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于2024年1月1日正式实施。1月4日,全国性宗教团体召开联席会议,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并发布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共同倡议》。爱国主义教育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就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
演觉 《中国宗教》2024,(1):14-1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意义重大而深远。《爱国主义教育法》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宗教团体、宗教院校、宗教活动场所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爱国情感,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包括佛教界在内的全国宗教界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和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3.
《法音》2024,(1):7-8
<正>2024年1月4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25次会议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会议以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为主题,发布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共同倡议》。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4.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繁荣发展而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新时代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为在全国范围广泛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法治保障,具有里程碑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今天我们相聚一堂,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交流学习体会,谋划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举措,正当其时,意义深远。下面,我结合我国伊斯兰教界实际,分享几点认识。一、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法》重要意义。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023年10月,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6.
《天风》2024,(3):4-5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我国宗教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爱国情感,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7.
静波 《法音》2024,(1):16-17
<正>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举措,作为一名爱国爱教的僧人,应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在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共同倡议》过程中,不乏反思、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深入挖掘和阐述佛教教理教义中爱国爱教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8.
《中国穆斯林》2024,(1):6-7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认真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我国宗教界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和爱国情感,我们发出如下倡议:  相似文献   

9.
<正>我们相聚一堂,共同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交流学习体会,谋划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具体举措,正当其时,意义深远。我结合我国伊斯兰教界实际,分享几点认识。一、充分认识《爱国主义教育法》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同心同德、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2023年10月,  相似文献   

10.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以下简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在新时代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坚强法治保障和根本行为规范,必将激发起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1.
徐晓鸿 《天风》2024,(3):5-6
<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共同精神支柱和强大精神动力。《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下称《爱国主义教育法》)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在新时代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和根本行为规范,必将激发起全体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巨大热情,凝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宗教》2024,(1):6-7
<正>1月4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25次会议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举行。会议以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为主题,发布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共同倡议》。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陈瑞峰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认为,制定和施行爱国主义教育法是党和国家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大举措,全国性宗教团体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组织宗教界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传承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拥护党的领导,自觉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切实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爱国报国的实际行动,努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智慧力量。  相似文献   

13.
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既有深刻的道德意义,又有鲜明的政治内容。近十年来,我国学术界对马克思主义的爱国观展开了讨论,于1983年中央宣传部中央书记处研究室《关于加强爱国主义宣传教育的意见》、和1990年江泽民同志五·四讲话  相似文献   

14.
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突出时代特征蒋兆年(《学海》主编、副研究员)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其素材非常广泛,内容无比丰富。在爱国主义教育中,要进行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进行国情教育、国防教育和国家安全教育,要进行民主...  相似文献   

15.
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继续前进本刊评论员1994年8自23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王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王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通知...  相似文献   

16.
《中国穆斯林》1995,(1):3-4
在爱国主义旗帜下继续前进本刊评论员1994年8自23日,中共中央下发了《中共中央关于印发爱国王义教育实施纲要的通知》,号召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王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事业而奋斗"。《通知...  相似文献   

17.
《法音》1995,(5)
关于全国佛教界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意见(稿)中共中央1994年8月23日印发了中央宣传部拟定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向全国作出了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部署。为了认真学习、深入贯彻《纲要》的精神,把《纲要》落到实处,推...  相似文献   

18.
弘扬爱国主义传统 为振兴中华作贡献──首都宗教界人士畅谈学习《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体会本刊讯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于1994年11月25日在京召开了宗教界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座谈会。到会的宗教界人士畅谈了学习《纲要》的体会,交流了各宗教团体...  相似文献   

19.
晓望 《天风》2007,(17)
2007年8月13日-16日,中国基督教神学院校《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经验交流会在辽宁沈阳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8所神学院校的院(校)长及《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骨干教师100多人参加了交流会。  相似文献   

20.
游唤民的《爱国主义传统与当代中国》一书已于1997年6月由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站在时代的高度,论述了我国爱国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各个历史阶段的爱国主义的特征及其内在联系.论述了传统爱国主义的内涵、表现形态、产生的根源及其在当代的升华.该书具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扩展了爱国主义传统的内涵.学术界谈爱国主义传统,一般是从历史上的民族战争和进入近代以来反对外来民族的入侵方面来立论的.而本书却突破了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