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股说来,科学是以探索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规律为内容,是通过概念、判断、推理和假说等逻辑思维形式表现出来的知识系统,是认识世界的成果;技术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起来的经验、方法、技巧、工艺、能力等等的总汇以及它们的物化形态——工具、仪器等;产业是指各种生产事业,是以宏观规模显示出来的各个行业分工合作而形成的活动系统,是人类一定历史阶段上改造自然  相似文献   

2.
人类智力及其概念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智力及其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万明钢(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引吉西方人在早期同非西方社会人们的接触过程中,他们相信,非西方社会中人们的思维与西方的文明人是完全不一样的,其思维模式在西方人眼中是原始的。也有许多人更直接地认为,这些“原始人”的思维与...  相似文献   

3.
人类是天然的无神论者。假如人类的历史果然有三百万年,人类有神的历史,最多也不过二十万年左右。在二百八十万年的漫长时期里,人类没有神,也不靠神的指导,发展了智力和能力,完成了自己的进化。近二十万年以来,在自己可以解决问题的范围内,从衣食住行、生儿育女到谋道谋财、治家治国,人们一般也不去求助于神灵。即使那些求助  相似文献   

4.
人类靠什么实现了从半人半兽的状态进入文明社会的?真实的答案是,人类历史经历了几百万年的漫长时间,从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进入到氏族社会阶段,依靠人的伦理实现人猿揖别、终结野蛮而进入文明时代。伦理的本质与伦理的起源问题是密切相关的。只要有文明,就必须有调节文明人行为的伦理规范。从时间上看,伦理是与文明同时诞生的,伦理是文明的必需品。从逻辑上看,伦理与文明是因果关系,伦理是文明的原因或成因,文明是伦理的结果;伦理是文明的根据(之一),文明是伦理的表象。伦理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是人类从野蛮人提升为文明人的根本。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概念是人类思维的重要形式,也是抽象逻辑思维的细胞结构和进行一切认知活动的基础.对概念学习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人类思维活动的规律,并有效地促进个体智慧的发展.近年来,随着语言学、认知科学等新兴科学的迅速发展,有关人类概念学习的心理学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中对内隐学习和外显学习的研究已成为认知心理学研究课题中的一个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6.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应用题教学对于理解各种数学概念、数量关系和算理是极为重要的,对培养和发展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概念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的细胞结构,是人类进行一切认识活动的基础。个体概念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和反映其思维的发展水平。因此,自本世纪初以来,对于个体概念发展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这方面的研究仍为世界心理学家们所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三十年代,金岳霖先生以欧洲传统演绎逻辑是唯一和普遍的逻辑学观念,对中国逻辑的研究提出了“中国逻辑”的名称能否成立的问题。否认逻辑与文化的联系,坚持逻辑的唯一性和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唯一性与普遍性,这些是提出“中国逻辑”名称困难的依据。上述观点将会面对由逻辑学研究对象、逻辑学学科性质以及逻辑史所展示的事实所引发的诸多困惑与质疑。逻辑学的研究对象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不是单纯的自然现象,而是属于人的精神世界。人的精神世界依附于人类的文化,即人的实践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当人类文化呈现出多样性的统一状态时,包括逻辑思维在内的精神世界不仅有共性,也有由民族地域不同而显现的个性。在中国,先秦文化不同于古希腊文化,它的核心是伦理政治与社会人事,它的主要内容是伦理尺度与治国纲纪的构想、建立和实践,它的基本思维取向是现实的需要以及实践中的经验。以“类同”为依据进行“以类取,以类予”推演的“推类”,成为先秦时期逻辑思维中居主导地位的推理类型,同时也成为先秦逻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古代逻辑学是有别于欧洲传统演绎逻辑的。研究中国逻辑离不开对欧洲传统逻辑的借鉴,在这种借鉴研究中,应用比较法的关键有三:第一,被比较的诸对象都把与之相比较的对象视为平等的他者,而不是对立者或规范者;第二,在见其同异中,比较以见其相异乃更为重要。第三,对研究对象的异点给出制约因素的分析,就中国逻辑研究而言,就是“历史分析与文化诠释”。  相似文献   

9.
浅谈医学科研思维的逻辑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科研思维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医学假说的提出、验证,推理和遵守逻辑思维的过程。它以抽象的概念、判断、推理为思维形式,通过分析、综合、比较、分类等多种逻辑思维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它的最终目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于医学科研工作者是至关重要的,医学科研工作者应该不断加强逻辑修养,不断提升科研思维水准。  相似文献   

10.
文化与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是我们人类社会历史的一个片断。在这片断的历史过程中,跟这段特殊时期以前一样,大规模的有机组织化过程一直在持续不断时快时慢地进行着,不断地发生分化、复杂化和联合;个人联合成群体,群体又联合成群体。但整个进程始终只发生过局部的倒退,并且时间不长。总的来说,与在有机界发生的情形一样,在人类历史过程中也发生了不断出现分支的展开性发展。不过这种发展是在文化框架以内发生的。文化既可能加快又可能减慢发展的速度。  相似文献   

11.
理性主义认为,"道德能力"概念本质上是一种以认知、推理和判断为核心特征的理性能力,是理性能动性在道德实践中的发挥和运用。受罗尔斯等康德主义者的影响,这种理解在当代英美道德-政治哲学中占据着支配性地位,并且也似乎能够获得经验证据的证明。然而,最近的一些经验科学证据表明,支持理性主义理解的经验证据是存在问题的,建基于其上的哲学理解因而也值得质疑。通过分析新证据,重新理解"道德能力"概念,有助于重新认识情感能力在人类"道德能力"构成中所占据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哲学和语言     
十七世纪的哲学家们认为,正是因为人类具有使用语言的能力,人类才和其他造物有了本质的不同。笛卡儿认为,这是人类非常显著的特征。因此,不同时期的哲学家用不同方式研究了这种显著的能力。十七世纪争论的中心是围绕着“理性主义的”和“经验主义的”观点进行的。理性主义者认为,最基本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经验主义者认  相似文献   

13.
正记忆既是一个知识生产的过程,也是一种历史书写的结果,更是人类生命的自我持存。它使"集体"这个概念及其力量有据可循,并经由共享催生个体对集体的归属和认同。纵观中国历史,各大宗教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贡献着教化众生、悲天悯人的宗教情怀。它们"中国化"的历史已经成为中国史的一部分;它们"中国化"的记忆也已经成为中国史记忆的一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宗教战争从不成为中国历朝历代各种冲突的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14.
一、异化现象是极其复杂的,至今尚未得到充分分析。哲学分析和社会学分析现在还面临一堆问题:异化这一观念的内涵是什么,历史进程中异化的动因是什么,相同的异化形式在不同时期起什么作用,克服异化的过程是否是连续的和非全面的,等等。除了这些问题而外必须突出强调一些观念,我认为它们对异化概念有本质意义。虽然全部人类历史和全部历史成果,例如政府、文化、宗教等等,都是人的产物,是人自身的能力和力量的表现,但人  相似文献   

15.
卡西尔将人描绘为符号性的存在。人通过创造性的劳作,在符号的中介作用下走向抽象的概念领域,而这种人类独有的创造性能力,也正是其之所以自由的真正可能性条件。  相似文献   

16.
OECD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类型定义为知事知识、知因知识、知窍知识和知人知识。这是一种工具论的分类结果。如果从认识论角度考察 ,将会看到 ,作为知识经济基础的知识基元结构是三维的 ,即理性的、合理的和理想的。建立这样的知识分类学 ,对理解知识经济的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理性的”,首先是一种认知能力的概念 ,即通过逻辑思维形式把握本质和普遍的能力 ,它与“感性的”一起 ,属于人类固有的禀赋 ,它们是人类的两种基本认知能力。在哲学史上 ,“理性的”还有另一重含义 ,那就是作为“非理性”的对立物。我们应当承认甚至有时还要特…  相似文献   

17.
人们遵循逻辑规则,进行逻辑思维的训练,养成以较为充分的或完全的前提村料得出结论的思维活动的习惯,也就培养出了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关于逻辑思维,人们的认识还是比较清楚的,人们也拢到了训练这种思维能力的有效的规则和方法。同样,要培养较强的直觉思维能力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培养出一种思维活动的习惯。培养直觉思维能力必须遵循一条根本的规则,这个规则就是:思维活动要建立在较少的或很不充分的知识材料的基础上。在这一原则指导下,养成一种思维活动的良好习惯,那么就能培养出较强的直党思维能力。这种思维的习惯就是由较少…  相似文献   

18.
張厚粲 《心理学报》1960,5(3):40-49
概念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本貭特性,并且用詞来标志,是人們进行思惟活动的基本成分,同时也是思惟活动的結果。 任何概念总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經驗的积累而逐步概括形成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科学文化的日益发达,人类对現实世界的认識更加深刻,概念的內涵也会相应地得到丰富或改变。  相似文献   

19.
历史概念是理解马克思的思想历程的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对它的理解的心路辗转展现了马克思思想发展跌宕起伏的运动轨迹。因此,探讨马克思早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和阐释的流变模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马克思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迈进历史唯物主义的殿堂的。本文以马克思早期重要文本为依托,剖析撰写博士论文以至《巴黎手稿》期间内马克思对历史概念越来越贴近现实的理解的折转。这一探讨紧紧围绕着博士论文时期追求个体精神自由的历史概念、编辑时期谋求宗教与政治改革的历史概念以及《巴黎手稿》时期探求现实的经济状况何以导致人的异化的历史概念来开展。  相似文献   

20.
从分析价值概念入手探索马克思的价值观,其中包括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对价值在资本主义社会畸形发展的批判和对价值概念中包含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揭示。价值概念中的核心词是一般人类劳动,而一般人类劳动既是指一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也是社会总劳动和人类劳动的完成形态的抽象形式。这种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转化为一般等价物/货币这样的畸形样式,这种畸形样式的局限性在于以一种具体的商品物来充当一般人类劳动的化身,从而使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被物与物的社会关系所掩盖。价值概念所包含的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包括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每个人都为别人而劳动的社会关系和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