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本文尝试以<庖丁解牛>为例,将自己对老庄之道关于修道摄生方面的一点参悟所得,奉与诸同道分享并希见教! 一、遣有证无,是老庄摄生之道的一贯目标 <庖丁解牛>出自<庄子·养生主>,篇幅不长,仅三百多字.但其中所寓含的养生之道和人生哲理,却给后人留下了震撼性的启迪.<养生主>是"老庄"之学唯一以"养生"命题的篇章,只不过今天人们对"养生"一词的理解与<养生主>的原意有所不同.所谓"生",是指人的形体生命,是<老子>中的"有".  相似文献   

2.
以<神农本草经>中的道家养生思想,结合汉画像石中的羽人仙药图,说明秦汉时期道家养生思想对<神农本草经>的渗透与影响,以及<神农本草经>道家养生思想对后世本草方剂学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编于两汉之际的<黄帝内经>,对医学普遍问题中的养生有较深入的研究.从医学哲学层面初步探讨<黄帝内经>养生的基本原则、一般特点及境界层次.认为挖掘和研究<黄帝内经>丰富的养生思想,不仅对现代社会人们的养生保健,而且对建立和谐人生也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老子指归>是第一部直接诠释和阐发老子<道德经>宗旨的著作,其养生思想直接禀承老子且多有发展.<老子指归>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体,养生应坚持自然无为的原则.其方法则主张"清净为本,虚无为常";"为之未有,治之未然".  相似文献   

5.
<老子想尔注>以"道"为养生本体,以"信道守诫"为养生原理,以内修养气宝精,外修行善守戒为养生方法.其养生观特色是:反对存思和祭祀,没有复杂的外丹炼养术,没有符箓养生.  相似文献   

6.
近日,由詹石窗教授主撰、长达51万余字的<道教与中国养生智慧>一书终于通过东方出版社而呈现于众多读者面前,此书一出版便受到了各类读者群体的重视,这里面固然有近期国学热的促动之因,更可能与大家对自身的生命健康十分关注和重视有关.  相似文献   

7.
<内经>"治未病"的预防思想强调疾病防重于治,从养生入手,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发展和传变,这一思想对于高血压病早期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高血压病的防治应遵循<内经>"治未病"思想和养生保健理论,从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进行综合调养,并结合中医中药,达到稳压降压的目的.尤其对于高血压痛的二级预防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谈闭气法     
闭气法是道家气功的一个重要功法,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苏轼在<上张安道养生诀>中曾说,"闭息最是道家要妙处".本文拟对其特点、利弊和具体修炼方法,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9.
<易纬·乾凿度>以易与历相结合,以<周易>六十四卦两卦一组主岁,而构造出独具特色的爻辰说体系,在这其中又涉及<乾><坤>、<泰><否>和<中孚><小过>三组变例问题.对此问题,自明季以来虽论之者甚众,然犹有可商榷之处.  相似文献   

10.
郭彧 《周易研究》2004,(3):39-45
本文以朱震所列周敦颐<太极图>"动阳"二字的标注为突破口,对比杨甲<六经图>、<道藏·周易图>所列及朱熹改造等诸流变图,结合周敦颐<太极图易说>及<易通>的文字叙述,考证了周敦颐<太极图>的原貌.笔者认为,对<周氏太极图>的考辨,应从其"流变"人手,进而求得其图之原貌,然后方可进入考证其图之来源.文中指出:周敦颐以太极为一气,主太极有动静而生阳生阴之说,而朱熹则以太极为一理,而"理不会自动静",动静只是阴阳自身之动静,出于建立其理学系统的需要,便有意对杨甲所列<周氏太极图>进行了改造.于是,通过比较二人太极观之不同,便可从中分辨<太极图>原图与改造图之间的差别,从而分析其二人各自的理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