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永锋 《福建宗教》2001,(3):24-25,21
伊斯兰教,公元7世纪初,由阿拉伯人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它的基本教义被概括为“六大信仰”,即信安拉、信天使、信经典、信使者、信前定、信后世。伊斯兰教规定教徒的基本义务有:念诵清真言表白信仰、礼拜、斋戒、纳天课和朝觐,这五项中国的穆斯林通称为“五功”。伊斯兰教在唐代传入中国,旧称“回教”、“回回教”、“回回教门”、“天方教”、“清真教”等。本文拟对建国以前伊斯兰教在东南地区的传播情况作个概述。  相似文献   

2.
世界上没有版权的经典──关于《古兰经》的一些数据陈玉龙伊斯兰教义学经典上讲,《古兰经》是安拉的言语,是安拉以阿拉伯文降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一部最神圣、最完美的经典。它是伊斯兰教义、教法和伦理道德的渊源,是穆斯林思想、行为的最高准则。它有《克塔布》(天经...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依法治国的今天,作为穆斯林当明确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那么,穆斯林该如何认识伊斯兰教法和国法呢? 一、《古兰经》是伊斯兰教法典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是伊斯兰教法的基本渊源,是由先知穆罕默德圣人传达给人类的真主的启示。内容包括教义、穆斯林基本义务、伦理规范、社会习惯、历史故事和教诲箴言等,分"麦加篇章"和"麦地那篇章"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4.
伊斯兰协商制度是一个伊斯兰教法、政治概念,即通过协商决定国家大事。该制度以《古兰经》、"圣训"为理论依据,在先知穆罕默德和四大哈里发时期及伊斯兰教法中得以体现,逐步形成了一种独具伊斯兰特色的民主形式。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很早以来,阿拉伯人民就十分向往和敬仰悠久灿烂的中国文化。远在公元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的创始人阿拉伯人的圣先知穆罕默德,即对中国的悠久文化惊叹不已,并以这样的格言训诫自己的弟子和伊斯兰教信徒:“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圣训》)伊斯兰教创立之后,中国和阿拉伯世界的接触更为广泛,阿拉伯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渐趋丰富。最早详细记载中国思想文化信息的阿拉伯古籍,是公元988年由著名历史学家伊本·奈迭木(IbnalNadim,死于995年)所著的不朽著作《书目》(AIFihrist)。伊…  相似文献   

6.
编辑先生:穆斯林接责猪肉,这是人所共知的。听说饮酒也被禁止,不知是否有此禁忌,为什么?湖南北遥北遥朋友:伊斯兰教食物禁忌包括禁吃“自死物。血液、猪肉”(《古兰经如:173,下同)等不洁之物,“以及诵非真主之名而宰的动物”,而禁止饮酒是强调最为严厉的,《古兰经》明确指出饮酒是包含大罪的行为(2:219),严令禁戒。首先,饮酒违逆伊斯兰教宗旨。“伊斯兰”一词的本义是和平,同战争与仇恨相对。穆罕默德说伊斯兰教之前为蒙昧时代。蒙昧一词主要包含“忿恨、轻薄、骄矜、暴戾”等意思,创立伊斯兰教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引导人…  相似文献   

7.
正伊斯兰教多元理念主要包含在《古兰经》和"圣训"中,体现在穆罕默德创立的乌玛实践中。伊斯兰教初创不久即传入中国,其多元理念成为中国伊斯兰教流传存续的初始禀赋,学界对这一现象有所注意~(1),可惜未做深入探讨。本文简要考察该理念的基本内容,它在中国穆斯林国家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宗教实践等方面的表现,为新时代坚持伊斯兰教中国化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中国伊斯兰品格特征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古兰”的原意就是诵读。伊斯兰教的基本功课是念、礼、斋、课、朝,排在五功之首的是念功,即念清真言、念作证言和诵念《古兰经》。在每天五时礼拜的每一拜中都必须按照程序诵念《古兰经》,在穆斯林的重大节日和重要宗教活动场合也要诵念《古兰经》。由此可见,诵读《古兰经》与穆斯林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而且在穆斯林的宗教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穆圣说:“我的教生最高贵的功修便是诵读《古兰经》”。又说:“早晨学习一段《古兰经》对你来说比礼一百拜副功拜更强”。又说:“《古兰经》是真主的准绳,…  相似文献   

9.
试论伊斯兰教的妇女观──迎接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京召开冯今源在世界妇女大会即将召开之际,笔者想谈谈伊斯兰教关于妇女的基本观点。有人说,伊斯兰教歧视妇女,不给妇女以任何权利。这种意见不符合事实。公元7世纪初,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吹响伊斯兰教革命的第一声...  相似文献   

10.
安拉说:“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贫困、患难和战争。这等人,确是忠贞的;这等人,确是敬畏的。”(《古兰经》2:177) 先知穆罕默德说:“伊斯兰是建立在五件事上:信仰安拉,履行拜功,在‘莱麦丹’月  相似文献   

11.
食用清真食品是所有信仰伊斯兰教各少数民族和广大穆斯林群众饮食习俗的典型表现。笔者认为,切实保障在生产、流通领域中的清真食品符合伊斯兰教教规、教义中的禁忌规定,既是宗教信仰自由的体现,又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得以保障的体现。我国各级政府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制定并不断完善对清真食品全面管理的法律规范。一、食用“清真食品”渊源于伊斯兰教经典中对饮食的禁忌规定《古兰经》是伊斯兰教的根本经典,是穆罕默德宣布的“安拉启示”的汇集。《古兰经》中反复规定:你们可以吃安拉赏赐你们的合法而佳美的食物。他只禁止你们吃自死物、血…  相似文献   

12.
从经训教诲谈善功的贵重白志明按照伊斯兰教义规定,主要功课包括:念、礼、斋、课、朝“五功”。同时,人们也应当重视另一项非常重要的功修———善功。真主谕示:“当你们安宁的时候,你们当谨守拜功。拜功对于信士,确是定时的义务”(4∶103)。这明确告诫穆斯林...  相似文献   

13.
圣训学('Ilm αl-Hadith) 伊斯兰教的宗教学科之一。它是研究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论和行为在伊斯兰教法领域内效能的一门理论和方法的学科,主要以穆罕默德在23年的传教过程中就《古兰经》的律例,经文的性质、含义和伊斯兰教的教义:教法、教理、伦理道德,以及他针对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司法、诉讼、商事、农耕和其它重大事件所发表的言论及其实践活动为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4.
《古兰经》说:“世人呀!你们当崇拜你们的养主——造化你们及众前人的主。”(2:21)伊斯兰教复兴之前,阿拉伯半岛内忧外患,人们濒于苦海挣扎的时候,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圣人以《古兰经》为引导,在安拉的襄助下,经过23年的时间,将一盘散沙一般彼此相戮的部落鼓铸成一个伟大的民族,伊斯兰也发展成一个世界性宗教。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阿句是波斯文“”一词的音译。在中国专指清真寺率众礼拜、执掌教务的人,故也称掌教,与阿拉伯文的“伊玛目”同义。阿司是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遗教,讲经宣教,弘扬伊斯兰教义、教理的人。阿司也被称作“阿林”(),即学者、精通《古兰经》、圣训等经典的人。今天我们所谈的不是对“阿句”这个词的来龙去脉作进一步的考究,而是谈当代阿匐所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因此,作为阿句就应是一寺一坊教务的领导人,又是代圣传教,传播伊斯兰教各学科知识的人。伊斯兰教在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历代阿匐前…  相似文献   

16.
劝同胞歌     
劝同胞,听仔细,坚守正信伊玛尼。认主独一要牢记,后世里边得脱离。造万物,造天地,日月星辰万物齐。四季轮流排次序,主的大能无置疑。劝同胞,听我言,开辟天地主掌权。人祖阿丹真主造,知感主恩住乐园。听信谗言吃禁果,违主命令遭蒙骗。来到世上立人烟,子孙世代往下传。劝同胞,听分明,穆罕默德是贵圣。真主降下《古兰经》,内中奥妙无穷尽。真理道德和礼仪,救困扶贫重德行。爱国爱教讲和平,引领人类得安宁。劝同胞,听我言,求祈真主赐平安。七天主麻要交还,封斋礼拜按时办。五功五典六信仰,敬主爱人遵经典。后世复活得报赏,…  相似文献   

17.
伊斯兰教:倡导和平的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斯兰教主张和平、正义、公道,早在1400 年前的《古兰经》中,就有明文记载,先知穆罕默德的言行录——圣训中亦可见到诸多阐述。凡了解伊斯兰教的人都会知道,伊斯兰教是主张走中道的宗教,反对走极端、搞恐怖。伊斯兰教是和平的宗教,《古兰经》、圣训和穆斯林的处世待人方法,方方面面均有事实可作依据。《古兰经》云:“信道的人们啊!你们当全体入在和平教中。”(2∶208)又云:“你应凭智慧和善言而劝人遵循主道,你应当以最优美的态度与人辩论。”(16∶125)《古兰经》明文指出伊斯兰教是一个和平的宗教,因而穆斯林的理想是…  相似文献   

18.
<正>伊斯兰教自7世纪初发轫于阿拉伯半岛以来,一直保持着向世界各地传播和发展的态势。伊斯兰教是主张信仰自由,倡导和平、博爱、宽容及完善一切美德的宗教,它的广泛流布是与其核心主张及基本精神密不可分的。尽管伊斯兰教内部教派纷争不断,但在穆斯林那里,它始终尊奉一本经典—《古兰经》。从《古兰经》中我们不难发现,普世和平与宽以待人是伊斯兰教的主流、基线和核心理念之一,宽容精神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一、学术研究是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伊斯兰教是一个提倡学术研究的宗教。《古兰经》中最早下降的启示(96:1—5)就教人读书写字。先知穆罕默德也曾说:“学问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从四大哈里发时期开始,伊斯兰教就特别注意宗教本身的学术研究,对于《古兰经》、圣训、教法、哲学、先知的历史,都有专门的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与穆斯林妇女权益浅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元7世纪初,先知穆罕默德经过23年的努力,终于使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成功传播。伊斯兰教对于阿拉伯民族来说,具有多方面的历史意义:首先,从信仰上成功实现了从多神崇拜向独一信仰的转变;其次,以阿拉伯北方方言为基础的《古兰经》的语言,迅速上升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语言;再次,各自分散的部落社会首次被伊斯兰教联合起来,阿拉伯人在伊斯兰教的旗帜下迅速凝聚为统一的阿拉伯民族并进而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最后,以《古兰经》、“圣训”为基础的伊斯兰道德,成为阿拉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总之,伊斯兰教的成功传播,使得阿拉伯人由分散、孤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