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试论批判性思维与逻辑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明辉 《现代哲学》2006,28(2):114-119
“批判性思维”一词已成为当今教育界一个十分时髦的术语。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哲学家都在讨论批判性思维。但是,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其逻辑基础是什么呢?我们认为,目前学界对此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澄清。在逻辑学界,批判性思维已成为当前逻辑学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向。有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甚至有人认为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两者可以不加区别交互使用。该文首先考察了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哲学家们分别给出的批判性思维的定义,然后分析批判性思维与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进而认为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共同构成了批判性思维的逻辑基础。  相似文献   

2.
批判性思维是指个体基于良好判断、使用恰当的评估标准对事物的价值进行评估和思考的过程。尽管心理学家对它的研究时间并不长,但对这个概念的探索却从启蒙运动时代的笛卡尔就开始了。笛卡尔认为人们的很多知识都是建构在错误的基础上的,所以为了追求真理,最好的方法就是对现有的观念和认知统统加以怀疑,怀疑后才会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促进知识发展和寻找确定性的目标,这种怀疑和质疑正是批判性思维的本质。Ennis、Facione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用心理学的方法确定了西方人批判性思维的特征,并从批判性分析能力、思维开放性和运用批判性思维倾向性三个方面衡量批判性思维。本研究计划包括4个系列实验:研究1是确立中国人批判性思维的结构;研究2是探讨智力、批判性思维与大学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3是探究批判性思维与知识型员工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4是通过对批判性思维的干预提升中国人的创新能力。通过这一系列的研究,找到批判性思维影响创新的机制,以及智力到创新行为之间的作用路径,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价值,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万众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3.
综观科学发展史,每一次科学创新都导致科学理论体系和结构的重新建造,使科学达到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推动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变革与进步。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科学创新?除了客观上当时已具备了时代条件外,科学工作者主观上的叛逆思维是一个最重要的内在因素。何谓叛逆思维?科学上的创新实践表明,叛逆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定型模式和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领域和新的客体的思维方式。它不迷信原有的传统观念和经典信条,对既定事物进行批判性的思考,体现的是一种叛逆精神。这种思维在一般人看来是不合事理甚至是荒谬的,但正是…  相似文献   

4.
此文原作者菲尔·莫勒,在芝加哥伊利诺斯州立大学获得了公共健康硕士。他经常撰写一些科学、哲学和宗教题材的文章。原文标题直译为“怀疑论者是愤世嫉俗者吗?——对怀疑论普遍的误解”。原文针对西方社会指责怀疑论者是自以为是、思想封闭和打击、破坏宗教,是愤世嫉俗者,是悲观主义者的三种误解和偏见逐一说明澄清,字里行间浸透着怀疑论者的客观批判的精神。作为中国的一名无神论工作者,我希望无神论和怀疑论所尊崇的理性的、科学的批判思维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编译此文以尽职责。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思维从怀疑出发,激发思考问题的多元视角,但它更重要的任务是依据理性标准对相互竞争的观点及其论证的相对价值做出判断。理性标准是批判性思维与怀疑主义、相对主义的分水岭;批判性思维的本质以及大多数权威的批判性思维定义都内蕴了理性标准;每一项批判性思维技能都与相应的理性标准相匹配;不同的批判性思维教学法也或隐或显地认可一系列理性标准。理性标准是让学生从绝对主义的二元论思维升华到评估主义的批判性思维的关键。中国的"明辨"虽然与西方的批判性思维有相似之处,但明显的差距在于缺少精细的理性标准。培育公民思维文化,营造健康的论证文化,都离不开理性标准这个根基。  相似文献   

6.
谬误与挫折     
怀疑论者通常不愿与迷信的人交流,因为与他们的对话容易让人产生挫折感。迷信超自然的人惯用荒谬的语言和逻辑来挑战现有的科学知识以建构自己的立论。然而积极的怀疑论者不应该选择消极的逃避,而是应该勇敢直面这种挫折感,将自己所信奉的理性探究的伟大事业进行到底。你可能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比如,你参加一个聚会或者社会活动,悠哉游哉地喝着饮料,聊着感兴趣的话题。突然,就有人不识趣地将话题转移到了伪科学方面,你可能如坐针毡。但是,如果偏偏有人“哪壶水不开提哪壶”,问起你有什么高见,你也许会手足无措。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想倒不是…  相似文献   

7.
欧洲12届怀疑论者会议于2005年10月13日至16日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为“伪科学、非正规医学与媒体”。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欧、亚、非、美四大洲共18个国家,200多人。此次会议为什么要确定“伪科学、非正规医学与媒体”这样一个主题?最近一段时间出现了媒体全力相助和给伪科学、伪医学现象创造机会使他们发展壮大的现实。所以,科学家、怀疑论者就很关注这种现象。欧洲12届怀疑论者会议提供一个场合,构建一个合理的平台,让来自欧洲和其他地方的怀疑论者,科学家与新闻记者共同探讨真、伪科学问题,并进行沟通和交流。尽管在大…  相似文献   

8.
辩证逻辑是关于思维方面的科学,它主要研究辩证思维及其规律。那么什么是辩证思维规律?辩证思维规律同一般辩证法规律有何不同?笔者想谈谈一点看法,以就教于诸位专家,诸位同志。  相似文献   

9.
原始思维的对象是什么?有的同志认为,从各门学科分工来看,原始思维只以它的形式结构为对象,而不管其内容;或者说只研究原始人怎样思维,而不研究他们思维什么、思维的成果是什么。这种看法有对的  相似文献   

10.
从现代文化角度看,高唱科学、宗教相互融合与相互支持的声称形成了一个巨大合声。这一声称起因于存在着两种领域或是两种权威,而每一个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一些怀疑论者很勉强地公开批评宗教,但很多怀疑论者还是非常担忧这个所谓的“和睦”关系。问题就这样提出来了:什么东西能够扩展应用到宗教声称上面?或是怀疑论应该运用到宗教声称上面吗?关于术语“怀疑论”(shepticism),我指的并不是古典哲学意义上的那种否认可靠知识可能性的那个“怀疑论”;然而,我使用术语“怀疑论”是指“怀疑地探索”(skeptical inquiry)的意义。这两种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