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乔佳 《中国宗教》2023,(10):88-89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理应有着系统性的论述,但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述中,并没有一部专门的宗教学体系的呈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卓新平研究员的新著《论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体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3年7月)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兴起于新文化运动,中国资产阶级进步宗教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乃其产物。李大钊既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主将,又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在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反孔教运动中开启了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进步宗教学,又在新文化运动后期特别是非基督教运动中开启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在李大钊宗教学思想的启发下,逐渐形成了中国宗教学研究的马克思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3.
4.
2002年7月16日,江泽民总书记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视察,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作用作了精辟的阐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对我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相似文献   

5.
6.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在于打破"概念短缺"的困局,提升概念供给能力,打造标识性的哲学概念。哲学理论与哲学概念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相关性,在一定意义上讲,哲学发展的历史就是概念更迭的历史,是不断赋予既有概念以时代性内涵以及适时提出并打造标识性概念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学者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在哲学研究中自觉地以学术的方式实质性地介入中国现实问题,赋予既有概念以时代性的中国内涵,提出了诸如"矛盾""实践""价值""发展"等"中国化"的概念;汲取各种理论资源打造了"以人为本""和谐""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具有中国特质和世界普遍意义的标识性概念,推动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繁荣发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三大体系"应该确立研究的主体性,在"扎根中国大地、关注中国问题"的导向中,在对重大理论与重大现实问题的观照中,打造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标识性概念,构建真正具有中国气质并能自立于世界哲坛的当代中国哲学形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之际,梳理、总结、概括和反思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对于发展新时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对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作出的总体性(通史性)研究、断代史研究以及分类研究等的基本认知,我们认为,应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学术史作出整体性梳理和研究,揭示其创新逻辑演变史、问题史以及理论创新机制,尤其是要重点突出地破解一些核心问题,推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为中国发展和人类进步贡献思想智慧。  相似文献   

8.
20世纪初以来,以中西宗教文化的比较为主要内容、以跨学科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基本形态的中国比较宗教研究逐渐形成了儒耶、佛耶和道耶比较等多个热点,以及包容主义、平行主义和求同存异等多种取向。尽管这项研究在某些人的潜意识里仍只是说明自身宗教优越性的手段,但对宗教比较之可能条件和宗教对话模式的探讨使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中西宗教文化之间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分歧背后,并非没有比较的可能和对话的余地。通过从差异中寻找共性,从共性中发现差异,他们对中西宗教文化的具体层面和抽象层面、信仰维度和人学维度的比较促进了不同宗教之间以及神圣同世俗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在宗教的研究上,可以说是异彩缤纷。在莫大的文化广场上,思想活跃,议论横生,不论哪个行业,不论什么身份,只要不触犯国法,都可以发言作文,抒发己见。这种自由生动的学术气氛,我持积极态度。我的这个论文题目,就纯是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学术体系的主体性和原创性,不仅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和实力的象征,而且是该门学科的特色、优势和自信的体现。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体系,要以"实践"为核心范畴和解释原则,以"改变世界"的世界观为"活的灵魂",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理念、视野和担当,致力于从重大的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从而用富有时代内涵和思想力量的哲学理念、哲学命题和哲学思想照亮当代中国和当代世界的现实,引领人类文明形态的变革和塑造新的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12.
从历史进程上看,我们已经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的当代发展,并由此指导中国特色宗教学的创立。在理论立场上,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基石,为中国特色宗教学传播理论知识、培养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撑。就政策而言,党中央的文件精神和历代领导人的发言都鼓励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设立相关研究机构和大学有关专业,让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社会道德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相似文献   

13.
中国特色宗教学的建构,既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全面建设的迫切需要,又是中国宗教研究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中国特色宗教学的建构,要立足宗教研究的中国国情,着眼中国宗教研究的问题意识,主要致力三个逻辑环节:坚持发展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传承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潜心构筑中国特色宗教概念。  相似文献   

14.
<正>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我们国家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些专家学者,围绕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地探索、思考着相关哲学社会科学的问题,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无神论学会学术顾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李申博士的专著《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基础》,于2020年10月由中国无神论学会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大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基础理论和教育问题研究》的结项成果印制成书。这本书以解读经典的方式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础,也厘清了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开端。把这个开端搞清楚,宗教学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后面的继承和发展也就顺理成章了。  相似文献   

16.
沈志远是中国早期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家。他编撰出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哲学辞典,翻译了大量马克思主义哲学著作,创办了多份马克思主义期刊,较早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作了研究和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著书立说,对宣传毛泽东哲学思想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我们在深入研究沈志远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术贡献时,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积极发掘不同历史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贡献,努力推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进入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作者为纪念任继愈先生百年诞辰在国家图书馆的发言稿,略有修订。任先生的学识渊博,著作丰厚,在学界德高望重,被尊为学术大师。有关他的为人为学的介绍,业已收入中国老教授协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师风范》中,读者可以参阅。  相似文献   

18.
##正##丰硕的成果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宗教学研究已经走过了三十多年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三十多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共同努力,在宗教理论和宗教现状方面进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究了毛泽东主席1963年做出开展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宗教研究重要批示,回顾了近50年中国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以及中国宗教学的发展,分析了目前在宗教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和分歧,并对研究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及其指导的中国宗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相应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我的导师任继愈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09年7月11日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