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风水理论中的地理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卡 《周易研究》2006,(4):92-96
风水理论作为我国古人生产生活的依据之一,具有盲目迷信和不科学的地方,但在另一方面,却是古代人民在自然环境中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是古代人民伟大智慧的凝结,包含着丰富的地理学思维和合理的科学内核。本文认为:风水理论产生和发展于人类对地理环境的认识;风水理论充分关注地理学中的人地关系议题,体现了古人的地域综合体的思维;风水学从不同尺度来考察人类周围的环境,体现了地理学的尺度观念。  相似文献   

2.
现代家居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生态环境,也在严重侵害着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在这一背景下,绿色环保理念就是要从平衡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着手,使得现代家居设计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现代家居设计方法主要体现在:绿色建材的应用、生态资源的利用、环保设计方案的实施等方面。基于绿色环保理念的现代家居设计可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排放。  相似文献   

3.
阴阳学说认为,一切存在物皆分阴阳,且具有阴阳对待、变化、和合的关系。风水学以《周易》为体,以“气”为核心,阴阳为两翼,在阴阳思想与“生气”思想结合的基础上,按《周易》“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取象方法分别进行阴阳取象,可得出“理气风水立体时空察气体系”和“峦头平面空间察气体系”两大风水体系。  相似文献   

4.
传统风水思想在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中的应用意义与操作方法,将风水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贯穿于村落选址、规划与建造、环境与公益设施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对建设美丽乡村、宜居乡村具有良好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家虽小,却是组成国家的一个细胞,家的安稳对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易经》的乾坤之道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家居设计中有着和谐稳定的作用。乾道的性质是天性,是效仿天道而来。家居装修也应该顺应天道,不违背时令季节,适合气候与自然环境,打造有新时代风格的造型、格调和装饰,与室内的环境相互协调统一。坤卦的性质是地道,代表着夜晚、柔顺、阴气、女性和收藏等。坤的居室风水理念是包容性很强大的土地,所以在家居设计中,坤所在的地方就与"地"有关,如地板、地面以及居室中的各种收藏的柜子、箱子等。  相似文献   

6.
近日读报,发现本市党委机关报援引了一条这样的消息:家居摆设与风水有关系吗?电视机为何要摆放在"土"的方位?近日记者获悉,《风水地理》这  相似文献   

7.
福建是中国风水信仰最为盛行的地区之一,也是基督教在中国的主要传教地区之一,基督教与风水信仰的冲突在福建表现得极为突出。在福建的风水)中突中,西方列强侵略和中西文化冲突两大因素仅作为全国性的背景环境起作用,基督教与风水信仰的冲突在更大程度上受到特定时空背景下的福建区域社会的发展脉络的制约,特别是和福建传统社会中的突发危机的解决方式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范正义,历史学博士,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相似文献   

8.
风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水学是古代建筑理论的精华,是一种建筑物选址与居家布置的艺术,其讲述的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和谐之美。运用风水学的相关知识指导住宅的建筑和装修,能使人与建筑、人与自然更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9.
古代风水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重 《周易研究》2006,(4):85-86
“风水”是一种传统文化,是人们对居住环境进行理性选择的行为规范,体现着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精神追求。作为一门古老的环境文化,它源于先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虽然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不乏一些迷信的成分,但就整体而言,古代风水文化更多的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风水理论的生态化与人居环境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盖光 《管子学刊》2005,(3):105-110
中国古代的风水学有三大理论基础:即“气”本体论、“阴阳五行”与“四时五方”的理论.风水的操作性与理论形态实际都是具体化、现实化的生态学理论;其运行的整体脉络,其实就是自然——社会——文化而构型的复合性生态系统;其构筑的是系统整体化和生态化的生存论.风水理论的“美学成分”呈现着生存论视野中的生态审美体认,其生态审美和谐化的表征在于:一是对人的生态化生命存在的审美建构,一是体现我国古代哲学、美学、心理学、生态学、地质学、地理学、景观学等多学科的人文生态化整合,因而还呈现了学科间对人的生命存在的审美建构.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发展迅猛,随着我国社会环境、设计理论的不断延伸,家居设计的影响及作用越来越显著,因此受到行业人士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东南亚风格主题餐厅所表现出阿里的显性元素和隐形元素的精髓无比精深,采用多种不同的设计手法,从室内空间上进行合理分配与规划、室内景观设计以及色彩搭配都是体现主题餐厅陈设艺术风格的重要途径,它是一种反应空间意义和宗教色彩的渲染过程。鉴于此,针对东南亚风格主题餐厅陈设艺术设计进行深入浅出的探讨与研究,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风水文化自古以来就和地理学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风水文化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学思想。从地理学的角度科学的认识风水文化,探究风水文化中的自然地理要素和地理学思想,对于指导现代城市化建设、建立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读罢《科学与无神论》2005年第5期发表的任重、陈仪先生的信和附文,深觉近年刮起来的风水热来头和影响都不小,须要认真对待。风水是多神崇拜风水相阴宅是多神鬼崇拜,这已经是无需讨论的事实。《葬书》直截了当地说: “气感而应鬼福及人。”、“势如流水,生人见鬼。”、“藏神合朔, 神迎鬼避,一吉也。”风水对民居的相阳宅,也无一不是超自然的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人们对家居装修的要求越来越高,审美情趣也不断变化。家居装修风格追求新颖独特、整体和谐,让居室空间充满温馨、柔和、宁静已成为人们的需求,而简欧风情家居设计正符合了这一需求。简欧风格体现出的奢华、高雅以及细节上反映出的独特、浪漫,符合人们对美好事物追求的心理。家居设计既要满足实用功能,同时还要能反映出居住者的个人修养、文化品位以及生活态度。家居设计不只是简单追求豪华大气,更多关注的是如何用相对普通的建筑装饰材料来营造一种简约的欧式浪漫。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利用闽台民间寺庙的签诗资料 ,分析了灵签贞卜与风水信仰的密切关系。灵签文本中的风水主题 ,既暗藏了民间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的真实信息 ,也反映了签诗 (或解签 )作者的文化认知心态。而抽 (解 )签者参与灵签文本的风水知识资源或风水吉凶判断的解释和批评的过程 ,显然刺激了风水信仰与神灵崇拜之内涵的互为触动 ,不仅使得风水信仰逐渐沉潜为民众的“社会记忆”及文化习俗成为可能 ,而且使得传统道德观念和伦理准则化入民众的社会意识结构成为可能。在抽签这种“依附性宗教仪式”中 ,理性与非理性、道德与功利缠绕成经纬线 ,共同编织了风水信仰的神圣帷幕。  相似文献   

16.
风水是道教趋吉避凶的一种信仰和法术。越南北属中国后,风水亦随道教传播到了越南,隋唐时,普遍受到越南地方行政长官的推崇和信奉。越南建立自主政权以后,各皇朝为了标榜神佑族运与君权神授,借助天命维护其现实统治,都对道教风水虔信笃行。值此主流意识的诱导下,道教风水在文人雅士及下层民众中,亦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和信奉,并逐渐衍化为一种普遍的民俗习惯。时至今日,道教风水观念仍在越南民间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成为越南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由于人们对家居环境软装饰的审美意识的增强,"装饰性"投资力度逐渐增多,更多人是将资金投入到家居软装中,陈设饰品的需求呈不断上升趋势,人们对生活品味的追求,原创、个性、时尚成为家居中很重要的方面,我们要让陶瓷这种不变形、不褪色、易保存的,有艺术价值的现代家居陈设品融入更多人的家居中。  相似文献   

18.
《科学时报》9月8日刊登《莫让“风水学”风生水起》的短文说,据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副秘书长徐韶杉介绍,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委托南京大学易学研究所开展“建筑风水文化”认证培训、考核,合格者将由中心颁发证书。红网发表文章说,政府应该是科学、理性和良好社会风俗的领导者、维护者,为“风水学”这种自古以来就争议颇大、有“伪科学”之嫌的大开绿灯,是不该的。短文说,大学把“风水学”作为选修课也无妨;商人富人迷信风水也罢,那是他们的自由。不过,如果要把“风水学”显化为政府行为,就有商榷的必要了。因为通过政府行为,让“风水学”显…  相似文献   

19.
全球城市化进程不断提速,大城市变得寸土寸金。在有限的居家空间里面,催生了现代家居设计在结构上创新。现先归类现有家居在折叠方式上的创新作品,然后以节省的空间为纵轴和以操作动步骤为横轴的方式来归纳折叠型家具。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对折叠型家居的结构创新有新的逻辑概念,和对这一方面的设计带来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传统家居在风格方面也具有自成一派的大家风范。在现今快节奏的社会状态下,该怎样有效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古典家具的典雅融入现代家居,是当前的热门话题。根据古典家具的特点,只要适当搭配、局部点缀、注重整体,一定可以让古典家具顺应当代家居格局,使整个家居环境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