人类卫生事业做出贡献的坚定信念和淡泊名利的高尚价值观.  相似文献   

16.
以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群体为样本,从该群体的知识背景、研究方法、科研协作方面入手,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医学创新研究的跨学科特征,认为跨学科知识背景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前提和基础,进而指出医学创新研究最终会导致新的医学跨学科体系的建构,推动整个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诺贝尔医学奖获取教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诺贝尔医学奖100余年获奖项目和获奖者的分析研究,发现创造性成果获奖多,基础研究成果获奖多,获奖者大多具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获奖者大多出自一流的学术环境和获奖者都具有崇高的精神品质等特点.并且指出,我国要向诺贝尔医学奖迈进,就必须重视创造性、基础性成果的研究,必须重视和加强医学工作者和医学生创造性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必须营造有国际级科学大师引领的世界一流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18.
以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奖者群体为样本,从该群体的知识背景、研究方法、科研协作方面入手,进行计量分析和实证研究,揭示医学创新研究的跨学科特征,认为跨学科知识背景是获得创新性成果的前提和基础,进而指出医学创新研究最终会导致新的医学跨学科体系的建构,推动整个医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诺贝尔医学奖中哲学思维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贝尔医学奖中哲学思维的重要作用皖南医学院(芜湖241001)杨福生诺贝尔医学奖(以下简称医学奖)得主多数对哲学并不关心,有些虽有兴趣,又多不了解辩证唯物主义,且时有差错。但不能由此认为获奖项目的成功与哲学无关。只要细心、客观地探索它们成功的经验,就...  相似文献   

20.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两位美国医学遗传学家法尔(Andrew Z.Fire)和梅洛(Craig C.Mell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由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但是这一宣布迅即遭到部分植物学家的质疑,例如著名的英国综合科技期刊《自然》,就在当年10月26日出版物上刊登了这样质疑的短文,而诺贝尔医学奖的宣布是在此之前24天的10月2日[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