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各民族武术文化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共同铸就了悠久的中华传统武术精华,促进了武术的发展与传承,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品格和价值追求,回族武术也不例外。回族武术外形以功法格斗、强健体魄、修身养性、表演娱乐为一体,内含中华民族独特的人文情怀,是中国“和”“合”“仁”的文化符号,与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理念高度一致,成为我国传统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丰富了我国武术文化宝库,在我国武术界享有较高声誉。  相似文献   

2.
《法音》1993,(8)
一九八五年秋天,台湾中华佛学研究所于台北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创立,以“发扬中华文化,提倡国际性的佛教学术研究,培植高水准的佛教教育及弘化人才”为宗旨。一九八七年,获得“教育部”认可立案,成为正式的教育学术机构。所长圣严法师在接受《人生》杂志章桐君采访时指出,佛研所命名为“中华”,其意义有三:第一,站在中国人立场谈佛教,希望把世界佛教引到中国来,将中国佛教传扬到世界。第二,其师东初老人开创了中华佛教文化馆,他本身对中国文化、中华民族非常爱护,强调要代表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这是一种爱国精神。第三,中华民族的佛教包含了全部的佛教,即原始佛教的阿含经、大乘佛教的显  相似文献   

3.
由广东省政协学委会、广东省社科院、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广东省社科联和广东省统一战线研究会等五个单位联合发起的“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第二次学术研讨会于1月16日至20日在广州举行。来自北京和广东省各地的专家、学者及实际工作者150多人出席了这次学术研讨会,大会收到了论文80多篇。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与会者对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认为,“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是这一主题的出发点和前提,“振奋  相似文献   

4.
关于“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异议鞍山市旧堡区医院(114041)马文光拜读贵刊1993年3期的“全息生物学的质疑”一文中,在深受一定教益和启迪的同时,也深有感触,特从这一感触里提出关于“全息生物学的质疑”的异议。一、应该端正的“争鸣园地”中的科学态度学...  相似文献   

5.
全息生物医学理论隶属于经络范畴吗?山东省针灸科学研究所(济南250014)陈少宗贵刊1995年第5期刊登了马文光先生的一篇文章,题为“怎样才能科学地评价全息生物学”(以下简称“马文”),该文对张颖清的许多理论观点提出了质疑,譬如关于张颖清对全息胚的定...  相似文献   

6.
由近百名专家学者参与编写、旨在推动公民道德建设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近日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江泽民同志为这本书题词:“传承中华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李岚清同志为《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作序。他在序中说,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的发展历程中形成的传统美德,深深熔铸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  相似文献   

7.
作为诗、史、思有机结合的传世经典,毛泽东诗词在诗化语言中凝聚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中华民族的新文化”的情志。透过毛泽东的诗性思索,可察见这一新文化足以自信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人民担当文化自信的主体力量,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引领文化自信的目标方向,中华大地提供文化自信的深厚土壤。毛泽东诗词蕴藏的文化之“志”富含辩证性,既突显自信与谦卑的对立统一,亦体现主体、目标、根基三位一体,昭示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方向,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背景下的文化艺术发展提供了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8.
倡导修道积德服务文明建设闵智亭道教是我国故有的宗教,它不仅是中华历史文化的载体之一,也承继了中华民族文明的优良传统。道教崇尚自然,主张“道法自然”,“清静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即事物的发生发展都必须遵循自然之规律,只有如此方可有所作为。道教又主张...  相似文献   

9.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最可宝贵的精神支柱与力量源泉,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任务,直接点中了教育的一个关键点。教育部日前也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认同中华文明的时代意识和振兴中华文明的使命意识提供了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0.
如何看待中国古代的和谐思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理想。从现代视野考察中华传统和谐思想,特别是和谐政治思想的现代价值及其转换,对于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传统和谐政治思想的基本内容中华传统和谐政治思想的内容丰富多彩,此处仅举其重要的两个方面。1.民惟邦本孔子曰:“大畏民志,此谓知本”。(《大学》)其意思是说,人民有伟大的力量,执政者应该懂得敬畏人民的意志,把人民视为安邦立国的根本。这一思想被后代学者概括为“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夏书·五子之…  相似文献   

11.
张梧 《哲学研究》2023,(11):5-12+128
“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立足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有助于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历史必然性与世界历史意义。在世界历史展开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朴素的社会主义元素,体现了“非资本主义”属性,这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相契合之处。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前资本主义”属性,亟待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激活,也为马克思主义提供文化土壤,这正是二者的互相成就之处。进入世界历史后,“第二个结合”破解了如何在经济社会相对落后、资本主义基础薄弱的古老中国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之谜”。当前世界历史正在发生重大转变,马克思主义的“再中国化”旨在实现“再现代化”,即合理扬弃资本主义现代化,在资本主义的文明限度上重新定义现代化,此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世界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谢玲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56-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14年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的根基就在于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传统美学是一种“向内求善”的伦理型美学,中华美学精神集中表现在它的“美善相乐”,“天人合一”,“和合之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学就是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代条件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学精神的产物,它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源泉,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真善美相统一的价值论体系,它将以美和艺术来塑造人民的灵魂,鼓励人民向上向善,以信仰之美、崇高之美,为实现振兴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吹响时代前进的号角.  相似文献   

14.
谢玲 《中国宗教》2023,(7):56-5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14年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2021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引导和支持我国宗教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增进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复兴取向规约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方向、路径与样式,构成中华民族再度兴盛的灵魂。相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重回世界前列。绝对意义上的复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存在品质重达时代高度。后者构成中华民族当代复兴更深刻的涵义。文明是人的生命活动及其结果(尤其是积极成果)的总体,本质上为人“文化”的结果与条件,具有“文化而明”的深层意涵。当代中国和世界历史的发展,皆要求中华民族开拓一种在根本上超越作为物性文明之资本文明的崭新文明。从文明视角看,中华民族当代复兴的取向就在于创造更有益于中华儿女生存发展,更有助于社会成员美好生活的新文明,并持之以恒地发展与升华之;在于开创当代历史可能范围内最有益于人之存在及其升华的文明形态。中华新文明不仅是人的文明,而且是“文化”的人的文明,需要“文化”的人与之相辅相成,创造进而升华文明,从而“配享”文明。  相似文献   

16.
道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之一,曾对中国 的社会历史产生过深刻影响,借用鲁迅先生的话来说,它乃是“中国根柢”,可称为东方文化的瑰宝,在21世纪里,无论从国内或国际情况来看,它都将和整个中华传统文化一道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其理由如下: 首先,从国内的情况来看,正因为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所以它的兴衰是和中华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在20世纪前50年里,中华民族处于列强的蹂躏之下,民族文化受到野蛮的践踏,民族的存亡危如垒卵。这个时候,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主流之一的道教,也和整个民族的地位一样…  相似文献   

17.
科学美学与科学理论———答樊嘉禄先生山东针灸研究所全息生物医学研究室(济南250014)陈少宗笔者在《医学与哲学》1994年第6期曾发表“全息生物医学与美学”一文[1](该文的原名是“从科学的美学原则看全息生物医学理论的科学价值”,编辑加工时更名为“...  相似文献   

18.
关于全息穴位系统和传统经络穴位系统关系的再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穴位分布的全息律”(亦可称为“穴位的整体缩影式分布定律”)被发现以来,针灸医学界对由此而引起的一些问题的看法至今未能统一,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有些人对全息物生物医学与传统针灸学的边界关系,或者说没有弄清楚全息穴位系统与传统经络穴位系统之间的边界关系,其中有的人夸大了全息生物医学的理论作用,而这种情形恰好出现在传统经络学说没有获得重大实质性进展的困窘阶段,故而使另一部分人产生了一种偏袒心理:对理论上比较容易理解、接受,临床应用上更为简便、安全的全息生物医学的进一步研究,是否会对传统的经络学说和传统针灸学带来灾难性的冲击呢?这种心理的行为作用往往是抵制或消极对待全息生物医学的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19.
蒋坚永 《中国宗教》2014,(11):57-59
一、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宽广的世界眼光,高度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精神和当代价值,在国际国内多个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20.
胡锦涛总书记3月4日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的委员时提出的“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的内容与天主教的十诫内容基本相一致,作为天主教徒,应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为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化风尚而作出应有贡献。中国天主教界也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分子,更应该是实践“八荣八耻”的模范。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文化建设。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一个人、一个家庭,只要做了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