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帝的路     
陈美玲 《天风》1995,(2):43-43
“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 站在十字路口而不知道自己该走的是哪一条路,是一件令人心烦的事。错误的选择可能带来许多的愁苦,以及光阴的浪费。  相似文献   

2.
亓建强 《天风》2006,(8):20-21
以色列人脱离了埃及的统治,一路上蒙云柱火柱的引领、保守,渡过红海,脱离追兵,并亲眼看见神大能的作为,使埃及的追兵身葬海底,以色列人看见耶和华神向埃及所行的大事,就敬畏耶和华,又信服他和他的仆人摩西(出14:31),他们中的众妇女也因此跟从摩西的姐姐女先知米利暗出去击鼓跳舞,歌颂耶和华(出15:20-21)。  相似文献   

3.
刘永建 《天风》1996,(8):14-15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他必不叫你的脚摇动,保护你的必不打盹。”任何一个人只要他与耶稣相交,神丰盛的恩典就必环绕在他的左右。“耶和华靠近伤心的人。  相似文献   

4.
吴恩平 《天风》2005,(5):12-13
经文:诗41:1-3主的仆人大卫,被圣灵感动说出一段非常感人而欢欣鼓舞的话:"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这段经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眷顾贫穷的人,他的福气是何等的大,也是何等的多;他的人生是何等的有价值、有意义。因为你对贫穷人的眷顾,神在天上必然留心察看,并且给你特别的记念和意外的报答。神要搭救你,保全你,使你在地上享福,又作你在病患中的贴心医生和亲切的护士。我们的行事为人要蒙神喜悦,就应当成为一个善于眷顾贫穷的人。  相似文献   

5.
邓琼芬 《天风》2005,(4):50-50
"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认识至圣者便是聪明,你藉着我,日子必增多,年 岁也必加添。"智慧、聪明、寿数这些字眼,仿如天上的明星闪烁着,照亮了我的心。 我要寻找耶和华和至圣者,我从圣经处去找寻,当我确认我的信仰后,耶稣改变了我的生命。我每天诵读 圣经,圣经成为我脚前的灯、路上的光,指引我每天的脚步,奔走光明、正直大道。  相似文献   

6.
经文:诗41:1-3 主的仆人大卫,被圣灵感动说出一段非常感人而欢欣鼓舞的话:"眷顾贫穷的有福了,他遭难的日子,耶和华必搭救他.耶和华必保全他,使他存活;他必在地上享福.求你不要把他交给仇敌,遂其所愿.他病重在榻,耶和华必扶持他;他在病中,你必给他铺床."这段经文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眷顾贫穷的人,他的福气是何等的大,也是何等的多;他的人生是何等的有价值、有意义.因为你对贫穷人的眷顾,神在天上必然留心察看,并且给你特别的记念和意外的报答.神要搭救你,保全你,使你在地上享福,又作你在病患中的贴心医生和亲切的护士.我们的行事为人要蒙神喜悦,就应当成为一个善于眷顾贫穷的人.  相似文献   

7.
蒿志强 《天风》2016,(11):12-13
正通过不同宗教经典之间的互读,人们的目的不在于消除差异,而在于"提升差异的品质"。早在以色列人进入迦南时期,就曾经遇到不同信仰的对比与抉择,是殊途同归还是只此一路?约书亚晚年曾如此向百姓呼吁:"现在你们要敬畏耶和华,诚心实意地侍奉他,将你们列祖在大河那边和在埃及所侍奉的神除掉,去侍奉耶和华。若是你们  相似文献   

8.
《天风》2015,(12)
<正>《诗篇》126篇是一篇非常优美感人的诗歌,全诗如下:"当耶和华将那些被掳的带回锡安的时候,我们好像作梦的人。我们满口喜笑、满舌欢呼的时候,外邦中就有人说:‘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耶和华果然为我们行了大事,我们就欢喜。耶和华啊,求你使我们被掳的人归回,好像南地的河水复流。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那带种流泪出去的,必要欢欢乐乐地带禾捆回  相似文献   

9.
李世峥 《天风》2013,(10):36-37
《诗篇》第15篇,是诗人大卫所写的训诲诗,他以自问自答的写作方式,将上帝子民在圣殿崇拜中应有的态度及日常生活中应有的追求勾勒出来。开头,诗人提出问题——"耶和华啊,谁能寄居你的帐幕?谁能住在你的圣山?"接着,诗人给出答案——"就是行为正直,作事公义,心里说实话的人。他不以舌头谗谤人,不恶待朋友,也不随伙毁谤邻里;他眼中藐视匪类,却尊重那敬畏耶和华的人。他发了誓,虽然自己吃亏,也不更改。他不放债取利,不受贿赂以害无辜。"最后,诗人预告结果——"行这些事的人必永不动摇。"诗人提到的这些品格,大多也会出现于别的章节,  相似文献   

10.
陈企瑞 《天风》2011,(2):48-48
古时以色列人献祭或为感恩,或为赎罪,或为与神亲近,他们以献祭表自信仰、坚定信心、延续民族的精神,耶和华神不但喜悦这样的献祭,更喜悦献祭者有敬虔、敬畏、顺服的心灵。新约时期,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亲自摆上成就了神人和好的救赎大功,他是神喜悦的祭物。  相似文献   

11.
徐保罗 《天风》2008,(6):12-14
一、洁净圣段 主啊,你怎能不为圣殿心里焦急,如同火烧呢? 当年,所罗门王建成圣殿时,耶和华神向他显现说: "我已将你所建的这殿分别为圣,使我的名永远在其中,我的眼我的心,也必常在那里.倘若你们和你们的子孙转去不跟从我,我必将以色列人从我赐给他们的地上剪除,并且我为己名分别为圣的殿,必弃之不顾.这殿虽然甚高,将来经过的必惊讶、嗤笑."  相似文献   

12.
张清岳 《天风》2006,(22):18-19
亚伯拉罕给那地方起名叫耶和华以勒(意思就是“耶和华必预备”),直到今日人还说:“在耶和华的山上必有预备。”(创22:14)  相似文献   

13.
《天风》2006,(22):26
撒母耳是歌辖的后代,以利加拿之子(撒上1:20;代上6:27),作以色列的先知、祭司和士师四十年. 以利加拿住在拉玛,有哈拿和毗尼拿两个妻子,哈拿因为没有生育,心中十分愁苦,当她到示罗献祭时,在神的殿中痛哭,祈祷耶和华,许愿说:"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垂顾婢女的苦情……赐给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与耶和华."神顾念哈拿,她就生了一个儿子,给他起名叫撒母耳,说:"这是我从耶和华那里求来的."孩子断了奶之后,哈拿就把孩子带至示罗,先在神前献祭,再把孩子领到祭司以利面前说:这孩子是我向神求来的.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与耶和华,使他终身服事神.哈拿就回去了(撒上1:1-28).撒母耳则被留在以利面前学习事奉耶和华.他渐渐长大,神和人都越发喜爱他.有一天夜里,撒母耳已经睡着了,耶和华两次呼唤他,他都以为是以利,第三次才回答说:"请说,仆人敬听."神对撒母耳说:"我在以色列中必行一件事,叫听见的人都必耳鸣.我指着以利家所说的话,到了时候,我必始终应验在以利身上."次日撒母耳就把神说的一切话都告诉了以利,并没有隐瞒.撒母耳长大了,因为耶和华与他同在,将自己的话默示撒母耳,撒母耳就把这话传递以色列地,他所说的话一句都不落空,使得全以色列的人都知道耶和华立撒母耳为先知(撒上3:1-21).  相似文献   

14.
筑坛与献祭     
姜国强 《天风》2007,(21):2-3
祭坛如同会幕、圣殿、教会一样,是以马内利之地,是敬拜、祷告、歌颂、赞美、奉献、赎罪、蒙福之地……《以赛亚书》5章7节告诉我们:"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人。"犹太民族,不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独特的文化,而且以勤劳、智慧、精明、强干且极具凝聚力而闻名于世。上帝将圣言托付给了这个民族,用他的律法、典章、公义、慈爱围绕这个民族,万军之耶和华保护他们如眼中的瞳人。千百年来,犹太民族作为上帝真理的监护和保管者,有耶和华神作他们的牧者,使他们不至缺乏,  相似文献   

15.
李世峥 《天风》2014,(10):30-31
再读《诗篇》第99篇,我被其中一段深深吸引:“在他的祭司中有摩西和亚伦,在求告他名的人中有撒母耳.他们求告耶和华,他就应允他们.他在云柱中对他们说话.他们遵守他的法度和他所赐给他们的律例.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啊,你应允他们.  相似文献   

16.
徐晓鸿 《天风》2012,(8):12-14
经文:《历代志下》19章4节至11节我们都知道犹太人是世界上最会经商的人,犹太人办事谨慎认真、忠心守信,有的时候又非常敏感、当机立断、大胆进取,他们对机遇的把握能力非常强。这些智慧的"基因",应该说与希伯来人先贤的教导分不开。旧约圣经中有很多圣贤,他们的名字常被基督徒熟知。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在以色列分国时期犹大国的一个国王,他的名字叫约沙法,他曾教导犹大和耶路撒冷的百姓说:"信耶和华你们的神,就必立稳;信他的先  相似文献   

17.
祝福     
汪晓明 《天风》2006,(2):38-39
旧约民数记(6:22-27)里讲耶和华晓谕摩西说:"你要告诉亚伦和他的儿子说:你们要这样为以色列人祝福,说:'愿耶和华赐福给你,保护你。愿耶和华使他的脸光照你,赐恩给你。愿耶和华向你仰脸,赐你平安'。"  相似文献   

18.
向福证 《天风》2004,(7):52-53
"我儿,你不可轻看耶和华的管教,也不可厌烦他的责备。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3:11-12) 通常,责备总是双向的。一方是"责备的人"--发出指责的父母;另一方是"被责备的人"--需要接受指责的孩子。我们在读箴言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双方所应有的正确心态。 被责备的人--儿女通常会厌烦被人管教。箴言教导做儿女的,不要有抵触的倾向。事实上儿女这种负面的情绪是真实的。这里没有贬低或轻视儿女的意味。而是提醒做儿女的,不可  相似文献   

19.
庄守寰 《天风》2005,(1):3-3
经文:诗23篇 诗篇共有150篇,第23篇是很宝贵的一篇,也是为人喜爱诵读的一篇,素有"诗篇中之珍珠"的美称。大卫年轻时是牧羊的,他很爱他的羊群。他从他牧养羊群,看守羊群的经验而想到主耶和华怎样眷顾他的子民。他以耶和华为牧者,以信徒为羊群来表达他对耶和华这位大牧人的无限喜悦和信任,道出了一切亲尝过神恩之人的心声,使人能从中得到生命的力量和战胜困难的勇气。 本诗的第一句话就说明了"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因此羊群所需要的一切,当然一无所缺。无论我们要什么,他都能按着"我是"供给我们。只要我们有了耶和华为牧者,我们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计文 《天风》2000,(12)
“圣”的意思是“分别”,就是“非同平常”。所以,“圣”与“平常”二者之间是相对的。 希伯来书作者指出有人“将那使他成圣之约的血当作平常”(来10:29),是件神极不喜悦的愚昧事。因为这不仅是对救恩的“忽略”和“轻慢”,也是对救恩的赐予者——神的一种藐视和轻看。 尽管神藉先知多次声明:“藐视我的,他必被藐视。”(撒上2:30)“耶和华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