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儒学的核心。近代以来,许多学者用逻辑分析的方法解仁,把仁解释成全德之名,这样的解释一方面把仁只作为道德德目来看待,降低了仁与天人会通的精神品格;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仁之内涵的空泛,从而不能让人真正体认到仁的真精神。考诸先贤论仁之精要,依据《论语》之文本,可知孔子之仁实有体有用,其体本于性与天道,其用即同情之心、感通之心,必统其全体大用,乐行不息,始可识得仁之精义。  相似文献   

2.
识仁是程颢理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与为学宗旨。本文具体辨析并展示出程颢仁说的各种义涵,以及识仁的系统方法。本文指出,程颢的识仁之方,包含有(1)天、理、道、性、心相通一贯;(2)对仁理、仁道的宗教性体认与信仰;(3)诚敬存之的存养之力;(4)与物同体的生活效验之真切指点;(5)义礼智信的具体道德实践;(6)《识仁篇》对识仁工夫的具体展示等环节。经过这些环节的整体展示,程颢以识仁为方法的新仁学乃展示出一个人物天地相通不隔的宗教性境界,从而将孔子仁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3.
孔子“仁”德浅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的仁主要是伦理学范畴 ,怎样做人与调节人际关系是仁的思想的核心。关于仁的伦理学思想孔子有一个完整的体系 ,其基本精神是有差等的爱 ,这既在普遍意义上肯定了人的价值 ,也包含了阶级性和血缘亲情在内。孔子的仁不是单一的道德 ,而是以忠孝为本、包罗众德的总道德 ,仁者是孔子追求的理想人格。孔子的修养理论和现实生活紧密结合 ,强调“为人由己”发挥主观能动性 ,并且提出了“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与“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两条基本的道德原则。孔子的许多思想在今天仍有一定的价值 ,我们应该批判地继承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4.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在于仁。孔子仁学思想作为一种宏大精深的体系,其意蕴十分赡博,我们应该从三重视角来理解。第一重视角是个人人生的道德智识修养,这体现的是"君子之道"。第二重视角是社会事功,确切来说,就是治理"天下"所取得的效果,这体现的是"为政之道"。第三重视角是华夏文化,可以概括为"文化之道"。它既关乎中华民族精神命脉之维系,又关乎华夏族与蛮夷之区别。这三重视角虽有所区别,但它们又环环紧扣、互相阐发。在孔子仁学论阈中,一个具有崇高道德修养的夏族生命主体应该兼济"天下",他要致力于开发社会事功,并且乐于为发展和弘扬华夏文化作出应有贡献。在孔子之前就有"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之说,事实上,孔子仁学思想的超越性也是在此,而且比前说更加具有概括性、整体性和理论性。  相似文献   

5.
从人学的视角看孔子“仁”之学说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认为 ,孔子思想从其本质来说是实践性的人学。本文从人学的视角 ,从四个方面对孔子提出的“仁”的学说进行了规定和梳理 :一是对待“仁”的态度 ;二是“仁”的价值内涵 ;三是“仁”的表现方式 ;四是“仁”的实践价值。“仁”的学说构成了孔子人学思想的价值核心 ,它既是一种原则 ,又是一种方法 ,同时还是一种理想境界和价值目标。“仁”的学说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内在原动力之一 ,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相似文献   

6.
孔子创立儒学, 同提出仁密切相关, 而如何理解仁却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讨论、训释仁, 离不开字源的分析, 于是《说文》“仁, 亲也, 从人从二”便成为前提和出发点, 成为理解仁的金科玉律。然而在郭店竹简中, 仁字均写作“身心”, 表明“从人从二”并非仁字的最初构形。那么, “身心”的本义如何?“身心”字的发现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信息? 为我们理解孔子仁学又能起到哪些“去蔽”的作用? 这无疑是关涉孔子及早期儒学研究的重要话题。一、“仁者, 人也”据学者研究, 仁字出现较晚, 甲骨、西周金文中还没有发现仁字, 仁字也“不见于虞夏商《…  相似文献   

7.
“仁”,作为哲学范畴,是古代哲学思维长期发展的产物,孔子的贡献,主要是完成了“仁”的抽象。“仁”的抽象是“德”、“礼”、“爱”的演化和人的自我认识多维综合的结果,它内涵丰富,凝聚着中国文化的特征和中华民族的心理。“德”在西周时包含“仁”,春秋时“参合(德、正、直)为仁”,孔子则规定了“仁”的内容,并超越于“德”。“仁”最初同古老的礼仪“相人偶”相联系,孔子赋予了理论的形式。把强调“克己复礼”、把“礼”内化为稳定的心态,以指导言行。孔子把仁爱推广到非亲族的人际关系,闪耀着进步思想的光辉。孔子把“仁”看作道德实践的积淀和内化,而“成仁”则是人之为人的一种自我完善。“仁”,成为人的修养和人的文明的一个理想的标志。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当代生态哲学的道德共同体为切入点来分析儒家哲学的核心概念仁的演变过程及其生态意义,从当代生态哲学的角度给予了新的确证(justifications)。儒家的道德共同体以仁为核心或纽带,其范围包括天地万物。仁的基本含义是爱,孟子把仁推广到爱物,董仲舒提出爱民,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郑玄提出仁为爱人以及物。至宋明时期,理学家明确地把仁提升为全德之名,又把天地的生生德性作为天地之仁、天地生物之心。仁作为生生之德,成为宇宙的合目的性。理学家又说人得天地生物之心为心,这样,天地的生生之德、仁、人心就被统一起来,仁从而获得了贯通人与天地万物的本体意义。仁还是一种感通的道德情感,大程、阳明等主张通过感通与恻隐更为主动地达到与天地万物为一体,这些解释既有丰富的生态功夫论的内涵,也有丰富的生态境界论的内涵。  相似文献   

9.
"仁"乃孔子思想之核心,后世通常称之为"仁学"。仁学的建构与成熟,可以视为一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孔子的仁学思想源远流长,分析孔子仁学思想精髓,探讨仁学思想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抛砖引玉,以期能为施教者革新教学提供方法指引,为指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求知践行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克己复礼为仁”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命题。孔子“克己复礼,的目的是让人们通过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回复到周礼所倡导的礼之内在精神和道德情感上,最终使人与人之间拥有理性的仁爱、使社会走向有序的和谐。“克己复礼为仁”的因果必然性在于周礼的精神实质与“仁”的要素组成都是敬、诚、忠、信、义等道德元素,因此孔子认为人们通过“克己复礼”可...  相似文献   

11.
<正>大家基本公认孔子创立了仁学而孟子继承之,但对荀子是否继承了孔子的仁学就认识不一了。一般认为,荀子继承的是礼学,甚至将荀子的"隆礼重法"归入法家。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辨析。一、继承孔子,仁本礼用儒学是由孔子创立、由其弟子后学继承发展的仁学思想体系。孔子生当春秋乱世,以其思想家的远见卓识,一方面继承和吸收了殷周时代的天命观和礼乐教化思想,另一方面创造性地构建学说,破天荒地第一次提出了"仁者人也"、"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哲学命题,建立了一套以道德之"仁"  相似文献   

12.
人生的最高精神境界——对“仁”的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仁”的内涵是“爱人” ,其实质是指一种人生所应追求的最高精神境界 ,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最高原则。“仁”贯穿于各个方面 ,第一 ,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对人的关心爱护 ;第二 ,是“礼”的执行与维护的保证 ;第三 ,和各种伦理道德品质密切相关。孔子以“仁”为核心建构他的思想体系 ,既有其特定的历史的契机 ,又有其深远的历史背景 ;“仁”的观念的提出 ,实际上是中国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思想形态、主体意识上对“人”的发展和自觉。“仁”的精神不但无形地渗透在以后不同历史阶段的思潮中 ,而且对社会文化思想起着主导和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天命"内涵有两个维度:一是以"德性"的形式落实在个体生命中;二是作为"使命"为个体所感悟而成为其人生动力。这两层含义都与"仁"密不可分。"仁"作为人之为人的本性,其道德力量和自我创造能力成就了"天命"的权威性和原发性。作为外在的力量,"天命"的意义是以一种难以抗拒的道德命令促使个体去实现"仁"的内在要求。于是,"天命"和"仁"在这个意义上实现了贯通。当然,完成这些需要"仁"能够自由地呈现自己,也即个体的性情能够自由发挥。自由的性情不仅能够展现"仁",从而实现个体与天地的和谐共在,同时也能让个体真切地体会到"天命"的存在并主动承担之。  相似文献   

14.
原“仁”     
学者们对于“仁”之本字的认定,从重视的部件而言有三类观点。笔者从诸多学者所忽略的“忈”字出发,指出仁字的各个构件同样重要。“仁”字的右半边是“心”的省文而不是“二”,仁之本字为“(?)”(不同于“伈”)。谈到“仁”之本义,不能不提到“相人偶”,“相人偶”是一种表示君臣上下互致敬意的礼仪。郑玄以“相人偶”释仁是深切儒家之脉的,至于以“亲”、“爱”、“人”等释“仁”,是孔子将“相人偶”之义加以扩大延展,并经后世诸儒进一步发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赵祥禄 《孔子研究》2012,(3):117-124
孔子依据"仁"而自觉地作圣贤工夫以发展完善其道德人格,并"践仁知天",达至与宇宙万物为一体的人生境界;康德依据绝对命令而禁绝种种感性欲望之诱惑,从而纯化道德之动机而彰显理智世界之人格。孔子与康德的道德人生观虽在德与福如何一致等问题上存在不同,"仁"与"绝对命令"自身也有一定不足,但它们都强调了对人的尊重和关爱,彰显了人的道德生命和内在的人格世界,体现了一种超越的、终极的人生价值追求,这对于越来越"物化"的现代人而言具有重要的警醒作用。  相似文献   

16.
唐艺 《管子学刊》2009,(4):55-60
在孔子心目中,仁包括了人视、听、言、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正是因为仁的集合性,每个个体的人具有不同的质,所以孔子在回答不同弟子关于什么是仁的时候,就有了不同的答案。但目的是相同的,就是希望弟子都能养成美好的道德,努力达到仁的境界。孔子是从"美"的角度理解仁的,从内心到外表都做到了"美",就达到了"仁"的高度。"仁"的思想体现在孔子的一言一行中,同样反映在孔子对于乐的理解与理论上。礼和乐是不可分割的,在礼崩乐坏、时代大变革的背景下,孔子利用礼的理性特征和乐的感性特征,达到其社会教化的目的,把"尽善尽美"和"文质彬彬"的思想贯穿其中,以实现其"天下归仁"的理想。  相似文献   

17.
张新国 《现代哲学》2020,(2):124-130
儒学的核心是仁学,对求仁之方、仁体论与仁学的现代转化的考察是儒学史的主体内容。宋代新儒学,从二程到朱熹,仁说思想渐成体系。朱熹仁说是宋代仁体论的代表,李侗对朱子学仁说思想的建构具有较为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相对于胸中“全无见成规模”时的朱熹注重从宇宙论阐发仁,李侗注重将仁诠释为天理统体,诠释为贯通于万事万物之中的生机之根源。他还把这个根源理解和诠释为天理之未发,将人对天理根源的体认、察识理解为人心之已发,主张人应当注重在静中洞察此天地未发之理,最终将这种体验提升为对宇宙生生不已之仁道即“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气象的把握。考察朱熹早年仁论与李侗仁论思想,对于把握朱熹仁说思想以及宋代理学家仁论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先秦儒家仁礼学说新探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包括三部分。第一,论孔子仁礼学说的渊源。孔子以前,“礼”概念已有一定发展,而“仁”概念尚甚模糊。孔子在前人关于礼和德的思想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仁礼学说。第二,论孔子仁礼学说。孔子的礼学说强调有等差的和谐(即和),而仁正是和的必要条件;其仁学说强调爱的外推是有等差的,而礼的等差正好成为仁赖以外推的阶梯。故仁礼实为同一思想体系的相反相成的两个方面。第三,论孟子、荀子对孔子仁礼学说的发展。克己复礼为仁,是孔子仁礼学说的核心。“克”有二义:一为胜任,一为抑制。克己从任己开始,立己方能立人;欲立人不能不有所抑己,为第二段;抑己而达到人己和谐,即成仁,为第三段。孟子主要在第一到第二段中发展了孔子的仁礼学说,而荀子则主要在第二到第三段中发展了它。  相似文献   

19.
"何谓仁"以及"如何仁"是孔子哲学的核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孔子对仁的界定,孝悌是行仁的始点。克己旨在对以身为中心的致思趋向进行持续否定,净化和纯化人的意志以唤起本有的价值自觉。尽己与推己是克己中形成的自我定向上的成人与成物。在孔子关于"仁"与"为仁"工夫的言说中存在着生存样态与理论上的双重紧张,这种双重紧张同时也塑造了孔子独特的思想品格。  相似文献   

20.
在孔子开创的“仁学”中始终贯串着一种道德理想主义精神。它既是以理论形式概括了氏族社会人际关系的普遍本质,又是对西周以来的礼乐文化的损益和继承。这就是“祖述尧舜、宪章文武”的基本含义。“仁学”的这种思想渊源也决定了儒学的特征只能是“仁”与“礼”的矛盾统一。以“亲亲”为出发点、强调“推恩”与“泛爱”的“仁”,和以“尊尊”为首要、崇尚“贵贱有别”的“礼”之间的矛盾,只有靠道德理想主义中所强调的人本身的自我完善和人际关系的调整改善来统一。孟子以“心”释“仁”,使人、仁相通,促进道德主体化,主体道德化。荀子以“礼”释“仁”,使群体关系的调整有统一的规范标准,都是要解决“仁”与“礼”的矛盾统一问题。孟、荀的不同侧重也分别代表了“仁学”发展的两种基本趋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