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夫妻生活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美。它如诗如画,更像音乐。音乐是种美的旋律和节奏,而夫妻生活则是一首动人的乐曲。 追求是夫妻性生活的序曲。 男女在恋爱时,一般都是男追女。在追求的过程中,不但加深了了解,也增进了感情。夫妻生活同样存在着追求和如何追求的问题,那种认  相似文献   

2.
回望巴赫     
朱鹂 《天风》2013,(12):43-43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是位勤奋的作曲家,一生谱写了800多首乐曲。他的作品包括将近300首大合唱曲,由48首赋格曲和前奏曲组成的《平均律钢琴曲集》,至少还有140首其他前奏曲、100多首其他大键琴乐曲、23首小协奏曲。  相似文献   

3.
两支火把     
暗夜中,有两支火把。一支火把想,我要燃烧自己, 用热情的追求去迎接黎明。在燃烧中,火把不仅照亮了自己,而且还照亮了周围的一片世界。燃烧让它拥有了无限的光明。  相似文献   

4.
音乐的速度与调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92名大学本科生为实验对象,用剪辑的8首乐曲片断为实验材料,考察其调式和速度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乐曲片断的速度对大学生的情绪影响非常显著,但调式的主效应不显著;慢速的乐曲易于诱发大学生忧伤、悲哀、痛苦、烦躁和愤恨等负性情绪;快速的乐曲大多数导致大学生愉悦与兴奋等正性情绪。乐曲的速度与调式对大学生情绪影响的差异十分显著。速度在调式上两水平的差异显著,尤其是在大调上差异非常显著。但调式只有在慢速水平上差异十分显著,而在快速水平上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弗雷德里克·肖邦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他的音乐创作始终是与波兰的生活和波兰的民间艺术紧密相联的,他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波罗涅兹舞曲开始,又以波兰民族的音乐体裁玛祖卡结束。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8种体裁的音乐作品,并且都是与波兰民族音乐相联系的。他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民族特征、强烈的民族精神,他的每一首乐曲都像一首饱含波兰泥土芳香的音诗。其中,玛祖卡舞曲的创作尤为重要。肖邦的50余首玛祖卡舞曲几乎都是很短小的乐曲,但它却是肖邦钢琴作品中很有价值的艺术珍品之一。它们具有惊人的多样性,每一首都是…  相似文献   

6.
郭传联 《管子学刊》2013,(2):101-103
蒲松龄不仅是位伟大的文学家,而且还是一位杰出的民间音乐家。他对音乐的修养,既精深又面广。不仅掌握了大量的明清俗曲、戏曲音乐和词调;而且以琴为伴精晓琴法、音律,并熟谙多首乐曲的内容;尤其是多年积累乐汇丰盛,编歌写曲流芳百世。  相似文献   

7.
二胡是中国民族乐器中人们最熟知的一种拉弦乐器.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二胡的人越来越多.在二胡的教学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有些学生的基本功较扎实,但是在独自处理一首乐曲时,往往表现得不知所措,只会盲目地一遍一遍练习.  相似文献   

8.
一篇作品的主题是否正确、深刻,虽然有多种因素,但与作者的思想境界有直接关系,却是不容置疑的。郭沫若同志一九五九年三月读了《革命烈士诗抄》清样以后,題了一首诗,诗的第一句是“血性文章血写成”。时隔二十六年,每当想起这句诗,都会联想到那些彪炳日月、光照乾坤的血性文章,使我们心潮澎湃,精神为之一振。古往今来,那些在中国历史上闪耀着夺目光辉的血性文章,无不寄寓了作者对崇高理想的忘我追求、对光明未来的无限向往。有些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呼喊出来的诗文,表现出他们的高风亮节;他们用鲜血写出的文章,已成为后世人的精神财  相似文献   

9.
杨新庆 《美与时代》2004,(11):73-74
钢琴教学不同于其他教学,不能照章宣读,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钢琴教学又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将一首没学过的乐曲弹得优美动人;  相似文献   

10.
吴志福  林蓓蕾 《天风》2017,(1):49-52
她纤长的十指在黑白相间的钢琴键上纵情跳跃,从托尔斯泰的华尔兹,到肖邦的夜曲,再到柴可夫斯基的杜姆卡舞曲……一首首来自天籁的美妙乐曲,余音绕梁、回味无穷。她来自中国台北,是目前唯一一位获得俄罗斯及美国双钢琴博士学位的钢琴家,现任厦门大学艺术学院钢琴教授。她就是古晓梅。  相似文献   

11.
党的自我革命有助于我们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道德认知、道德选择、道德实践和道德追求,充分激活政党建设的道德力量。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融通的道德认知,是中国共产党存敬畏、勤自省的精神密码,展现了共产党人自信果敢的优秀品质;党性与人民性相协同的道德选择,是中国共产党道不变、志不改的精神密码,折射出党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批判性与建设性相统一的道德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打不倒、压不垮的精神密码,彰显了党勇于变革的政治智慧;自我与无我相统一的道德追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开新局、谱新篇的精神密码,体现了共产党人光明伟大的坦荡胸襟。  相似文献   

12.
光明与喜乐     
光明与宁静,是我们都渴慕而想要追求的生活,追求幸福是我们的生活本质。当爱化成为确实可见的光明,充满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喜乐就自然而然地被我们所拥有。 没有什么比以下的行为更容易产生一个光明宁静的生活,那就是,当我们远离罪污、清洁纯净、没有瑕疵时,这不仅仅是从行为上远离罪污,更是在心思意念上清洁纯净、没有瑕疵、不生  相似文献   

13.
钢琴曲《珊瑚舞》改编于舞剧《鱼美人》中的一个片段,是一首短小、优美动听、非常容易识谱,为业余八级难度的钢琴独奏小品,但乐曲中对于提高钢琴弹奏技术如手指控制、快速跑动中的慢速触键,左手为主旋律右手为伴奏的平衡控制,乐曲所表现的水中晶莹剔透、波光粼粼的音色与音乐形象以及风格特征等方面有很高的学习、训练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钢琴老师应指导学生提早准备触键方法,做好指法的标记与统一,加强跟节拍器练习与慢速练习,培养学生的音乐想象力与音乐表现力,这样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们的弹奏能力及水平。  相似文献   

14.
审美的无限境界及其人类学本体论涵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中有一无限境界。意识到无限也就是审美的发生。审美意识以未来为时间中心,超越日常意识而成为纯粹的憧憬意识、追求光明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
读经一:(依60:1-6)万民沐浴在祢的光明中读经二:(厄3:2-3;5-6)光明使者福音:(玛2:1-12)我们来朝拜他光明与人的生命有密切的关系,哪里没有光明,那里就没有生命。光明来自天主,也常是天主显现的记号,圣咏中更说:“上主就是光明。”(咏36:10)主显节,是纪念庆祝天主将自己的救恩启示普及于人类的日子。在第四世纪时,东方在一月六日庆祝基督的显示及受洗。不久后,十二月二十五日作为西方教会庆祝耶稣诞生的瞻礼传到了东方,而一月六日的主显节也就开始在西方教会中举行了。天主是人类的天主,天下所有人成为他施予和救赎的…  相似文献   

16.
有一首中国古曲的名字,在漫长的中国文化史中,成了某种失传文化的代名词。每当人们要痛惜“礼崩乐坏”,感叹某种文化后继无人时,都要提起它。这就是古琴名曲《广陵散》。据说,这首美妙的琴曲是神传给嵇康的。这位正直、洒脱、“多异志”、“有奇才”、带点怪癖却又真正称得起现代意义上的“艺术家”的知识分子,生前对这首乐曲过于宝爱,视如生命,“誓不传人”,以至他虽能舍生取义,如此平静、尊严地对待死亡,临刑前仍“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却不得不留下一个巨大的遗憾:“广陵散于今绝矣!”  相似文献   

17.
音乐欣赏课是一门“听”的艺术。什么样的乐曲都离不开“听”。“听”是一种音乐作品,我们既要在听的进程中让感官得到愉快,又要使精神得到升华,理性和感性进行和谐的结合才是我们“听”的根本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金白颖 《美与时代》2007,(10):114-115
艺术歌曲是声乐作品的一个分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学唱一首歌曲时,除了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完备的歌唱技巧外,如何使这首歌曲的演唱更有吸引力呢?笔者认为除了以上两点还应该把握乐曲的风格,在对乐曲的分析与歌唱过程中对乐曲进行艺术的处理.  相似文献   

19.
1989年8月27日中午传来噩耗,深受我国各民族穆斯林拥戴的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名誉会长、我们的老主任包尔汉·沙希迪同志与世长辞了,我和协会同仁一样对失去一位德高望重的老领导而感到深切的悲痛。包老的一生,是追求光明,追求真理,不断进取的一生。8月29日上午,我参加了瞻仰包老遗容的行列。  相似文献   

20.
思念     
思念是一挂洁白的瀑布,飞流直下,势不可挡。思念是飞向蓝天的大雁,坚定豪迈,展翅勇往。思念是一湾清澈的湖水,轻波微澜,晶莹透亮。思念是一首悠扬的乐曲,缠绵柔和,幽远感伤。思念是压在心底的手帕,展开欣赏,折叠回放。思念是感怀共处的时光,沉思畅想,默默希望。思念是心底泛起的牵挂,氤氲缱绻,随风飘扬。思念@王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