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心理学能够从对实证资料积累的追求中解放出来,转而注重学科自身的理论反思与理论建构,是心理科学逐渐走向成熟的一种表现。随着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中国心理学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重视,出现很多有价值的理论成果,但在心理学元理论和实体理论的建设上,仍旧过度依赖欧美心理学,原创性的元理论和实体理论几乎没有。在研究的规模、研究领域、研究水准、研究方法乃至研究从业者数量上的差距也使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显得步履维艰。然而,西方理论心理学的崛起却可以给中国理论心理学发展带来重要启示,在对中国理论心理学建构过程中,要积极对国外理论心理学的理论思维和理论研究方法进行筛淘,加强原创性的理论建设,处理好理论与实践、引进与创新、反思和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郑荣双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07,30(2):465-467
本文从社会历史、科学、文化、哲学以及研究者和学科层面,分析了我国心理学原创性缺失的原因。提出了面向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推进本土心理学的研究,强化我国科学技术的创新能力以及用涵化的方式处理引进与发展、创新的关系等策略,以提升我国心理学的原创性。  相似文献   

3.
智慧是当前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的热门课题之一,开展中国文化背景下的智慧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智慧心理学的理论探索与应用研究》一书详尽展现了智慧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智慧的德才兼备理论,达到了破与立、继承与创新、古今中西以及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统一。纵观全书,主要凸显四个鲜明特色:核心内容彰显原创性、结构体系突出完整性、研究取向强调中国化和实践应用注重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燕良轼  曾练平 《心理科学》2011,34(5):1216-1221
理论心理学已成为一门国际性的学科。中国理论心理学在世界理论心理学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我国老一辈心理学家对这个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中青年学者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我国理论心理学的发展状况与社会对理论心理学的期待还很不相称,有许多值得反思的地方,集中到一点就是中国理论心理学研究的原创性水平不足,这阻碍了中国心理学的发展。研究者认为,要提高中国理论心理学的原创性水平,理论研究者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理论研究必须回归到人本身;理论创新最需要的是坚定的理论信念;提倡批判思维,鼓励建构思维;心理学不能走入理论与实证相互怨恨的歧途;鼓励多途径理论创新;理论心理学需要理论心理学家相互合作、共同攻关。  相似文献   

5.
校园情境中的欺负行为是学校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也是近五年来国内兴起的新的研究方向。该介绍了国内对这一课题自1999年研究起步至2003年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研究现状与成果,并对其意义和研究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根据需要,心理学的国际合作能够且需要在不同的层面上进行,包括全球层面、地区层面甚至局部地区层面。在回顾国际化心理学的主要功能之后,以欧洲为例阐述了心理学在地区层面上跨国合作的近期进展情况。在介绍“欧洲的各个侧面”部分,通过数据比较说明了欧洲传统文化的多样性,教育领域亦如此。为了欧洲一体化,欧盟大力支持各种形式的学术培训及科学研究的合作交流,在心理学领域也有明显的效果。本文通过欧洲地区性的课程创新、原创性的研究、新出现的心理学跨国组织对心理学领域的合作进行了说明。如果要与欧洲各心理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交流,本文可能会有所帮助。本文也会激发世界其他地方思考地区性合作的可能性和实际需要  相似文献   

7.
新世纪头20年, 国内心理学11本专业期刊一共发表了213篇统计方法研究论文。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以下10类(按论文篇数排序):结构方程模型、测验信度、中介效应、效应量与检验力、纵向研究、调节效应、探索性因子分析、潜在类别模型、共同方法偏差和多层线性模型。对各类做了简单的回顾与梳理。结果发现, 国内心理统计方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不断增加, 研究热点在相互融合中共同发展; 但综述类论文比例较大, 原创性研究论文比例有待提高, 研究力量也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8.
勒温的心理学理论与思想在当代心理学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对勒温心理学思想的来源作了一定的研究,并针对其理论中的重点:人与环境、物理宇宙与心理宇宙,以及可能运动的空间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作者希望能通过此文以引起国内同行对勒温心理学的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国内20年来内隐记忆的回顾与最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隐记忆是国内20年来心理学研究中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经过心理学家不断的努力,内隐记忆的理论构建逐步趋于成熟,研究方法日益完善以至于内隐记忆作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应用于心理学研究之中.本文通过对近20年内隐记忆研究的状况的回顾,对心理学研究中的这一重要领域进行系统的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心理技术与应用》2021,(5):F0002-F0002
《心理技术与应用》杂志于2013年创刊(国内刊号CN10-1104/R,国际刊号ISSN 2095-5588,月刊),由民进中央主管,开明出版社和中央财经大学主办。本刊是一本应用心理学专业期刊,发表各应用心理学领域的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尤其是运用心理学原理、方法和技术探讨经济、社会、管理、健康、教育等领域真实问题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教师的成长心理已成为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近十几年来,从认知心理学视角进行的教师教学专长发展心理的研究,以及从职业心理学视角进行的教师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的研究已取得很多有价值的成果。在分析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推进我国教师心理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in the Republic of Singapore from 1985 to 1997. It reviews both published and unpublished research studies on vocational psychology, including studies of career development, interests, sex-stereotyping in career choice, work values, and job satisfaction. Based on empirical data, the article examines the influences of home and school on the career development of adolescents and reviews experimental studies on various career guidance practices. The article concludes with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psychology in Singapore.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学发展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张春兴 《心理科学》2002,25(5):591-596,583
近年来西方心理学家对心理学发展取向提出强烈批评。综合各家所论,心理学以往发展的困境乃是由于:(1)自哲学心理学到科学心理学对人性解释的理论始终纷歧,以致无法形成常规科学条件;(2)科学心理学自始即标榜自然科学而缺独立意识;(3)强调科学方法,忽视人性特质而陷入削足适履困境。因此,今后国内心理学的发展势不能再全盘西化,而应在人性特质与本土文化基础上吸取西方心理学精义,针对国人心理特质研究发展出属於自己的理论与应用心理学。本文最后提出的四会能力教学构想,希望对本土文化取向应用心理学的研究发挥一点抛砖引玉作用。  相似文献   

14.
Drawing on illustrative examples of the functional and cognitive psychology in contemporary research, the present article emphasizes the primacy of functional relationships, which provide the fundament for all attempts to uncover invisible cognitive processes. Cognitive research is not only inherently more difficult and much more ambitious than functional research. It also suffers from several home‐made problems, such as unwarranted inferences from model fitting, the mediation‐analysis cult and the failure to take environmental influences into account. However, despite the primacy of functional psychology and the problems associated with the ambitious goals of cognitive research, the two partners in this unequal pair are firmly connected and jointly responsible for the most impressive examples of progress in behavioural science.  相似文献   

15.
新一代测验理论-认知诊断理论的源起与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认知诊断理论被视为新一代测验理论的核心,是认知心理学与现代测量学相结合的产物。对认知诊断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国外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热点,并引起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从认知诊断的源起、概念、特征,及研究的基础、框架、意义和难点等七个方面对认知诊断的理论与技术作了一个简要述评,以期推进我国心理学界认知诊断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应对是心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对应对相关研究中的生态学思想进行挖掘、梳理、总结并进一步推广是非常有意义的,能够使应对的研究更加深入,更具真实性。对国内外应激—应对模型、应对与发展、应对与生态学、应对与环境方面的研究探讨进行总结,挖掘其中的生态学思想,为日后应对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奠定基础,并基于此提出了应对的生态瞬时评估(EMA)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17.
Two studies assessed whether mentally simulating specific future events to occur in familiar (vs. unfamiliar) settings indirectly increases meaning life via 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the simulations. Participants in both studies (N = 344)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visualize themselves doing something in familiar (e.g. home) or unfamiliar (e.g. fantasy world) settings in the future. They then rated the subjective quality of these visualizations and completed a measure of meaning in life. We replicated previous findings by showing that mental simulations involving familiar settings were of greater subjective quality than simulations involving unfamiliar settings. However, we also found that simulating future events in familiar (vs. unfamiliar) settings indirectly increased the perceived meaningfulness of life. These findings integrate research in cognitive psychology with research on the psychology of well-being and reveal how mental time travel contributes to the perception that one’s life has meaning.  相似文献   

18.
新媒体研究述评及其心理学研究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媒体的横空出世,对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影响。针对新媒体自身的一些问题及其影响,国内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综观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介绍了新媒体的内涵与外延、特征及新媒体时代的起始时间,并主要介绍了新媒体的研究焦点,包括新媒体对人们生活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影响人们对新媒体态度及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分析。最后,在综合评价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加强新媒体的心理学研究取向,同时指出新媒体研究问题的具体深入化、方法的多元化及研究的本土化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9.
Millions of people are working abroad in countries other than their native ones. Among the largest group are those relocated for temporary assignments by their employers. Expatriate employees go through a psychological transition cycle as they prepare to leave their home country, arrive, adapt, and work in the host country, depart, return and re‐adjust to their home country. Three social science disciplines, psychology,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s studies, and international management, have examined this progression of cultural transitions, recommended coping solutions and advance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working abroad. These literatures on expatriate adjustment are summarized in this article.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roach is suggested which would pose research questions aimed at pragmatic solutions to the transition crises experienced by international employees.  相似文献   

20.
魏萍  霍涌泉 《心理科学》2012,35(3):760-766
当今国外心理学研究的各流派中涌现出了马克思主义新取向。这显示了马克思主义思想要素的影响力及其对心理学科发展的积极贡献,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活力和科学创新精神。但同时,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研究也遇到了巨大的阻抗力量,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当前,如何认识心理学研究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资源,在辩证唯物主义精神的指引下推动心理学的研究,是中国心理学界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