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窗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动物的巢穴就无窗。只有门的房子叫生存,有了窗的房子才叫生活。没有窗时,人们盖房建屋是想与屋外的大自然隔绝;有了窗,有了越来越大的窗,便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了。窗,其实是一个缩小了的门,曾经有"窗门"(两扇为门)与"窗户"(单扇为户)之称。还有天窗,可把满天云霞甚至整个星空都一并收入小小的"窗"中。  相似文献   

2.
关·窗     
为了换空气,家里阳台的窗户总是开着的,除了刮风下雨几乎就没怎么关上过。几天前再去关的时候,发现竟然怎么也关不上了。可能是由于长期热胀冷缩的原因使窗户和窗框都变了形,在抱怨窗子质量的同时,的确也领悟到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旁观自己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这句话我很早就熟悉,也从来没有多想过什么,后来读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加上身边老人们说的“人有三昏六迷九糊涂十二癔症”,  相似文献   

4.
美的力量     
我是极不情愿地搬进这幢长期没有人住的房子的.离工作地又远.况且房子也显得有些破败、我几乎忙了整个冬季,才把它装饰得漂亮了些。  相似文献   

5.
引言方东美先生说;“真正的哲学家,精神上首先在宇宙立定脚跟,不沾染低层世界,然后他的精神层层超升、解放,直到精神世界的顶点,在那儿形成不朽的人格,再发出生命的光辉,这样才算是哲学家。”(方东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学》,台北,黎明文化事业公司,1983年,22页)从此看来,方先生的哲学精神可能是从《庄子》那里得到的。但是,关于庄子的知识论方面,他没有文章细致地探讨过。我认为从《庄子》可以找到中国知识论的一个典型。我想透过《庄子》,试探中国古代哲学家关于知识的一种看法。为了方便起见,我从两方面研讨庄子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琴瑟相谐     
2006年,铁凝登上了一直被文学巨匠占据的“神坛”——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的位置,成为了焦点人物。 2007年5月,铁凝与燕京华侨大学校长华生幸福牵手,走进了神圣的婚姻殿堂。铁凝说:“一个人在等,一个人也没有找,这就是我跟华生这些年的状态。我说对爱情要有耐心,当然期望值不必过高,但不要让希望消失,我想是这样。  相似文献   

7.
打开窗子     
窗子,不仅房子有,汽车、飞机有,其实万物都有。  相似文献   

8.
关·窗     
为了换空气,家里阳台的窗户总是开着的,除了刮风下雨几乎就没怎么关上过。几天前再去关的时候,发现竟然怎么也关不上了。可能是由于长期热胀冷缩的原因使窗户和窗框都变了形,在抱怨窗子质量的同时,的确也领悟到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我读初中时,女生宿舍区经常有人丢失胸衣和内裤。刚开始时没人相信那是被人偷走的,也许只是哪阵风把它刮丢了呢?再说谁会偷这些东西?直到有人亲眼看见偷内衣的那名男同学后,大家才一下子感觉义愤填膺:平时看上去老实巴交,为人不错,想不到竞如此下流无耻!更不曾想,这名男生还“恶习”不改;虽  相似文献   

10.
美国家庭非常重视孩子三方面素质的培养:一是个性独立与自信的培养。父母注意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品格。家境好的孩子很小时就让他们睡自己的房间;家境不太富裕的家庭,也想方设法让孩子有自己独立的空间。我拜访过一个有8个儿子、2个女儿的大家庭。夫妻俩长年在非洲加纳帮助语言教学,两年前才回到美国。因为买不起更大的房子,  相似文献   

11.
旅途闲话     
甲:以上两期和你对话的都是挺有知识的人,他们想得很多,顾虑也很多。我是一个没上过多少学的人,以前从来没有多少想法,现在看看、听听,反到是有点糊涂了。我想提些问题,又怕你觉得太幼稚……乙:不会的,在佛面前我们都是有惑、有烦恼的人,惑与烦恼是没有高低之分的。甲:那我就放心了。乙:我想先问您一下,您说以前没有多少想法,那时对信佛也没有想法吗?甲:有的,不过很简单。我觉得佛慈悲,能包容我的各种对错。我做善事他会保佑我,给我添福;我做错事他会让我在报应中知错。信了佛我就知道怎么做人了。乙:怎么做呢?甲:不…  相似文献   

12.
从大陆来到台湾,满目多是高楼广厦。见得多了,虽然仍有雄伟壮观之感,然而却也觉得那都不过像一幅画、一帧照片,甚或是一段幻梦,与一般的人们并没有更多的相关,并不会令人感到更多的亲切。 耕云禅学基金会的陈维沧先生与我可称是忘年之交。当我与他一起穿行出入于高楼广厦之际,向他提出想拜访耕云先生时,他郑重地想了想,才微微一笑,点点头说:“以往我们也曾邀请过学者来访,但都没有向耕云先生引荐,对你  相似文献   

13.
保持距离     
哲人说过,时间有了距离,才有了历史;空间有了距离,才有了天地;人与人之间有了距离,才有了神秘。历史是一部大书,天做封面,地做封底,距离是一支生花妙笔,无数催人泪下的故事世代演绎。没有了故事,历史只是一张白纸;没有了距离,一切都无从谈起。  相似文献   

14.
<正>在生活中,抱怨时常在我们身边出现。如果你留心观察自己或身边人的行为,几乎所有人都有过抱怨的情形。开车时愤怒于糟糕的路况:“一天到晚修路,天天堵车,害我上班又要迟到了”;遇到工作上的不公或麻烦向同事吐槽:“老板不会用人,工作安排得乱七八糟,我没有办法在公司待下去了”;面对生活的压力感叹:“房价太高,而工资太低,  相似文献   

15.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中国人去意大利过夏天,发现那儿所有的房子窗户都没有装纱窗,早上打开窗户透气时,苍蝇就飞了进来。按照一般的"中式"反应,她马上拿着电蚊拍四处追打苍蝇,累得气喘吁吁却徒劳无功。房  相似文献   

16.
耶稣的眼睛     
桂志文 《天风》2013,(11):37-37
眼睛就像针孔摄像头,因为有了她,世界都在我们眼里;因为有了她,我们也会“赤裸”在别人世界。这扇窗帮助了我们,也暴露了我们,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以为自己仅仅是世界的观光者,其实别人早己从我们这扇窗户里看到了屋内的风景,那就是我们的心,我们的意念等。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保守你心。  相似文献   

17.
说来没准谁也不信,我与妻马拉松般地谈了整整5年恋爱,虽然一个舞文弄墨,一个系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是我们彼此都没有为对方写过一封情书,直到结婚以后,偶而吵起架来想翻翻变天账,却难以弄成笔墨官司,最终只得糊里糊涂了事,双方最叫绝的一句话是:“原来我们都是瞎子。”因为吵来吵去还是不明白,到底是谁先动了  相似文献   

18.
耀恒 《佛教文化》2016,(1):72-77
“我现在就想静下心来,好好地做一些修行的事。因为我是一下子闯进了‘佛门’里来的,刚开始的时候就整天抱着书去看,去打坐。但是生命中没有苦难,没有困惑,对人生的真谛也没有真正地思考过。后来带领大家做了一些事情之后,遇到了一些困难,发现还是应该好好地去看书、打坐、修行。”  相似文献   

19.
1 “唯蛋白说”缺乏一个严谨的定义正如上文所述,我们提不出“唯蛋白说”最初的提出者是谁,也没有看到对该说的科学的定义;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是,我们没有看到过普鲁西纳本人使用过这样的词。至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和医学诺贝尔大会(是最终表决获奖者的机构,实际上也是瑞典卡洛林医学院的最高学术机构———教授团)在公布获奖通告的时候,也只提到“感染性蛋白子”,从未使用过“唯蛋白说”。普鲁西纳直到1996年12月的综述中还只把“感染蛋白子”(prion)当作一个概念(concept),在这一点上还…  相似文献   

20.
我的房子里跑进一只老鼠,鼠药不吃,夹又夹不住,它简直是一个老鼠精,晚上精力又特别旺盛,闹得我睡不好。没办法我就观察它的活动规律。经过几天观察,我发现老鼠是从窗子钻进来的,它咬烂了我的纱窗,钻了进来,而且是天刚黑进来,天一亮就走。我向一位同事说了我的发现,这位同事笑着说:“这很简单,只要用一张纸将这洞糊上就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