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比德阿”一词系阿拉伯语  的音译。字面意为“没有先例的创新。”该词属于中性词,即“创造”,正如《古兰经》云:“他是天地的创造者”(2:117),又云:“你说:‘我不是破天荒的天使。’”(46:9)。伊斯兰教法中将“比德阿”定力“无明确证据的异端创新或标新立异”。就术语而言,该词一般指“一反伊斯兰教义、仪礼、制度、传统习尚而另图新意的言行、主张”。 “比德阿”的具体含义及界定往往因教派、学派的不同而不同,因时空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某教派视为合乎教义、教法的某种言行、主张,而另一派…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品德考评方法及其对当代品德测量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汪凤炎 《心理科学》2002,25(6):729-730
1 考评方法1.1 他评法它指主考者运用某种方法来对他人的品德进行考评的方法。常用的有三种 :1.1.1 “听其言而观其行” :察言观行法。指主考者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言行来对其品德进行考评的方法。此法由孔子明确提出。据《论语·公冶长》记载 ,孔子曾说 :“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为政》记载了孔子的具体做法 :“视其所以 ,观其所由 ,察其所安。”即观察一个人所结交的朋友 ,观察一个人为达到某种目的所采用的方法 ,观察一个人的心情安于什么不安于什么 ,就能洞察其品德的好坏。此法其后代有继承人。如王充在《论衡·定贤…  相似文献   

3.
最近,某铁路分局召开的冬运工作会议上,局长、党委书记在会议伊始。便颁布了一个“三不许”的“会议禁令”。一是与会者汇报工作时不许念现在的文字材料,一律讲“普通话”;二是汇报中不许说官话套话空话;三是每人的汇报时间不许超过十五分钟,否则“两牌”(黄、红)伺候”。结果,往年需用一天多时间的会议,这次仅用半天时间便结束“战斗”。  相似文献   

4.
诚实,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必备的根本品质。它是取信于人、处己立身、成就事业的基石。1诚实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品质从语义上讲,“诚”是指忠诚,“实”是指真实,合起来,是指言行与内心思想相一致,不虚假。从道德上说,诚实是一种为人的品质。诚实的主要道德要求是:忠...  相似文献   

5.
有的逻辑和语法的书说,实词才表达概念,而虚词一般不表达概念。这种说法值得商榷。任何词都是有意义的,而意义总是有所指的。例如“猫”指向一种哺乳动物,“来”指向一种动作,“啊”指向一种声音或感情。而词义所指的,就是某种存在,正如列宁指出的:“每当人们叙述些什么时,他们就在表明某种存在”(《哲  相似文献   

6.
学会宽容     
王涛 《思维与智慧》2006,(10):21-21
人生在世,要学会宽容。英国谚语说得形象:“世上没有不生杂草的花园。”阿拉伯人说得风趣:“月亮的脸上也是有雀斑的。”说到底,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相似文献   

7.
时下,一种借助“公关”的“攻关”说悄然兴起,即某领导掌握某种权力,某干部掌握某种计划,必然会有众多的烧香拜佛者,或以烟酒重礼加深印象,或以投亲靠友用人情关系牵线搭桥,甚至于不惜包专场舞会、专门女性相陪等联络感情,把文章做在迎来送往上,自得其乐名曰“攻关”,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担忧。 姑且不谈借助于打牌跳舞、喝酒送礼这些极为  相似文献   

8.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所有各个方面的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成分就是道德。”这就是说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思想道德是灵魂,是人的—切言行的指导。所以在各种素质中的培育中必须以道德品质为核心,贯穿始终。千万不能重智不重德,教出一个有才无德的逆子,害家害国害人害己。  相似文献   

9.
“福音”(Evangelium)一词在教会内的使用含有三种意义:一是指喜讯,即“圣言降生成人,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向我们宣报“上主恩慈之年”(依61:2;路4:18);二是指由四位圣史(玛窦、马尔谷、路加和若望)通过不同角度记录耶稣基督生平言行为四部书;三是指我们每日在感恩祭中宣读的摘自四位圣史所记录的耶稣言行的片段。 本题所谈的“福音”乃是指第二种。  相似文献   

10.
前言 “福音”(Evangelium)一词在教会内使用时含有三种意义,一是指喜讯,即耶稣基督“圣言降生成人,寄居在我们中间”(若1:14),向我们宣报“上主恩慈之年”(依61:2;路4:18);二是指由四位圣史(玛窦、马尔谷、路加和若望)通过不同的角度记录耶稣基督生平言行的四部书籍;三是指我们每日在感恩祭中所宣读的摘自四位圣史记录的耶稣言行的片段。 本题所谈的“福音”乃是指第二种。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迷信     
一种观念认为,如果是不合乎理性的,如果其发生是出于对不知道的某种东西的恐惧、或者出于无知,它就会被称作“迷信”。从骨子里说,当人们说迷信时,它实际已经暗指了某种对于不可见的未知的东西的信念。这种信念还包含另外一层意思,即通过某种东西或  相似文献   

12.
如果文化真有明确疆界的话,那么每一疆界似乎都应该有一些自己的“界标”。从某种意义上说,那些代表或表达着一个文化传统的最基本的观念的词汇和格言似乎就可以被用做这样的形式上的界标。我们试将“命”这一独特的观念视为中国文化的某种界标,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边界意味着一文化之界限,而命恰恰是中国文化中的界限观念。说命可能首先让人想到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念。但在日常生活中,中国人信的是那个不以“天”为定语的“命”,或者至少也是一个天已由之悄然隐去的命。古语有“安之若命”,今人则说“人不跟命争”或“认命”。这些说法均蕴涵着,命标志着人或人力的限度或边界。而这也就是说,这一意义上的命标志着人本身——人的可能性——的某种限度或边界。边界则意味着  相似文献   

13.
亲事     
斯人 《天风》2003,(2):M003-M003
夜,深了。 我正睡得香甜,被一阵说话的声音惊醒。天这么晚了,是谁还在说话呢?我侧耳细听,说话声是从隔壁哥哥屋里传来,是妈在与我哥说话。 “孩子,妈求你啦,听妈这回话。你就愿意了吧!”妈说到这里,咳嗽了两声,又接着说:“天明你去县城参加义工培训班,一去就是一个月才能回来,事不等人啊!”就听见哥说:“妈,我不是给你说过了吗?我是基督徒,我的言行要与神儿子的名分相  相似文献   

14.
以往过年,国人都会以“恭喜发财、生意兴隆”“官运亨通、后步宽宏”一类的“发财话”相互道贺。如今,“恭贺健康”正被越来越多的人们青睐,因为随着人类珍爱生命意识的进一步增强.人们已经非常真切而又深刻地认识到,钱财最终只是身外之物,真正“富有”的人不  相似文献   

15.
随着佛教成为中国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佛经中的许多专门语汇也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袭用。“色空空色”便是一例。每当人们认为什么不值得争取,或不想去争取某种俗世利益,每当人们失去,或终归要失去某种自己所钟爱珍视的东西时,出于慰藉自己、说服自己,就会借用“色空空色”这四个字。“色空空色”是佛教对于人世一切存在物发出的冷峻判断语,是至真不误的命题。其深刻的思想内涵纵说  相似文献   

16.
17.
靠谱     
计文 《天风》2017,(9):1-1
“靠谱”一词,往往是现在人们评判他人处事为人的一个褒义词,成为继一个人“善良”、“勤奋”、“正直”等良好品格之后的又一个社会生存之优点。顾名思义,“靠谱”原是指一个人唱歌或奏乐过程中“着调”而不“跑调”的好状态。当某人被人们形容为“不靠谱”时,那便是指他为人处事不着边、不规矩、没正形或靠不住,甚至是不正经、不干正事之意。“靠谱”说起来简单,落实却复杂;听起来像感觉,做起来是规则。  相似文献   

18.
正小时候,听大人们说,爬到高高的树上,就可以用手触摸到天空中美丽的月亮。用手去触摸月亮,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啊!怀着神往,我开始学习爬树,期望哪一天爬到那高高的树上,去触摸那美丽的月亮。学习爬树,虽然吃了不少苦头,常常是摔得鼻青脸肿的,但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不  相似文献   

19.
从词源上讲,“怀疑”(skepsis)一词来自动词skeptesthai,指“考察”、“检验”、“调查”、“寻求”、“思考”等等。“怀疑者”(skeptikos)原指“探究者”或“研究者”,是和“哲学家”在同等意义上被使用的。该词专门用来指称某种哲学运动,在希腊哲学史上还是比较晚的事情。生卒于公元前后的斐治仍然把该词作为“哲学家”的同义词,并没有特指某种哲学思潮。直到公元二世纪中后叶,《阿提卡之夜》的作者奥留斯·盖里马斯才第一次把“怀疑者”或“探究者”当作专有名称,指皮派主义者和以阿尔克西劳、卡地内亚德为领袖的第二期、第…  相似文献   

20.
说魔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魔”这个字或词是大家十分熟悉的,比如“你着魔了”、“魔鬼”、“魔法”、“魔爪”、“魔术”、“魔力”、“魔怔”、“魔方”等等。从魔的词意说也很清楚,一指能迷惑人,害人性命的鬼怪;一指某种神秘的、奇异的或者超人的力量或幻术。不难知道,魔这一语词是中国人常用的习惯用语,在汉语中被广泛使用。然而,它却是一个外来语,一个纯属佛教的词。“魔”,是梵文Mara的音译“魔罗”的略称。佛教传入我国以前,在中国的古文书中并没有“魔”这个字。正如唐人玄应所著《一切经音义》所云:“魔,莫何反,书无此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