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宏度 《法音》2000,(1):5-5
本刊讯应中国佛教协会邀请,以越南佛教会副会长善超法师为团长、顺德法师为副团长。真善法师、清绕法师、善仁法师、陈俊敏居士、武友记居士为四员的越南佛教代表团一行7人于1999年12月10日至20日访问我国。越南面积近33万平方公里,人口7600万,其中佛教徒约4000万。越南佛教分南传和北传两部分,南传佛教徒约占五分之一,北传佛教徒的占五分之四。越南现有3所佛教大学、25所佛教中学;寺院14000所,僧尼28000人。代表团在京期间拜会了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分别受到国家宗教事务局杨同祥副局…  相似文献   

2.
张应龙 《法音》2002,(2):39-41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佛教是马来西亚第二大宗教。全马来西亚现有七百多所寺院庵堂、三千多位僧尼、两百多万佛教信徒。华人佛教徒占佛教徒人口的大部分,其它泰、缅、锡等族的佛教徒只占少数。当代马来西亚佛教团体比较多,具全国性与代表性的团体主要有马来西亚佛教总会、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马来西亚佛教弘法会、马来西亚泰裔佛教徒总会、锡兰佛教会等。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团体。马来西亚佛教青年总会(简称马来西亚佛青总会),成立于1970年7月29日,同年12月28日获准注册。秘书处设在槟城。1…  相似文献   

3.
佛教自唐朝初期传人贵州,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现代贵州佛教主要有禅宗、净土宗、密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等派别。据统计,截止2002年,全省共有佛教徒20万人,僧尼850人,信教群众约280万人,重点分布在贵阳市、遵义市、安顺市等地、市。全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开放的佛教寺庙353处,  相似文献   

4.
美国佛教徒的身份认定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多年来,美国学术界一直对此加以研究,但并未达成共识。本文在选取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进行分析、评判的基础上指出,应该以是否皈依作为标准来认定美国佛教徒的身份。  相似文献   

5.
黄袍佛国概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国面积514000平方公里,人口有6000多万,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国家,寺院林立,僧侣众多,素有“黄袍佛国”之称。佛教徒占全国人口90%,全国共有大小佛寺28200多所,佛塔达10万座以上,平均每个村有一个塔寺。有比丘  相似文献   

6.
《法音》2012,(7):40-47
问:弘一大师往生至今已70周年,在这70年之中,您认为中国佛教最大的变化是什么?弘一大师在近代中国佛教中,占据什么样的地位?我们如何去认识?答:中国佛教在20世纪虽历经挫折磨难,但凭藉佛教的深厚底蕴与顽强生命力,在广大佛教徒的努力护持下,终于从荆棘丛生中辟出生路,重振生机,弘教方式正逐步现代化,并有了相当多的实践经验和一批成功典范。1953年中国佛教协会的成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佛教界的一件大事,三大语系佛教徒从此有了一个全国性联合组织。中国佛教协会以"人间佛教"思想为指南,多年来在政府的支持和四众弟子的努  相似文献   

7.
佛教在今日的美国,已不再是一种移民宗教。随着越来越多基督教背景的美国人皈依佛教,本土化的美国佛教正在形成。这一过程表明,佛教在某些方面满足了美国社会的需要,提供了美国传统中没有而又为今天的美国人渴求的精神资源。同时,这一过程也不是自发的,它是一代代移民佛教徒不懈努力的结果。今天无论走到美国的哪个城市,都会看到佛教的寺庙和学习佛教的美国人。 在美南第一大城市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有一座宏伟庄严的汉传佛教寺庙,叫玉佛寺,人称美南第一佛寺。寺中有一个成立了10年的英语佛学班,堪称美国佛教本土化进程中的缩影…  相似文献   

8.
大约100年前,中国的佛教改革家太虚和德国的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相继注意到了佛教和基督教两者与社会经济之间的亲疏关系,并对此予以了研究,但由于条件所限,研究工作均未能深入.之后近百年,东西方许多有识之士对造成佛教、佛教徒和佛教国家在适应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方式方面长期落后的原因进行了探讨,这种探讨在现代社会尤其受人关注.本文通过对佛教和基督教信仰模式的对比,对形成二教经济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尝试性的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9.
佛教传入中国已经将近两千年了。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佛教对中国各民族饮食活动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力戒杀生。由于教规的缘故,形成了佛教徒们独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在中国,除藏、蒙古及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他民族的佛教徒都坚持素食。素食,民间俗称“吃斋”,“素”是洁白、粗略之义。  相似文献   

10.
印度掠影     
众所周知,中国的佛教源自印度。因此,不少 中国人便以为印度真像《西游记》中所描述的佛界净土一样,是一个佛教国家。其实不然。印度宗教种类繁多,佛教只是其中之一,而且占的比例相当小。根据2001年的《印度年鉴》,印度99.57%以上的人口信仰宗教,其中印度教徒占82.41%,穆斯林占11.67%,基督教徒占2.32%,锡克教徒占1.99%,佛教徒占0.77%,耆那教徒占0.41%,另有少部分人信仰祆教、犹太教等。这表明,印度教是印度的主要宗教。由于锡克教、佛教、耆那教等与印度教有着某种程度上的渊源关系,不少人把他们看作印度教大家庭中的组…  相似文献   

11.
明生 《法音》2014,(10)
正"宗教是慈善之母",慈善是佛教的本质属性和要求,是佛教徒的内在价值理念和取向。释迦牟尼佛设立佛教的本怀是为了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脱离苦恼。对佛教徒来说,弘法的目的在于利生,一切修行的目的也在于利生,给众生幸福是每个佛教徒的使命。慈悲观是佛教教义的核心,佛教提倡"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正缘于此,中国佛教慈善理念特别丰富,并在当代慈善事业中积极践行,取得了国家  相似文献   

12.
《法音》2014,(10)
正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0世纪后半叶开始,全世界佛教徒联合创建国际组织,通过召开数度会议,反复进行了讨论。目的是为了弘扬大圣释迦牟尼世尊的教义,探索如何为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宁作贡献。此次在东北亚佛教发源地的中国佛教的重镇——西安郊外的宝鸡法门寺,隆重举行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因缘殊胜,荷蒙盛情邀请,谨表诚挚谢意。  相似文献   

13.
印度佛教在其创立之初即有着人本化的意蕴,而大乘佛教普度众生的菩萨人格则彰显了佛教的伦理特色。佛教传入中国,与中国本土伦理相冲突、调适、融合,则真正实现了佛教伦理的大发展。佛教伦理中国化或者是彰显佛教原有的伦理文化因素,或者是与中土伦理相融合,作为其结果,中国佛教伦理形成了自身的基本理念和行为规范,它不仅在佛教徒中有重要规范作用,而且对中国伦理文化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自然环境对佛教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五台山佛教文化传承两千年来,与其自身的自然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正是五台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地形、地貌、气候为其成为佛教圣地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佛教徒们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清修环境。本文试从自然地理、气候等方面来探讨最初佛教徒选址五台山的原因,以及后来五台山佛教蓬勃发展的自然条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宗教》2023,(10):48-51
1953年5月30日至6月3日,来自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三大语系的120位佛教工界代表,齐聚北京广济寺隆重举行中国佛教协会成立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中国佛教协会章程》,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会和领导机构,宣告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时任中国佛教协会筹备处主任的赵朴初居士在《关于中国佛教协会发起经过和筹备工作的报告》中说:“像这样由全国各地区、各民族、各宗派的佛教信徒共同发起、共同参加、共同组织的全国性佛教团体,在我国历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中国佛教协会的产生,表示着新中国佛教徒的大团结,表示着新中国佛教徒弘法利生的信心和热诚,表示着新中国佛教徒致力于爱护国家、保卫世界和平的共同志愿。”  相似文献   

16.
就目前研究来看,国内外学者对于东南亚穆斯林的关注较少。对该地区穆斯林的研究,对于理解佛教国家的穆斯林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本文以泰国为例,介绍和解析该国伊斯兰教的多元适应之路。一、以佛教为主的多元宗教环境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多元宗教社会。据统计,泰国总人口为6,637万(1),其中佛教徒占94.6%,穆斯林占4.2%(2),基督教徒占0.5%,印度教徒占0.1%,其余0.6%信仰其他宗教。  相似文献   

17.
普正 《法音》2005,(5):44-46
本刊讯应国家宗教事务局叶小文局长的邀请,以惟俨法师为团长、李木源居士为副团长、广声法师为秘书长的“新加坡佛教总会访华交流团”一行17人,于4月10日至20日,来华进行了为期十天的友好访问。新加坡佛教总会成立于1948年,是代表新加坡佛教徒的代表性团体。其宗旨是团结新加坡各佛教团体及佛教徒,遵守佛制,实现大乘佛教救世精神,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文化、慈善事业及福利社会人群。4月11日上午,代表团一行在国家宗教事务局外事司郭伟司长的陪同下,参访了中国佛学院,受到中国佛学院常务副院长圣辉法师的亲切会见。在讲话中,圣辉法师回顾…  相似文献   

18.
末法到来     
中国净土宗的成立,其背景是末法思想的出现-这是由于人们产生了佛教将要灭亡的危机意识。公元440年至441年中国佛教史上出现了第一次灭佛事件,北魏太武帝镇压佛教,破坏寺院.焚烧经典,逼迫佛教徒还俗。这一事件称为北魏废佛。由此,在佛教徒中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佛教戒律及其伦理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教戒律是佛教道德规范,是调控佛教信众之间、信众与社会大众、统治阶层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佛教戒律不但是佛教徒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广大社会公民所普遍接受的社会伦理规范。佛教戒律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自佛教诞生至形成三大语系佛教——巴利语系佛教、汉语系佛教、藏语系佛教,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教派的佛教信众所使用的佛教语言极其繁复,绝难辨析。但只有佛教音乐可以与佛教雕塑语言、佛教绘画语言一样成为世界佛教大家庭的共同语言,为各国佛教徒所理解、接受与赞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