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先周语言即陇东方言。由于陇东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所以陇东方言历经几千年,依然不失古风,代表着古汉语的原貌。普通话形成较晚,陇东方言中的许多古字已逐渐湮没,呼吁对这些古字进行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
先周语言即陇东方言。由于陇东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所以陇东方言历经几千年,依然不失古风。代表着古汉语的原貌。普通话形成较晚,陇东方言中的许多古字已逐渐湮没,呼吁对这些古字进行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先周语言即陇东方言。由于陇东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所以陇东方言历经几千年,依然不失古风,代表着古汉语的原貌.普通话形成较晚,陇东方言中的许多古字已逐渐湮没,呼吁对这些古字进行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先周语言即陇东方言。由于陇东地区地处偏远,交通闭塞,所以陇东方言历经几千年,依然不失古风,代表着古汉语的原貌。普通话形成较晚,陇末方言中的许多古字已逐渐湮没,呼吁对这些古字进行整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5.
范磊 《四川心理科学》2014,(10):166-166
汉语民族与英语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很多方面的差异,本文主要阐述这两种不同思维方式“先人后己”与“先已后人”的差异对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影响,以及对汉英两种语言的学习和互译活动所带来的启发。  相似文献   

6.
儿童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许政援 《心理学报》1994,27(4):347-353
在对幼儿从出生到3岁语言发展追踪研究和有关实验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儿童语言和认知(思维)发展的各阶段及起作用的因素,探讨语言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系,提出以下几点看法:(1)儿童在1岁前(前语言期)的具体思维阶段有认知(有感知、记忆、表象和思维),但还没有真正的语言。这说明语言不是先于思维,也不是所有的思维都与语言相联系。但是,人类特有的抽象思维却与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2)认知(思维)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础。(3)认知(思维)发展和语言发展的关系是双向的,辩证的,是复杂地交互作用的。(4)应以辩证的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语言和认知(思维)的产生。人类所以有语言,有高度抽象概括的思维,都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族群的重要文化特征之一。基于广东三大方言族群均为中原移民的史实, 探讨三大汉语方言的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对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加工的影响。以方言为客家话、粤语和潮汕话的广东大学生为被试, 实验1采用群体参照的R/K范式, 考察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记忆; 实验2采用启动Stroop范式, 考察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注意偏向。结果表明, 语言演变差异与族群/方言名称影响不同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的信息保持, 顽强地保持祖先语言的客家方言族群对中原族群的信息加工产生群体参照效应; 语言演变差异和族群/方言名称影响方言讲话者对中原族群信息的注意偏向, 客家方言族群对中原族群的信息加工产生注意偏向。整个研究表明, 语言演变差异和族群/方言名称影响对同祖语族群的信息加工, 完整地保留汉祖语特点、强化方言与汉祖语的关系, 能够增强根祖意识, 增进对同根族群的认同。研究结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当代作家中,韩少功无疑是文体意识和语言意识都较强的一位,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他对文学语言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他的早期作品强调一种平易近人、贴近自然的语言风格,乡土语言经常出现在小说中。在1985年席卷文坛的寻根浪潮中,韩少功不再将方言作为一种增强作品生动性、真实性的简单工具,而初步意识到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其代表作《马桥词典》中,他不仅通过语言透视文化和历史的变迁,更将语言与人的生存、命运联系在一起。正是在对传统文化的追索和反思中,韩少功逐步确立起自觉语言意识,开始聚焦于语言的文化性,关注语言与人的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一 教会 传统概念认为耶稣是教会的建立者,这可能会引起一些误导。该概念也会产生认识上的模糊。其原因在于,如今世界上有许多不同的教会,他们都声称自己是基督徒。这些教会在生活上和服务精神上是基督徒。然而,这些基督教会不统一,因为他们对传自宗徒的耶稣的教导有不同理解,所以,人们可能会问;究竟哪一个教会是耶稣所建立的呢?  相似文献   

10.
自牧(五)     
汪维藩 《天风》2008,(22):28-29
(十三)启蒙者三十而立之前,从未认真劳动过。生平开始劳动,是1958年划为"右派"之后。第一次劳动,是打扫神学院教学楼二楼东南一间图书室,显得十分笨拙。当时负责教学楼杂务的工友吴宗庆,亲切地把着手教我如何使用拖把,如何将地上的垃圾推成一小堆,用拖把轻轻一卷便全都带走了,在周围一片冷眼与鄙夷之中,这是难得的一丝温暖。"文革"后归队时,吴宗庆仍在金陵当工友,并且始终保持着工人本色,直到去世。不像后来个别人从工人提升为干部,不仅带上官气,还会仗势欺人。90年代,我曾连续三年在老吴的忌日向他献上一束鲜花,我忘不了那位把着手教我拖地板的老师,忘不了20年劳动  相似文献   

11.
在上世纪90年代,美国手语专家苏珊·夏勒博士曾在《无语之人》一书中记载了一个让人既感动又感慨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伊尔德丰索的聋哑学生,他在一个家人听力都正常的家庭中长大。但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他的家人从来都没有告诉他物体是有名称的,他也从来没有接受过任何一种和语言有关的特殊教育。但幸运的是,伊尔德丰索在机缘巧合之下来到了夏勒博士的课堂,一开始,夏勒博士试着教他最简单的美国手语,但发现他连手语是什么都不清楚。  相似文献   

12.
作品的背景是一座波斯式的大殿,作者精心绘制了其中的铭文和浮雕。王后充满异国情调的美貌,华美的服饰和珠宝,与她的哀伤而失望的表情形成鲜明的对照。这幅画还表现了画家作画时的一大特点,即他的绘画语言是建立在“偷偷的一瞥”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陈星桥 《法音》2003,(11):35-37
十一、居士与养生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无条件或不愿意出家,但并不影响他信仰佛教。从信仰佛教和修行来说,也不一定非要出家,完全可以做佛教的在家信徒,也就是做居士。佛教所谓居士,特指受持三归戒(终身归依佛、法、僧三宝)或居士五戒、居士菩萨戒的在家信徒或居家修道之士。自古以来,居士就有良好的养生传统。佛教初传入时本与各地民间传统信仰相混杂,只有“斋戒”是其特点。公元66年汉明帝赐楚王英诏说他“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所说洁斋三月,后世名为三长斋月。《杂阿含经》卷40、《大毗婆娑论》卷41、《大智度论》卷13…  相似文献   

14.
人类思想显得如此不同于自然,以至于人们会将其归于神的恩赐。它归纳出一种笛卡尔式的二元论,斯宾诺莎则对此进行了反驳。而从费希特到莱昂·布伦施威克的其他哲学家则严格地将可感实在从属于人类思想:从唯灵论到绝对唯心论。  相似文献   

15.
陈丰盛 《天风》2011,(5):59-60
"被奉献"的尴尬 一位刚从神学院毕业的温州传道人,被邀请回到自己成长的教会服侍。毕业之前,母会就已将"邀请函"发到学院,要求他务必回母会侍奉。毕业典礼之后,他第一时间赶回家乡。母会遂召开堂务会决定正式聘任他为驻会传道。几个礼拜后,教会几位资深的负责同工来到他的住处,要与他签订驻会服侍的"协议书"。"协议书"上罗列了不少传道人服侍的范围和职责,显然是该传道乐意努力的。  相似文献   

16.
地球上最成功的生物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因为生命的成功可以有不同的界定。但如果要选择出地球上最特殊的物种,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将我们自己——也就是人类——列为唯一的答案,这毫无妄自尊大的成分。诚然,地球上每一种动物都是进化的奇迹,但即便在缤纷多彩的动物世界中,我们的地位仍然极其特别。  相似文献   

17.
郭鹏 《世界哲学》2009,(2):156-157
分析哲学一向被称为"英美分析哲学",这并非是由于这个20世纪最富影响力的治学方法诞生于英国或者美国,而是由于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大都是英国或美国的哲学家,这无形当中也使英语成为分析哲学的"官方"语言.尽管英美的哲学家们都不大愿意承认他们在语言上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当英语成为从事分析哲学的世界语言时,非英语国家的思想家们所面临的挑战就不仅仅是如何用英语来思考或者如何将自己的思想确切地用英语表达出来,而且还包括如何将分析哲学从英美学者的"垄断"中解放出来.  相似文献   

18.
徐晓鸿 《天风》2010,(9):44-46
吴历天学诗之三:从载道到传道 康熙二十一年(1682),吴历在杭州正式加入耶稣会为修士,次年开始在苏常宁沪间传道,一度任苏州天主堂传教会长。康熙二十七年(1688),第一位华人主教罗文藻(1616-1691)在南京祝圣吴历、刘蕴德(1628-?)和万其渊(1635-1700)为司铎(神父)。吴历对罗文藻主教极为尊重,视为毕生的良师益友,康熙三十年(1691)春,罗主教在南京逝世,吴渔山写下了一首长诗《哭司教罗先生》,该诗最为感人的是作者对恩师真挚的感情,称颂了罗主教的人格魅力和过人品质。原诗如下:  相似文献   

19.
"语境"是知识论、语言哲学和逻辑学领域的经典话题。当我们谈论语境的时候,存在两层意思:首先,语境指在进行解释时的物理或沟通环境,这种环境会为时间、空间、名字、记号、符号所决定;第二,语境指进行讨论所基于的基本理论框架。在本文中,我们通过预设一种理想语言,来避免对语境在第一层含义之下所导致的问题进行讨论。然后,我们将从特定的文本语料库构造第二层含义之下的语境。在构造的过程中,我们借鉴数据挖掘领域"聚类分析"的思想,将语境视为基于语句之间互信息的语句聚类。  相似文献   

20.
“哲学语法”是维特根斯坦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但一直以来,这个概念始终让人困惑。本文通过对语法任意性、语言自治性、规则、语词用法等概念的分析,澄清“哲学语法”概念的内容,指出它在哪些方面优于“逻辑”,哪些方面又有所误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