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从友 《天风》2012,(9):49-51,68
泰格尔在他的爱情诗集中曾经说过:"上帝创造男人的时候,只是一位教师,在他的提包里只有理论课本和讲义;在创造女人的时候,他却变成了一位艺术家,在他的包里装着画笔和调色盒,所以女人才会那么美丽而多变。"这诗文给人以许多遇想。但如果一个女人认识了上帝,并能顺服在上帝的权柄之下,那么仅用"美丽"两个字是无法概括其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华 《天风》2010,(1):42-43
<正>屋檐下有一个女人,就是"安"字;屋檐下若是有两个女人,就难以安宁,这两个女人就是婆婆和媳妇。社会学家根据长期调查研究发现,我国8对离婚夫妇中,有4对是由婆媳矛  相似文献   

3.
女人     
傅三川 《天风》2014,(3):35-35
<正>写一篇关于女人的文章是一个挑战,尤其是由男人去写,无论他如何小心,总避免不了"偏见"的阴影,压力真大!对我而言,一不能得罪母亲;二不能得罪太座;三不能得罪女儿;还有不能得罪教会的众姊妹。任何一方面有投诉,到头来只会带来无限痛苦,叫自己生死不得(一笑)。再者,有关女性的课题,实在"汗牛充栋"。对了解女人这门学问,我自认才疏学浅,虽说结婚十数载,育有四个女儿,仍觉高深莫测,奥秘非常,就算一生钻研,也不能"得道"。况且,处身在澳洲中西文化的大熔炉,女人的身份地位忽"东"忽"西",要取其平衡,并非易事。提到女人,好像总与水拉上关系。以水形容女人的词汇,多为贬词,如"女人祸水"、"女人心、海底针"、"水性杨花"等。有人更干脆下定义说:"女人是水造的。"我同意把女人与水放在一起来联想,这的确能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双性化气质--性别角色的新理念 "男人就该像个男人,女人就该像个女 人",在性别角色的评判上这似乎是天经地义 的。"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则被认 为是性别角色的一种错位。那么,"一个人既 像男人又像女人",又将如何?传统的性别角 色观念一定也会摇头的。  相似文献   

5.
正一次,乾隆问刘墉:"京师九门,每天出多少人,进多少人?"刘墉回答:"两人。"乾隆觉得诧异,刘墉解释道:"万岁,我说的不是两个人,而是两种人,男人和女人。"乾隆又问:"那我大清国一年生多少人,死多少人?"刘墉说生一人,死十二人,接着告诉乾隆他是按属相说的。譬如今年是马年,出生的人无论数量多寡都属马;而不管多少人  相似文献   

6.
2004年,当一群蓄着短发、穿着中性服装、声线毫不妩媚的女生站上了"超级女声"的舞台并取得佳绩的时候,人们对于女性应具有阴柔气质的传统审美观念被彻底颠覆了.散发着洒脱干练的她们显露出的中性气质有恃无恐地桃战着男性话语权的单一地位,男人们对于自己的男性霸权是否还在而感到惶恐不安.而仅仅几年后的今天.一群男人花枝招展地进入了大众视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向所谓的"哥"们优雅地发出了挑战函,"走女人的路让女人无路可走","不是女子,胜似女子"这群男人凭着精致的妆容、尖细的嗓音和扭捏的小女儿姿态,又一次颠覆了大众的审美观让不少真正的女性也自叹弗如.  相似文献   

7.
如果一个男人说,君子远庖厨,那一定是他的借口。那么,一个女人不进厨房算不算是一个残缺的女人?我常常和女友玩笑,说自己的闲暇时间,基本上是"不在书房就在厨房"。而实际上厨房于我,是比书房还要重要的一个所在。细细去想,觉得我爱厨房大概只是我个人的缘由吧。这其实与任何女人的进或者不进厨房都没有关联。因为在社会的其他领域,我是一个没有建树的女人,大不能像希拉里一样风云国际,小不能像张爱玲一样特立独行。那么,一个普通的女人,她无法兼济天下,却还是可以独善其身吧。  相似文献   

8.
当风度翩翩、才华横溢的孙程屡屡向我示好时,我那颗对男人僵死的心,很快便有了反应……在遇到孙程之前,我有过两次不堪回味的恋爱经历和一次失败的婚姻。我很清楚,作为女人,我最大的缺憾是容貌的黯然无光。我从读中学时就感受到了,生就的容貌注定我不会成为男人们关注和追逐的女人。尽管我学习优秀,还有一副优美的歌喉,但这都不及一张动人的脸庞对他们的吸引力大。我的两任男友,都因这个原因,离开或负心于我。我痛恨男人的鄙俗,但我更自怨自怜自己容貌的粗陋。几次的情变让我对自己的感情前途心灰意冷起来,我一边在心里咒骂男人的庸俗、低级…  相似文献   

9.
晚上的电视节目,正在采访一个女人。这是一个快乐的女人,一个健康的女人,一个脸上永远带着笑容的女人。她一直在笑,笑得舒展,笑得奔放,似乎永远没有烦恼和忧愁。谁也不会相信,8年前,她曾经是个癌症患者。这是任何女人  相似文献   

10.
玫瑰之爱     
很久以前,一个男人叫“爱人”,一个女人叫“情人”。一天,男人和女人同时出现在一处山坡上,发现了两朵含苞待放的鲜花,因为从未见过,也不知道这花叫什么名字,他们都不由自主地为这花的美艳而惊叹。男人出于好奇伸手采摘,一不小心被花刺刺伤,鲜红的血即刻流了出来;女人心痛地握住男人的手,不经意间流下了一滴眼泪。这滴眼泪与男人手上的那一滴血同时落下,分别掉落在那两朵鲜花上……  相似文献   

11.
错位     
女人每次吃饭都坐在餐桌的上位,女人习惯了,男人也习惯了。当婆婆因为照顾小孙子跟他们住到一起时,女人依旧如此。女人没有把这当回事,因为她认为座位并不能代表什么。可是后来她从婆婆阴沉的脸上看出了端倪。再一次吃饭的时候,女人主动坐到了下面,跟男人坐在一起,把婆婆邀请到她原来坐的位置,这回婆婆笑了。  相似文献   

12.
正一次聊天,久住西班牙的朋友说:"西班牙的电梯没有关门键。"我有些不理解,他解释:"因为他们不着急啊,等着门自己关上就好啦。"后来去了伦敦,发现一些电梯也没有关门键,电梯上的人从来不着急。当电梯门经过了许久自己慢慢悠悠地关上时,我想起了自己在国内坐电梯总是要把关门键按好几次,直到安心看见门关上。有一次去巴黎,正在吃午餐的我看见两个金发碧眼的女人带着一条狗走进餐厅,坐在我旁边。她们坐下后什么都没做,就是聊  相似文献   

13.
1897年孙中山先生在日本曾与政治家犬养毅有过这样一次交谈。犬养毅问:"孙先生,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革命——把清政府推翻。"孙中山回答。犬养毅问:"除革命之外,你最喜欢什么?"孙中山顿了片刻,用英语答道:"Woman(女人)。"  相似文献   

14.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一俗语原为"嫁乞随乞,嫁叟随叟",意为一个女人即使嫁给乞丐或年龄大的人也要随其生活一辈子。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俗语转音成"嫁鸡随鸡,嫁狗随狗"。"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  相似文献   

15.
如果要选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你会有什么选择?有人选"美貌",有人选"财富",有人选"健康",也有人选"生命"和"自由",一个幸福的女人说是"老公"。生活中最重要的,对我们影响最大的两个字,难道不是"时间"吗?  相似文献   

16.
《天风》2020,(6)
正我有两次特别难忘的"寻找"经历,一次是在办公室找教会某一房产的房屋产权证,前后共找了五次,持续半个月的时间,才终于找到。另一次是在办公室卷柜的档案里找某一凭证,连续找了三天才找到。急需而又找不到时,实在着急。这两次经历让我体会到资料清晰有序保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女人与蒙头     
正哥林多教会问题之多是不争的事实,面对女人蒙头的问题,保罗用了不短的篇幅进行论述,吩咐教会的姊妹在聚会中必须蒙头。"凡女人祷告或是讲道,若不蒙着头,就羞辱自己的头,因为这就如同剃了头发一样。女人若不蒙着头,就该剪了头发:女人若以剪发剃发为羞愧,就该蒙着头。男人本不该蒙着头,因为他是神的形像和荣耀,但女人是男人的荣耀……你们自己审察,女人祷告神,不蒙着头,是合宜的吗?"(参林前11:5一  相似文献   

18.
从佛经翻译看中国文化的和合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长河,有水满的时候,也有水少的时候,但却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季羡林  相似文献   

19.
    
正村野中有两块磨扇,东一块,西一块,无法咬合,不再转动。风吹过又一季荒草,石磨一动不动,不知被遗弃了多少年。这石磨出自哪道山谷、哪块巨石,出自哪位石匠、哪户人家,无从知晓。但可以想见,石磨"咕咚咚"转动的日子,那家必定是人丁兴旺、热闹红火。年轻力壮的男人推着磨棍一圈圈只管迈步,勤劳持家的女人一勺勺将  相似文献   

20.
数字卦与占筮——考古发现中的筮法及相关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朋 《周易研究》2007,(4):7-12
本文通过讨论效字卦与《周易》的关系、数字卦与筮法的关系、作为占筮直接记录的数字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体例变化、以"大衍之法"为代表的占筮方法的基本原则等相关问题,认为西周时候的两个并列的数字卦不是一次算卦的记录而是两次算卦的记录,是结果相近的两次占筮的记录。也就是说,根据"先卜而后筮"、"三人占,则从二人之言"的原则,西周时候就重大事情一般要进行三次占筮或占卜,以含义互相接近的两次卜筮作为最终结果;而这两个含义互相接近的占筮被直接记录下来,就是考古发现中的两个并列的效字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