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杜甫诗意百册是陆俨少的倾心之作,他以杜甫诗作为题而苦心创作的山水画,完成史无前例的一百开山水巨册,有百张之多。旨在通过杜甫诗意百册的分析,来看陆俨少的山水画是如何变革的,主要从杜甫诗意百册创作原因、杜甫诗意百册的特点及陆俨少先生山水画如何转变这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进而表明陆俨少在不同的时期中山水画的创作风格有所区别。这不仅是用来纪念杜甫诞辰一千二百五十周年的佳作,而且还表现了陆俨少精湛的画技,并呈现出了他在山水画上的创新精神,对今后的艺术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
孔孟思想的核心是“仁”,是对人的尊重和关怀。孔孟的仁政思想,是以爱人为中心的。杜甫是孔孟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杜甫“恻隐仁者心”的儒家思想,是他对苦难中人民的深切同情。杜甫最可宝贵的,就是身处逆境,却情系国家,心想人民。  相似文献   

3.
“美读”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一种读书方法。他说:“所谓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操在读的进修表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在阅读教学中,从美读着手,通过“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形体,形乎动静”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形象美、情感美、意境美,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从而真正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这也正好体现了《新课标》的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就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4.
王琦 《四川心理科学》2014,(24):106-106
提起边塞诗派,就不能不提起陈子昂。陈子昂横扫齐粱诗风,对诗风的变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为盛唐诗歌开辟大道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杜甫称赞他:“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韩愈称赞他:“国朝盛文章,子昂始高蹈。”除此高功外。  相似文献   

5.
杜甫生活于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在这一大背景下,其作品风格也受到了显著影响,由少年优游时的"放荡齐赵间,裘马颇轻狂"到西南漂泊时期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然而无论其诗风如何变化,杜甫诗作中对自然、生态的描写和关注没有改变。  相似文献   

6.
庄子人生哲学的精髓——追寻自由精神,他继承了老子的“道法自然”,把自然视为最高的审美境界。“美”不是矫造的人工美,而是朴素、率真的自然而然。庄子自然的“大美”境界令人向往,给当代人以极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福乐智慧》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举行本刊记者此会由中国社科院、新@社科院、新疆社科联联合主办,于1993年10月19日至22日召开.参加这次会的,有来自中、俄、哈、蒙、吉、日、美、德等国的学者50余人。《福乐智慧》是11世纪我国维吾尔族的伟大学者优素甫·哈斯·哈吉甫的伟大著作,是我国文化宝藏中的一颗珍灿明珠。它的内容很广泛,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诗.这里摘要发表这次会上有关它的哲学思想的几个发言。陈宪泉:《福乐智慧》中知识与信仰、理性与价值的问题《福乐智慧》是一部哲理性很强的伟大诗作。作者以诗剧形式表达了他深刻的哲学思想:幸福源于智慧和知识,智慧和知识带来幸福。他说;“真主赋予谁意识、知识和智慧,他就能打开美德善行的门扉。”(151行,以下引文均见民族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福乐智慧》汉文版)在这部长篇诗剧中,他还用“意识”、“知识”、“智慧”、“美德”和“善行”等概念范畴,来构建他的哲学宏论。在他看来,哲学家“是真理和信仰的支柱”(4345行),他们“用知识为区人将近路指山厂’c(43u行)《福乐智慧》中的哲学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领域很广,论述问题很多。这里.找试旧对计人优东南关于知识与信仰、9IT性与价  相似文献   

8.
在唐代诗坛上, 王维素有“诗佛”之称。在盛唐时期,他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鼎足而三。他多才多艺,既是诗人,又是画家,还通晓音乐,又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这多方面的才能、教养使得  相似文献   

9.
王重阳诗词在整个道教文学史中都有很高的地位。他以诗作鉴,“自鉴”、“鉴人”,磨炼道心,寄托道情,广传道意,寓庄于谐,题材多样,用典生动、贴切,语言看似随意,实乃炉火纯青、举重若轻的大家风范。王诗的道教史、文学史价值,均应得到充分肯定和研究  相似文献   

10.
“道—美”:道教美学的核心范畴潘显一梁启超先生确为近代中国介绍西方文化之先驱,也是开“丑陋的中国人”之议论先河的人。不过,他也有千虑一失的时侯。他认为,“欧美人高尚之目的不一端,以吾测之,其最重要者,则好美之心其一也”,而中国人不讲“真善美”,只讲“...  相似文献   

11.
李竞恒 《孔子研究》2023,(5):99-105+159
孔子教授门徒,并非只是后世意义上的“教育”或“教学”活动,孔门本身就是模仿封建时代君臣、宗法关系建立起来的小共同体。孔子“师”的身份,最初源自掌管领土、属民、军队的封建贵族,此类“师”在金文中多见。“夫子”之称,也源自早期军事贵族,周代多有领主被称为“夫子”。“弟子”,则源自宗法组织中有血缘关系的子弟,和宗族首领之间为君臣关系,而弟子称“徒”,也源自封建时代步行的宗族子弟。弟子加入孔门,行“委质”之礼,也是封建时代封臣对封君效忠的仪式,弟子之间的关系则模仿西周宗法血缘称“朋友”。束脩并非只是简单的“学费”,而是共同体成员同食的祭肉。君、亲、师有着共同的来源,封建宗法组织的“君”从血缘而言作为父家长是“亲”,作为首领又掌管领导和教化功能,角色为“师”,孔门则是以模拟血亲的关系,实现了君、亲、师合一的新方式,发展出适合新时代的共同体建构方式。  相似文献   

12.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人民的推崇和爱戴,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他的诗中体现出的伦理道德具有广泛的人民性。他留给我们的一千四百余首诗歌,是其道德实践活动的真实记录。 一,突破儒家伦理观的樊笼 杜甫出身于有过公侯之贵、鼎铭之勋,但又日趋没落的封建官僚世族家庭。从他的十三世祖晋代名将当阳侯杜预到他父亲杜闲,自晋至唐,历代都有人作官。儒家伦理观是这个世族家庭安身立命和仕进的传统道德准则。由于家庭教育、家族观念,杜甫便自然地形成儒家伦理观。为了继承和振兴这个世家“素业”。他抱定“奉儒守官”的宗  相似文献   

13.
徐晓鸿 《天风》2011,(1):24-26
明末理学家黄文熠(1556-1651),人称季设先生,又因终生不仕,时人称为“黄布衣”,他著书立说,门生故吏遍布。他临卒前交待后人,要将他的棺材吊在三秀山的雪山岩后进东房梁上,以示“生不戴清朝天,死亦不履清朝地”的气节,至咸丰初才下葬在同安长兴里竹坝保黄坂美龙山。黄文熘喜交友,许多诗作体现了多元的宗教思想,甚至其诗作还有赞扬伊斯兰教的,曾与艾儒略交游,并写下了这样一首诗:  相似文献   

14.
荀子对于美、善及其关系的看法,充分体现在他的“美善同一”观里。尽管荀子的美学思想由于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是他的“美善同一”观的真理颗粒,并不因为历史长河的奔流而失去其夺目的光辉。 荀子的“美善同一”在关于社会美即人的美的看法中直接地、集中地表达出来。对于人的美,荀子曾经做过探索。在《非相》篇中,他批判了先秦时代那种相人之术的迷信活动,明确地把决定人的美丑善恶的“心术”看作比人的容貌、体态更重要。 他说:“故相形不如论心,论心不如择术。形不  相似文献   

15.
唐朝有个叫齐己的人,很喜欢写诗,也很虚心求人指教。有一次,他把自己写的《早梅》诗送到当时很有名气的诗人郑谷那里去请教。郑谷仔细看了齐己的诗作,然后十分认真地指着诗中“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两句说:“别的都好,就是这个‘数’字,还得好好推敲。既然是‘数枝开’,怎么能把早梅的意思表达出来呢?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 ”  相似文献   

16.
该与谁为邻     
正说起邻居,忽然想到买房的局限性。买多好的房子,包括水景、会所与林荫道,都没含邻居。与人为邻,比包办婚姻还生硬,摊上谁是谁,一般就没得选。但如果可以幻想一下,拉一个单子,你想与哪些人为邻?我的答卷如下:一、杜甫。杜甫,字子美,河南巩县人。杜甫幽默、睿智,熟透了。大官李炎上他家做客,酒喝没了,跟邻居借:"隔屋唤西家,借问有酒否?"多真率。与他为邻,酒要备足,最好备一  相似文献   

17.
关于道教金丹派南宗第五祖白玉蟾几个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白玉蟾云游各地及在福建福州、闽清、建阳、霍童山等地活动、修炼,主持武夷山上止庵,留下颇有研究价值的题咏诗作。他的多种著作收入《正统道藏》及《四库全书》,对丹道理论的发展作出贡献,获得很高评价,赞为“不朽著作”。他在武夷山与理学大师朱熹往来密切。本文还就白玉蟾出生年代及尸解何地提出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如果要评选史上第一美男子,那估计非潘岳莫属。潘岳是西晋中牟人(河南人),字安仁,后人大概为了叫着亲切,直接称呼为潘安。潘安长得有多美?史书上把他描绘为“美姿容、好神情”,据记载.他喜欢带着弹弓乘车出洛阳大道游玩,路上的美女们看到了,都手挽手浏着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张宇初的道教美学思想 :张宇初 (1 359- 1 41 0 )为明代正一派第四十三代天师。他力倡道法自然 ,清净无为之美 ,这一思想直承先秦老庄 ,有回归先秦老庄的倾向。他还强调只要做到真、精、诚的统一 ,“道”美就可在主观直觉中获得。此外 ,本文还分析了“道”美在张宇初诗文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一朱光潜先生在今年一日十六日人民日报上發表的“美就是美的观念嗎?”一文里,批評我的“美是观念”之说,認为美是“艺术的一种屬性”,同时力持“美是客观与主观的统一”說。朱光潜先生的定义和他的批評是根据他的美学理論而来的,因此,在这里除答复外,有一并进行研討他的美学及其源流的必要。首先,我們簡单地看一看“美是艺术的一种屬性”的定义。朱光潜先生的这个定义,跟一般的理解含义不同。一般的理解就是说艺术有許多屬性,美是其中之一,通常称之为艺术性.但是朱光潜先生的这个定义是美本身的定义,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