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5年3月9日,罗国杰教授与世长辞,伦理学界沉痛哀悼。罗国杰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伦理学家、教育家。他不仅是新中国伦理学事业的奠基者、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开创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理论的重要创建者,而且是中国第一份伦理学专业期刊、中国伦理学学会会刊《道德与文明》(原名《伦理学与精神文明》)的主要发起者、创办者,并先后担任主编、编委会主任。罗国杰教授也是在《道德与文明》上发表文章最多的  相似文献   

2.
彼得·雷尔顿(Peter Railton)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哲学系教授、美国哲学学会中部分会主席.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在伦理学和科学哲学领域发表了一系列领先的论著.在本采访中,雷尔顿教授就元伦理学的学科属性、实践理性的本质、道德心理学的视域和方法、后果主义的基本关切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3.
伦理学者的时代责任———读许启贤教授的三部伦理学论著徐嘉道德是实践理性。伦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它要回答时代道德生活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价值目标,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这是我国当代伦理学者在改革开放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新的...  相似文献   

4.
韩东屏教授的新著《人本伦理学》于2012年8月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著集作者三十多年伦理学研究之所思、所悟、所得,通过道德本体论、道德建设论、道德践履论三大部分,建构了一套“人本伦理学”理论体系.其中,道德本体论是关于道德本身诸问题的论述,道德建设论是关于社会主体的道德实践的论述,道德践履论是关于个体道德主体的道德实践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罗国杰教授对我国伦理学事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罗国杰教授晚年理论思考的重心之一。罗国杰教授既坚持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本原则,同时又从现实出发,力图从理论上推进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钱焕琦教授的新作<教育伦理学>在以往研究和积累的基础上,对当代中国教育伦理状况和道德呼唤作了全面而又细致的分析和阐述. 首先,创新了教育伦理学的研究对象.钱焕琦教授认为,教育伦理学应当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将一切与教育相关的伦理关系摄入自己的视野.  相似文献   

7.
正王小锡教授的《经济伦理学——经济与道德关系之哲学分析》由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该著作以全新的视角,对经济与道德关系进行了哲学分析,提出了"经济德性""道德资本""道德生产力"等重要概念,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研究思路。该著提出了"经济德性"的概念,在遵循经济规律、紧扣经济运行环节、吸纳经济学理论、直入经济活动中,客观地分析和阐述了经济内蕴的道德禀性,  相似文献   

8.
"道德生产力"与"道德资本"是两个相互关联的经济伦理学概念,后者是前者合乎逻辑推进的结果,王小锡教授在这两个领域作了诸多积极有益的探讨,丰富了我国经济伦理学的知识理论体系.在理论上阐明"道德生产力"的道德闲限及其生产力特性,并在此基础上厘清"道德生产力"研究的应有理路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促进"道德资本"研究的拓展和深入,推动我国经济伦理学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9年11月27号至29号,由中国伦理学学会、中南大学应用伦理学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全国学术研讨会在长沙普瑞温泉酒店隆重举行.此次会议受到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清华大学万俊人教授与卢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朱贻庭教授、复旦大学林宏星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唐凯麟教授和张怀承教授、湖南大学陈谷嘉教授、南京师范大学高兆明教授等诸多伦理学名家聚首一堂,围绕由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李建华教授牵头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中国道德文化的传统理念与现代践行"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段素革 《哲学动态》2023,(8):118-125
<正>何怀宏是我国著名伦理学者,现为郑州大学哲学学院特聘首席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伦理学及人生哲学、社会与文明历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学术著作有:《良心论:传统良知的社会转化》《世袭社会:西周至春秋社会形态研究》《选举社会:秦汉至晚清社会形态研究》《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公平的正义:解读罗尔斯〈正义论〉》《伦理学是什么》《生生大德》《新纲常:探讨中国社会的道德根基》《文明的两端》等;另有哲学随笔及文集《若有所思》《心怀生命:和孩子共读的生命启蒙书》《比天空更广阔的》《中国的忧伤》《独立知识分子》《念兹在兹》《活下去,但是要记住》《人类还有未来吗》《仅此一生:人生哲学八讲》等;  相似文献   

11.
<正>在近六十年的学术研究生涯中,罗国杰教授作为主要学术带头人为创建新中国伦理学的宏大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出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其著作等身、卓见非凡,为伦理学从业者和学生所敬仰。在其多达数十卷的著述中,1980年在《哲学研究》第6期发表的题为《论科学技术、物质生活与道德的关系》一文,为国内学术界较早关注这一课题的力作,为奠定和开拓我国科技伦理学、生态伦理学乃至整个应用伦理学确定了基  相似文献   

12.
《伦理学研究》2007,(1):F0002-F0002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于2000年10月被教育部评定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伦理学研究所及1996年成立的道德科学研究院。基地顾问由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担任,前任主任为焦国成教授.现任主任为吴潜涛教授,葛晨虹教授为基地常务副主任,龚群、肖群忠教授为基地副主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于2000年10月被教育部评定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其前身是1987年成立的伦理学研究所及1996年成立的道德科学研究院。基地顾问由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担任,前任主任为焦国成教授,现任主任为吴潜涛教授,葛晨虹教授为基地常务副主任  相似文献   

14.
正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而兴起的经济伦理学研究,在近三十年的学术史中,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概念范畴。其中王小锡教授提出的道德资本的核心概念,已成为引领经济伦理学科发展的卓越理论成果。当我们谈论道德资本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在《道德资本论》中,围绕着道德资本这一核心概念的经典演绎和精当阐释,王小锡教授以其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现实案例,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的经济伦理学理论大厦。道德  相似文献   

15.
王小锡教授与彼得.科斯洛夫斯基教授近期在南京师范大学进行了一次学术对话,双方就金融危机中的伦理问题、企业道德及其作用、企业自由和企业责任、道德资产及其评估体系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组织,人大暨中国伦理学代表团在中心主任葛晨虹教授的率领下于2014年9月28日至30日访问了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并与对方进行了广泛而富有成果的学术交流。代表团成员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焦国成、肖群忠、温海明教授,郭清香、张霄副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湖北大学江畅教授,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周中之教授,《道德与文明》主编杨义芹研究员,《齐鲁学刊》杜振吉教  相似文献   

17.
探索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当代形态,构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伦理学体系,是当代中国伦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2018年7月,中国人民大学张霄副教授就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研究的若干问题访谈了宋希仁教授。访谈中,宋希仁教授不仅交流了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看法,还创造性地把黑格尔的法哲学与中国伦理文化中的人生哲学结合起来,提出了融合伦理、道德、礼仪三种法的形式的新型伦理学构想,为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理论形态提供了有益的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道德与文明研究中心”隶属于湖北大学哲学学院,是具有研究优势和特色的湖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主任为博士生导师江畅教授,常务副主任为博士生导师戴茂堂教授。研究中心以伦理学博士点、伦理学省级重点学科、哲学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为基础,以伦理学  相似文献   

19.
<正>2015年6月1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马克思恩格斯道德哲学研究暨宋希仁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  相似文献   

20.
2005年2月,由王小锡、华桂宏、郭建新三位教授领衔完成的《道德资本论》由人民出版社出版。拜读之后,笔者感觉这本以建构道德资本理论体系为主要内容的经济伦理学著作,选题立意深远、叙述结构宏大,内容博大精深,资料翔实全面,不仅对古今中外的道德资本理论进行了精当的梳理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