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展开了对佛教音乐的研究,为保护和传承佛教音乐奠定了基础。多年来,佛教音乐传承保护的理念逐渐由坚持“原生态”向适应社会潮流转变。目前,佛教音乐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各佛教寺院也在竭尽所能为保护传承佛教类非遗项目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2.
试论明太祖的佛教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太祖对佛教实行既整顿和限制、又保护和提倡的政策。其中,洪武前期侧重于保护和提倡,后期则着力整顿和限制。明太祖佛教政策的产生,不仅有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原因,也与他独特的个人经历、喜好有密切关系。明太祖佛教政策的实施,维护和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促进了明初经济恢复和发展以及百姓生活的改善,但也给广大百姓套上更加沉重的封建枷锁;使明初佛教迅速恢复和发展,促进了佛教诸宗的融通,奠定了后日僧寺分立制度,加剧了佛学的衰微。  相似文献   

3.
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通过僧数、宗依、整理制度和筹备进行等4个方面表现出来。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是要把佛教引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虽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但依然对民国时期政教关系的法律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均颁布了一系列寺院规条,对寺庙财产、僧人登记等作出规定,形成了以政教分离为基础的关于政教关系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4.
古老独特的五台山佛教音乐是五台山佛教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不可或缺的部分。2004年,五台山佛教音乐被山西省公布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5.
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通过僧数、宗依、整理制度和筹备进行等4个方面表现出来。太虚的佛教教制改革思想是要把佛教引入理性的发展轨道,虽没有得到完全实现,但依然对民国时期政教关系的法律构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如民国北京政府和南京政府均颁布了一系列寺院规条,对寺庙财产、僧人登记等作出规定,形成了以政教分离为基础的关于政教关系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6.
我与五台山佛教音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军 《佛教文化》2009,(1):86-93
五台山佛教音乐古老而独特,是五台山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五台山佛教音乐被山西省公布为首批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项目,2006年被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7.
佛教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古籍是这种文化的承载,如果再不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不仅仅是佛教界的损失,更是全民族文化的损失。寺院作为佛教和佛教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承担着对古籍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佛教古籍在寺院古籍中占据主要部分。什么是佛教古籍?按照我国图书馆界目前通行的定义,主要是指书写或印  相似文献   

8.
<正> 佛教典籍中有非常丰富的慈悲思想,如佛教的"缘起理论,,思想就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的关系,佛教"依正不二"的思想告诉我们有情正报的身心不能离开依报世界。 "慈悲"教义告诫人们要保护动物和植物,当然更要怜悯与自己同类的人。我们从慈善观念的历史渊源出发,来探讨佛教的慈悲理论及及其,是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生态环保与佛教素食观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兴起素食主义潮流,人们开始认识到素食对于缓解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价值;当代西方动物保护思想和素食观念相对于传统佛教素食观而言具有自身的思想内涵和理论特性;当代佛教应在继承传统素食思想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吸收融合西方动物保护和环境保护观念,拓展自身的思想内涵,积极推行素食。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7月30日)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政府部门负责人、宗教界人士和专家学者相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如何规范佛教、道教放生活动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佛教、道教都具有崇尚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和传统,历来重视保护环境。1998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决定,秉持"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传统理念,三国佛教界每年4月在本国植树,支持环境保护事业,净化社会  相似文献   

11.
心澄 《法音》2012,(8):38-43
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两汉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二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外历代高僧大德锐志翻译佛教原典,精心研究,创建宗派,大力弘扬佛教文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佛教典籍,源远流长,卷帙浩繁,对佛教传承和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教内实际和参学过程中的见闻,就佛典的诠释、整理和保护问题,谈一些粗浅的感受和思考。一、佛典的传统翻译诠释方法及其现代语体的转换尝试  相似文献   

12.
王小明 《法音》2007,(8):60-60
8月14日下午,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率全国古籍保护专家委员会主任李致忠,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詹福瑞、文化部社会文化图书馆司副司长刘小琴、计财司副司长赵雯一行来到设立于北京法源寺的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就古籍保护试点工作进行考察调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馆长学诚法师.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蘧俊忠、陈文尧,以及各部室主任张厚荣、宗家顺、卢浔、张军等热情接待了周副部长一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宗教》2014,(6):24-27
2012年10月8日,国家宗教事务局、中央统战部、发改委等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处理涉及佛教寺庙、道教宫观管理有关问题的意见》,本着保护、管理、引导、服务的宗教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五台山殊像寺佛教音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五台山佛乐"重要组成部分,其现状与保护情况能够充分反映出整个五台山佛乐的基本情况。通过对其进行考察,我们也能了解到当前我国宗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难点与重点。  相似文献   

15.
《法音》2017,(6)
<正>2017年6月7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权益保护委员会会议在湖南湘潭召开。会议研究讨论佛教界权益保护工作面临的问题,交流总结经验,就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治理佛教"商业化"问题、增强依法维护权益的能力、建立佛教舆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7,(6)
2017年6月7日,中国佛教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权益保护委员会会议在湖南省湘潭市举行,研究讨论了当前我国佛教界维护合法权益所面临的问题及因应措施。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佛教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也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侵犯佛教合法权益的现象可谓层出不穷,影响恶劣,甚至有呈上升之趋势,严重伤害了佛教信众的感情,制造社会群体的对立,不利于佛教的健康发展。面对日益严峻的佛教权益保护情势,进行深刻反省,因应时代变化,有效应对挑战,是当前佛教界必须且迫切需要做的份内事。推动国家建立完善宗教法规体系,依法理性保护佛教权益,培养尊重信仰的社会共识,不仅是佛教界维护自身权益的迫切愿望,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内在要求,以及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就曾明确指出,要提高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维护信教群众合法权益。《民法总则》《治安管理处罚法》、新修订《宗教事务条例》等攸关佛教切身利益的法律法规也将于今年相继发布实施。在此背景之下,本次会议的召开,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佛教协会对此次会议高度重视,精心筹备,专门向各地佛教团体下发通知,征集权益保护有关经验和做法,还特别邀请黑龙江、湖南、湖北、江苏、重庆、福建等省佛教协会代表参会作权益保护经验交流报告,丰富了会议内容。为更好更全面地展现会议成果,特将六省佛协报告精华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7.
何劲松主编/2014年12月出版/169.00元/ISBN 978-7-5097-5559-4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佛法王庭的光辉:嵩山大法王寺佛教文化艺术论坛文集》一书,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知名专家、学者的论文近40篇,既有探讨大法王寺与汉唐佛教、大法王寺与中日佛教交流、佛教舍利文化等历史文化方面的内容,也有联系现实的有关佛教胜境保护、发展,当代佛教文化建设,当代佛教艺术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等议题,突出了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18.
《法音》2016,(9)
正本刊讯9月5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佛教古籍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北京龙泉寺召开。围绕佛教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来自中国佛教协会、地方佛教协会、佛教院校及各大寺庙的60余位负责人展开了务实深入的交流研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宗  相似文献   

19.
通过以五台山为中心的佛教音乐文物、文献及文化特征的探究,笔者认为“以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做为五台山佛教音乐的起始”,这种看法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通过对五台山佛教音乐转化过程的分析,意在表明五台山佛教音乐并非是随同佛教一并传入的。并对保护、发展具有厚重历史的五台山佛教音乐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力求为积极推进五台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佛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佛教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生态资源。加强对佛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就是保护人类民问文化生态的活性基因,也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载体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