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什么叫做智力?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个体身心发展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关于智力发展的动力问题,归根到底就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怎样?各起怎样的作用?这个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云,莫衷一是。这不仅是自然科学的问题,而且也是哲学的问题。本文就现代分子遗传学和哲学的观点论述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个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关系的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辉华  王辉 《心理学报》2011,43(2):188-202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个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探讨。来源于75项研究的87个独立样本满足了元分析的标准(N=12882)。元分析结果发现, 整体上个体情绪智力与工作场所绩效有中等程度的相关(r=0.28); 情绪智力测量工具、绩效衡量标准、实证数据特点和文化差异等会调节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多种调节效应中, 中国文化背景下它们之间的关系最强(r=0.37)。结果表明, 情绪智力能有效地预测工作绩效; 情绪智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强度受不同因素影响会发生小幅变化; 文化差异对它们之间关系的影响最为明显。此结果提供了情绪智力预测工作绩效的精确估计, 并能为未来情绪智力研究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3.
对智力概念理解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调查了中澳两国的成人和儿童对智力概念内容构成的看法,结果表明,尽管文化社会背景不同,但人们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仍有很多共同之处,特别是对作为一般能力的智力品质及与智力有关的个性特征的评价很接近,这一结果有利于支持智力概念普遍性观点;成年人与儿童的观点比成年人之间的观点显示出较大的差异,这似乎表明对智力概念的理解也存在一个逐渐成熟发展的过程;各类被试对有关个性品质评价的高度一致性表明了有关“非智力因素”对发展智力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智力和智力训练要进行智力训练,必须弄清智力的涵义。什么是智力?这是心理学界长期研究的一个课题。但是,由于各自的观点不同,所强调的方面不同,所以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统一的定义。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观点: 1、适应的观点。认为智力就是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智力愈高的人,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愈强。在任何一种环境中,能从容应付,恰到好处。德国心理学家斯腾(Stern,W。)认为,智力就是个体于新要求有意识地适应的一般能力,是对生活中的新课题和条件的一般的心理顺应力。  相似文献   

5.
李艳玮  李燕芳 《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700-1706
自发展认知神经科学兴起以来, 研究者就开始借助MRI等脑成像技术探讨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和功能特点等之间的关系, 这为揭示行为发展与生理成熟之间的关系、儿童认知发展的神经活动规律、正常和障碍群体的独特大脑神经结构及活动特点等提供了重要启示。通过对有关儿童青少年智力、工作记忆、反应抑制等认知能力发展与大脑结构发育、大脑功能发育之间关系, 以及认知能力训练与大脑可塑性等研究的介绍, 指出发展认知神经科学的未来研究应重视采用纵向设计, 关注自然成熟和经验对正常或障碍儿童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脑发育关系的交互影响, 同时从练习和训练的角度对大脑可塑性的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最近孙开泰同志以其新作《从<管子>研究看郭沫若对新史学的贡献》文稿见示,文中专节讨论了郭沫若同志对《管子·心术》等篇研究的意义,以及近年学术界关于这方面的不同意见。《管子》这几篇和我参加整理的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很有关系,这个问题自然引起我的浓厚兴趣。下面试谈几点想法,未必有当,只是希望有更多学者注意《管子》这几篇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关于“抽象”和“具体”这对范畴的涵义,人们的理解很不一致。在辩证逻辑研究中,有的同志把它们当作思维形式的范畴来使用,认为抽象具体律是思维形式的规律;有的同志则把它们当作思维内容的范畴来使用,认为抽象具体律是构造理论体系的特有规律;此外还有“抽象同一”、“具体同一”的说法,相当一部分同志认为前者是形式逻辑的规律,后者则是辩证逻辑的规律。在真理问题的讨论中,有些同志认为真理不仅是具体的,也是抽象的,是抽象和具体的统一。持这种意见的同志又有两种不同的理解,一种是把具体性理解为特殊性,而把抽象性理解为普遍性,另一种则认为真理在形式上是抽象的普遍性,在实质上  相似文献   

8.
人际价值观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际价值观研究一直是个令人感到棘手的问题。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它的复杂性,例如,人际价值观的结构怎样?假如是多维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和发展序列如何?人际价值观的研究应从社会文化角度还是认知发展角度展开,还是二者兼而有之?二是它的模糊性,许多心理学家对价值和行为之间的关系感到疑惑。有的认为信息涉及的是实际社会世界的知识,而对这些知识的评估则涉及到一个理想社会世界,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从另一角度来考虑,假如个体或社会没有价值观念作指导,该是怎样的一幅行为图景呢? 基于以上原因,人际价值观的研究一直很少有人涉足。这可从研究文献中得到证  相似文献   

9.
或许你会反对这个题目说:“这是扯到哪儿去了!逻辑与碎尸案有什么关系?”我说,很有关系。逻辑不仅与这桩案件的侦破有关系,它和任何一桩案件的侦破都有关系,而我们这篇小文章,仅不过是借这桩碎尸案,粗略地说明它们的关系罢了。一桩刑事案件的出现,总是既成的事实已摆在那里。至于这个案件是怎样发生的?作案人是谁?作案人已经逃向何处?作案的整个过程如何?都需要经过慎密地调查才能搞清。  相似文献   

10.
思维和存在没有同一性吗?——和世诚同志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诚同志的“‘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唯物主义的原理吗?”一文,我最初在“光明日报”上读到时,就感到不能同意他的意见。现在“哲学研究”把这篇文章加以转载,希望大家讨论,我很赞同这种做法。这是一个重要问题,牵涉到哲学基本问题的一个方面,还牵涉到对辩证法的基本规律的认诚,大家来讨论一下,把它弄清楚,是有必要的。当然,在世诚同志看来,“这个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许多著作是一个早巳彻底解决了的问题,而且为哲学史的事实所证明了的”,可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这个问题是怎样解决的呢?哲学史的事实又证明了什么呢?世诚同志却和我们有很不相同的了解。那  相似文献   

11.
深入研究马克思对美的问题的看法,对发展我们的美学科学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最近,蔡仪同志的《马克思究竟怎样论美》(载《美学论丛》第1期)一文,是一篇认真研究马克思怎样论美的文章,在我国美学界这样的文章还是不多的。但是,我在学习研究了这篇文章之后,感到蔡仪同志对马克思的观点的解释是不正确的或不完全正确的。为了探求真理,我想坦率地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就教于蔡仪同志以及关心这一问题的其他同志。  相似文献   

12.
当前发展伦理研究中关于"发展"的伦理涵义的考察,有三条进路:对经验的事实的归纳性表述;从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的反思出发而达到伦理上的突破;一种广义视角的综合.它们都无法保证"发展"的伦理涵义的普遍必然性,这要求我们必须从"发展"概念本身来阐明它的伦理涵义,这是发展伦理研究的一个基础性和前提性论证.我们会发现,必须给"发展"加上一些限定条件,它才具有伦理涵义.  相似文献   

13.
我很同意“中国穆斯林”第八期楊貴、李华国二位同志提出的宗教負担問題的意見,同时我感到在全国各地清真寺宗教开支情况虽有不同,但大体上是与这二位同志所提出的相符。这个問題是关系着回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我认为在今天是有研究和解决的必要,因此我談一談我对宗教負担問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什么是思维?     
在关于真理标准、形象思维以及思维与存在同一性问题的讨论中,我注意了报纸杂志中对思维这一概念的提法,发现很不一致。为了弄清思维这一概念的涵义,我谈一谈应当如何准确地理解思维这一概念。恩格斯说:“究竟什么是思维和意识,它们是从哪里来的,那末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人脑的产物,而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不言而喻,人脑的产物,归根到底亦即自然界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高校教育中,如何发展学生的智力,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的重大研究课题之一。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学生的智力水平怎样?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智力水平有无显著差异?体育教育对大学生智力发展有何作用?怎样在体育教育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些是本研究试图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师生关系与智力障碍学生同伴交往能力之间的关系,并考察自我控制能力在其中所起的作用,通过培智教师填写同伴交往能力量表、师生关系量表以及自我控制量表对384名智力障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1)亲密型师生关系正向预测智力障碍学生的同伴交往能力,冲突型和依赖型师生关系负向预测同伴交往能力;(2)自我控制能力在亲密型、冲突型和依赖型师生关系与智力障碍学生同伴交往能力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自我控制能力在冲突型师生关系与同伴交往能力之间的中介作用受到性别的调节,即这一中介作用只存在于智力障碍男生群体。这为学校和家长培养智力障碍学生同伴交往能力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心理健康与智力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所谓智力是指人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能力的有机综合。上述各种心理能力,则是构成智力的各种要素。近年来,国内关于如何发展学生智力的研究和讨论,大多偏重于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各种智力因素上,而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其智力发展的重要影响。关于什么是心理健康的问题,虽然目前在心理  相似文献   

18.
正EPR关联与波函数塌缩是量子力学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分别揭示了世界的相互关联性以及实在与观察之间的关系。本文先介绍这两个基本概念的涵义,然后分析它们与中观佛教空性之间的关系。一、EPR实验所谓EPR实验,是由爱因斯坦、波尔多夫斯基和罗森三位科学家共同设计的一个著名的反量子力学的理想实验。它后来发展出许多不同的版本,下面是其中之一:假设一具有动量P的物体A被分为两部分,分  相似文献   

19.
朴素智力理论是没有系统学习科学智力理论的成年人对智力的经验性认识。对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个体如何建立对客观世界的理解。本文从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朴素智力理论的影响因素、对自己或他人智商的估计三个视角介绍了有关成年人朴素智力理论的研究。成人对智力本质的理解有跨文化的一致性,大多包括问题解决、言语能力、社会能力三个方面,这与科学智力理论有一定的相似;成人的朴素智力理论也受到环境、文化、“聪明人”原型年龄的影响;成人对智商的估计有中等程度的准确性。总的来说,成年人对智力的朴素认识是比较准确的。不同层面的个体经验很可能塑造了智力的朴素理论。  相似文献   

20.
一、叶幼成著《储蓄心理学》序一本厚厚的书稿放在我的面前,使我这个长期从事心理学教学的人读起来,感到很有新意。这本书稿,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叶幼成同志写的《储蓄心理学》。这是他与黄伟如同志编著的《怎样与银行打交道》一书出版后的又一新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