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所谓社会认识论,并不直接等同于关于一般社会性认识的广义的一般哲学认识论,不是广义地以一般社会性认识为研究对象的。人的一切认识都是社会性的,广义地研究一般社会性认识乃是一般哲学认识论的任务。在确定的意义上,社会认识论是关于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的理论,它以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为研究对象。社会认识论虽然并不直接等同于一般哲学认识论,却是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人们认识社会的特殊活动结构、活动方式、活动方法、活动规律和这种认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揭示人们对社会的认识自己构成自己的特殊道路。因此,社会认识论  相似文献   

2.
维护认识论的尊严葛力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培育了文化,在外部事物影响和内心思考的激励下,自然而然地进行认识活动。对这种活动进行审视、反思,便形成认识论体系。认识论是哲学中的主要支柱,贯彻全部哲学的始终,从本体论到伦理学,无不涉及人类的认识,与认识论密切相关。认识论在哲学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一种纽带,使哲学各个部门构成一个统一体。然而,近来西方后现代主义却对认识论评头品足,百般挑剔,竟然滑到否定认识论的地步,这损害了认识论,从而也破坏了哲学本身。面临这一危机,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当尽力维护…  相似文献   

3.
《老子》一书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不仅由于它提出了具有高度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哲学范畴——“道”;更重要的在于它比较深刻地、自觉地探索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某些方面,从而对人类认识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神秘主义的认识论——这几乎是人们公认的关于《老子》认识论的性质和特征。对《老子》  相似文献   

4.
人类的认识具有全方位性,它不仅指向外部自然物,也指向社会客体和自身。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对象,人们的认识有不同的具体方式和方法,有不同的活动过程和发展规律。社会认识论作为关于人们如何认识社会的学说,以人们认识社会的认识活动为对象,,考察其特殊的活动结构、活动方式、认识方法、进化过程和特殊规律,  相似文献   

5.
《易经》认识论研究孙希国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它把认识本身作为思考内容和研究对象,因此,可以说它是关于认识的认识。同哲学中的其他问题一样,人类对自己认识的哲学审视和反思也经历了许多不同的阶段。在中国古代,认识论的基本特点是侧重...  相似文献   

6.
实践不仅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而且也是全部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自然物质不是社会的实体,社会实体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自然——人——社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存在体。以自然为基础的人类的社会实践,在人类历史范围内具有本原的性质。实践的本质是物质的,它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是物质世界的一种特殊的现实。所以实践本体论对于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不但不构成分离与对立,而且是关于它的最深刻、最具体、最彻底的表述。  相似文献   

7.
当前人类社会正在进入一个高风险时期,对各种社会风险的预警成为不同认识领域共同关注的普遍认识活动。在本质上,社会预警是一种对社会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社会风险的超前性认识活动,是人类社会自我认识的特殊方式。这个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从哲学认识论维度对社会预警加以透析;从"社会"、"预"和"警"等多维度考察与辨析其内涵;从社会预警主体、客体与中介的确定中揭示其动态认知活动系统的内在结构;从多种相互关联的认知环节的划分中揭示其认知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8.
逻辑证明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实践标准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文化革命前,我国哲学界对这个问题有过讨论。近年来,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问题讨论的深入,以及加强对认识论基本理论的研究,这个问题又被重新提了出来。在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逻辑证明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与实践标准有密切的关系。但是,逻辑证明的作用究竟有多大?它能否起验证真理的作用?能否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以及由此产生的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命题应如何理解?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主要有四种意见。  相似文献   

9.
价值问题,始于传统认识论之内,却超乎传统认识论之外,开创了哲学价值论领域,似还将导出一门“价值认识论”来,这后一概念结构物的第一个较为完善的形态,可能就是“审美认识论”。如果“事实认识”是人类心灵的一翼,那么“价值判断”则是人类心灵的另一翼,人类心灵是拍打着双翼在对象世界中飞翔的。然而,我们的哲学曾把这另一翼遗失了,而且至今还在“事实认识”上揣摩着它的音容笑貌呢!我们应在哲学价值论和价值认识论、首先是审美认识论中把这遗失了的另一翼找回。但本文只能就这种新的概念结构物中的核心要素即价值概念略陈己见,就教于先进。  相似文献   

10.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 认识论 世界观李彦如作为世界观的哲学对象,是人与自然即主体与客体及其统一所构成的现实世界整体。这个对象是最丰富和具体的,它既可以从具体的、完整的形态为人所把握,也可以分化、抽象为许多特殊的形式或侧面为人所认识。本体论就是关于万有之本原或本质的学说,是从本质及其表现这一特殊的方面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而认识论则是从思维与存在、精神与物质的统一这一认识的特殊角度去看待、把握现实世界的。本体论和认识论都是对世界整体的一定的写照,但又都是不完全的,故而是特殊形式的世界观。完全意义的世界观,就是明确地以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现实世界为对象,以回答人与自然是如何统一的问题为中心的哲学。因此,我们可以说哲学就是世界观,哲学包含着本体论和认识论,但却不能把世界观简单地归结为本体论或认识论或本体论加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近代哲学再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看作是从本体论到认识论再到世界观这样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和三种思维方式。但这三者又不是互相外在的东西,也不简单地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它们中在前的问题的解决为在后的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基础;在后的问题的解决又是在前问题解决的真正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象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与自然相统一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国哲学界重视了价值问题的研究,这是一种可喜的现象。正如许多作者指出的那样,价值不仅是经济学、伦理学及美学的概念,而且也是哲学认识论的基本范畴。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它表示的是客体对于主体所具有的意义,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的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人类的实践、认识活动及其所获得的真理,都与价值问题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早在古代,哲学认识论中的价值问题就引起了我国哲学家的注意。他们关于义与利、理与欲、志与功的关系的讨论,包含着丰富的价值论思想。孟子提出“可欲之谓善”(《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哲学的认识主体修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注重认识主体的修养是中国哲学认识论的一个显著特点。但长期以来,受西方哲学认识论理论框架和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影响,这一特点没有受到应有重视。有鉴于此,发掘、阐释中国哲学的认识主体修养论,对于建构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有裨益的。一、重视认识主体的修养是中国哲学认识论的特点哲学是研究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学问,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期,哲学研究的重点有所不同。西方哲学认识论所研究的认识对象侧重于自然界,所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心与物、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人认识世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当代人类实践-认识的日益拓展和深化,使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变得极其复杂,由此决定了人们必须对人类认识进行深刻反思。但我认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并没有从本质上受到来自当代社会生活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最新成果的挑战。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一定义揭示了人类认识及其过程的本质,它与迄今为止科学所描述的认识过程的微观机制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王振武同志的《认识定义新探》一文(载《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14.
近世以来 ,人们一再批评中国传统哲学没有认识论或缺少认识论。这种批评有一定的正确性 ,同时又有很大的片面性。在中国传统哲学中 ,认识论的确没有像本体论与人生哲学那样得到充分的发展 ,并缺少概念的规定与理论的系统。但是 ,论者没有对人的认识活动进行必要的分疏 ,往往以为认识只是对自然物理的认识 ;同时也没有区分认识论的不同类型 ,客观上把西方传统的认识论作为哲学认识论的唯一类型。事实上 ,中国传统哲学很早就开始对认识本身进行理论的思考 :它不仅研究了人对自然物理的认识 ,而且特别关注人对自身的认识 ,同时还自觉地区分了形…  相似文献   

15.
认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论是关于认识过程和认识的本质、结构和规律性的哲学学说。在近代哲学中(自洛克以来),认识论一般说来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和相对划定了对象领域的哲学学科。这个学科一般说来研究的是下列几方面的问题:认识过程的基础和动力;认识的目的和目标;认识活动的本质和结构以及认识活动在人的社会活动的整个系统中的地位;认识主体同认识客体的关系、认识同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同真理的关系、认识的程序同方法的关系;认识过程和认识  相似文献   

16.
哲学究竟是本体理论、认识理论抑或人本学理论?就拿目前苏联和我国关于哲学性质问题的这一争论来说,如果了解了历史的发展过程,即能够了解历史本身就经历了从本体论走向认识论、又从本体论和认识论走向人本学的这一前进运动过程,我想对于问题的解决会是很有帮助的。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它可以反照出我们的认识究竟处在一个何种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间,我国学术理论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列宁的反映论把认识过程归结为反映过程“是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的引申”,“它失去了对认识过程的辩证的生动的理解。因此,对反映论要重新研究’”。这种观点有的是以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中的某些论点作为依据的。这是一个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问题。究竟应当怎样正确地理解列宁的反映论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呢?在这篇论文中,我试从心理学中的哲学问题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从元认识论的视角看,认识论既是反思认识的理论框架,又是启发认识行为的研究纲领。传统认识论(从古希腊哲学到黑格尔哲学以及某些受传统哲学影响的现代哲学)在本质上是思辨的,它的最大失误在于没有以社会为基点来解释认识问题,其实质是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本体性及其认识的社会性。“反思辨”是现代认识论的逻辑起点。由于“反思辨”的角度和方式不同,现代认识论又大体可分为四条思路,即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的、科学主义的和实用主义的。这几种思路有一个重要的立足点是一致的,那就是关心社会、研究社会、参与社会、改造社会,因而本身就是“社会的”。  相似文献   

19.
研究和概括人类认识的起源和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有它自己的历史的,在这个历史的进程中,科学认识论的范畴固定下来了,关于认识过程的本质和规律的客观真正知识积聚起来了。说到这一方面,我们考察一下过去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的观点,是很有教益的,他以明晰的形式表述了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几个基本原  相似文献   

20.
谢文郁 《哲学研究》2022,(1):84-96+126
认识论研究一直在持守经验论中拒绝引入情感因素,即使经验论在说明人类认识活动方面无法给出圆满的解释。事实上,情感在人的实际认识活动中从未缺失。然而,如何分析情感的认识论功能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中展示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主体性,以及情感所呈现的对象之实在性,追踪了烦恼、敬畏、信仰等情感在认识活动中的运作,还特别对情感命题的真值问题进行了初步演示。情感认识论涉及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真理问题这三大认识论原则,尽管其运作方式与经验论不同,但是它们不仅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有实际运作,而且在理论上也可以得到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