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初春时节,花香阵阵,绿意盎然。走进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三合街道苗龙村的亘蓝母图布艺蜡染有限公司的坊区,几十位水族、苗族的绣娘、画娘们正用手中的针尖、蜡刀在绣片上勾画美丽的图案,完成着一幅幅水族马尾绣、苗族蜡染作品,描绘着彩色的未来。水族马尾绣、苗族蜡染都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水族马尾绣的独特之处,是以丝线包裹马尾,继而  相似文献   

2.
随着三都水族自治县旅游业的不断发展,马尾绣作为一种旅游纪念品受到众多游客的喜爱。在省、州妇联和民宗局的大力支持下,三都县妇联和民宗局在三合镇的牛场村农村技术学校举办了为期8天共70人的农村水族妇女马尾绣技术培训班。  相似文献   

3.
三都水族服饰视觉符号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是水族主要聚居地。水族服饰,尤其是女性盛装最具民族特色。调查发现,水族服饰中的艺术、审美因子发生于服饰的功能需要和结构,刺绣(绣片)、绲边、纹样既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属性,又是文化的视觉表现。而马尾绣这一特殊工艺,只流行于部分地区。任何民族文化、民族艺术研究、传承与发展都是系统的,也是工程性的。以艺术代替文化或以审美统摄艺术不仅错误,而且危险。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赴三都县开展扶贫工作调研5月21日至24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一行赴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开展工作调研,为新一年度的"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确定工作方向。南京基督教青年会、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杭州基督教女青年会、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等负责人及同工参加调研。调研先后走访了三都县福利院、县职业技术学校,考察了当地养老服务专业发展、师资、设备与建设情况,了解了当地扶贫工作情况及扶贫项目成果展,参观了以水族马尾绣为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宗教界紧紧围绕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决策部署,在中央统战部指导下,坚持"扶贫不能发展宗教""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等原则,积极投身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在扶持贵茸产业发展、支持马尾绣技能培训、扶危济困灾害救助、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打通电商扶贫渠道等方面精准发力,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宗教界紧紧围绕党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有关决策部署,在中央统战部指导下,坚持"扶贫不能发展宗教""宗教与教育相分离"等原则,积极投身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脱贫攻坚工作,在扶持贵茸产业发展、支持马尾绣技能培训、扶危济困灾害救助、解决"三保障"突出问题、打通电商扶贫渠道等方面精准发力,亮点纷呈。  相似文献   

7.
水族总人口为406902人,分布在贯州境内的有369723人,占水族总人口的90.86%。其主体群落在秦汉时期就定居在苗岭山脉以南珠江水系的都柳江和龙盘江上游一带。水族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能歌善舞的水族人民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歌舞,展现了水族独有的民族魅力,具有相当高的审美价值和科学价值,是水族传统文化中较为重要而不可缺少的部分,他们对于民族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民族经济和文明的发展程度。  相似文献   

8.
水语称le^13sui^33,音译“泐睢”,“泐(le^13)”即文字和书籍的通称,“睢(sui^33)”是水族的族内自称。水族文字字形独特古朴,水书内容博大精深。水书是历代水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水族的史书和“百科全书”,是中华古文字的“活化石”,支撑着水族几千年来的文字史和文明史。  相似文献   

9.
位于贵州省南部,有30万人口的三都县,水族人口占63%,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据《水族简史》记载,产于该县九阡镇地区的水族窖酒,已有千余年历史。窖酒是用当地产的摘糯、红糯等优质糯米为原料,用土制曲药发酵,采用传统的混蒸混烧工艺酿造而成。而且酿造出来的酒,必须用土制的坛子密封窖藏起来,  相似文献   

10.
水族,是我国56个民族中的一朵花,也是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的民族,全国40多万水族儿女。57%聚集在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水族地区旅游开发也可说是以三都为中心向周边幅射的旅游开发据点。  相似文献   

11.
水族卯节     
《贵州民族宗教》2009,(1):I0002-I0003
卯节,以阴历十月的第一个卯天来计算。是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洲三都、荔波两县毗邻地区的水族人民的年节,是水族同胞以对歌娱乐为内容的一项传统节日活动。三都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是卯节最为典型的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三都县是中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该地旅游资源丰富,民族文化深厚,充满了神秘、浓郁的水族文化特点,是民族文化旅游胜地之一。分析三都旅游发展的特点、现状,可以为三都旅游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剪纸艺术之乡”的都匀市奉合水族乡奉合村,有一位勤劳朴实、心灵手巧的普通水族农家女子,名叫韦帮粉,她不需要描绘,凭一把剪刀即能剪出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各种图案,她的剪纸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而且,她的剪纸艺术走出了贵州,走出了困门,是水族剪纸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中困水族剪纸艺术家第一人”。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闺蜜中兴起了“绣”热:有绣抱枕的,有绣鞋垫的,有绣手机链的。我来了个别出心裁:绣手帕。我是个古典型的女子,骨子里渴盼着有一袭绣着鸳鸯或是鲜花蝴蝶的卷帕,古代的女子都是亲手为之的。于是我找来一条白色的用过的旧帕子,买了一些五色丝线,便开工了。  相似文献   

15.
阳和山水     
《贵州民族宗教》2007,(3):I0002
都匀市阳和水族乡,总面积55平方公里,境内居住有水、苗、布依等民族,辖4个行政村,44个村民组,3106户、12456人,其中水族占总人口的84%,苗族、布依族占总人口的13.5%,几年来,该乡从实际出发,以突出地方特色为切入点,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思路,全面推进民族团结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1.问题的提出 水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总人口数约有43万人,主要集中居住在贵州、云南、广西等地。纯朴善良、勤劳勇敢的水族人民在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为了适应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因地理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各异,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具有浓厚民族风格和独具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水族传统体育项目不仅具有较高的竞技性,而且还表现出独特的水乡民间艺术风情。  相似文献   

17.
三都是全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历来被人们誉为“象凤凰羽毛一样美丽的地方”。三都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州东南部,都柳江和龙江上游,地处月亮山、雷公山腹地,全县土地总面积2380平方公里,总人口31.5万人,少数民族占96.3%,其中水族占64%,全国有一半以上的水族在这里聚居。这里喀斯特岩溶地貌发育充分,山青水秀,溶洞遍及县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刺绣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风格多样。因历史、地理、人文等多方面的原因,逐渐形成了以苏、粤、湘、蜀、汴五大名绣为代表的刺绣工艺。汴绣作为五大名绣的新进成员,因其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和艺术风貌独树一帜。本文以比较研究的方式展开论述,希望通过汴绣与四大名绣的对比分析,更加清晰地认识汴绣乃至中国刺绣的风格面貌,力求为汴绣的发展破冰开道,并最终推动中国刺绣工艺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氏正则绣产生于吕凤子创办的江苏丹阳私立正则女子职业学校,是凤先生开创了这种具有艺术性的新型刺绣。纵观百年正则绣的发展,可分为两段来研究。前50年属于学院性质的刺绣教学,后50年改称乱针绣而不再使用正则绣名并持续发扬光大。其最初的目的是为女性独立自主具谋生能力而创。经过吕氏三代人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正则绣人才。正则绣历经百年传承,在新世纪里绽放耀眼的光芒。  相似文献   

20.
绣画由中国刺绣与中国文人书画相结合而产生,由此形成的绣画文化对中国刺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韩希孟、沈寿两位刺绣大师的刺绣生涯探寻促使中国绣画文化形成的深层次的原因,对研究中国刺绣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