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云涛 《天风》2006,(11):16-19
圣经给我们启示了一种展翅上腾的生命,一种自由翱翔的生命,一种永不衰残的生命, 一种超越的生命。  相似文献   

2.
柏格森的生命哲学是一种"关于生命的哲学",但并非一种"基于生命的哲学"。柏格森区分了生命概念的两种含义,而他在《创造的进化》一书中所讨论的生命主要是生理生命。这样理解的生命,实际上是宇宙的两种运动,物质和意识的互相作用的结果。但值得注意的是,意识概念在一种宇宙论的意义上来加以理解,因为柏格森哲学有一种宇宙论的转向。  相似文献   

3.
自然生态美是地球经过长期发展演化而创造出来的自然本身的一种生境之美。自然生态美直接地呈现为一种整体的自然生命样态之美,具体地表现为自然生态的生机美、季相美、整体风貌美与和谐美。对自然生态美的把握与感受,是人的生命与大自然生命间的一种默契与相合,它不是一种置身自然之外的对象化感受,而是感受者与被感受对象处于同一时空境域,是一种互含互摄的、生命与生命间的平等对话与交流。是人全身心的投入与融合,是以人的全部生命熔铸于自然整体生命中而获得的一种"与天地同流,与万物合道"的超越性生命境界美。  相似文献   

4.
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在某种意义上亦可作为一种生命哲学和生命伦理学,它所阐明的精神运动的各个环节都饱含着对于生命的深度关切,毋宁说,<精神现象学>本身就是一种生命的精神表征,由此这种生命向度在其构筑的精神体系之中成为内在的伦理价值旨趣.在生命哲学与生命伦理学的语境下阐释<精神现象学>的生命向度,指明生命在时间和空间维度中的各个环节及其辩证运动过程,可为当下生命伦理精神的构建提供一种可能的哲学基础和精神质料.  相似文献   

5.
健康价值是内在价值与工具价值的统一.从系统论角度看,健康作为一种理想与完美的生命活动状态,与生命活动趋向的终极目标--物种的生存与繁殖--具有同一性.因此,健康是生命致力于追求的目标,也即生命的内在价值.健康是生命的内在价值,是现代社会将健康确立为一种天赋的基本人权的重要依据.但人的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意义与目标的多元性,也使人的健康外现为效能的一种形式或一种可行使的实际功能,也即具有一种工具价值.  相似文献   

6.
以儒学的进路探究当代生命伦理学的理论建构方式,离不开对儒家生命概念的特定内涵及其言说方式的准确解读。在此前提下,我们才能有效发掘儒家生命伦理思想的精神旨趣,并以一种开放眼光将之融入当代生命伦理学语境中,从而构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儒家生命伦理学。  相似文献   

7.
李抗 《心理学探新》2017,(4):296-300
梁漱溟的心理学是一种"生命范式"取向的心理学,该范式关注人类生命的主体自觉、生活行动和终极意义,区别于科学心理学的"实证范式"取向。梁漱溟的心理学是一种中国式意义疗法的心理学,具有"人心-生活-生命"三位一体的构成内涵。生命心理学范式弥补了科学心理学范式的不足,发展出了一种"有生命的心理学",这对本土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类心理危机的处理具有重要的启发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伦理一神教,关注生命是犹太人一神信仰的精髓之一.在追溯生命的源起,探讨生命价值,追求生命的延续和保护等问题上,犹太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判断.犹太人对生命的看法具有现世性和族群性的特征,理论上是一种信仰和思维方式,是犹太人虔信上帝的呈现;实践上,又是一种行动方式和行为品格,引领犹太人实现生命的价值和族群延续.这种生命观,对任何有兴趣思考自身价值的个人和群体都存在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客观事实。面对生命的神奇,人们总会赞叹造物主的伟大与恩赐,感叹宇宙给予自己的竟是如此特别而美妙的礼物。可是,死亡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一种客观事实。面对死亡的恐惧,人们又会哀叹造物主的冷酷与无情,悲叹宇宙给予自己的礼物竟是如此脆弱与短暂。穿透常人的感叹和悲哀,直面生和死,追思生命的来和去,探究“长生久视”(《老子》第五十九章。下引仅注章数)路,唯有生而又死的世世代代的思想者和养生者。老子即是其中的一员,且是其中最早的一位。老子的生命论包括生命的由来与归宿、生命之路的选择以及生命的超越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
"拙"一词虽在日常生活中是不灵巧、不巧之意,但是在文艺理论创作中不仅是一种创作原则,也是一种审美标准,更是一种高尚的审美追求和人生旨归。中国的诗书画和园林建筑中,都将"拙"发挥到了极致。"拙"具有深刻的美学价值,其中生命意蕴是其最凸显的美学意味和生命哲理。"拙"中体现着一种自然浑成、天人合一的生命率真美,也蕴含着拙中藏巧、超越本体的生命智慧美,更是一种极炫充实过后的生命自由美。对"拙"的生命意蕴进行发微,旨在为现代浮躁多欲的物质社会的人们带来一丝心灵的慰藉和生活哲学的引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审美文化从本质意义上说是一种与天地亲和的生命文化,儒家传统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肯定天人之间所具有本体论的一致性,因此儒家不从信仰出发来解释生命的伟大德行,而是从生生不息的生命本身来观照道德的本源。儒家作为生命的实践者,凭借其内在的生命力量,通过澄心静虑、心游目想,通过直观感悟、直觉体悟,以达到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这一过程既是道德主体的一种心理体验,更是道德主体通过一种外在践履工夫的求证。  相似文献   

12.
先秦儒家把人理解为一种追求将自然生命与文化生命圆融无碍的德性的生命存在,而能够在整体上涵容和实现这一生命精神的是礼乐,其中乐的作用在于建立一种自然的心灵秩序,礼的作用在于建立一种伦理的行为规范。德性生命的自我圆成需要"致礼乐之道",礼乐之道是在礼乐文化—礼乐生活—礼乐政治的思想逻辑中展开的,因而礼乐精神的现代重光也需要在这样一种思想逻辑中作整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3.
论医学宽容——兼全球生命伦理是否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成熟的伦理风格,一种时代精神,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应提倡和关注宽容主义,宽容伦理学的建立对医学和社会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生命伦理学尤其需要宽容技术,宽容使全球生命伦理的建立成为可能;我们应争取主动快乐的宽容,宽容不是放弃思想,而是选择自由。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全球生命伦理,就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生存。  相似文献   

14.
以儒道释为主体的中国哲学是一种生命之学,而与此关联的中国古典美学则体现为一种生命美学形态。其具体表现为四个方面:其一,中国哲学对性情相融、身心互涉、流贯一体的有机整体之理想生命主体的看法,实蕴含着感性、情感与自由的美学维度;其二,中国哲学的天道观视宇宙万物为一种有机生命的存在,打开了生命自得之场的生生之美;其三,中国哲学心物一体的理想性主客关系,使得人与外物的活动过程呈现出与世界一体化的交融遇合之美;其四,中国哲学所追求的天人合一、安顿生命的天地境界,亦是一种"显现真实"的大美之境。中国古典美学在审美之人、审美之物、审美过程、审美之境等方面的理解都贯彻了一种生命精神,它是理想生命存在形态的当下"演示"。  相似文献   

15.
生命教育在我国已经扬帆启航。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又是一种价值追求,关怀人们生命的成长是教育的本真。虹口区是上海市最早开展学校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区之一,为此,我们专门走访了虹口区教育局副局长、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屠传信先生。  相似文献   

16.
生存结构与心灵境界——面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哲学可视为一种“生命哲学”或“生存哲学”,它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就是“生存结构”或“生命结构”,而这种生命结构本质上又体现为阴阳结构.阴阳结构或阴阳范畴,从其内容来看,其实也就是中国人的心灵结构,同时也是我们的心灵境界,体现了一种生命关怀或“生命忧患”意识;从其形式方面来看,则是一种“结构思维”方法。当今人类面临着许许多多紧迫的世界性、全球性问题,以《周易》哲学为代表的中国生命结构哲学或许能够给我们以相当的启示.答案就是;多元一体,共存互补。  相似文献   

17.
《正常与病态》一书通过对正常与病态关系的研究,提出病态并不是正常的量变,所谓科学地区分正常与病态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只有通过病态才能认识正常,才能认识生命的本质。病态不仅仅具有负性的价值,亦有积极的创造性价值,生命通过病态的创造性价值主动适应变化的环境。从本体论上看,生命个体是一种关系的存在;从认识论上看,生命具有创造性;从价值论上看,生命亦是一种规范性的存在,生命本质即个体性。医学治疗应尊重生命的个体性。  相似文献   

18.
裴延宇 《哲学分析》2024,(1):74-87+197
当代生命哲学要求重新理解生命自身的目的性与统一性,它们都指向了亚里士多德这一共同源头。在亚里士多德哲学中,营养灵魂是一种基础性的灵魂能力,它又有(狭义的)营养灵魂和生殖灵魂之分。理解它的关键在于论证两种能力的统一性并揭示其形而上学意蕴。(狭义的)营养灵魂和生殖灵魂之间构成了一种“不一不异”的关系,二者形成一种闭合循环,保证了生命体的“生生不息”。同时,对于今天的生命哲学而言,亚里士多德营养灵魂学说重要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种无心智的目的性,这有助于更加深刻地把握身心关系与生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以为,生命是一种坚持。 生命的坚持是需要一种信念的。在挫折、艰辛或各种美好的诱惑面前,我们很容易放弃自己的追求。或许我们曾经皓首穷经仍无皇皇大作,或许我们曾历尽失败仍远离成功。然而,请对自己说:生命需要坚持。在坚持的一路风尘中,你充实了生命,生命因你的坚持而获得最好的诠释。于是,你倾斜的信念之塔重新端正;你身心俱轻,拥有了那份恬静。当然,能够做到如此,我们必须对自己的坚持有清醒的认识,不管它是为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树立的宏伟目标,还是一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境界,或是一份小之又小的个人心愿,生命里的这份坚持必须是真实的,这样才能持久永恒。  相似文献   

20.
因何而放生     
比如说生命,一直都是一种很珍贵的东西。也许你把自己的生命看得很轻很轻,你‘仍然可以存在。这无需任何理由的存在便是你的一种权力。生命是没有大小的。不管是庞然大物、抑或是小小线蚁,都应给予它们一角生存的空间,我们剥夺它们生存的权利像是一种犯罪。事实上,生命的存在是很难的,我们常常渺视另一种生命的存在,在一角童心里,也许能够找到那种无尽的忏悔。一直看到鸽子在茫茫的天空中飞行,它们或银灰或洁白的羽毛让人产生无边无际的还想。小时候也曾想过,长大后要做一只鸽子,或者一只苍鹰。而我看到的那两只鸽子却是在笼子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