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問題 在我們前一个研究中曾表明:多数初一学生在識記四字短句吋,都能运用一定的識記方法,运用有效識記方法的学生比没有运用任何方法或只逐句識記的記忆效果为佳。四字短句和中学的普通語文教材还有一定距离。学生在語文課中識記課文应用什么方法,是現在要研究的問題。 我們对初一学生識記課文时所用的方法作了初步調查,还由随堂听課、观察記录、个別談話、座談会等方式,了解教师在教学中所用的輔导学生識記課文的方法及其对学生識  相似文献   

2.
問題意义識記是以对材料的理解为根本条件,是以借助于詞的、反映材料之間的意义联系的概括化了的联想为基础。生活实践和实驗研究都証明意义識記的效果,无論在識記的敏捷性、精确性和巩固性方面都比机械識記好。意义識記对小学生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小学生通过意义識記,可以更有效地把必須記住的东西識記和保持起来。  相似文献   

3.
問題 在前一个研究中我們观察到:初中学生在識記文言短文吋应用了单句識記、逐句迭加、定量分段、意义分段、明确要点、分段分层等种种方法。根据被試所用的方法,我們推论,她們的識記过程,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累积式的,一种是綱要充实式的。在前次的研究中,被試只在識記后当时和一周后各默写短文一次,仅这两次默写的材料,难以揭露識記的过程。使被試由开始識記到对材料全部或大部熟記,多次默写,由默写的成績中分析識記的过程,是这次研究的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4.
叶絢  曹日昌 《心理学报》1964,9(2):21-32
問題識記时若有两种或多种感觉通道同时活动,可能彼此助长,也可能相互干扰。这对于了解識記时神經中枢各部分的活动与相互影响可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视、听两种感觉通道在学习时最常应用,两种感觉通道可以同时或先后接受同一的刺激物,也可接受不同的刺激物。以往关于比較視、听材料識記效果的研究較多,結果指出,两种感觉材料的識記效果一般难分高低,主要决定于材料的性貭与被試的經驗等条件。  相似文献   

5.
由视、触識記与再認形象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問題在感知-記忆过程中,从接受刺激到形成知觉,进行識記、保持,到回忆或再认,要經过多次的轉換或編碼过程。編碼要有取舍,每經一次編碼,信息就要有所損失,所以人不能知觉刺激的全部属性(只有經过反复观察,可以知觉更多的刺激属性),記忆的內容也总不如知觉的丰富(也只有經过反复識記,記忆的內容才可以逐步接近知觉),回忆和再认也不能完全显示保持的信息量(这由回忆、再认和重学所表現的記忆效果不同可以看出来)。  相似文献   

6.
由于Ebbinghaus的影响,过去对于由反复識記形成的記忆研究較多。近年来由于实际的需要(通訊工程)和理論的意义(識記的信息加工,痕迹的特点等),对于刺激呈現一次后的記忆,卽瞬时記忆的研究,增多起来。  相似文献   

7.
张增慧 《心理学报》1962,7(1):53-58
一、前言 几年来临床工作的实践使我們认識到記忆障碍給神經衰弱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因而确定患者記忆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并为解除其痛苦給以必要的帮助,以及从实践中发展記忆的理論都是急待解决的問題。 法国Ribot曾对神經衰弱患者的記忆問題进行过研究。苏联心理学家們一向着重研究健康人有意識記的形成、意义識記的发展以及詞和直观形象在記忆过程中的相互关系等問題。如陈千科对健康人进行的无意識記与有意識記的实驗研究。結果表  相似文献   

8.
李錚 《心理学报》1964,9(2):68-74
前言对汉字問題的心理学研究,字形的辨认和掌握是它的一个重要研究方面。在心理学中,汉字字形的辨认和掌握乃是知觉、記忆心理学的一个特殊問題。关于这个問題,早从1923年开始就有人探討过。解放以后,由于教学改革的要求,关于識字教学的心理研究更是不乏其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許多研究中几乎一致认为,汉字字形的掌握是初学識字儿童的一个关鍵性环节。  相似文献   

9.
朱作仁 《心理学报》1964,9(3):66-73
识字是小学語文教学的基础,是低年級儿童在語文課中面临的首要学习任务,如何有效地进行識字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識字教学过程中包含的因素是比較复杂的,比如汉字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以及教学方法的程序、体系等。汉字是由音、形、义統一构成的复合体,其中字形有繁簡,字义有深浅,字音有难易,但这三者的关系如何?它們是怎样制約着識字的心理过程的?过去有人对此曾作过一些研究,本文試图作进一步的探討,为識字教学提供根据。儿童面临着音、形脫节,卽见形而不知其音的方块汉字,是怎样形成联想进行識記的?他們的关于字的意义联系系統的結构又是如何?我們应如何考虑到儿童的这些心理过程及其认識和活动的相互关系的特点,来正确安排有效的教学程序,这些就是本研究所要探討的問題。  相似文献   

10.
王甦  任仁眉 《心理学报》1961,6(2):11-23
人类意識的起源和发展問題在現代科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哲学的基本問題是意識对存在的关系問題,它如何解决,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界綫。唯物主义者认为物貭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是物貭长期发展的結果,是派生的。因此,研究人类意識的起源和发展,对馬克思主义哲学是有着重大意义的。 人类意識的起源和发展問題,是心理学的基本理論,它涉及到广泛的科学领域,只有在馬克思主义指导下,心理学联合人类学、考古学、語言学、历史学以及其它許多学科,进行綜合性的研究才能得到解决。现代科学对于这个問題已经积累了相当重要的資料和科学論据。  相似文献   

11.
一 儿童在入学后,經过教学的影响,不但逐漸掌握了一些知識,而且在掌握方式上也发生着变化,这点在思維活动的特点上表現得特别明显。在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是感性认識,如果說感性认識也包合着低級思維,即所謂具体的、形象的思維,那么到学龄期,儿童开始能从对事物的外部現象的认識逐漸过渡到对事物內部联系的认識,即所謂抽象的、邏輯的思維。这一变化影响着儿童整个心理活动,使之发生一些质变。儿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馬克思列宁主义反映论的观点,記忆过程和其他心理过程一样,是客观現实在人脑中的反映。客观現实的对象和現象对人的作用,不外是形象的与語詞的两种主要形式,因此,形象的东西利語詞的材料,就构成了記忆过程和其他心理过程反映的主要內容。形象的、語詞的材料,不仅是人的記忆的主要內容,而且从个体記忆的发展来看,形象  相似文献   

13.
丁祖蔭 《心理学报》1964,9(2):51-59
目的儿童在积极的实践活动中,认識客观事物,影响周围世界,同时发展了自己的认識能力和个性品貭。而认識能力的发展、又为深入认識事物及进一步掌握知識創造了条件。心理学家曾从各种途径研究儿童认識能力的发展規律。其中有一些研究是从分析儿童对图画的感知理解入手,从而概括出儿童认識能力的发展特点和規律。  相似文献   

14.
張增慧 《心理学报》1959,4(6):34-47
一、实驗的目的及意义 記忆障碍是神經衰弱患者感到非常苦恼的症状之一。1958年我們即設計仪器,試图进行这方面的研究,以期更好地从临床上測定患者的記忆障碍情况,进一步配合心理治疗消除患者的記忆障碍。法国人Rjbot曾进行过神經衰弱患者的記忆研究,苏联学者曾对某些脑外伤患者的記忆破坏后的情况进行过研究。我国实际从事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見。 过去許多心理学家曾对健康人的記忆过程进行过多方面的研究,但大多数是从資产  相似文献   

15.
苏联“哲学問題”和“苏維埃教育学”兩雜志,近几年來曾發表許多文章討論有关意識的一些問题。下面是在討論中的一部分簡略意見: 第一是意识是物質的,还是非物質的?在这个問題的討論中有三种不同意見:①認为心理現象,意識是物質的,客观的。理由是,現实存在的一切事物,按其本性来說都是物質的;思維是物質存  相似文献   

16.
陈光山 《心理学报》1964,9(1):86-95
目的关于詩歌和散文的遺忘发展差异問題,心理学工作者在“識記对材料的依存性”研究領域內,做过一些实驗,取得一定成果,并作出“詩歌識記的成效高于散文”的結論。然而,这方面的研究毕竟是不够广泛的,材料也不很充裕,根据背誦要求加以探討,更是为数不多。本研究是通过学生背誦詩歌和散文的实驗,探索它們的遺忘发展及遺忘成分的差异性,以了解学生背誦这两种材料的遺忘发展特点及其依存条件,从而为背誦教学提供有关意見。  相似文献   

17.
从本年度开始,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高潮接二連三地到来;在全國的农業和私营工商業社会主义改造方面取得了巨大的勝利?樗孀沤浖媒ㄔO高潮而來的文化建設高潮也已不可避免地接踵而至。整个革命發展的形勢,要求我國在十二年內把科学文化的成就赶上世界的先進水平。在本年元月十四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关于知識分子問題的会議上,周恩来总理所作的“关于知識分子問題的报告”,指出了如何动員和培养廣大的知識分子力量。接着在一月三十日全  相似文献   

18.
沈曄 《心理学报》1959,4(6):22-33
(一)問题的提出 1956年小学語文教学大綱中明确指出小学一、二年級閱讀教学以識字为重点。根据教材編审部門的同志們反映:在編写小学語文課本时为了迁就生字,該用的詞不能用,該有的內容不能有,因此編选課文感到非常困难,往往一篇有血有肉的課文一再削減使得教材內容十分貧乏。因此小学儿童能否及时地掌握必要数量的常用字是提高語文教学水平的关鍵問題之一。按一般需要,常用字約为1500字。1956年教育部曾規定,要求在两年  相似文献   

19.
三是怎样一种宇宙論《略論》大意說:“法相宗建立了精神性的单子——‘种子’說,认为种子是构成世界的原因。”即“物界心界都是种子的产物”。“种子是各各独立的、最小单位的实体,一粒一粒的。”“它不是物质性的,只能是精神性的”。“他们又认为人的主观精神(心)最根本的是第八識,种子藏住的地方在第八識里面。种子和第八識是虚构的互相依存的精神实体。”又据他說:“第八  相似文献   

20.
問題 識別环境中重复的規律现象的研究是探討猿猴抽象概括能力的重要途径,簡单“二进位制”数字的应用又无疑是研究猿猴識別环境中重复的規律現象的重要“模型”,但可惜截至目前为止,上述“模型”基本上尚是未被开垦的处女地。二进位制用数值2为基数,每一位仅有“0”或“1”二个数中的任一个数,因此二进位制可以用N_2=K_02~0+K_12~1+……K_n2~n来表示(K_0…A_n可以是0或1)。我們在生活中习慣用十进位制,近代电子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