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农村学校教育中,学生因适应不良、人际关系紧张等原因,严重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学生群体心理卫生状况也令人担忧,十分需要开展学生心理卫生工作,通过成立学生心理卫生档案,进行心理卫生科研,开展学生心理卫生指导工作,探讨农村中学生心理卫生问题发生、发展、回归的规律以及在农村中学进行干预的手段.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教育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电相应提升了教学标准与要求。大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与社会教学发展互相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整个大学教育中有重要的地位。而大学的品德教育是与中学的思想品德教育相互衔接的,是在中学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上而进行的进一步深入教育。因此,大学品德教育与社会相联系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农村中学流失生是指尚未终止学业却不在学校接受教育,年龄在14至16周岁的孩子们。他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比较低,没有劳动能力。由于他们缺乏约束,经常放任自流,极易受到不良社会环境的影响而误入岐途,从而危害社会,影响家庭,同时也不利于农村中学流失生的自身成长。笔者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班主任老师,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农村中学在对流失生的教育和挽救方面还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本文主要尝试着探讨利用农村基层教育的力量,来保障和加强农村中学流失生的教育和挽救工作,让他们转变观念,端正态度,重返校园,继续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乃至高等教育,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使这些流失生能够像其他学生一样健康成长,树立远大理想和宏伟志向,成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相似文献   

4.
中学音乐课是中学教育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和塑造中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音乐教学问题。要加强基础音乐课的教学改革,构建以人为本的中学音乐教学实践机制,通过音乐教学塑造学生个性,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中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及焦虑之间的关系,对兰州市九所中学共1964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生活事件依次为学习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受惩罚。(2)中学生对各种生活事件的应对方式与其焦虑程度有关。(3)应对方式是作为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而存在并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校服是中学校园文化的一种展示,象征着积极、团结,可以提升集体荣誉感。通过对南京市6个城区38所中学的实地调研和学生问卷调查发现,目前南京市中学生校服存在着设计缺乏美感、定价过高、材质欠佳等问题。中学生校服设计应该以学生为本,结合地域校园文化特点,用美的眼光,设计出更适合中学生的校服。  相似文献   

7.
目前在中学里,总会出现一些男女生交往过密、卿卿我我的现象,许多人称之为“早恋”,关于是不是这类行为就界定为“早恋”,值得商讨,因为“早恋”并没有明确的标准来衡量。在这里我们把这类问题称为“异性交往行为不当”,即指在中学生男女同学在交往中,违反中学生行为规范的行为和表现。中学生异性交往行为不当,引起社会和家长的普遍担忧,怕自己的子女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当听到老师反映子女未处理好异性交往关系时,[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农村中学面临的最大困难是师资,随着高校的扩招,高中教育也飞快发展,高中教师需求量大增,出现了高中从初中抽调骨干教师,重点中学从一般中学抽调骨干教师,城市中学从农村中学抽调骨干教师,使得原本师资力量薄弱的农村中学,到了无米下锅的窘迫境地。远程教育的发展将名校优秀的教学资源、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先进的教学方法、最新的教学理念同步传送到农村中学,能让偏僻的农村学校也能及时获得有效信息,解决当前农村高中师资问题的两条道路,一是从高校毕业生中录用;二是本培训在职教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利用远程教育,开展远程合作,共享名校的优质资源。  相似文献   

9.
中学生助人方式的决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峰 《心理学报》1995,28(3):295-301
选取72名中学生做被试,通过自然实验和量表测试及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他们助人方式的决策问题。实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中学生在助人方式上采取的是习惯型的决策模式。通过对实验班实施我们设计的“决策系统训练法”,可显著地提高他们的助人决策能力和亲社会行为的水平,并将其决策模式转化为科学型的决策模式。这项技术在青少年品德教育中颇有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心理疾患的发病率呈直线上升趋势,有关部门先后对某省18所中学、58所小学随机的万余名学生进行了科学的心理检测,结果表明,有35%的中学生具有心理异常的表现,5.3%的中学生存在心理疾病,接近30%的学生心理素质处于不及格的水平,优秀或良好者仅占8.2%。(摘自1999年3月10日《北京教育报》第3版)这组数据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性骚扰要写进中学生教材。北京海淀区于今年9月在海淀区部分中学开始试用《高中性健康导向》和《初中性健康导向》。其中就包含了性骚扰的问题。因为性骚扰所关系到的决不仅仅是成人,也不仅仅是一部分女生,而是关系到每个男女同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运用SCL-90量表对农村545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中学生存在一些轻微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年龄、性别方面也有一定的差异。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促进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几点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探讨我国学校青少年“无聊症候群”问题的有关现状及成因,选取浙江省4个地区7所中学的613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1)“无聊症候群”问题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高比例;(2)男生总体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女生;(3)城区中学学生总体平均得分显著地高于乡镇中学学生;(4)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5)六个年级间总体上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德育学〕(学校教育的) 德育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关于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工作的知识体系,是研究德育过程的本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把学生的思想品德的结构和状况,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实施政冶、思想和品德教育工作的规  相似文献   

15.
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特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研究选取北京、河南、重庆、浙江和新疆五个地区的 1 3所中学 ,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 1 1 855人作为被试 ,采用《中学生情绪调节能力问卷》对我国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的状况和发展特点做了测查。研究结果表明 :(1 )中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 ,但到高二以后趋于平稳 ;(2 )在高二时 ,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逐渐超过了男生 ,在高三时 ,男生和女生的情绪调节能力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山西、云南、重庆地区的1100名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心理量表和学科测验获取其个人取向勇气、应对方式、学业成就的数据,探讨个人取向勇气对中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及其中介机制。结构方程建模结果表明:中学生的个人取向勇气与学业成就之间显著正相关,问题解决应对方式、求助应对方式在个人取向勇气影响中学生学业成就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勇气水平较高的中学生更倾向采用问题解决和求助两种应对方式,从而取得较大的学业成就,这对中学教育工作者开展勇气品格培养和学业成就提升的教育实践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为什么必须开设美术学科,基础素描在美术教学中的重要意义是什么?中学阶段基础素描教学的目标是什么?需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这些都是在教学一线的中学美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李明 《中国宗教》2021,(2):52-53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离不开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而农村地区宗教工作对农村的乡风文明建设,乃至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都产生直接而实际的影响. 我国的信教群众很大一部分是在农村,宗教领域的突...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人格特点和发展现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4,27(4):1019-1022
本研究以《中学生个性测验》为研究工具,以广东省五所不同类型中学的2816名初高中学生为被试,考察了中学生人格发展的状况和特点。研究发现: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不甚乐观,检出率较高;中学生人格发展状况在男女生之间、初高中之间和各类型学校之间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建议要有针对性的加强中学生的健康人格教育。  相似文献   

20.
对于中学美术教育而言,美育渗透至关重要,是中学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学生自身的艺术文化素养需要在中学美术的教学实践下提高,同时也需要教师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美育渗透环境。在此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聆听、想象,体会美育带来的诗歌情境、色彩情境和环境情境,寓教于乐。文章就中学美术教育中的美育要点渗透进行分析,旨在为之后的中学美术教育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