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谈临淄齐国古都的保护与开发杨英吉,郑德新临淄乃齐国的古都所在地,亦是齐文化的发祥地,历史之悠久,文物古迹浩繁,享有宏大的"地下博物馆"之美誉。1961年国务院将"临淄齐国故城"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国务院将临淄批准并公布为第三...  相似文献   

2.
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工作站简介罗勋章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临淄工作站的前身是山东省文化局临淄文物工作队。它建于1964年,队址设在齐都镇。建初期,由扬子范(后任山东省博物馆馆长)、黄景略(后任国家文物局副局长)担任队长。为适应工作需要,1987年在...  相似文献   

3.
孙长征 《管子学刊》2014,(1):126-126
在临淄区委、政府的关怀下,在临淄区志办公室、区齐文化研究中心、区文化出版局的支持下,由临淄区民政局和区齐文化研究社联合编纂的《临淄地名史话》一书,于2013年11月付梓出版。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的城市发展史上,我们注意到,战国时代齐国的首都临淄是一个十分繁荣的城市,秦朝为临淄郡的首府,西汉武帝时仅临淄县就有十万户,比长安的人口还要多(《汉书·高五王传》主父偃语),王莽时仍被列为六大都市之一,为全国一流都会,到东汉曹魏时,虽为齐国的首府...  相似文献   

5.
姜太公墓之谜张龙海姜太公墓在何处,是个难解之谜。史书记载主要有三处:一、山东临淄。魏人王象、缪袭所撰《皇览》日:"吕尚家在临淄县城南十里。"《齐记补遗》云:"太公葬于周,齐人思其德,葬衣冠于此。"《临淄县志》(民国九年)载的更为具体:"太公衣冠家,在...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90年代首次发现汉代镜范开始一直到今天,临淄齐故城内出土大量镜范资料。伴随着田野考古工作的开展,临淄齐故城作为汉代铸镜作坊的一个中心已经毫无争议。陈介祺作为晚清收藏大家,开镜范收藏之先河,其铜镜收藏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以临淄、青州为中心的齐国故地。通过对陈介祺收藏铜镜及镜范资料与临淄齐故城内出土镜范资料进行比对,进一步确定了这一观点。而陈氏所藏铜镜及镜范中的稀有种类也为临淄齐故城铸镜作坊研究也提供了新的资料支持。  相似文献   

7.
临淄是周代齐国故都,两汉齐国王城,历史悠久,古文化遗址遍布境内。历史文化的丰厚堆积,使每一处古迹都熠熠生辉。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就是坐落在后李文化遗址之上,依托90年全国考古十大发现之一的后李春秋殉车马建起的,是目前中国唯一的以车马等陆上交通工具为内容...  相似文献   

8.
姜太公庙与姜太公旅游中心方舟齐都临淄建太公庙,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是《春秋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十一月乙亥,尝于太公之庙,庆合莅事。"至唐,诏封姜太公为武成王,唐玄宗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四月诏令西京、东京及天下诸州各置武成王庙奉把。这时临淄虽不...  相似文献   

9.
姜建 《管子学刊》2005,(3):114-115
2004年7月,临淄被国际足联、亚足联正式认可为“世界足球起源地”.半年多时间过去了,齐文化研究界和临淄人民还沉浸在喜悦的氛围之中.但是,也有很多区外特别是省外人士对此提出质疑,他们以关于足球起源的“黄帝说”、“商代石球说”、“无终子嘉父做蹴鞠”说为依据,认为“足球起源于临淄”并非那么证据确凿.作为一个齐文化研究工作者,笔者刚开始时也颇感困惑,该怎么样答复这些人士的质疑呢?  相似文献   

10.
齐国故城陶窑遗址张龙海临淄是周代齐国的都城。从公元前11世纪姜太公封齐建国,都治营丘,公元前859年齐献公从薄姑复都营丘更名临淄,经春秋时期桓公称霸,战国威王称雄,至西汉时期,近千年的时间里,临淄一直是东方名都,战国时期,临淄之中七万户,约三四十万人...  相似文献   

11.
齐都的再建     
姜太公就封于齐,以营丘为都,后又在营丘与淄水之间建立新都城。胡公时被迫迁都薄姑,献公时将都城重迁回营丘,并易名临淄。临淄自此作为齐国的都城再也没有被迁移。临淄的再建,既是齐文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又极大地带动和推动着齐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春秋》经传有关齐都临淄城的记述曲英杰《春秋》经传记载宏富,阐述精深,使许多春秋史事及典章制度得以流传,为后世所知,其中不乏对齐都临淄城建制的记述.将散见于《春秋》经传中的诸如齐都临淄外郭城及城门、宫城及世卿居宅、街里及国市等史料勾辑梳理,并参照其他...  相似文献   

13.
临淄出土一批汉代青铜器杨英吉1995年9月2日,在临淄齐国故城大城北约一公里处,今敬仲镇泄柳村西出土了一批汉代青铜器皿。这批铜器系该村村民崔东升在修建蔬菜大棚挖土时发现的,共计八件,分别是:鼎一件;斗二件;洗一件;盆四件。经现场考察,这批铜器系出自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刘徽孙永旺刘徽,三国时代魏国临淄人(现属淄博市)。由于年代久远,资料散佚甚多,因而关于他的身世履历、生卒年月目前尚无详考。从他留下来的著作可知,这位在齐文化沃土中成长起来的数学家,作为我国古代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不仅对我国古...  相似文献   

15.
战国时期,在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的稷门(西边南首门)附近,设有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术活动和政治咨询中心——稷下学宫。学宫创建于齐桓公时,也有学者认为是齐威王时,历时约一百四、五十年。穆下成为当时各派学者答本的中心,并逐渐形成一个具有~定倾向的学派,后人称为“穆下学”。邹国的孟河和赵国的苛况,先后均曾到稷下学宫游学。孟子在齐威王和齐宣王时两度游齐;苟子在齐襄王时游学稷下,并三次出任学宫主持人——祭酒。孟子和苟子,均受到稷下学术思想的熏陶。《管子》一书中的《心术》、《内业》、《白心》等篇,乃是…  相似文献   

16.
天齐渊     
天齐渊,俗称温泉,与临淄八景之一的牛山同被誉为临淄的一处游览观光胜地。天齐渊,在临淄齐国故城南8公里,今齐陵镇刘家终村西,淄河之东山坡下。关于天齐渊与齐国名称的关系,史书多有记述,说法不尽相同。《史记·封禅书》载:天齐是东方八神之一的天主神,“齐所以为齐,以天齐也。”“天齐渊水,居临淄南郊山下者。”  相似文献   

17.
蔺静  王雁 《管子学刊》2014,(1):93-96
临淄古墓群数量庞大,出土文物众多,是齐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座颇为壮观的地下博物馆。本文从临淄古墓群的种类和分布情况入手,依据临淄古墓群的保护与开发现状,分析了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临淄齐文化研究社于1999年12月3日在齐国故都临淄召开了齐俗研讨会.有党政及有关部门领导人、齐俗研究学者共38人到会.研讨会收到论文20篇,其内容就纵向讲,上湘三代,下及秦汉;就其横向讲,涉及到了齐地、……  相似文献   

19.
错金银铜盒     
张越 《管子学刊》2008,(4):F0004-F0004
错金银铜盒,战国晚期青铜器。高12.4厘米,口径12.5厘米,腹径15厘米,底径9.4厘米,盖径14.4厘米。1992年临淄商王墓址地出土,子母口,口沿部有一对环钮。腹微鼓,平底,圈足。  相似文献   

20.
循流溯源述而不论──简评《临淄与齐国》徐树梓由临淄齐文化研究社刘斌同志撰著的《临淄与齐国》一书,近由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全书共10章45节17万字,依齐国的历史沿革、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教育及民风民俗先后为序结构成篇目,而突出了齐国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