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吴飞著《现代生活的古代资源》一书于2015年8月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作者近年来陆续写出的《现代中国的古代资源》《今天怎样做北大人》《非基督徒的基督教研究》《自由中国新礼治》《慎终追远:现代中国的一个童话》《探寻礼乐文明的精神》等十一篇文化随笔。在目前复兴国学的各种声音极其嘈杂的状况下,作者既反对盲目的复古主义,也反对对传统思想的全面否定。他主张:在认同现代世界的基本价值的前提下,以古代文明的资源来平衡现代性的各种问题,从而使现代生活变得更加丰富,这既是西方现代性的经验,也应该是现代中国文化的未来。而  相似文献   

2.
作为现代人读古代经典,存在着时间差距;作为西方人读中国经典,又存在着地域差距.我们应该如何有效地解读与我们存在着多种差距的经典呢?笔者试从分析"智"和"愚"两个概念出发,来探讨《道德经》的内在逻辑及本末思想结构.只有我们对经典本身的理解健全,方可进行有意义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湖北大学江畅教授新著《西方德性思想史》由人民出版社于2016年7月出版。该书分古代卷、近代卷、现代卷上、现代卷下四卷,总计334.9万字,是国内第一部系统介绍和研究西方德性思想史的著作。作者坚持忠于元典、突出重点、尊重原貌、总体观照原则,在认真研读西方古典思想家原著的基础上,对西方自古至今的德性思想作初步的系统疏理和阐述,并力求揭示其演进过程、精神实质和显著特色,着重阐明西方主要思想家德性思想的来龙去脉、基本观点、内在逻辑、突出贡献和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4.
《乐记》受到了《荀子》和《易传》的影响,由此形成了两种根本不同的美学观。其中源于《荀子》一系的美学思想以现成性的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的源泉在于心与物相感,而源于《易传》一系的奖学思想则以生生性的生活世界为哲学基础,认为音乐以生活世界的本体为源泉。在以西方主客二元文化为主导的现代语境中,现代人对源于《荀子》的美学思想有明确的理解,但对源于《易传》的美学思想却发生了十分严重的文化“误读”,以致于多数现代学者将其全盘否定。其实,只有来自《易传》的美学思想才是《乐记》理论的精华,它真正代表了中国美学的精神,是西方传统文化难以解读的中国学术思想,是中国人对世界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5.
史华慈从阿伦特的诸多著作中得出结论,认为阿伦特哲学思考的终极关怀旨在探究现代危机的社会根源,这个危机根源可以概括为源自于古代城邦的追求政治行动、公共福祉和政治自由的高贵生活的缺失。史华慈基于思想史发展脉络及其犹太人身份,批判性地指出阿伦特的愿景所具有乌托邦式的民粹主义面向,受到古典崇拜的德国浪漫主义的影响,并背离了犹太教传统。史华慈通过对阿伦特整体思想的反思,一方面捍卫着犹太人的身份,另一方面也表达出了对解决现代社会危机之路径的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6.
《考工记》作为我国春秋时期记录古代传统技术的开端文献,集中体现了齐国的工艺美学思想,其记录内容丰富而繁杂,为现代工艺美学研究奠定了基础。自德国出现的未来引领西方现代设计的包豪斯精神,其设计理念和设计教育精神直至今日仍然是设计领域研究的主题。本文一方面研究《考工记》的工艺美学思想,挖掘中国传统手工技艺的设计思想和原则,另一方面与对世界现代设计影响深远的包豪斯精神相比较,研究现代设计的起源和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古代逻辑史的研究上,梁启超最早于1904年撰写了《墨子之论理学》一文,试图用西方传统逻辑的观点概要介绍了《墨经》中的逻辑思想。1922年,作为我国第一本中国逻辑史专著、胡适的英文博士论文《先秦名学史》在国内出版,也肯定了《墨经》六篇中有重要的逻辑推理学说。自此以后,《墨经》逻辑就成了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几乎所有涉及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通史或段史著作都把墨经逻辑作为中国古代逻辑的重点和主要代表,对墨经逻辑思想的发掘也越来越丰富。解放后还先后出版了四本墨经逻辑的专著,而且都把墨经逻辑描述为一个相当完整、相当科学的理论体系,称之为“墨经逻辑学”或  相似文献   

8.
常新 《管子学刊》2011,(1):127-128
《老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经典,对中国思想史影响极大,历来不乏研究。但是由于资料与理论方法的限制,20世纪以前的研究始终没有大的突破。20世纪以来,中外学者对《老子》的研究出现了大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研究方法的突破,如古史辨学派提出的疑古思想和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相似文献   

9.
<正> 中西文化发生碰撞的结果之一,是使做中国学问的人,除了熟悉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性、命、道、器之类的概念,天人、古今之类的问题外,还了解了出自西方传统的一系列概念和范畴,诸如精神、物质、唯心论、唯物论、思维、存在、差异、同一、辩证法、形而上学等等;并且使他们有可能借助后者作为理解的框架,去透视中国的传统思想。王永祥先生的《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史》(齐鲁书社1991年5月出版)就是以源自西方的同一性概念为视点,全面清理中国古代同一思想及其发展演变的一部力作。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关于中国古代同一思想研究的专著,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王先生这部著作的写成,恰好应了中国“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老话。50年代末60年代  相似文献   

10.
<正> 反思过去,思考未来,对于任何一个民族、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必要的;对于中国,自然也不例外。中国古代文化思想渊远流长,近代文化思想又与现代文化思想息息相关,联系紧密,所以,反思过去,对于探索中国当代文化思想发展的道路,就显得更为重要。解放以后,曾有不少学术著作对过去进行过反思,但其深度抑或广度,也都不能令人满足。最近出版的张锡勤教授的《中国近代思想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出版,下简称《思想史》)和陈庆坤教授的《中国近代启蒙哲学》(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出版,下简称《启蒙哲学》)对过去  相似文献   

11.
郭丽 《管子学刊》2012,(4):125-126
山东大学曾振宇教授的专著《思想世界的概念系统》2012年8月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此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成果。曾振宇先生作为山东省"泰山学者"、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孔子研究院特聘教授、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访问学者,多年来潜心于中国古代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他的研究,既涉及孔子、孟子、荀子著作本身,  相似文献   

12.
杨百顺教授继《西方逻辑史》之后,又有新作《比较逻辑史》问世。这是一部以古今为经,以中国、印度、西方为纬,加之与其他科学旁比的,在比较中研究逻辑科学的发生、发展历史的一本学术专著。《比较逻辑史》全书分古代、中世纪、近代、现代逻辑四篇,十七章,四十余万字。此书材料丰富,视野广阔,见解新颖,读后使人爱不忍释;此书  相似文献   

13.
《袁氏世范》的伦理教化思想及其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誉为“《颜氏家训》之亚”的《袁氏世范》,在中国家训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袁氏世范》包含有丰富的家庭伦理教化和社会教化思想 ,在许多方面都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和训俗的内容、方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研究《袁氏世范》,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文明建设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颜氏家训.教子》的家庭教育心理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建榕 《心理科学》1998,21(4):369-370
《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第一部家教专著,为南北朝时期“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颜之推所著,其内容涉及教育、经济、文化、社会习俗等方面,以家庭教育的论述为重点,对我国传统家教影响很大,古人评价“古今家训,以此为祖”。这本家训引起学者们的广泛重视,几乎每一本教育史都要谈到颜之推的教育思想,如毛礼锐、沈灌群的《中国教育通史》、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思想史》等都把它放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在心理学领域,吴凤岗的《中国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中就对《颜氏家训》有所阐述;在杨鑫辉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中,也专…  相似文献   

15.
《易经》与《老子》在世界文化史上被视为中国古人的智慧结晶,它们有着共同的源头活水。《老子》作为中国第一部有体系的哲学著作,又从《易经》中吸取了智慧,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辩证思维。老子从《易经》中吸取了哪些辩证思想因素?作为老子辩证思维的源头之一,《易经》给予老子哪些启发?本文拟对此进行简要论述。《易经》属占筮之书,由符号和文字两部分构成。符号包括八经卦和六十四别卦,文字有卦辞和交辞。符号系统和文字系统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思想因素,直观地表达了中国先民的科学、理性思想。这些思想为周守藏室之史、在…  相似文献   

16.
受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之影响,《参同契》在化学史、思想史领域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化学史领域,研究者开拓了自古以来未曾关注过的问题,讨论了《参同契》中的化学知识,尤其注重考察《参同契》对中国乃至世界化学史的影响。而在思想史研究方面,学者们全方位探讨了《参同契》涉及到的思想问题,诸如《参同契》所蕴藏的丹道思想及其与汉易、谶纬、黄老等的关系,还探讨了《参同契》在道教丹道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前人的研究虽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在:研究态度和方法有待进一步检讨、研究视域不足、研究深度不够、未能形成问题域、论证不充分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管子》经济思想中的伦理观翟广顺《管子》所蕴藏的经济思想,不独在我国经济思想史中是出类拔萃的,就以世界古代经济思想而言,它也是一颗稀世的明珠。也许《管子》博大精深的经济理论太具穷追之魅力,也许古往今来的经济活动一直受着《管子》影响力之左右,反正,人们...  相似文献   

18.
<正>张荣明先生是宗教思想史和政治思想史研究的专家,目前已有《殷周政治与宗教关系研究》、《权力的谎言——中国传统的政治宗教》、《中国的国教——从上古到东汉》、《中国思想与信仰讲演录》、《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中华国学》等专著问世,表现了作者对于宗教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考。其中《信仰的考古——中国宗教思想史纲要》系统梳理了中国宗教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读后使人颇受启发。该著  相似文献   

19.
文章检视了以往《庄子》体育思想研究的发展轨迹,认为过去《庄子》体育思想研究发展的突出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养生思想是研究重点,二是哲学透视是研究主体,三是与道家、道教密切关联。而在把《庄子》体育思想放置于中国古代体育整体发展环境中研究和加大《庄子》体育思想研究的政府引导力度,以及《庄子》体育思想研究与西方体育思想研究密切结合上,尤其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刘玉宇 《现代哲学》2004,2(3):69-79
以西学方法整理中国思想史的必要,前辈学者已为我们提供了研究的范例。但如何看待重构中国古代思想史图景和运用西方理论和概念体系的矛盾?本文比较了史华慈和葛瑞汉对先秦思想史的研究,试图以此来探讨不同方法论进路对研究和理解中国古代思想的意义。本文考察了两人的文化观,认为二者的区别不在于持文化类同说还是文化特殊论,而在于他们是在文化的哪个层面讨论问题。史华慈不承认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文化现实背后存在什么本体性的结构,认为构成文化的人、事件、思想都是处于特定历史情境下的特殊经验,而不是抽象的概念。葛瑞汉则试图揭示文化中相对稳定的、普遍的因素。在不同视角的引导下,两人向读者展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古代中国思想史图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