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执政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宗教工作作为党和国家重要的群众工作和社会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如何深刻认识构建和谐社会与宗教工作的关系,如何积极把握构建和谐社会带给宗教工作的挑战与机遇,如何自觉地承担起宗教工作者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责任,是宗教工作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3月16日,国家宗教局就“构建和谐社会中宗教工作者的责任”举行专题论坛。本期,我们将有关同志的论坛发言刊登。同时,我们还约请福建、湖南宗教工作部门负责同志就这一主题作了笔谈。  相似文献   

2.
《中国宗教》2006,(1):63-63
金刚在2005年第4期《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上发表《宗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问题浅论》一文。文章指出,为了切实做好宗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的工作,必须充分认识宗教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重要性:宗教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再谈宗教工作要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需要几代为为之奋斗的长久过程。宗教问题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复杂性,做好宗教工作,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人为本,带着浓厚感情,千方百计地做好信教群众工作。宗教工作最根本的是做信教群众的工作,构建和谐社会为做好信教群众工作提出了新的标杆和要求。我们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树立“以人为本”的  相似文献   

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要完成这项伟大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包括占人口相当比例的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的参与。因此,充分发挥宗教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做好宗教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同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任务。宗教工作如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砖添瓦,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宗教工作干部需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一、做好宗教工作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能否做好宗教工作,保持宗教领域的和谐与稳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  相似文献   

6.
宗教工作作为党和国家群众工作与社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具有长期性、群众性和特殊的复杂性,因此,做好宗教工作,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基层宗教工作所面临五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引起宗教事务部门的重视。第一,按照中  相似文献   

7.
宗教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主要包括各宗教内部诸要素以及不同教派组织之间、宗教与宗教之间以及宗教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等多种关系。宗教关系的基础是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及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关键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全面认识和妥善处理宗教关系,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正"只有心里装着群众,才能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熊绮芬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带领班子成员把工作当事业,把群众当亲人,把宗教工作部门建成信教群众的"娘家"。熊绮芬,现任陕西省渭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渭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她于2007年任渭南市委统战部副部长,2010年任渭南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分管民族宗教工作10年来,熊绮芬坚持用坚定的政治理念和宗教工作"四句话"方针统领宗教工作全局,团结带领一班人扎  相似文献   

9.
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宗教关系是政治领域和社会领域中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重大关系之一;处理好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信仰不同宗教群众之间的关系,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提出了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宗教关系这一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对做好新世纪新阶段的宗教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贯彻落实这一重大任务,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努力促进宗教关系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曹万忱同志现任伊春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从1978年以来,他一直从事宗教工作,懂得宗教政策和宗教法规,熟悉宗教业务,素有“宗教工作专家”之称。伊春市地处边陲,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五种宗教,信教群众有52000多人,宗教活动场所10...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针对宗教活动场所点多面广、民宗工作力量不足、民宗事务管理手段不多等问题,湖北省襄阳市老河口市把创建“智慧民宗”作为“一号工程”,全域推进民族宗教事务大数据平台建设,探索出基层民族宗教事务“网格化+数字化+制度化+常态化”管理新路径,构建起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宗教领域综合治理“老河口模式”,为创建平安宗教活动场所提供了有效保障。  相似文献   

13.
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存是我国民族宗教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我国宗教关系研究的一个重要向度。民族宗教互动现象突出、地域特征明显的民族走廊集中体现中国民族宗教多方面关系。藏彝走廊作为西南边疆"治藏稳边"的特殊地理文化单元,其宗教关系在全国宗教格局中具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民族团结有重要影响。藏彝走廊区域宗教信仰形态丰富,且长期以和谐共生为主流,相互吸收接纳,对促进社会和谐产生重要作用,其多元宗教互动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我国是一个多宗教的国家,宗教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重要的社会影响。近年来,我们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宗教关系明确为政治领域和社会  相似文献   

15.
最近,李鹏同志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正确对待和处理宗教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探讨研究新时期宗教问题,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不但能团结千百万信教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进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和文化交流,而且也是我们党的理论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宗教现状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就宗教而言,各个宗教在其历史上的传播与发展,对我国的民族史、民俗史、文化史、哲学史,都产生过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多年来,大理州积极引导宗教界发挥自身优势,在和谐社会构建中发挥独特的积极作用。大理州是云南省宗教工作重点地区,五教俱全。全州依法登记的宗教活动场所384处,宗教教职人员1224人,信教群众56万多  相似文献   

17.
宗教既是一种意识形态,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体系,在社会主义社会将长期存在.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如何进一步加强党领导的各民族宗教界的爱国统一战线,调动广大信教群众和宗教职业人员的积极性,利用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方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是我们当前在宗教领域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8.
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把宗教关系列为现阶段需要处理好的五大关系之一。贵州是一个多宗教的省份,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宗教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以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能力为着力点,以关心信教群众生产生活为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是宗教工作大市,特别是原州区信教群众多,宗教教派多,宗教情况复杂,宗教工作任务繁重。2005年,时任炭山乡党委书记的锁少武受命到区民族宗教局担任局长,上任之后,他结合实际探索出了“原州区宗教事务规范化管理模式”,自此,原州区的民族宗教工作年年有新变化,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奖励。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宗教问题和开展宗教工作的重要阶段,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主要表现在:一是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即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巩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利用宗教侵华反共的阴谋:二是丰富了党的宗教工作经验.即提高了宗教理论水平。完善了宗教政策。积累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三是为以后党的宗教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借鉴。即探索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局部执政条件下的新民主主义的宗教工作思路,明确了宗教工作涉及党执政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积极引导了宗教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适应,积极探索了建设新国家、新社会雏形中的宗教工作方向,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宗教工作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