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羞感文化与罪感文化的区别来推定重视"面子"的中国道德观缺乏自律,其实是不恰当的。因为中国道德观赖以为基础的"羞恶之心"其实是耻感,而耻感是羞感和罪感的双重迭加。以儒学为旨,可知耻感即是羞恶之心,它出于恻隐之心,并可明确其萌发历程为:由不忍→将他者投射到自我心象→意识到对他者负有伦理责任。由于耻感非羞感,故以西方思想论羞感来理解羞恶之心,也就难以说明羞恶之心是道德本体,以及为仁与义的结合。最后,透过王船山的释义可以发现,耻感的扩充历程,即是孟子所言的"养气"。  相似文献   

2.
"羞"是一种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现象,"羞"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从人类"羞"现象的起源来看,存在着惩罚论、先天论、立法论等不同看法,对于"羞"的起源看法不同,人们对"羞"的认识与判断就会截然不同。人类"羞"的情绪或情感并不总具有道德意涵,不同学说对"羞"的界定不同,因而"羞"的意义就不同。"羞"的面相与类型比较丰富,不具伦理价值的"羞"有时具有其他价值。"羞"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值得肯定,但人类并非所有的"羞"都具有积极价值,对人类尊严与权利的贬损而导致的负面之"羞"则需要杜绝。从起源论上讨论"羞"是为了打破"羞"仅与伦理相关的刻板印象,进而为真正具有伦理价值的"羞"提供合理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舍勒的羞感现象学是将羞感作为人的特性,从属于意识内在建构的先天形式,羞感的本质源于两种意识等级的对立,是通达"人本身"的开路者。羞感作为"爱的良知"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而在新现象学家施密茨看来,"羞感"是一种身体性情感,作为道德权威的自我审判。无论是舍勒还是施密茨的羞感现象学都建立在身心合一的基础上,但舍勒是从意向性角度分析羞感,施密茨是从情感空间角度分析羞感,而且施密茨的"羞感"超出了舍勒"羞耻的先天形式"的理解,而作为社会性与个体的身体性的统一。最重要的是施密茨将"羞感"置于道德规范情境中来理解。  相似文献   

4.
拥有羞色     
提起羞色,人们往往会想到“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的诗句。羞色是什么?其实,羞色不仅仅是缠绵悱恻的男女情爱,不仅仅是少男少女脸上的一片飞红。“平生意气羞牛后,去踏金鳌顶上游。”羞色还是不甘人后,抢前争先的远大抱负:“讵可孤负龙泉剑,羞把诗书问故人。”羞色还是向往驰骋沙场的壮怀激烈:“史册有遗训,毋遗来者羞。”羞色又是完善自我,只争朝夕的勇往直前;“东流不作西归水,落花辞条羞故林。”羞色是咬定目标的矢志不渝;“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羞色是誓死报国的铮铮铁骨,是视死如归的大义凛然。  相似文献   

5.
张一兵 《学海》2011,(3):155-161
青年海德格尔在"那托普报告"中突显出一种全新的功用性交道世界观。在这里,本体论被建构为生命活动的存在论,对于每一个生命个体来说,你的存在方式就是我照料故我在。并且,我们交道故世界在。可是,这个交道性的周围世界就是沉沦。由于生命此在的个体已经将自己交付于交道性的非本真的关照性在世,所以他必然失去本己性的独立性,只是作为常人沉沦于世界。  相似文献   

6.
葬礼作为一种对死者的操作仪式,联结了生死两端。在黑格尔的精神哲学体系中,葬礼不过是精神自我扬弃和发展的个别环节。通过葬礼,逝者被安排到大地的怀抱并成为伦理实体的一员,这一行为不但成全了死者最后的尊严,而且构成了血亲最高的伦理义务:将作为自然事业的死亡现象打断,进而使其转化为一种精神事件。在这一精神事件中,逝者通过在世血亲的主动承担而成就了其伦理的普遍,而死亡也不再显现为一种纯粹的消极性而是精神直面死亡并承担死亡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新时代,如何实现儒家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造性转化发展是一项迫切的命题。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中取长补短、兼收并蓄是其进入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将儒家伦理置入现代人的存在境遇,在公共伦理话语背景中对其进行现代存在样式的新诠释。具体从三个层面展开:其一,儒家的"入世"是一种"安身立命";其二,儒家的"在世"是一种"自我圆成"的场域。在此,人的日常世界与终极关切合一;其三,"同心圆"与"礼"作为儒家式"共在"的应然方式,蕴含着正向的价值也存在着局限。通过对儒家伦理价值及局限的存在论意义诠释,以期在价值的彰显与闭锁中探寻其在现代社会持守与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朱清华 《世界哲学》2009,(6):107-115
近代以来人被定义为主体,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成为哲学的主要问题。主体对客体的关系是一种表象关系,客体被主体所表象,主体成为思维和存在的中心。而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表象关系又进一步变为控制关系。作为主体的人征服和控制世界,人自身最终也变成被控制过程的一部分,有失去自身的危险。海德格尔则打破了这种主体-客体对立的模式,重新构建主体性。他所说的主体是"在-世界-中-存在"的超越着的此在。海德格尔用此在的这种源始的存在方式解构了主客对立的主体自我,并说明了自我是此在操劳活动最终的"为何之故",此在本真的自我也是此在本真的"能在"。  相似文献   

9.
人:关系 活动 发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1.人有外向地向外部世界求知的本性,也有内向地认识自我的本性。而且,人是世界上唯一具有认识自我的本性、唯一能够认识自我的存在物,以致“人被宣称为应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一个在他生存的每时每刻都必须查问和审视他的生存状况的存在物”(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版,第8页)。认识自我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集中表现,并突出地表明人是一种自觉自为的存在物。2.人在世界上现实地存在着。于是,人是(或应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是(或应是)~种具有什么特性和本质的存在,是(或应是)怎样存在的,就成了…  相似文献   

10.
从哲学思维方式的演进看人的不断自我超越本质高清海,张慧彬哲学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理论形态,它通过人对世界的认识来理解人自身的存在及其活动的性质、意义和价值。其不同的思维方式的演变则表现了人的不断自我超越本质。历史上起作用的主要有如下几...  相似文献   

11.
论哲学在场的方式——关于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意义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哲学的在场与在场的哲学一种哲学在场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容上的,进言之,哲学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材料、知识、概念而成为训练哲学思维的工具,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价值立场。以此种标准看待,哲学的在场就不仅仅是指一种哲学正在言说着。哲学的是否在场在于以何种方式言说:倘若以常见或意见的形式言说,不能见出时代的精神来,它就只是在世而已,因为言说者是在世的。在场与在世不同:首先,它是在关键的时候出场,出场就是显现,但显现不是一般性地立在那里,不是不作为,而是有所为。其有为的方式就是言说时代要求它说出的那些东西。这些东西是…  相似文献   

12.
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已被谈论的"内在化羞感"以及在先秦儒家被重视的"羞恶之心",在根本上都并非本尼迪克特等人所谓的诉诸外部的习俗伦常的"外在化羞感",因而植基于这种"内在化羞感"之上的羞感伦理也不必被视为"他律的"。当代新儒家借助于批判性地吸收康德的自律伦理学,创造性地发展出一门儒家的自律伦理学,这大大扩展了羞感伦理学的问题:不仅须讨论羞之体验,亦须关注能羞之在。这一交互人格性的"能羞之在"并非康德意义上的"无个性"的理性主体,而是在其自身之内融贯有"内在化他者",因而是具体而真实的。自律的羞感伦理的核心意义就在于,能羞之在服从其自身立的法,这一服从的动力亦在此能羞之在自身。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性主流话语中,"家"被塑造为一种压抑个体、囚禁自我的"总体"乃至"牢笼"。但在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中,家被赋予一种本源性的地位:它不仅不再是束缚自我的囚笼,反而是主体自身或自我得以构建的前提,是自我从存在与自然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必经之途,同时也是主体自我与世界发生关联的中介和根据。家被视为自我或意识的身体。就此而言,家不能也无法被还原或扬弃。在这个意义上,列维纳斯对家的分析首先是一种存在论-生存论分析,但这样一种存在论-生存论分析只是列维纳斯对家的分析的起点,其对家的思考最终要从存在论-生存论分析走向伦理学分析。  相似文献   

14.
论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的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亡作用于生存状态是死亡的意义所在。海德格尔指出:“死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种须从生存论上加以领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意义与众不同,还有待进一步予以界说。”(海德格尔,第289页)我们在这里所领会的死亡的意义,主要不是从生理学生物学的角度,而是从生存论或生存状态的角度。对死亡意义的生存论分析有一种学理上的优先性。什么叫做人的生存状态?这种状态即本人或他人的在世方式。不同的思想意识可能形成不同的在世方式,如儒家影响下的入世方式、道家影响下的出世方式等。无论哪种在世方式,都会深深地受到死亡的制约。因此,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现代性在将自我推至无以复加程度的同时,也对自我作了片面化处理,自我成为了不依赖自然、社会和他者而独立存在的东西,进而丧失了外在的禁忌,成为自我占有、欲望至上的存在者。在无限的消费和无尽的欲望的满足过程中,自我所获得的只是一种暂时的、粗鄙的、狭隘的满足。被欲望驱使的现代人应该实现欲望的合理化,激发神圣感,提高自身的生存境界,以便在资本逻辑推动下的骚动不安的世界中寻求心灵上的宁静和思绪上的久远。  相似文献   

16.
先验自我是胡塞尔现象学的一个核心范畴,同时也是最为容易引起人们误解的范畴。先验自我之所以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先验自我之"绝对性"容易引起人们的误解。在此,我们致力于澄清胡塞尔先验自我之"绝对性"的含义。总体而言,先验自我的"绝对性"具有两个不同的维度。一种是就意义而言的绝对性,"绝对性"意味着构造意义的先验自我同意义构造物比起来具有一种绝对性的地位,意义构造物依赖于先验自我,而先验自我不依赖于意义构造物;另一种是就实在而言的绝对性,认为先验自我可以完全独立于现实世界,甚至可以构造出现实世界,现实世界依赖于先验自我,而先验自我不依赖于现实世界,这是一种对胡塞尔过强的解读,也是一种误读,是我们所要批判的观点。最终,我们将给出一种合理理解先验自我之绝对性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海德格尔现象学视野下,着重阐释《周易》的观物取象、时序和本体观,力图凸显《周易》与海德格尔现象学融通的可能性。其一,"观物"揭示了人与存在物的在世结构方式是"万物一体","取象"是人赋予万物的存在方式。"卦爻象"是对自然与人事变化秩序的一种先行的象征性图型。"物象"是卦爻象的发生论基础,"道象"是卦爻象的本体论基础。其二,《周易》之"时序"与"天道"和人的实存之间存在内在关联。"天道"的真实表现就是"时序"。时间性是万物得以自行显现的本源的缘构境域,渗透着"时机化"智慧。人总是先行被置入本源的时间境域。天人相因相成,人随时而行,"守时而为"。其三,孔子将《周易》从占卜之书解读为义理之书,将观自然转向观人事,将宇宙本体转向基本经验世界,使《周易》脱离占卜话语进入价值领域,为人的行动提供了价值支撑。  相似文献   

18.
赵家祥 《哲学动态》2008,23(4):11-12
人在观念上掌握外部世界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理论观念方式,另一种是实践观念方式.所谓人掌握外部世界的理论观念方式,是指人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反映、再现外部世界的过程,追求的是人的观念符合外部世界,对外部世界进行科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尝试从三一论的角度,指出在中国教会的现实处境中,将救恩理解为关系的恢复是必要而又可能的;并尝试从四个不同的向度指明救恩包括人与上帝关系的恢复,人与其它被造物关系的复和,人与未来关系的恢复,以及人与自我关系的恢复。上帝的救恩因此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为人类以及整个被造的世界所带来的更新与复和。因着上帝的救恩,人可以进入一种全新的关系中,从而获得一个更完满的存在。对救恩的这种的理解既不与《圣经》的教导相背,也更具有包容性。  相似文献   

20.
朱承 《现代哲学》2013,(1):101-106
“愉悦”作为一种在世情绪,对于成就自我、成全他人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论语》首章展现了“愉悦”在人生各种场域中的可能性.从《论语》首章可以看出,保持“说”、“乐”或是“不愠”的情绪,对于人们在探索世界、发掘心灵、应对朋友或者遭遇误解时始终凸显仁者气象,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