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李莹 《美与时代》2004,(7):79-81
一、魏晋思想家论文艺审美主体的心理基础 在文学艺术的创造与鉴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心理基础显得异常重要.它不仅决定着审美活动发生、发展的整个过程,而且直接影响着文学艺术审美价值的实现形式.早在先秦时代,老子提出的"涤除玄鉴",庄子提出的"心斋""坐忘""虚静",管子、荀子提出的"虚壹而静"等,都曾涉及到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的心理基础问题.  相似文献   

2.
人类认识(心有征知)的对象是感觉(天官薄类).感觉模式具有先验性.人类据此确立命题原则:逻辑原则、简单原则等.主体因为有善恶喜好,故要虚;认识不同而平等,故壹;心有萌动,故静.针对先秦学者在名实问题上产生的一些混乱,荀子提出:行、调、约等方法,强调在概念的实际运用中把握它.  相似文献   

3.
荀子的"心"具有两层境界。第一层境界是理性认知与伦理实践之心。在这一层境界中,人的心通过理性的认知能力来使得心中之"义"获得必要的道德知识,以此指导自己的伦理实践和教化"性"中的情感与欲望。第二层境界是"诚"心及"大清明"之心。这一层境界的达到需要人通过"虚壹而静"的工夫来达到完全自足、自在的心本体。从第一层境界到第二层境界的跨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人正是在进行伦理实践的过程中体会到心的开放性和超越自我与他人对立的必要性,从而通过一系列工夫进入到第二层境界之中。  相似文献   

4.
因"人"观不同,在工夫论上,同为儒家的荀子与孟子分道扬镳,各成统系。孟学一派行的是一条唯理主义的路线,以"求放心"为指归,发明本心,反身而诚;而荀学一派走的是一条经验主义之路,以"合外内"为首务,知通统类,积善全尽。就过程而言,荀学之"工夫"实乃是一个通过人心对道或理的认知和把握从而实现对情欲的统辖、引导以使其合于善而归于治的过程;而就方法来说,"虚壹而静"是其解蔽养心之术,"学而成积"则是成圣不二法门。而这之中,"心"是全部圣贤工夫的枢纽和核心,因为在荀子看来,或为君子或为小人,或成圣人或做凡夫,并不是由他人或外部因素决定的,而是个体在"心"的统领下自主选择和行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道德经》第16章集中表达了道家的生命哲学。按照这种生命哲学,虚静是道的基本特性,万物禀道而生,那么虚静就是万物(包括人的生命在内)的根本,是万物生命力的源泉;人在纷纷纭纭的生命展开过程中,须懂得致虚守静,"反""复"生命的根本,才能全性葆真,培植内在的健全生命力,提升生命的境界。  相似文献   

6.
"道体学"意在重新探讨中国思想中独特的形而上学构造,这一构造可以概括为"即虚静即活动即存有",其核心在"虚静"。"道体学"是在对熊牟一系哲学的判析中向前推进的,体现在对熊牟一系哲学"唯流行而无主宰"的批评中。"道体学"是中国当代哲学的重要创获,但或许仍有继续拓展的空间:其一,它判析熊牟一系哲学,但对熊十力后期思想或有所遗漏;其二,它如何将"虚静"推至佛学的空性以考察其阐释力;其三,它如何解释历史,并发展出一种历史哲学。  相似文献   

7.
率性与教化     
中国传统儒家认为,道德修养要顺其自然,无需主观故意与刻意。另一方面,儒家又积极倡导礼乐法度等人为教化。这两者看似矛盾,其实具有内在的一致性。率性的本质即反对主观故意。同时,人类的认识及实践活动又离不开心灵的指导。然而,荀子认为,人天生之性、心是不善的,因此需要虚壹而静、然后以仁义之道予以改造。这种改造的过程便是学习和教化。因此,率性与教化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8.
虚室有余闲     
庄子把杂念丛生的心灵称之为"有蓬之心",意指心灵中塞满了蓬草,这个比喻既尖酸又辛辣,实在是痛快淋漓。庄子又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心灵虚静了,智慧也就诞生了;智慧诞生了,人就有了福祉了。人所有的福祉,皆来自于人的慧根。而人的慧根,实在是源于一颗虚静的心灵。竹子凌风舞蹈,自在逍遥,因为它的心是虚的;水能随物赋形,自在逶迤,处众人之所恶,也实在因为它不把自己太当回事。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李白的  相似文献   

9.
白奚 《哲学研究》2022,(6):62-69+126-127
《老子》之前,“虚”“静”是两个普通词汇,虽有一定的意义抽象,但并未成为哲学概念。《老子》对“虚”“静”进行了关键性的哲学提升,使之成为描摹“道”的存在状态和“无”的表现形式的哲学概念。“虚”“静”由此被纳入关于“道”“无”的本体论表达中,且呈现出密切的意义关联。“虚”“静”在《老子》中还具有工夫和方法的意义,体道、为道离不开致虚、守静的工夫,“虚”“静”也是形上之“道”通向现实应用的一座便捷的桥梁。战国时期,道家等各个学派从不同的向度发挥和应用了“虚”“静”的哲理,最终两词联结起来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荀子认为,人的道德认识与对物的认识一样,都可以通过逻辑性的"推类"方法来超越经验性认识的不足,以达到对事物的抽象把握。但是,伦理、道德之"推类"并非纯粹演绎逻辑中的必然性推理,它因其随机性和情境性具有或然性。荀子提出,道德之"推类"准确与否取决于三个条件:首先,道德认识主体是否能做到"类之不悖",同类才能相推;其次,道德认识主体能否做到"心不悖",即道德认识主体是否能克服个体的主观性,做到不"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最后,道德认识主体须承认道德认识发展过程中存在"类不可必推"的非逻辑性。荀子认真地分析了产生非逻辑性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使用"虚壹而静"的直觉方法来弥补这一逻辑上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从学科本体对心理学做重新审视。在方法论上,把意识和物质等同犯了“范畴错误”; 在科学性上,心理学不该用证实主义而应用证伪主义的标准,且心理学难以成为自然科学意义的科学却有望成为胡塞尔“严格意义的科学”; 在认识论上,主客二分研究范式具有“‘主-客-间'双重障碍”。天人合一范式可解决双重障碍,并以直观内省体察普遍性定理。故汲取中国哲学中的观物取象法、虚壹而静原则、中国式内省并结合西方现象学提出天人合一研究范式的初步构想。  相似文献   

12.
黄老学是战国中后期主流思想流派,它"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对先秦百家思想进行了理性的总结,提炼出"隆礼重法"的治道精神以"一天下"。作为三为稷下学宫祭酒的荀子深受黄老学思想的影响:在本体论上以"道"为基,衍化"天""气""性""礼""法";在认识论上以"虚壹而静"为方法,"解蔽"心灵,以加深对"道""礼""法"的认识;在方法论上以"道治"为基础,衍化出"道法""礼法"等治道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隆礼重法""德主法辅"的治道精神。认识到荀子思想的黄老意,有利于澄清学界对其思想的误读,了断学术纷争,提高对其思想利用的精准度和效率,于现代"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理模式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虚静探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静乃道家(道教)惯用语,亦是凸显道家(教)修养之深的境界语。对于虚静,世人多以一词对待之,即以混沌、综合之眼光对待之——虚静乃虚无之境界。自然,若以大文化、大国学之视角看待之,取  相似文献   

14.
韩非子的人性论是由"圣人"之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与"众人"之好利之性、欲利之心共同构成的二元结构。人性与人心,是一个好利与向善的综合体。人性好利决定人情好利,但聪明睿智之性、虚静无为之心却能节制自身欲望,向"道"靠拢,并最终"体道"。人性虽不蕴含善性,但却能萌生向善的能力。人能体道,成为"圣人"。人世之善,源自"圣人",而最终源自"道"。韩非子亦有"内圣外王"思想。"内圣"必然要求"外王",欲实现"外王",必须借助君主。王必霸、霸必王,是韩非子王霸观念的显著特征。  相似文献   

15.
在《道德经》第十章中,老子提出"涤除玄鉴,能无疵乎?"将心灵比喻成一面神秘的镜子,其本性是明亮干净的,但是却受到各种污染使其蒙尘,老子旨在揭示观道的就要去除心灵种种成见偏见的遮蔽和污染,回归心灵本身的空无澄净,这样才能映照万物,万物自身才能向心灵呈现出其本性,才能体悟到道本身。"涤除玄鉴"是悟道的方式,要求心灵要保持虚静,也就是"致虚极,守静笃"。"涤除玄鉴"还有其丰富的美学意义,老子对美的欣赏正如对道的观照,保持心灵的光明,在虚静的心境下,自由的观照中得到至美的体验的精神活动,这就是"涤除玄鉴"。而这样一种精神活动就具有审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恍惚"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既是指"道"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样态,又是人们借以体道的方法与途径。就前者而言,"恍惚"显示了"道"超越日常感觉经验、不可把捉的绝对、独立的一面。就后者而言,"恍惚"成为人与"道"共鸣、邂逅的契机。就后者而言,"恍惚"意味着排斥外在感官欲望的干扰,放弃有为与偏执,保持精神上的虚静。因此,"恍惚"在精神层面上可以解读为"虚静"与"凝神"。而这与老子的"载营魄抱一、抟气致柔"思想以及庄子的"吾丧我"、"离形去知、同于大通"的思想均有相通之处,在一定意义上可能揭示出道家形神修养工夫的某些特质。  相似文献   

17.
道家的虚静说,与佛家的禅境,历来被人认为是一种审美的至境、化境。它们所强调的虚一而静和一念顿悟,即是以超越的心态,与俗世人生拉开距离,以保证主体注意力的审美转向,进而达到对于观审对象的高峰体验。这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心境,是人类诗意生存所必须的想象中的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8.
"工匠精神"是对从业者在所处领域内达到理想状态的高度概括,其内涵普遍认为应当包含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而在《列子》一书中,谈及阴阳、人性、虚实、修身、养生、天命、治国等多方面内容时所推崇的凝神、贵恒、虚静,正与"工匠精神"包涵的严谨专注、精益求精有殊途同归之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别从认识论、实践论、心性论三个层面论述了道家气思想对气韵本乎游心这一美学命题的哲学基础性影响,归纳出道—气—心—性—德—虚静—美的命题,认为虚静之心无论对于宗教修炼还是艺术创作都是根本的起点和最终的极境,人之身心正是在虚静中才能体悟到道家之道、道教美学之美、内丹之仙、中国艺术之气韵。  相似文献   

20.
"气"是中国哲学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庄子>这部汪洋恣肆、包孕万汇的著作中,作为生命底蕴的"气",以虚静的形式,体现在艺术创作、鉴赏及人格美的建构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