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佛教音乐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后,逐渐与中国固有的儒、道文化融合而最终形成中国化的佛教。佛教音乐随佛教传入中国后,也经历了大体相同的过程。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一、佛教初弘期的“西域化”阶段;二、自东晋至齐梁的华化及多样化阶段;三、唐代的繁盛及定型化阶段;四、宋元以降直至近代的通俗化阶段。 佛教初传时期在华传授梵呗的僧人,大都是西域或天竺人,他们所传梵呗,应该是西域风格的佛曲。从当时的历史条件看,这些异国风味的“胡呗”似缺广泛流…  相似文献   

2.
<正>千山寺庙音乐由佛教梵呗音乐和道教经忏音乐构成,不仅佛教、道教音乐在用乐上呈现诸多相似之处,而且佛教、道教音乐在保持传统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融合了东北民间音乐的乐曲和唱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因此,千山寺庙音乐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3.
佛教音乐与现代音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佛教和佛教音乐传入我国后,经过僧人们的长期摸索和实践,逐渐地融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宗教音乐于一炉,形成了以“远、虚、淡、静”为特征的中国佛教音乐,成为中华民族音乐的一部分。尤其是自中唐以后随着禅宗的出现,佛教音乐对传统文人的人生追求、文艺创作、审美情趣以及对我国民间和民族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佛教音乐的特点 所谓佛教音乐是指在佛教寺庙中僧人进行佛事弘法时的唱诵,也就是佛教称为“梵呗”的一种仪式音乐。包括当代流行的“课诵音乐”、“焰口音乐”和“水陆音乐”三种常行的仪轨佛事音乐。到了近代…  相似文献   

4.
“梵呗”是指以七声曲折歌颂、赞叹佛德的一种唱诵式音声,多用于佛教仪式中,是佛弟子日常修行中的必修法门,也是中国佛教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众多梵呗中,“鱼山梵呗”作为“合汉曲制梵呗之始”,将外来声闻声明有效“中国化”,对后世佛教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2008年,“鱼山梵呗”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5.
正佛教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完成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化的佛教音乐促使佛教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也保存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和地方音乐元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一佛教音乐称为"梵呗",是以曲调诵经,赞咏、歌颂佛德,在远古的印度早就流传开来。东汉时期,佛教开始传入我国,佛教音乐也随  相似文献   

6.
汪斌 《中国宗教》2022,(4):66-67
源于古代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音乐,抛弃古代印度佛教音乐相关理论,更多地运用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和借鉴中国音乐理论技术,形成了梵音、华音、梵华相融等多元的音乐文化现象,彰显了中国特色。具体而言,从“源”上说,抛弃了古代印度佛教音乐相关理论;从“流”上而言,将“悉昙”或“声明”改为“梵呗”。  相似文献   

7.
<正>传承至今的洋县佛教音乐以音乐的形态记录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佛教文化、民俗以及审美旨趣等内容,成为佛教与民间世俗社会融合的典型的文化现象,为文化学、音乐学的研究提供了宝贵例证。洋县佛教音乐分布于陕西省汉中洋县,自南北朝时期开始形成,经历了唐宋的成熟期、明代和清代的鼎盛期,已经有1400余年的传承历史。洋县佛教音乐不但是陕西佛教音乐的缩影,也是西部民间佛教音乐的代表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 "四大祝筵"是佛教音乐中最典型的梵呗赞咏,也是最特殊的赞咏,它们能够代表"梵呗"的意义和功能,也能够代表佛教慈悲为怀的伟大精神。它们就是佛教宗教功能的体现,又具世俗功能,不仅是为人类服务,也为一切有情众生服务。如果就其唱词分类,既是咒又是赞,这四首赞咏是梵呗中最难唱的曲目,只有修持很好的高僧才能够完整地演唱。它们在佛教法事中运用广泛,是法事中最重要的仪轨之一。  相似文献   

9.
1998年11月9日、10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北京佛教协会的协作下,具有高雅音乐圣地之称的北京音乐厅主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佛教音乐会———“净化之夜”法音梵呗中国佛教音乐会,由两支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乐团———北京佛乐团...  相似文献   

10.
<正>在“改梵为秦”的中国化佛教音乐出现后,“倡导”和“俗讲”两种弘法形式接续促进佛教音乐中国化进一步发展:南北朝时期,“倡导”将佛教音乐与地域文化紧密结合;唐代,“俗讲”又为佛教音乐增添了浓浓的通俗色彩。由此,中国佛教音乐得以进入鼎盛时期。佛教音乐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过程,是佛教音乐中国化逐步完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汉传佛教的梵呗起源、形成等问题,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外传而来。将大乘佛教音声的发展放到华夏历史文化背景下考察,可以揭示"梵呗"完全起源于中国,与道教有密切关系这一事实。佛道两教音乐本来有着完全相同的源头,而不仅仅是学术界一般认为的佛道两教相互"交融"、"借鉴"或者"伪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艺。道无艺不显,艺无道不明。佛乐亦然。佛乐,即是佛教音乐,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歌咏赞叹佛德的法言,它是中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佛乐,乃称“梵音”,是“清净之音”,义为正直、和雅、清澈、清满、周遍远闻之音;佛乐,又俗称庙堂音乐,佛教专称为梵呗。梵,是印度语“梵览摩”之略称,义为寂静、清净、净洁、离欲之意。呗,是印度语“呗  相似文献   

13.
尹霏 《中国宗教》2022,(10):68-69
作为佛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佛教音乐,经历了一个中国化的历程。从古印度传入的佛教音乐,在发展过程中与中国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佛教音乐文化体系。中国佛教音乐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田青:《中国佛教音乐漫谈》)这些阶段反映了在不同时期佛教音乐中国化的特点,其经验足以为今天的佛教中国化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2004年2月15日至29日,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第一阶段活动在台湾如期顺利举行。展演团在台湾高雄佛光山、高雄市立文化中心、台北林口体育馆、台北国父纪念馆的全部四场精彩演出,无不受到当地观众的热烈欢迎、倾情关注、随喜观听和欢喜赞叹,在当地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轰动,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赞誉,获皆大欢喜之上佳效果,得未曾有之圆满成功。缘 起2003年11月台湾佛光山梵呗佛乐团受中国佛教协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等主办单位的邀请,首次到北京和上海参加“中国佛道音乐精粹展演”活动,取得良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  相似文献   

15.
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了将近两千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中,佛教曾和儒、道两家一起深刻、全面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与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相比,我们对佛教文化的研究却显得肤浅而苍白。拿佛教音乐来说,纵观中国历史,对佛教音乐较大规模的收集、整理、研究的工作,大概只有两三次,最早,是南齐竟陵文宣王萧子良“集京师善声沙门于西邸”。其后,是梁武帝“名为正乐,皆述佛法”及他与宝志和尚收集经典和民间音乐而创制的“水陆法会”。此后,虽然佛教音乐在宫廷和民间都有长足的发展,在唐时甚至繁盛一时,但对佛教音乐有系统的整理…  相似文献   

16.
2004年2月1 5日至29日,中国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圣辉大和尚率大陆佛教音乐团赴台湾与佛光山梵呗团共同举办“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活动。两岸僧人分别在高雄佛光山、高雄文化中心、台北林口体育馆、台北国文纪念馆演出四场,均获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0月21日,落日的余晖刚刚散去,中央音乐学院演奏厅里就传出了时而高亢、时而低沉的喃喃梵呗之声,鼓、钹、唢呐等乐器发出的雄浑明快之声也不时回荡在演奏厅内。喃喃的梵呗声和雄浑的乐曲犹如清澈甘冽的泉水洗涤着人们的听觉、滋润着人们的心灵,让在场的听众顿时忘记了悲喜荣辱,沉浸在完全属于自己的一处心灵净土中。听众越来越多,甚至挤满了演奏厅的过道,人们争相聆听的,不是风靡一时的流行音乐,也不是激情奔放的西方摇滚音乐,而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佛教音乐。此情此景,谁还能说古老的佛教音乐已被历史的尘埃所覆盖,谁还能说古老的梵呗知…  相似文献   

18.
地藏菩萨赞     
主持寄语本期发表的佛歌是东北师大音乐系副教授王日昌先生谱写的。王先生近年来在大学校园内举办过多次题为《静、远、肃穆、平和之声》、《梵呗佛曲飘香来》、《善美情操和雅音》的“佛教音乐赏析”讲座 ,并创作了多首佛歌 ,是一个弘扬佛教音乐的有心人。我们为有这样的专业人士关心佛教音乐的弘扬感到高兴。诚然 ,专业音乐工作者并不就等于佛教音乐的专家 ,由于因缘所限在我国佛教音乐的发展成熟还有待大家努力去探讨。现在有志于此的居士、群众日渐多了 ,又有如王先生这样的专业人士参加 ,我们相信佛教音乐一定会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地…  相似文献   

19.
"空"的观念是佛学的基本内容。佛教将音乐作为佛事对众生进行"音教",禅宗音乐包含着深厚的佛性,音乐乃"教体",蕴含着教理和教义,本身体现了佛性,在音乐中体现了禅意。禅宗审美是通过"悟"把握"空",从梵呗的审美视角而言,则是通过声音的直接观照去感受"空"的妙谛,一悟之后万法皆空,一草一木皆能显示虚空之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中,佛教之"空"转向了审美的存在。"空灵"意境的出现赋予了"空"诗性美学特质,中国艺术中的音乐、绘画、唐诗宋词等都体现了主体的"空灵"意境,这成为中国美学的核心词汇,并酝酿出中唐以后中国美学的核心范畴——"意境",成为中国美学独特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佛教对中国民间文学的影响甚为广泛而深远,它使民间文学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导致了说唱艺术——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的相继产生,从而也使佛教各种观念和教义深入到民间,扩大了佛教在华夏的影响,这是佛教得以在中国持续发展而绵延不断的基础所在。佛教的文体有三种:一种是散文,直说义理;一种是重颂,重述义理的诗;一种是偈颂,直叙事义的诗歌。一般佛教经典是三种文体兼用,由于重颂和偈颂能用梵音歌唱,而译成汉文则不能歌唱,所以产生了“梵呗”、“转读”:“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音,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