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非人类的生态权利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构建非人类的生态权利 ,是人类生态权利的扩展 ,这不仅取决于对自然界固有价值的认识 ,而且还基于对其固有价值的尊重和热爱。人类作为生态道德的代理者 ,尊重和热爱非人类的生存权利、自主权利和生态安全权利 ,是人类生态文明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试析道教无为而治与生态政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霞 《宗教学研究》2004,10(4):45-50
上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保护逐渐与政治结合,形成生态政治,推动着生态的政治化和政治的生态化,以提高国家、政府、群众、个体在政治纬度上对解决生态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切度,在欧美各国形成了以生态原则为基础的绿党组织.我国的生态与政治关系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在生态政治理论探索中,我们不仅要参照西方,也应在传统文化中发掘与生态政治有关的思想,对之加以重新阐发,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政治思想.道教天人合一、无为而治、以民为本、身国同治和非兵等政治思想与今天的生态政治既有共同之处,也独具特色,对我国生态政治理论的丰富和环境治理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乔清举 《孔子研究》2023,(1):45-52+158
儒家哲学本质上是生态哲学,“生态儒学”概念可以成立。儒家把自然分为动物、植物、土地、山川四种对象,从宗教、道德、政治法律三个维度对这些对象提出生态性质的认识和对待措施。生态儒学有一个由气、通、和、生、时、道、仁等概念构成的范畴体系,有一个由生态本体论、生态功夫论、生态境界论构成的生态观,有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发展史。儒家哲学主张的心灵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国际和谐,都以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生态儒学不仅可以推进对于儒家哲学以至于中国哲学的理解,也有助于推进对于哲学本身的突破,促使我们重新认识“主体”“客体”概念,重建主客关系理论,由此对世界哲学进行第二次启蒙。  相似文献   

4.
王岩 《哲学研究》2022,(5):5-14+128
生态正义是生态价值体系的核心范畴,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哲学内涵。人类只有将关于生态价值的理性考量纳入到实践活动之中,才可能实现人与自然的正义之境,从而推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代中国生态正义既是对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传承,也是对西方生态伦理思想的镜鉴超越;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生态正义思想的弘扬,也是对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表征。深刻把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公共权力与生态权利、生态权益与生态责任、美丽中国与绿色家园的辩证关系,是全面展示当代中国生态正义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5.
生态价值观旨在寻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深层次推动力量。这种力量的发挥,需要通过生态价值观对制度设置、政策输出和角色期望三个主要层面的影响,实现政府职能的生态性重构。尽管政府职能的生态性重构以确立生态价值观为最终旨归,但是这种外在压力下的价值观输入并不必然意味着生态价值认同的形成。政府在生态职能重构过程中要以生态文化的培育、生态非政府组织的构建和生态利益的满足来推动生态价值观认同的最终形成,保证生态价值观贯穿于政府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6.
论生态文化及其价值观基础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生态文化(狭义)是一种文化现象,即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式。生态文化主要包括生态哲学、生态伦理、生态科技、生态教育、生态传媒、生态文艺、生态美学、生态宗教文化等要素。这些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共同构成生态文化建设体系。生态文化形成和发展的价值观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主席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保护是人类可持续发展非常关键的一环。中国宗教以其"道法自然"的特质而充满了生态保护的观念,对人类生态文明发展有着重要贡献。根据马克思主义对于"自然"的分析,这种"生态"意识故而有着独特意义。当然,这里对"生态"的理解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和精神生态,这四种生态与人类生存乃有机共构。而中国宗教以其"出世"精神和"人间"关怀的有机结合,而使各个方面构成统一整体,形成和谐关系。于此,中国宗教将自然纳入"神圣"领域,对生态保护因而具有一种神圣的维度;对人类社会发展持有另一种审视,主张人际关联实现其社会生态的平衡;对人类文化强调百花齐放、千姿百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形成文明的和谐与共融,对精神发展则力争纯心净化、返璞归真,达其上善若水之升华。由于其宗教视域打破了相关领域的界限,使之更贴近自然,因而形成其对保护自然原貌、维系生态平衡的独立见解。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和有机马克思主义是目前在生态研究方面值得重视的两种思潮。它们在对当代资本主义和生态危机的评价方面有共性,同时,在哲学基础理论、生态问题实质的理解、价值取向等方面有区别。它们对于理解当代生态问题,建构新的生态文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略论生态文明意识及其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漆玲 《道德与文明》2011,(2):125-128
建构生态文明需要有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文明作为人的活动追求的目标和结果,以人为主体,是人指向自然方式的表征。而把人和自然联结起来的方式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生态文明意识所包含的要素包括生态主体意识、生态对象意识和中介意识。建构生态文明意识,即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建构生态主体意识、生态对象意识和把生态主体与客体联结起来的中介意识。为此,必须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  相似文献   

10.
佛教生态观研究现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术界、佛教界十多年来关于佛教生态观的研究所做的主要工作是回应西方生态文化思潮的基本理念,从传统佛教经典、教义中挖掘、整理佛教生态观的相应内容,从佛教整体观、无我论、生命观、内在价值论、慈悲观、净土观、传统佛教生态伦理实践等方面大体勾勒出了佛教生态观的整体轮廓。不足之处是缺乏理论深度,未能把握佛教生态观区别于西方生态文化观念的理论特质,从佛教理论自身的观念出发建构具有佛教自身特质的生态理论体系。相比较而言,港台佛教界关于佛教生态观和环保实践的讨论更为深入。比较引人注目的是杨惠南关于建立人间佛教的深层生态学的主张、“心、境并建”的环保实践观念,以及杨惠南、林朝成等对佛教环保实践社会政治层面的关注等。其研究从大乘佛教理念出发,不仅是对当代佛教生态观和环保实践的批判,而且触及到传统佛教偏重心灵解脱,忽视外在环境建设的偏向,相对而言更深刻、更具有现实针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